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他能怎么办?

    他也很无奈啊!

    察觉到自己掉进了房俊的圈套,他哪里赶去问素来将房俊视若子侄的李靖,同为太子一系的于志宁,以及坊间百姓都知道与房俊交好的李淳风?

    固然孔颖达也与房俊有着忘年之交,但毕竟一代大儒的身份摆在这里,想来不至于为了迎合房俊便说出违心之言……

    孔颖达瞅了瞅房俊,在褚遂良殷切的目光之中微微叹口气,道:“令公子性情疏狂,不学上进,这性子尚需打磨。这书院的第一届学子,必定万众瞩目,就连陛下亦是心怀殷望……不若让令公子稍稍沉稳两年,以后再让他进入书院就读,老夫可以给你一个保证,只要令公子进学向善,舍了这张老脸亦要给你讨这一个名额,至于这第一届……就算了吧。”

    老头的性子没有那么刚烈,年岁越大,越向着老好人的趋势发展,但心底的坚持却未曾松动半分。

    褚家兄弟平素的名声早已传遍长安,最是纨绔不肖,这等人若是成为书院的第一届学子,对于书院名声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

    这是孔颖达所不能容忍的。

    但他也看出来房俊其实早就给褚遂良设下了圈套,就等着褚遂良钻进来,论起亲疏远近,自己也同房俊更亲近一些,却也不忍看着褚遂良的脸面被房俊狠狠的剥个干净,委婉的向褚遂良提出了建议……

    第一届第二届其实有什么区别呢?

    等一等吧。

    只要这口气你忍了吧,老夫舍了这张老脸,也给你找一个台阶下……

    褚遂良不是笨蛋,他明白孔颖达的意思,但这口气岂是那么容易咽下去的?

    他挣扎着看向许敬宗。

    自己这次是靠着关陇贵族的推举而上位,许敬宗更是素来与关陇贵族亲近,那么自己与许敬宗便是有一层盟友的联系,你总得站在我这边吧?

    哪知道许敬宗迎上他的目光,然后稍稍错开,干脆利落的说道:“反对!”

    褚遂良:“……”

    这怎么回事?

    什么时候房俊这厮居然将许敬宗也给拉拢过去,一个鼻孔出气?

    褚遂良不敢再问了,李靖、李淳风想来都会站在房俊那边,至于于志宁……他的意见已经无关紧要。

    褚遂良咽下了这口气。

    他明白从这一刻开始,关于书院权力的斗争就已经白热化,自己与房俊之间虽然没有发生战争,但是刀来剑往一点也不逊色与沙场争锋,谁能执掌大权,谁被迫伏低做小,接下来的一系列斗争之后,就将见个真章。

    要顶住!

    吸口气,褚遂良眼色恢复,绝口不提次子之事,继续就着名单念到:“高真行……”

    “反对!”

    褚遂良的话音未落,房俊的声音已然响起。

    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房俊根本都没听清褚遂良念的是谁的名字,一句“反对”早已经等在那里,脱口而出……

    “娘咧!”

    褚遂良拍案而起,对房俊怒目而视。

    屁的“少数服从多数”,这特么就是给老子设好的圈套啊……

第五十一章 拉帮结伙() 
胸襟?

    气度?

    通情达理?

    统统不存在!

    褚遂良心里、眼里都在冒火,这房俊根本就是个棒槌!

    屁的“少数服从多数”,这特么就是给老子设好的圈套!

    最可恶的是,自己还特么傻乎乎的就钻了进来

    褚遂良瞪着房俊,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天唐锦绣第五十一章 拉帮结伙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天唐锦绣平板电子书网全文字更新;牢记网址:77nt。

    

第五十二章 皇帝的力挺() 
李二陛下非常重视这座书院。

    按照房俊描述的构想,这座书院将会在未来源源不断的为帝国提供民生、算学、格物等等方面的人才,等到这些学成之后的学子充斥到帝国上上下下各个阶层之中,“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处理”,帝国国力必将迎来井喷式的爆发,愈发巩固“天下宗主”的霸主地位。

    尤为重要的是,将来会有无数的寒门学子进入学院,学成之后成为帝国基层官员,这对于打破世家门阀对于政治资源的垄断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世家门阀不是看不到其中的危机,他们也已经展开了反击的方式。

    他们的方式不是粗暴的抵制书院,因为他们也看得到书院对于人才培养的优势,所以他们迂回而战,直接渗透进书院里头,从官员到书吏,再到学员,慢慢的将世家门阀之外的势力渐渐排斥出去,然后一层一层的将整座书院据为己有。

    李二陛下很满意世家门阀的做法。

    大家争权夺利这很正常,只要能够将影响范围控制在内部,不引起朝局的动荡、人心的浮动,不破坏贞观盛世的大好局面,李二陛下也愿意采取同样温和的方式予以应对。

    大家靠着阴谋诡计相互争斗,谁胜谁败都能够保持冷静,这很好。

    他当年靠着掀翻规则登上帝位,早已意识到了藐视规则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所以此刻很是欣慰大家都能够谨守着某些规则,不去试图打破规则掀了桌子。

    当然,谁敢不顾规则掀桌子,他李二也不是吃素的,老子当年就是靠着掀桌子才得了这锦绣江山,论起掀桌子,你们谁掀得过老子?

    ……

    书院那边的会议刚刚结束,李二陛下这边便已经得知了会议的过程,不禁摇头苦笑。

    他本想抬举褚遂良一回,毕竟跟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大的能耐没有,但是对于书画一道却是造诣精深,平素也很合乎自己的胃口,相处甚是融洽。所以即便知晓褚遂良与关陇贵族走得近,却也依旧准许其进入书院。

    在他看来,褚遂良这等人并无太大的能耐,纵然野心再大,也没有那个翻天的本事……

    如今看来,不仅是翻天不成,就算是想要安稳度日都难。

    褚遂良以为书院是一个攫取政绩的好地方,却从未想过根本就是虎口夺食,有房俊这么一头猛虎在,书院几乎就成为一个坚固的兽柙,褚遂良老实一些也就罢了,若是一味强硬,怕是搞不好就得废了……

    此刻,神龙殿一间偏殿之内,尚书左仆射李绩、赵国公长孙无忌、宋国公萧瑀就跪坐在李二陛下对面,看着李二陛下的头号“鹰犬”李君羡在其二胖嘀嘀咕咕,好半晌,李君羡才鞠躬施礼,退了出去。

    看着李二陛下一脸纠结无奈的模样,萧瑀奇道:“陛下,发生何事?”

    李二陛下啧啧嘴,沉吟一下,道:“没啥事。”

    倒不是有心瞒着,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儿,可是褚遂良的境遇着实太惨,房俊那小子也是可恶,死死的压着褚遂良也就罢了,这前脚将人家狠狠的摁在地上,后脚就领着其余所有书院的官吏博士们去了松鹤楼喝酒……

    这是一点脸面都不给褚遂良留啊。

    褚遂良虽然是关陇贵族强推上去的,但亦是他默许了的,某种程度上就是他李二的人,结果落得如此凄惨之下场,他这个皇帝也脸上无光,说出去都不好意思。

    三位大佬愈发惊奇。

    众所周知,李二陛下一贯是以心胸开阔、光明磊落的形象示人,这不是标榜,更不是做戏,这位皇帝本就是这般疏朗开阔的性子,一般情况下事无不可对人言,大家多年追随,早就习惯了皇帝心里并不藏着什么事儿。

    此刻居然欲言又止、言辞闪烁,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互对视一眼,均不得要领。

    李二陛下咳嗽一声,道:“刚刚商议到哪儿?哦……薛万彻自请前往辽东担任营州都督是吧?诸位爱卿说说吧,对这事儿如何看法。”

    长孙无忌道:“陛下抱恙,导致东征延误,此刻依旧有数十万兵卒云集幽营二州,枕戈待旦,只等着熬过这一个冬天,明年开春的时候追随陛下骥尾,踏平高句丽。此刻辽东宜静不宜动,薛万彻性情暴躁,有勇无谋,恐怕难以安抚数十万驻军。”

    此刻辽东云集了大唐最精锐的军队,即便因为李二陛下染病延误了东征,却并未各自返回原驻地,依旧驻扎辽东等候来年春天一鼓作气征伐高句丽。如今是幽州都督周道务兼任幽营二州之军务,可谓一手遮天权柄赫赫,不出意外,只要东征得胜之后,必然叙功进爵。

    周道务乃是关陇贵族悉心培养的年轻将领,眼瞅着东征的功勋唾手可得,岂能愿意让薛万彻前去分润功劳?

    萧瑀亦道:“眼下辽东汇集了数十万大军,这些兵马来自全国各地,驻留时间愈长,军心愈发不稳。陛下应当派遣一位稳重的臣子前往抚恤兵卒,安抚军心,协助幽州都督周道务掌控局势,而非是薛万彻这等野心勃勃的战将。”

    这就是中肯之言了。

    那么多的兵卒云集辽东,每日里耗费无数钱粮这还是小事,反正眼下大唐仓库丰盈,又有来自于南洋的稻米从海路不断的运抵幽州,一年半载的倒也不虞。但是这军心却一定要稳住,派遣文官前去,远比一个武将更能够安抚局势。

    李二陛下看向默不作声的李绩,手指头敲了敲面前的桌案,道:“懋功啊,你也说说看。”

    对于李绩,其实李二陛下深有不满。

    他自然是了解李绩闷葫芦一般的性格,可是以往您作为大臣,要明哲保身谁也不愿得罪,咱可以依着你,但现在你已经是当朝首辅了,百官之首,依旧这般珍惜羽毛,这算什么?

    说严重点,你这就是罔顾圣恩呐……

    也就是咱胸襟宽广,若是换了脾气暴躁的隋炀帝,说不得就一杯毒酒三尺白绫送你上路了……

    李绩似乎察觉到了皇帝的不悦,想了想,说道:“二位之言,某不敢苟同。军中最是激进,数十万兵卒汇集一处,每日里不知有多少问题出现,再是能力卓越的文官,面对那些个粗坯杀才亦是束手无策,必须要有强势人物坐镇弹压才行。薛万彻刚刚自北疆挟大胜之威返回,名声震动天下,有他坐镇辽东,定然能够压制那些个骄傲不逊的骄兵悍将,稳定辽东局势,等待明年开春,陛下御驾亲征。其实房俊是最好的人选,‘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这等盖世功勋足以震慑全军,只是……薛万彻也不错。”

    他话中未尽之意,在场几人自然都听得懂。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便是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臣子自然没个好下场,皇帝的威信亦会受到严重打击。

    房俊以弱冠之龄横扫漠北、覆灭薛延陀,军功直逼卫青、霍去病之辈,若是再让他前往辽东坐镇,等到明年东征之时再添一份军功……

    繁花着锦是一段佳话,烈火烹油却可能引发一场灾难。

    李二陛下沉思半晌,微微颔首,道:“既然如此,那就让薛万彻拜领营州都督之职,即可赶赴辽东坐镇,一则稳定军心,再则亦要提防高句丽。”

    “喏!”

    李绩赶紧应下。

    长孙无忌微微叹了口气。

    不出意外,明年东征之时,现在的营州都督必然会成为大军先锋,皆是攻城掠地摧城拔寨,功勋赫赫无可比拟。不过周道务无论资历亦或是军功都远远不及薛万彻,却是是没奈何的事情……

    薛万彻之事告一段落,李二陛下又说道:“房俊前日将一份调令递交至兵部,意欲将右屯卫将军薛仁贵调任至安西都护府担任司马一职……诸位觉得,是否予以应允?”

第五十三章 英雄造时势() 
李绩有些纳闷。

    薛仁贵乃是房俊麾下战将,漠北之战战功赫赫,能力卓越,按理说无论如何调动,只要是在正常的调任范畴之内,那都是兵部的事情,皇帝陛下没理由过目,更不可能插手其中。

    不过转念之间,李绩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武将与文臣一样,到达了一定的地位,必然会有无数的枝节根茎与之攀附交错,这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绝非简单一句“纠集朋党”便可以杜绝的,或远或近,或多或少,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关键是要看这些大佬能否秉持初心、报效君王,一旦心思偏了,那就是“结党营私”……

    皇帝陛下这是打算光明正大的给房俊站台,允许他在军中自成一派!

    按理说他李绩如今依然贵为宰辅之首,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是却依旧难以遏制的羡慕嫉妒起来。

    瞧瞧皇帝对房俊的看重,该打打该骂骂,可是到了力挺的时候那可是半点都不含糊。

    李绩觉得就算有人告诉他,房俊乃是皇帝失散多年的私生子,他都会坚信不疑……

    *****

    不过话说回来,谁都得承认房俊之所作所为,的确值得李二陛下如此看重。

    忠心耿耿且不必说,朝堂上这些人固然暗地里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可是当真心存不轨之念、梦想“彼可取而代之”的很少很少。房俊最大的功绩,不是赫赫的军功,而是一手筹建的“东大唐商号”和皇家水师,这给李二陛下的内帑带来源源不断的海量财富,使得李二陛下可以放开手脚去干自己想干的任何事情。

    历朝历代,财源都是个大问题。

    内政需要钱,打仗需要钱,没钱坐困愁城束手束脚,任何理想都是镜花水月,可钱哪儿那么容易搞?税太重会盘剥百姓,那是竭泽而渔,智者所不为也,增收商税乃是与大臣争利,会导致朝局动荡得不偿失,就算是汉武帝那样杀伐决断的一代雄主,也不得不推出一个桑弘羊为其敛财,这才积攒下来家底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最终成就一代霸业。

    可桑弘羊在盐铁专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政策完全就是在“薅羊毛”,谁有钱就薅谁的毛,弄得天怒人怨、怨声载道,间接铸成了其悲惨的结局。

    而房俊是怎么做的呢?

    人家的眼光从来就未曾放在国内,世家门阀、功勋贵戚的那点家底儿根本就不曾看上眼,从一开始,打得就是外贸的主意。

    “东大唐商号”在疯狂敛财之余,还将世家门阀尽皆绑在战车上,面对庞大的利益,即便李二陛下明目张胆的施行其“打压门阀”的政策,世家门阀们亦不得不捏着鼻子小心翼翼的应对,不敢有一丝一毫过火的表现。

    原因无他,实在是“东大唐商号”的利润太过庞大,只要李二陛下的意图不是覆灭门阀,那么这些门阀就都得忍着……

    等到皇家水师成立,敛财的速度更是夸张。

    最开始的时候皇家水师横行大洋满世界的点火,惹得朝中大儒纷纷唾弃指责,自古天朝上国都是与邻为善,邻国前来朝见递上贡品,喊一声“宗主”,那边是举国同庆的大好事,按着贡品翻上个三五倍再回赠过去,“上国”物阜民丰不差这么点儿,“下国”载誉而归民众欢呼,一个上演了一出“盛世华章”足以录入史册以供百世荣耀,一个得了实惠喜笑颜开,大家欢天喜地开开心心,多好?

    可房俊这厮就是个棒槌,戾气太重,人家的内政干你屁事?用得着你万里迢迢的开着战船去掺和一脚?甚至直接参战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简直是太过分了,有损我天朝威仪啊!

    弹劾的奏章雪片一般飞向陛下的案头,尽管谁都知道房俊那厮根本不惧任何弹劾,甚至有可能对弹劾者施以报复,但御史台的言官们在各自身后大佬的压迫之下也不得不如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