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错就错很容易,从此得到的声望暴利也确实诱人,但是想要遏制真相的扩散,却实在是太难。
制作风筝、扎制龙头的匠人,房俊随行的亲兵部曲,甚至还有房家学堂的学生……这么多人,难保每一个人都守口如瓶。一旦自己下达封口令之后流传出去,那后果比单单“祥瑞变风筝”更恶劣。
统统杀掉么?
李二陛下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瞻前顾后的人,只不过他明白,犯下一个错误,就需要无数的错误去弥补,结果子子错、步步错,最终满盘皆输,他所经营的“圣君”形象定然崩塌溃散、功亏一篑。
深深吸了口气,李二陛下试图保持优雅开朗的形象,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么?咱承受得起。
再说房俊也是无意为之,若是迁怒于他,难免显得心胸狭隘、没有帝王之宽宏气量……
“砰!”
狠狠将望远镜掷在地上,脆弱的镜子顿时崩裂粉碎,残渣四溅。
屁的心胸狭隘!
屁的帝王之量!
老子丢人丢大发了,难不成为了面子,还得去宽慰那棒槌两句?
“将那厮押解神龙殿!”
丢下这么一句,李二陛下面色阴沉似水,转身拂袖而去,将一众大臣、使节、内侍尽皆丢在两仪殿前的台阶上,任凭这些人战战兢兢魂不附体,却又一脸茫然不知所为何事……
这到底什么情况?
黠戛斯的酋长失钵屈阿栈面色惶惶,惊忧之下告退而去,岑文本、褚遂良等人却不能走,如今满长安城都被“祥瑞”弄得沸沸扬扬,朝廷必须颁下圣旨、公告天下,方能安抚人心。
可是陛下一走了之,这如何是好?
岑文本官职、年纪、地位都摆在那里,此刻也不避讳什么,上前拉住李君羡,问道:“陛下因何恼怒?”
李君羡吱吱唔唔,不敢说。
这是个天大的误会,虽然不是陛下的错,更不是房俊的错,但是阴差阳错的却使得陛下颜面受损,他哪里敢自作主张将事情道出?后续究竟如何处置,必须得到陛下的授意,他可不敢大咧咧的到处宣扬。
第十一章 放个风筝而已……()
岑文本资格老,脾气也不小,见到李君羡犹犹豫豫,怒道:“此乃天大之事!这等祥瑞千古未有,震古烁今,如今出现在吾大唐,出现在吾贞观朝,可见便是上苍亦能感受到陛下治下国泰民安、山河锦绣的伟大统治,定要仔细筹划每一步,让全天下的百姓、官员、四夷都感受到这份‘祥瑞’所带来的煌煌之气,汝身为陛下鹰犬,自当维护陛下威仪,焉能为了个人之功绩利益,不与吾等道出实情?”
李君羡哭笑不得。
感情您以为我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所以隐瞒真相,只对陛下一个人说?
冤枉肯定是有一些,不过李君羡倒也不以为意,就如同岑文本骂的这一句“鹰犬”一般,既然坐在这个“百骑司”统领的位置上,就自然会被视为陛下之鹰犬爪牙,早已被文武百官默认为对立的形态。
解释肯定是不能解释呢,没弄清楚陛下的心意之前,事情绝对不能从自己的口中道出……
“非是末将隐瞒,实是此事事关重大,末将不敢擅作主张将之扩散,诸位,还是去请示陛下为好。”
李君羡两手一摊,然后大步走向宫门处。
他得将房俊“押解”着前往神龙殿,听候陛下的处置……
这时,被“祥瑞”弄得各个激动不已的朝中大佬纷纷入宫,一窝蜂的前往神龙殿,求见陛下,歌功颂德之余,也要看看能否捞取一点好处。这等千古未有之“祥瑞”都降世了,您妥妥的就是“千古一帝”呀,声势威望都能够达到所有帝王的巅峰,作为您的坚定拥趸,咱们这些人总得沾点喜气儿吧?
*****
出了李二陛下之外,所有人都喜气洋洋。
毕竟能够目睹这等千古未有之“祥瑞”降世,的确是一件足以令人开怀的事情,在歌颂李二陛下英明神武、远迈上古圣王的同时,难免沾沾自喜,若是没有他们这些臣子的辅佐,贞观一朝的统治也无法得到上苍的肯定与嘉许不是么?
故人追名犹胜逐利,只要想想千古之后,史书之上写着“贞观十七年,神龙现世,天降祥瑞,陛下御极四海、光耀千古,时某某某辅佐君王,殚精竭虑,忠诚勤勉,爱民如子……”
想想就兴奋。
圣君在世,众正盈朝,这是何等的光荣?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欢喜。
比如房俊……
当他正操控着麻绳将那个“龙头大蜈蚣”的风筝越放越高,带着一群孩子大呼小叫兴奋不已的时候却忽然被赶来的“百骑司”控制起来,他还有些懵然不解,莫名其妙。
作为皇帝的鹰犬,你们管天管地,还特么管人家放风筝?
不过“百骑司”乃是皇帝亲自掌控的暴力机关,房俊就算是再浑,也不敢跟这样一群皇帝的鹰犬爪牙耍横,只得郁闷的进了城,直奔皇宫。
最无语的是,“百骑司”的几个小头头知晓这个所谓的“龙”只是一个大风筝之后,商量一番,决定不让那风筝降落下来——因为谁也摸不准这么个玩意在惹得整个长安震荡之后,再得知仅只是一个风筝,会不会产生什么负面的影响?
所以在请教了房俊之后,学习了如何操控风筝,倒也不难学……
入城之后,整个长安城激烈的反应,使得房俊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
祥瑞?
房俊脸都黑了……
小爷就只是闲着无聊,领着几个孩子放个风筝而已,你们居然就扯到祥瑞上头去了?
这就是一个大风筝而已呀!
无知真可怕……
宫门口,房俊坐立难安,周围“百骑”对他虎视眈眈,唯恐这厮惊惧之下逃之夭夭,大家都得遭受牵连。
长孙无忌、李绩、马周等人先后抵达宫门处,见到房俊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停的走来走去,神情惶然,马周连忙问道:“二郎何以在此?今日天降祥瑞,吾等联袂入宫,向陛下贺喜,不妨同去。”
周围的“百骑”面面相觑。
祥瑞?
您们想多了……
房俊尴尬的打个哈哈:“那个……诸位但去无妨,某这边领受皇命,那个尚有要事,哈哈。”
“既然如此,稍后再会。”
马周颔首致意,虽觉得房俊有些不大对劲,却也没有多想,与长孙无忌等人一同入了皇宫。
急着向陛下报喜呢……
房俊看着大臣们络绎不绝的前来,纷纷入宫,不由得嗟叹一声,拳掌交击,仰天长叹:“这都叫什么事儿?”
“百骑”亦是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都是功勋贵族、世家子弟出身,对于朝政非是一窍不通,此刻房俊面临之处境,大家自然心知肚明。说起来,这位虽然屡屡闯祸,整日惹是生非,但是这回还真就不是房俊的错……
不过想想,也不是一点错都没有,你特么扎个什么风筝不好,非得要扎一个“龙头大蜈蚣”?
扎就扎吧,还非得扎得栩栩如生,那么像……
皇宫里隐隐传来一阵阵山呼海啸一般的声响,“文成武德”“天降祥瑞”等等呼喊不断传来,房俊愈发焦躁,脑门儿上汗水都渗出来了。
这可如何收场?
他最是了解李二陛下,这位英明神武是有的,文成武德也不算过誉,但是那好大喜功的性子却是一辈子也改不了,最是好脸面,房俊几乎无法猜测这位在目睹“祥瑞降世”的狂喜之后,得知这不过是一个大风筝,会是何等颜面大失之下暴跳如雷……
片刻之后,皇宫的声音消散,归于寂静。
李君羡从宫门走出来,目光复杂的,闪烁之间似有怜悯……
房俊心里好似揣了一只小兔子,惴惴难安,上前去拱手问道:“兄长,陛下可有何训斥?”
训斥?
李君羡心说若只是训斥那就好了……
“陛下震怒,将一个望远镜摔得粉碎,命吾前来,带你入宫。”
继而,上前两步,注视着房俊吃了苦瓜一般的脸,轻声道:“愚兄爱莫能助,二郎自己珍重吧。”
这不是表面的置身事外,而是委婉的告知房俊,陛下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你自己当心,琢磨着用一个什么样的策略去面对暴怒的皇帝。
总不能大摇大摆的高速房俊,陛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吧?
房俊自然心领神会,拱手道:“兄长有心了。”
李君羡微微颔首,拍了拍房俊的肩膀,沉声道:“走吧,随吾入宫。”
心中暗忖:这厮最近无比低调,可天生就是闪耀夺目的人啊,即便是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放个风筝都能搞出这么大一桩祸事……
进了皇宫,房俊低眉垂眼,紧跟在李君羡身后。
到了神龙殿外,见到长孙无忌、李绩、马周、岑文本、褚遂良等人都站在门外雨廊前、石阶上。
房俊走过去,站在李君羡身后,一言不发。
少顷,内侍总管王德出来,大声道:“陛下召见……”
一群人抖了抖衣袍,正了正衣冠,鱼贯而入。
此时已近黄昏,大殿内光线稍稍有些暗,房俊走在最后,抬眼去瞧书案之后的李二陛下,距离有些远,看不大清楚面上的神情,但是莫名的,房俊便感到一股威压之气,心中一跳,咽了口口水。
“吾等觐见陛下……”
一众大臣一揖及地,齐声参见。
李二陛下不见喜怒,摆了摆手,道:“众位爱卿,免礼平身。”
“喏!”
众人齐齐响应一声,却无人起身,长孙无忌在最前列,大声道:“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神龙现世,天降祥瑞,此乃上古唯有之盛世,足见陛下之统治已得上苍之垂青,神灵之庇佑,贞观盛世,锦绣江山,臣等顿首百拜,幸何如之……”
话未说完,便被李二陛下抬手打断。
殿内陡然一静,大臣们莫名其妙。
这位陛下虽然平素绝不容许有阿谀之词响于耳畔,虚心纳谏标榜诤谏,可说到底亦是好大喜功之人,今日之事乃是天生异相,就算长孙无忌这番言辞的确有吹捧之实,到底“祥瑞”在前,不算过分。
怎地陛下非但毫无喜色,阴沉的面容之下,似乎还酝酿着雷霆之怒。
这什么情况?
第十二章 陛下,我冤呐!()
什么情况?
李二陛下心里疯狂吐槽,老子也不知什么情况!
本以为“神龙降世,天降祥瑞”,此乃上苍对于老子的认可,在帮助老子彻底稳固统治之余,甚至能够使得老子的声望攀升至最巅峰,一举奠定“千古一帝”的名头。
可结果你告诉老子这只是一个混账闲极无聊放风筝?
娘咧……
老子想杀人!
若是再先前自己立于两仪殿之外,意气风发的看着天上“神龙降世”的长孙无忌说出这么一番吹捧的话语,李二陛下觉得自己定然是身舒神畅、龙颜大悦,然而现在,这一字字一句句就像是一块块小石头,不停的往他的胸膛里头填,堵得他心烦意燥、肝火狂升!
毫不客气的打断长孙无忌的吹捧,李二陛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竭力压制着心中的暴戾,两只眼睛直勾勾的瞪着房俊,咬牙切齿道:“此事尚有隐情,就请房驸马来为大家解惑吧!来来来,房驸马,给大家讲讲,今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房俊心不甘情不愿的从最后头一步一步挪到前头,偷着瞥了一眼书案之后的李二陛下,正好与李二陛下喷着火的目光对视,吓得心里一颤,一缩脖子,吱吱唔唔道:“这个……那个……误会,误会呀陛下……”
“砰!”
瞅着房俊这德性,李二陛下愈发怒火填膺,狠狠一拍桌子,怒道:“让你说你就说,堂堂房二郎,胆大包天肆无忌惮,如今却连话都不敢说一句,实在告诉天下人,朕是个残暴的昏君,连虚心纳谏都做不到吗?”
殿内诸位大臣齐齐打了个哆嗦,话说陛下这两年修身养性,已经极少发这么大的火,如今雷霆震怒的模样,令大家心惊胆颤……
这房二到底又干了啥?
真特娘的是个惹祸精啊……
房俊一颗心颤颤巍巍,使劲儿咽了口唾沫,吞吞吐吐说道:“那啥……今日某闲来无事,便带着吾家学堂的几个孩童,前往乐游原游玩踏青……放风筝……只不过,那风筝扎得有些大,于是乎,就引起了误会……”
大臣们相互看看,一头雾水,没听明白。
大唐吏治清明,绝少贪腐渎职之案发生,但毕竟生活习惯放在这里,大家都习惯了诗酒风流,平素放纵一些,实在是太过寻常。一个朝廷重臣,放着公务不管跑去放风筝的确不大像话,不过这总比酗酒狎妓好上许多吧?
放个风筝而已,至于让陛下这般雷霆震怒?
瞅瞅陛下那眼神儿,杀人的心思估计都有了,其中必有隐情……
可到底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混在人群里,眼珠子转了转,看着房俊颓丧惊恐的神情,心中猛地一跳,该不会……
“房驸马,该不会你放的那个风筝……就是天上飞的那条龙吧?”
许敬宗瞪圆了眼睛,倒吸一口凉气,不可思议的惊呼。
房俊无奈的摊摊手,辩解道:“也并不是龙,只是一个龙头蜈蚣大风筝,看上去有点像而已……”
“啊!”
“嚯!”
“啥?”
……
殿中一片惊呼,一众大臣齐刷刷盯着房俊,一个个嘴巴张得老大。
娘咧!
不会吧?
还以为是“天降祥瑞”呢,马屁都拍了好几轮了,结果你说那就只是个风筝?
大家又齐刷刷的看向面如锅底的李二陛下,忽然就都明白了李二陛下为何这般暴跳如雷。
俗话说,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本以为这是上苍降下的祥瑞,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关中此刻都已经山呼海啸一般歌颂伟大的帝王,对君王的拥戴之情有如黄河泛滥火山喷发,所有的热情将帝王的声望推上巅峰……
结果就只是一个风筝。
这特么谁受得了?
李二陛下目似喷火,恶狠狠的瞪着房俊。
他当然知道这只是个误会,可问题是这误会实在是太大了,眼下长安、关中民心沸腾,都要快聚集起来集合在太极宫大门口为帝王欢呼了,这下子,让他这个皇帝如何收场?
哦,降下一道圣旨,告诉那些百姓,什么“神龙降世”,什么“天降祥瑞”,全都是扯淡,根本没有的事儿,其实就是人家房二郎闲着没事儿放了个大风筝,大家都误会了……
事情绝对不会因此而平息。
再是铁板一块的朝廷,也必有反对势力居心叵测;再是平静的海面,也总有暗流涌动。
一旦有人就此机会煽风点火,撺掇不明真相的百姓……或许一场动乱,就在眼前。
李二陛下目光闪烁。
房俊欲哭无泪,他已经从李二陛下的沉默之中觉察到了危机。
这件事实在是不好平息,最好的办法就是推出去一个倒霉蛋儿,承担起这个责任,平息有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
而这个倒霉蛋儿,实在是没有人比他更适合……
房俊眼巴巴的瞅着怒气凝聚的李二陛下,哀嚎着道:“陛下,微臣也不想的,这是误会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