《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百九十章 神棍的诞生() 
没有在古代生活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雨水对于作物有多重要,在这个生产资料和农业技术极度匮乏的年代,“靠天吃饭”是最基本、也是唯一的依仗。旱了不行,涝了不行,十年当中能有两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就已经是老天爷开眼,至于其他的年份,只要不饿死,就已经是邀天之幸……而今年的大旱,早已让百姓渐渐丧失了希望,那一片片干涸龟裂的土地,像是来自地狱的恶鬼,张开大口等着吞噬掉无数人的性命。眼看着田里的庄稼日渐枯萎,年长者脸上布满了哀愁,年幼者已经感受到即将到来的绝望……大旱、大涝、蝗灾……老天爷似乎总是再跟生活在他眼皮子底下的老百姓闹别扭,总是不肯顺顺当当的给几个风调雨顺的好年份,难道……真的就像是地主老爷们说的,是因为皇帝陛下德行有亏、上天要降罚警示?可贼老天你可得讲理不是?那皇帝是你的儿子,是代你巡狩天下,他缺不缺德,跟咱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有何关联,凭啥就不让我们吃顿饱饭?听说皇帝连个罪己诏都不下?真是过分啊……犯了错就得认,皇帝也不能蛮不讲理啊,何况跟你的苍天老子认错,有什么丢人的?不可避免的心里就生出一股怨气,皇帝犯了错,凭啥连累咱们啊?听说主家已经联合了不少世家大族,一起上书要皇帝陛下认错,下罪己诏,这样上天就会原谅他,便会降下雨水。只是可惜啊,皇帝太固执了,拒不认错不说,反而威胁要把这些上书的大臣们统统杀了……娘咧,难道刚刚过了几年的太平年景,又要回到前朝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皇帝这样做,有些过分了啊……对于大旱的绝望,对于未来的恐慌,加上世家门阀的推波助澜,民间渐渐凝聚起一股对于皇帝的不满。而这股不满,正是世家门阀最大的依仗所在,他们认定了李二陛下不会大开杀戒,葬送掉自己一手缔造的太平盛世,所以他们敢于胁迫帝王,有恃无恐!然而当一阵隆隆的雷声自天边滚动,将无数人自睡梦中惊醒,所有的怨气、所有的不满,全都不翼而飞!当人们推开窗子,南风夹着清凉的雨滴卷入房内,滴在脸上,才发觉外面居然下雨了。入春以来的第一场雨,便在这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然降临……待到天色渐渐亮起来,细细密密的雨丝像是丝线一般从天而降。街道两侧的屋檐在滴水,不紧不慢,重重叠叠。街上的石条缝隙间,溢满雨水,清清亮亮,偶尔大些的水窝儿,映了灰蒙蒙的天色。田间的禾苗迎着雨水抽出了两片细细嫩嫩的新芽儿,原本干瘪的腰杆也在雨水的滋润中渐渐饱满起来,蔫哒哒的叶子贪婪的吸吮着水分,在轻拂的微风中舒展着窈窕的身姿……一场迟来的雨水,将整个关中都包裹在一股浓浓的欣喜之中。原来,不下雨并不是皇帝犯了错,要不然为何皇帝没下罪己诏,这老天便下雨了呢?老百姓是淳朴的,你害的大家吃不饱饭,他会造你的反!但若是让他们看到哪怕一丁点的希望,他们也会老老实实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维持自己的生活……等到雨势渐大,细细密密的雨丝变成倾盆之势,所有的不满、所有的抱怨都被这雨水冲刷得一干二净,人们开始憧憬着未来,祈祷着直到入秋也别再有灾害……一场大雨,将所有的躁动都消弭于无形。朝堂之上形势陡然逆转!*************而随着这场大雨传遍关中的,还有房家二郎能够“通天彻地,呼风唤雨”的赫赫威名!带着两千悍卒将骊山南麓的一个山顶夷为平地的举动并不能瞒得住人,而一车接着一车往山顶运送符纸灵文的传言早已天下皆知,至于太极殿上的那个赌注,更被有心人传得沸沸扬扬。七日之内必然下雨?太史局的官员第一个满脸不屑,他们根据云层气色推算出的结论,是最近水汽凝聚较之以往比较明显,但是还不足以达到下雨的程度,降雨的概率连一成都没有。这小子居然敢大言不惭说出七日之内必然下雨的鬼话,难道你比我们这些专业人士还厉害?所以当李二陛下咨询太史局的时候,李淳风据实以报,便有了君臣二人一同上山去寻房俊探个虚实的行动。朝中百官更是不信。“此子腆颜媚上,毫无廉耻!”这是朝中某一位出身清河崔氏的官员说的话,亦是绝大部分官员的想法。在大家看来,房俊此举是为了帮助皇帝争取转圜的时间,得到皇帝陛下的好感,却搭进去自己的名声节操,实在寡廉鲜耻至极!便是房玄龄,也不由深深叹息。按说老房到了如今的地位,见识自然与寻常官员不同,对于名声清廉与否,并不是太刻意在乎。但家里这个老二一直以来的表现,实在是让他喜出望外,便抱了极大的希翼,将来能继承自己的衣钵。现如今这名声,却是最大的障碍了……最高兴,莫过于长孙无忌。房俊弄出的新式炼铁法,让以铁厂为脊梁的长孙家深深忌惮,而军器监撕毁与长孙家的供铁协议,改为像房家购铁的现实,更是让长孙家陷入恐慌。更优良的铁质,更便宜的价格,这还怎么去竞争?这简直就是要敲断长孙家的脊梁骨!若是换了别家,说不得长孙无忌就会赤膊上阵,明的暗的一起来,知道全部吞掉为止!可是房家,却不得让长孙无忌迟疑,手段必然要用的,只不过不得不温和许多……幸好,这个房俊自己作死!他这边刚刚开始借势打压房玄龄呢,那愣小子便自己给自己挖个坑,然后跳了下去!七日之内必然下雨?你当你是戏文里的诸葛亮啊,还能呼风唤雨?然而,现实却将所有人啪啪打脸!昨夜电闪雷鸣,天雷滚滚,到了清晨时分大雨倾盆,所有人都傻眼了!之前的所有被他们诋毁、嘲笑的所谓幼稚甚至痴傻的把戏,现在都成了神鬼莫测的通天手段!不用天子亲自主持、没有修行精深的道士、没有佛法无边的和尚……就领着两千个军中悍卒,烧了一把天火,这雨就下了?这简直就是通天彻地的手段!难道这小子居然真的有神仙之术,能呼风唤雨?怪不得人家敢信誓旦旦的豪言“七日之内必然下雨”,这房二即便不是神仙附体,怕也得是个半仙儿了吧?咱大唐最牛的两个神仙,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没这么大的能耐!最最关键的是,下雨了!老百姓不回去在乎你什么朝堂争斗,他们只在乎下雨了!清凉的雨水从天而降,原本已经即将旱死的禾苗庄稼都活了过来,满地青翠,欢欣鼓舞!庄稼得救了,秋天可以产出粮食,他们的命也得救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于是,一天之内,房俊“神仙”之名传遍关中,随之而来的,则是家家立生祠,家家供奉香火,感谢房俊向老天爷求来大雨!房府大门前,从清早开始,便络绎不绝的有乡民专程从城外赶来,摆上果蔬香烛,叩谢房二郎求得大雨,活人无数之恩!一时之间,房俊之名上升到一个崇高的高度!万家生佛!便是房玄龄也不得不疑神疑鬼,难不成自家二郎还真是神灵转世、仙人附体?大雪又封山了啊,看来喜儿今年要保不住啊……

第二百九十一章 神机营(上)() 
对于朝堂之上的利益争斗,房俊并不是太关心,只要李二陛下别大开杀戒就好。至于那些世家门阀,历史已经注定其必将被扫进故纸堆的结局,便如秋后的蚂蚱一样,蹦跶几天又如何?

    他本想趁着下雨的机会休个假,却不料李二陛下根本没有一丁点的人权意识,一道口谕便将他这头驴子给套上了磨……

    火器营,这是李二陛下为即将成立的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队所取的名字,不过被房俊拒绝了。

    他可是注定要成为这个世界最精通火器的男人,怎么会让这么霸道威武的部队取这么一个俗气的名字?

    神机营!

    当他跟李二陛下建议这个名字的时候,李二陛下无可无不可,自是答应下来。

    而房俊自然也成为这支“穿越时空的部队”的首任长官——神机营大统领!

    神机营是中国明朝永乐前期创建的京军三大营之一,也是中國和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火器部队,担负著“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

    这支部队装备有火枪、火铳等,后期又添置火绳枪。

    这种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比欧洲最早成为建制的西班牙火枪兵,要早一个世纪左右。

    说实话,对于朱棣创建的这支世界上第一支火器部队,房俊曾经无限敬仰,毕竟在对战蒙古骑兵的时候发挥出巨大战斗力,是朱棣五征蒙古的最大倚仗。

    现在房俊虽然尚未得到优质的钢材来研制火枪,但他对所有火器的原理都了若指掌,火枪火炮这种大杀器是必然会弄出来的。只要畅想一下神机营手持火枪纵横疆场,新式炮船装备火炮无敌四海,房俊就有些激动……

    只要大力发展火器,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王朝的威胁就将降到最低点,而摆脱掉游牧民族威胁的大唐,必将迸发无与伦比的潜力,在中世纪的天空下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立政殿里,李二陛下正同几位大臣议事,顺便把房俊也叫来,商议一下这个神机营的驻地问题。

    李二陛下在见识到“震天雷”的威力之后,果断决定大力研发,但同时也极为忌惮,于是做出了一个让房俊苦笑不得的决定——将火药作坊放在太极宫!

    房俊吓得肝儿都颤了几下……

    长孙老狐狸第一个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据臣所知,这震天雷威力无穷,足以开山裂石,若是将其放在禁宫之内,实是大大的隐患!”

    虽然明知这个老狐狸的真是意图其实不想让自己总在陛下眼前晃悠,离得近容易得宠嘛,可房俊还是赞同他的意见。

    毕竟这玩意是真的危险!

    万一哪天操作不当,“砰”的一声把火药给引爆了,麻烦就大了!别说炸死李二陛下,即便哪个倒霉的妃嫔什么的被伤着了,都是天大的罪过!

    李二陛下也犹豫不决。

    将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放在皇宫之内,时刻处于自己的监控之下,这才能让他放心。可若是放在城外,一旦“震天雷”流失出去……想想都胆战心惊啊!

    房俊自然明白李二陛下的忌惮,便进言道:“臣年幼学浅,这火器乃是新生之物,一切都是摸索前行,恐独立难支,有负陛下的信任。不若陛下另行委派几位锐意进取之士,帮助微臣拾缺补漏,必然能在‘震天雷’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听闻赵国公家的大公子谨慎持重、学识渊博,便是最好的人选……”

    李二陛下对火器太重视了,这是好事,也是隐患。

    好在其必然大力支持,银钱工匠定是整个大唐最好的,神机营的待遇也必是第一流的主力,这能让火器的研发进展顺利。

    隐患则是一旦犯了什么错,李二陛下必然震怒!

    房俊可不想独自承受李二陛下的怒火,将长孙冲这样的功勋之后、皇亲国戚拉进来,不仅能让李二陛下不必担心自己全部掌控这支部队,关键时刻还能背锅……

    长孙冲现在官任宗正少卿,宗正寺的职责是掌管皇族事务,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都在其职权之内,而且因为唐代道教是国教,所以宗正寺还管理道士、僧侣。

    作为李二陛下的驸马,无疑长孙冲是极得宠爱与信任的。

    这么好的一个背锅对象,岂能放过?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房俊居然会有这个提议,从皇帝的态度可以看出,对于这个新建的“神机营”无比重视,能够掌握这支部队,日后必将是皇帝的心腹肱骨。

    这小子是没看透这其中的寓意,还是另有图谋?

    不过无论如何,长孙无忌都不愿意放弃这个房俊抛出来的橄榄枝,宗正寺他地方清贵是真的清贵,但是到顶了也就是一个皇室的大管家,没前途啊……

    “冲儿虽然才学有限,但性格稳重,处事尚算严谨,微臣觉得可以让他去跟房侍郎搭把手,都是年青人,一定可以开创一番事业,给陛下一个惊喜。”

    长孙老狐狸倒是举贤不避嫌,既然房俊提出来了,立即顺水推舟。

    他既然这么说了,李二陛下还能说啥?自然是答应下来。

    不过李二陛下也有自己的考量。

    这个神机营不在皇宫里,自己的掌控力度自然就弱了几分,为了避免一人独大全盘控制神机营,只有房俊和长孙冲还远远不够,必须多加人手,分而化之,取得制衡才行。

    最好的人选便是各勋贵家的二代们,忠诚毋庸置疑,各个心高气傲,再理想不过。

    当然,李思文、程处弼这等房俊的死党好友,那是决计不行的,这帮子家伙凑到一起,只需房俊一句话,就能把长孙冲给架空了……

    “褒国公家的老大是个人才,既然神机营的班底是左卫抽调的兵卒,便让段瓒也留下吧。令外,谯国公的老大勇猛善战,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房俊心里就有些腻歪……

    这不就是掺砂子么?国人果然是有传统啊,事儿还没干呢,就开始打小算盘,各种扯后腿。段瓒确实不错,性情刚正治军严谨,这一点可以弥补房俊的不足,毕竟他从未有从军的经验,而且那些兵卒都是左卫调过来的,原本就是段瓒的部下,整个队伍可以更快的捏合成型。

    但周道务算怎么回事儿?

    且不说这人能力如何,难道皇帝您忘了过年的时候,咱可是在皇宫里把这货好一顿痛揍……

    把他调来,这不是明摆着监视我,跟我唱反调么?

    李二陛下笑吟吟的看着一脸不爽的房俊,恶心了房俊一回,心情大好,偏生还要再问一句:“二郎以为如何?”

    以为你个脑袋……

    房俊腹诽一句,我敢说不行么?

    不过他也不是个好脾气的,拒绝肯定不行,那样会给李二陛下留下一个想要完全掌控神机营的坏印象,但是也不能啥都顺着这位皇帝。

    便一拍大腿,故作惊讶道:“哎呀!坏了!刚刚进宫的时候遇到晋阳公主,公主殿下特意嘱咐要微臣前去有要事相商,这个……神机营的事情自然是陛下您说了就算,微臣全无异议!您看,是不是让微臣先去公主殿下那边?若是殿下恼起来,微臣可是吃罪不起……”

    李二陛下横了房俊一眼,哼了一声:“晚一些再去不迟,既然都不同意兵营设立在皇宫里,那可有稳妥之处?”

    长孙无忌诧异的看了房俊一眼,心里微微叹了口气。

    这小子,圣眷正隆啊……

第二百九十二章 神机营(下)() 
神机营的属性决定了其超高的危险性,放在皇宫里肯定不合适,谁也承受不起那突发的后果。

    但是远了也不行,即便李二陛下不把它放在眼皮子底下,也绝对不能让其失去控制,所以最好的位置就是皇宫之外,长安城内。

    长安城里寻找一处可以容纳两千多人的军营外加各式作坊、仓库的地方么,还真挺不容易。

    长安城是一个东西略长,南北略窄的长方形,全城建筑分三大部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

    按照房俊的估计,从东墙的春明门到西墙的金光门之间,东西宽大概为十公里。从南墙的明德门到北墙的玄武门偏东处之间,南北长大概为九公里。周长大抵在三十五公里左右,面积将近一百平方公里。

    而长安城里有多少人口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