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拒绝入学?!

    这怎么可能!

    长孙无忌摆摆手,让四子坐到椅子上,这才温言说道:“房俊此举用心歹毒,摆明了就是要引起吾等门阀之内斗,以之达到削弱门阀之目的。既然已经东西那厮之奸谋,又岂能让他如愿?你且放心,只要关陇数家联合起来发起抵制,届时舆情汹汹,即便是陛下亦不能维护房俊,书院之山门终究会为关陇子弟而敞开。”

    长孙淹却是不信。

    放眼关中,谁不知道房俊那厮就是个棒槌?

    想要让一根棒槌服软认输,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哪怕是赢了,最终的结果也只是房俊不得不答允各家的嫡长子进入书院,万一房俊心存报复,反手将他们这些次子、庶子拒之门外,那可如何是好?

    他心里清楚,现在各家可以为了嫡长子进入书院而联合抵制,却绝对不会为了他们这些个次子、庶子去跟房俊作对。

    现如今的房俊,早已成了气候儿,想要跟他硬刚,那就需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追根究底,自己怕是要空欢喜一场。

    长孙淹一脸落寞无法掩饰,垂头丧气的站在那里,心中冰凉。

    一旁的长孙涣劝慰道:“四弟,不必失望,等到这一阵风波过去,家中自然会再做筹划。即便不能进去书院,六部之中,亦可随意安排一个职位,先好生学习如何办事,而后自然会有升迁。”

    他这话说的倒是在情在理,可此刻听在长孙淹耳中,却是无比刺耳。

    所有的一切都是嫡长子的,爵位、家业、前程,次子与庶子就只能沦为附庸,获得那么一点点的培养,目的却是为了将所有的一切都能更好的奉献给家族,彻底的燃烧自己,照亮嫡长子的前程。

    如果此刻在他面前的是长孙冲,这番话亦是出自长孙冲的口中,长孙淹或许无话可说。

    从小到大,对于那位出类拔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兄,他敬佩畏惧,从不敢有丝毫忤逆。

    可你长孙涣凭什么?!

    说到底,你也只是个庶子而已!

    错非大兄出事,你也跟我一样,何时能轮到你在这里装出一副兄长的架子教训我?好似识大体、顾大局一般大义凛然,给谁看呢?

    若是咱俩易地而处,你也得跟我一样!

    深深吸了口气,想起之前数位好友饮宴之时相互鼓励大气的言语,长孙淹紧紧握着拳头,鼓起所有的勇气,一撩衣袍,跪倒在长孙无忌面前,以首顿地,哀求道:“父亲,这等时机不可失去,失不再来!从小到大,孩儿从未在父亲面前要求过什么,今日恳请父亲允准孩儿进入书院!”

    长孙无忌尚未因为长孙淹的强硬而感到恼火,他的第一反应:这还是我那个唯唯诺诺、只知一味纨绔胡闹的四子么?

    的确如长孙淹所言那般,从小到大,只需要自己一瞪眼睛,这个儿子立即就好似见了猫的老鼠一般,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更别说在自己面前驳斥自己的主意。

    现在胆子居然这般大了……

    想造反呐?

    紧接着,怒火方才升腾而起,抬起一脚,狠狠的踹在面前的长孙淹肩膀上。

    长孙淹被踹了个跟头,赶紧爬起,惶恐道:“父亲……”

    长孙无忌气得满脸通红,怒叱道:“逆子!胆敢忤逆尊长,信不信老子打断你的腿?”

    长孙涣也站起来劝阻长孙无忌:“父亲息怒,四弟不过是一时妄言,受了教训定然知晓错了,再不会提及进入书院就学之事,还望父亲莫要责罚。”

    长孙淹恨不得一口将这个兄长咬死,口口声声为自己着想,但话里话外都是要自己放弃进入书院的机会,这是害怕自己将来有了出息,在家中与你分庭抗礼么?

    可恶……

    他挣扎着爬起,依旧跪在地上,抬起脸,苦苦哀求:“父亲,请您网开一面,允准孩儿吧……孩儿明白您的顾虑,现在孩儿指天立誓,无论将来有怎样的成就,都会好生辅佐兄长,传承家业,光耀门楣,若有贰心,天诛地灭!”

    他知道这是他摆脱平庸人生的唯一机会,不仅仅是他,日间饮宴的那些个好友们,大多也都是家中的次子、庶子,他们这些人的命运几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要么混吃等死,要么甘为嫁衣。

    今日若是不能求得父亲同意,今生就此休矣!

    所以奋起所有的勇气,一反常态的强硬起来,苦苦哀求。

    这真是令长孙无忌惊怒交加。

    这兔崽子哪里来的这般勇气,敢于反抗自己的命令,为自己去争取这么一个进入书院的名额?

    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不过身为家主,必然要维系自己的权威,即便是做错了,亦要强硬到底,绝对不能容许有人质疑他的威严,哪怕是他的儿子!

    长孙无忌铁青着脸,又是一脚将长孙淹踹倒,怒发冲冠,戟指怒骂:“混账!谁给你的胆子,敢同老子叫板?速速离去,某就当这件事未曾发生,若是再敢聒噪,即刻去晋州铁矿监工,三年之内不得踏足长安半步!”

    长孙涣连忙劝道:“父亲,何至于此?四弟不过是一时糊涂,兴许是受人蒙蔽,您暂且息怒,让孩儿好好劝导他!”

    “父为子纲,胆敢反驳老子的话,这等逆子打死算逑,还劝什么劝?”长孙无忌怒不可遏。

    长孙淹知道不能让长孙涣继续说下去了,否则自己这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勇气怕是泄得干干净净,这一辈子就浑浑噩噩的厮混下去,看不到一丁点的光亮,他不甘心!

    牙一咬,心一横,长孙淹顿首道:“若是如此,孩儿请求分家!”

    此言一出,书房内瞬间一静。

    继而,长孙无忌的咆哮如同暴雨雷鸣,差点将屋顶都给掀了!

    “孽畜!老子还没死呢,你就敢嚷嚷着分家?简直岂有此理,人神共弃之!你想分家?好,老子成全你,今日就将你活活打死,死后丢进乱葬岗,不准进入吾长孙家的祖茔!”

    气疯了的长孙无忌冲上去便是拳脚相加。

    长孙淹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就冒出这么一句,或许是之前与好友们相互约定若是家中不准进入书院,便以分家相威胁,这成了他心中的潜意识,不经意的便说了出来……

    面对父亲的拳打脚踢,他不敢躲更不敢挡,只能挺着硬受着,没几下便被打得鼻青脸肿,鼻血长流。

    长孙无忌到底年岁大了,体力不济,打了一会儿固然将长孙淹打得狼狈不堪,自己亦是气喘吁吁,一转身,将墙壁上悬挂着的一柄长剑给摘了下来,“呛啷”一声拔剑出鞘,怒喝道:“老子今日清理门户,宰了你这个孽畜!”

    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宝剑便刺了过去。

    长孙涣都懵了,这是要干啥?要出人命啊!

    这若是父亲当真将四弟给宰了,那长孙家立马就会成为天下笑柄……

    他固然对长孙淹不待见,也暗恨他敢于违抗父亲的命令,觊觎书院的名额,所以一直暗中煽风点火,却也绝不愿意见到长孙淹惨死在父亲剑下。

    连忙一个脚步冲上去,将暴怒的长孙无忌拦腰抱住,大声道:“父亲息怒,万万不可……”

    长孙无忌早就气昏了头,奋力挣扎:“松手!老子今日要手刃这个孽畜!”

    长孙涣死死搂住父亲不撒手,冲着长孙淹喊道:“傻愣着干什么,快跑……”

    “啊!”

    长孙淹早就吓傻了,这会儿见到父亲寒光闪闪的宝剑就在自己面前挥舞,这才回过神来,涕泪横流之下尖叫一声,抱着脑袋屁滚尿流的跑出书房,身后传来长孙无忌愤怒的咆哮和长孙涣苦苦的劝阻。

    等到长孙淹早就跑没影儿了,长孙涣这才松开手,跪在地上道:“父亲息怒,四弟再是混账,可到底是您的儿子啊,您饶过他这一回吧。”

    长孙无忌气喘吁吁,愤怒的将宝剑投掷于地上,怒声道:“立刻出去给老子查一查,书院张贴的名单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四郎素来懦弱,今日居然敢说出‘分家’这等大逆不道之话语,定然是有人挑唆,查查他今日都与何人往来,意欲离间吾长孙家父子血脉亲情,老子饶不了他!”

第六十二章 李二看戏() 
长孙家发生的这一幕绝非特例,就在这个晚上,几乎所有的关陇世家都或多或少的上演了类似的剧情。

    次子、庶子平素不受待见,人生沦为家族的附庸,但这些人并非没有野心、没有能力,一旦被他们找到那一个突破桎梏的契机,便会奋尽所有能量去冲开人生的枷锁,平步青云、海阔天空。

    这种事情几乎在世家门阀之中从未曾断绝过,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前辈开创出家族的一个又一个分支,那些被广为流传的事迹则激励着现在那些被家族用作抵制房俊之武器的次子、庶子们,令他们奋起抗争!

    一夜之间,所有关陇世家鸡飞狗跳!

    李二陛下惬意的半躺在花房之中的摇椅上,微微眯着眼,身边案几上放着一个盛满冰块的食盒,里头镇着一碗酸梅汤。

    李君羡站在李二陛下面前汇报着城中各家上演着的闹哄哄的闹剧,一边叙说着,一边偷偷观摩陛下的脸色,见到陛下面容平静,心里微微踏实

    待到李君羡说完,李二陛下这才睁开眼,随意问道:“各家都有什么反应?”

    李君羡道:“反应不一,有的将闹事的次子、庶子禁足,严厉惩戒,有的打法去城外亦或别处的产业,算是流放了,有的次子、庶子脾性刚烈,见到族中绝不松口,干脆一怒之下拂袖离去,半天的功夫,京兆府便接了十几张状告家族请求分家另过的状纸”

    李二陛下微微颔首,旋即笑了起来:“嚯!这么热闹?”

    拿起食盒中冰镇的酸梅汤喝了一大口,心情显然很好。

    房俊这缺德的招数,果然管用,朕什么也不用做,只要站在一旁看戏就成

    李君羡心中腹诽,陛下这笑容看上去实在是有些幸灾乐祸。

    喝了酸梅汤,酷热的暑气愈发消散了几分,李二陛下惬意的伸个懒腰,叮嘱道:“准备好车驾,明日朕前往九成宫度假。”

    李君羡应道:“喏。”

    李二陛下抬眼瞅了瞅,又问:“前些时日让你安顿的番僧,如今是何情况?”

    李君羡略一迟疑,道:“已然安顿在九成宫一处僻静的殿宇,末将按照其要求,已然多做筹备,不敢有一丝疏漏。”

    想了一下,一咬牙,低声道:“陛下,那番僧来路不明,所宣扬长生之术亦是虚无缥缈,岂可轻信?再者说,去年那番僧所炼制之丹药,便使得陛下大病一场,如今安能再蹈覆辙?为陛下龙体计,为帝国安危计,末将恳请陛下三思!”

    他不得不劝谏。

    对于李二陛下,他心中充满尊敬爱戴,誓死效忠鞠躬尽瘁,即便时不时的想要逃离这个“百骑司”大统领的位置,可依旧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

    尤为重要的是,他一直觉得那天竺番僧故作神秘、所言虚无,万一陛下服食其所炼制之丹药出了什么意外,拿他李君羡就是千古罪人!

    自己身死尚且小事,若是陛下出了意外导致整个帝国动荡飘摇,甚至种下亡国之祸根

    百死莫赎其罪矣!

    “行啦,朕心中有数,勿要聒噪,速速去准备车驾便是。”

    李二陛下不耐烦的摆摆手。

    李君羡心中暗叹一声,唯有躬身领命:“喏!”

    看着李君羡走出去的背影,李二陛下有些愣愣出神,好半晌,才幽幽叹了口气,缓缓摇首。

    李君羡的担心,他又何尝不知?

    只是如今岁月消逝,年岁渐老,身体机能的下降速度非常之快,不仅时常染病身体羸弱,精力尤其不济,以往整夜批阅奏折直至通宵达旦,翌日依旧可以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将一众大臣收拾的俯首帖耳,言出法随,莫言不从,现在若是熬上一整夜,怕是就得大病一场

    老骥伏枥,英雄迟暮,这令人从心底感受到一股岁月如水、命运难逃的悲凉。

    尤为重要的是,随着精力的渐渐消退,朝堂那些个以往战战兢兢唯命是从的大臣们,开始渐渐的有了别样的心思。这种江山即将逃出自己掌控的紧迫感,是李二陛下这样的绝代帝王绝对不能接受的。

    长生之术固然虚无缥缈,但是世间长寿之人却屡见不鲜。

    能够长生不老固然最好,即便不能,在那番僧所炼制丹药的调理之下,延年益寿总该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上一次服食丹药之后大病一场李二陛下固执的认为那只是一场意外。

    人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总是会不自禁的往最好的情况去祈盼。

    谁都觉得悲剧一般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是幸运的那一个,天底下无数的人孜孜不倦的去追求成仙飞升之道,从未见过有成功者,但是依旧有人前赴后继,坚定的相信自己即将成为飞升的那一个

    叹了口气,喝了一口酸梅汤,将王德叫过来,吩咐道:“去给房俊传个话儿,那份名单既然张贴在了书院山门,那就别揭下来了,就按照那份名单招收学员吧。另外,放出话去,这些跟家里闹得不可开交的次子、庶子,朕感念他们为国尽忠、报效君王之恒心,所以只要他们能够在书院之中刻苦进修,将来学有所成,朕定然会予以厚待,委以重任!”

    王德连忙应声道:“喏!”

    心中思忖:这下子,那些个出身关陇的贵族门怕是脑袋又得大了一圈儿

    房俊只是抛出一张名单,便能够引起那些个次子、庶子们的强烈反弹,如今皇帝公开承诺会对这些人予以重用,那还不得闹翻了天?谁敢阻拦他们进入书院,谁就是他们的仇人!

    而且很明显,这些人之间怕是有一些暗中的串联,否则一个个的怎么敢同族中父兄长辈如此强硬?

    甚至还有人将状纸递送到京兆府,真是疯了

    华夏自古以来的规矩,只要有长辈在世,子孙不得分家,这虽然从未曾录入律法典籍成为法度,却是约定俗成。但凡是子孙分家另过的,要么是子孙犯了大错被长辈驱逐,要么是子孙能耐太大分府立户,似这般自己嚷嚷着非得要分家出去的,那可是要被舆论戳脊梁骨视为不孝的。

    但是眼下整个长安城的舆论都同情那些个吵闹不休的次子、庶子,认为各个门阀不应当因为政治斗争的缘故,来牺牲这些年青人的前途

    这该不会又是房俊背地里搞出的事情吧?

    有好戏瞧了。

    王德心思复杂,领命而去。

    王德刚刚走出去,一身道袍清丽无匹的长乐公主与绛色宫装明媚俊秀的晋阳公主携手联袂而至。

    见到两个一样钟灵毓秀的闺女,李二陛下心中愁绪瞬间不翼而飞,精神一振,笑呵呵道:“打扮得这般隆重,这是要去哪儿?”

    晋阳公主松开长乐公主的手,蝴蝶一般飞到李二陛下身边,揽住李二陛下的手臂娇憨道:“过几日乃是长乐姐姐的寿诞,姐姐打算去城外的道观准备一些斋菜,宴请诸位兄弟姊妹。”

    李二陛下还没来得及心疼这个自由多病的小女儿,闻言愕然,抬头看向长乐公主,问道:“为何跑去城外道观?为父已然命宫中开始筹备,怎么也要隆重一些才行。”

    长乐公主上前,清丽的俏脸满是温婉的笑意,柔声道:“女儿乃是和离之妇,不好大操大办,免得惹人闲话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