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奸,古往今来层出不穷。
薛延陀骑兵被三轮鸣镝射杀不少,锋矢阵型也有些混乱,但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使得他们根本不会停下来稍作休整,到了相距一箭之地的时候,薛延陀骑兵从马背上以双腿之力保持稳定,用背后的弓箭抛射一轮箭雨,然后也不管效果如何,抽出弯刀,就这么直直的装入突厥阵中。
突厥阵中被箭雨抛射射得倒地一片,有些士兵连射进身体的箭矢都来不及拔出,薛延陀骑兵便呼啸而至。
“轰!”
薛延陀骑兵狠狠的撞在突厥人的矛阵上。
长矛兵是骑兵的天敌,无数林立的长矛组成的矛阵,更是骑兵的噩梦。想要破开矛阵,要么骑射袭杀,要么便是以战马与战士的血肉去将其填平、碾碎!
此处地形狭窄山路崎岖,没有空间去给薛延陀骑射的机会,面对射术更加精准、箭矢更加优良的突厥人,对射就是找死,唯有以优势的兵力不计伤亡的去碾碎突厥人的矛阵,才能破开突厥人的硬壳,与他们的骑兵硬碰硬的决一胜负!
战马和士兵的躯体被长矛狠狠的刺穿,鲜血喷涌,人马俱亡。
但是战马携带着的强大的动能犹如一座山一般狠狠的撞进突厥人的矛阵之中,矛杆碎裂,长矛兵被撞得离地飞起,口喷鲜血。
然后身后的长矛兵便上前一步,长矛竖起,矛柄抵在地上,迎接下一轮的冲击……
狭窄的地域之内,薛延陀骑兵前赴后继不顾伤亡,猛烈的冲击突厥人的矛阵,两军阵前血肉横飞宛如地狱!
论战力,突厥人绝对不逊色于薛延陀,甚至犹有过之。
突厥甲骑乃是草原上最强横的存在,纵然是薛延陀的轻骑面对,亦是胜少负多,而比较起步卒的战力,师从汉人的突厥人更是高出不止一筹,只是一个矛阵,便将数倍于己的薛延陀死死的阻拦在此,不得寸进!
只是可惜,兵力上劣势,使得突厥人渐渐陷入被动。
长矛固然锋锐,但薛延陀人前赴后继不计死伤,生生以血肉之躯将突厥人的长毛阵凿出一个缺口。
突厥长矛兵伤亡殆尽,无法及时弥补缺口,被薛延陀人冲杀进来将阵型撕裂,没有了完整的阵势,长矛兵也只能任由骑兵斩杀。
阿史那思摩站在后阵,见到矛阵被破,并无多少慌乱,手里的弯刀指着敌人,嘶声道:“突厥之生死,在此一战!唯有将敌人挡在这里,我们的妻子儿女才能抵达雁门关下,得到唐军的庇佑!突厥的儿郎们,无敌的狼神与我们同在,现在,随吾杀敌!”
“杀敌!”
“杀敌!”
战局不利,面对数倍于己的强敌,突厥人并没有感到恐惧慌乱,身体里剽悍的血液涌动,在他们的可汗引领之下,奋不顾身的冲向薛延陀人!
“轰!”
甲骑对轻骑,突厥最后的力量全部投入,居然硬生生将薛延陀的攻势遏制。
漫天大雪之下,战场之上血肉横飞。
*****
定襄城北,薛延陀大营。
“渠帅,二王子已然击溃栗特人的阻拦,正继续追击突厥人,现在刚刚过了恶阳岭。”
听取了斥候的汇报,咄摩支一张臭脸皱起。
心底叹了口气。
这个二王子当真是蠢得可以,袭杀突厥人固然是一件大功,可是怎能忘记了窥视一旁的唐军呢?你搞一些小动作,唐军顾忌即将到来的东征,或许会死死的忍着,毕竟薛延陀东边与辽东接壤,大唐这个时候不会愿意承担与薛延陀为敌的风险,为即将到来的东征平添变数。
然后趁其不备突袭定襄,占领城池,再派出使者与大唐何谈,非但定襄有可能被唐人同意让薛延陀占领,甚至在意识到薛延陀的决心之后,也会答允和亲之事。
与大唐和亲,两国结成翁婿之国、秦晋之好,草原大漠之上,还有谁跟反抗薛延陀的统治?
偏偏这个大度设着了魔,非得将突厥斩草除根……
你偷袭定襄也就罢了,大唐捏着鼻子会认了,可是在大唐眼皮子底下屠杀突厥人,这让一手扶持突厥复国的大唐颜面何存?
这是逼着唐军出手啊!
简直愚不可及!
咄摩支心里头叹着气,对大度设的遭遇报以极大的担忧,站起身来到营帐门前,望着远处漫天飞雪之中巍然矗立的定襄城,沉吟良久,下令道:“全军准备拔营,返回白道川扼守山口,等着接应二王子!”
账内众将一时错愕不解。
原定计划不是二王子迂回至定襄城后,前后夹击攻陷定襄城么?
纵然现在二王子改变计划前去追杀突厥人,可正因如此,定襄城内必然空虚,留守大营的兵力足以攻下定襄城,届时据守坚城接应二王子,岂不更加稳妥?
还能捞一个攻陷定襄的功劳……
“渠帅,突厥人被阿史那思摩带着逃亡马邑,此刻定襄城内必然空虚,何不趁此机会将其一举攻陷,据城而守?”
总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
第二十七章 断其退路()
咄摩支冷眼瞅了瞅这个手下,摇头道:“我知道你们的想法,不管二王子那边如何,攻陷定襄都是一件大功,可是功劳岂能这般从天而降?临近出征之时,可汗曾对我耳提面命,此行最大的目的,乃是给予唐人压迫,迫使唐人在无暇北顾之时答允和亲之提议,万万不可与大唐开战。”
顿了一顿,看着一众麾下将领,沉声道:“大唐富庶强盛,那位皇帝稳坐长安,国内盛兵百万,一旦将其激怒,岂是薛延陀可以抗衡?不要忘记,就在十几年前,就在这里,曾经雄霸草原大漠的枺回屎构淮筇埔痪倩骼#淮壑黩±珊挂嗌砦紫轮簦钪詹∷莱ぐ玻≈钗唬训老衷诘难ρ油樱戎改昵暗臇|突厥还要强大么?”
众将默然。
这哪里有可比性?
当年的枺回屎峥缍髯莺崮媳保蛄衫僮逖狈叵抑渴颍±珊孤示舷轮钡治妓氖焙颍柿斓谋Ρ阕阕愦锏蕉颍允蔷裰械木瘛
与此同时,守卫阴山牙帐的兵力远超于此。
不可一世。
然而现在的薛延陀纵然吹嘘着强盛,总兵力却也仅有二十余万,只是人家颉利可汗一次出征所率领的军队数量……
即便是那样雄踞大漠的枺回剩匆脖淮筇苹骼#珊苟汲晌敉剑唤涝诖筇频亩汲牵偎酪嗖坏梅祷夭菰
可以想象,一旦薛延陀当真激怒了大唐,迫使大唐不管不顾的对薛延陀开战,看似强盛的薛延陀将会面临怎样的绝境……
郁督军山看似很远,可先有霍去病封狼居胥,后有窦宪勒石燕然,汉人王朝强盛之时,从来都能够千里突袭。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眼下之大唐,怕是比当年的大汉更加强盛!
薛延陀也好,突厥人也罢,平素搞一些小动作在汉地掳掠一番,尚且不当大事,可若是全面跟大唐开战,唯有死路一条。
现在大度设鬼迷心窍,居然想着追击突厥人然后在雁门关下将其屠杀,这势必会激起大唐的愤怒,骄兵悍将的唐军岂会坐视?
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他大度设违背可汗的命令,那么就让他自己回去接受可汗的惩罚,咄摩支若是这个攻陷定襄城,必然会被说成与大度设沆瀣一气,岂不是等于替大度设分担了罪责?
“勿要多说,听从命令,拔营吧!”
咄摩支解释一番,冷着脸下令。
“诺!”
众将不敢再问,赶紧走出大帐,各自收拢兵卒,准备拔营。
咄摩支忧心忡忡。
他与拔灼的关系一向不好,与大度设则亲近得多,但是眼下的情况他却是有心无力,谁知道大度设发了什么疯,居然对突厥人紧追不舍,誓要将其屠杀殆尽,一举灭族?
他能做的,就是立即返回白道川,紧紧扼守住山口。
若大度设命大,或许能够活着逃回来,自己做好接应,若大度设命丧雁门关下,那么他也得防备唐军趁胜追击,直接越过白道川进入阴山之北,直插薛延陀的腹地……
*****
定襄城内,薛仁贵趴在箭垛后面看着薛延陀人拔营之后阵型整齐的缓缓北撤,心头有些遗憾。
率领一万骑兵多开薛延陀斥候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已然空无一人的定襄城,准备趁着薛延陀人意图贪功进攻定襄城的时候猝然反击,打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曾想这薛延陀留守大营的将领居然如此冷静,非但不进攻空虚的定襄城,反而拔营北撤。
“将军,怎么办?要不干脆衔尾追杀上去,反正他们携带着辎重粮秣也跑不快!”
高侃在一旁舔了舔嘴唇,提出建议。
现在已经不是谁先开战的问题了,大度设率领大部队追杀突厥人,现在深入大唐边境几十里,翻越恶阳岭直逼雁门关,早就触犯了大唐的底线,若是不能予以迎头痛击,大唐还有何颜面在那些依附的胡人面前挺起腰杆?
若是能够袭杀这一部薛延陀人,也算是大功一件……
“反正也跑不快?”薛仁贵喃喃复述一遍,眼睛一亮,抬头看了看天色,下令道:“虽然不惧与薛延陀野战,但必定有所伤亡,何不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传令下去,全军弃城自东门而出,绕道赶在薛延陀人之前抵达白道川山口,不得延误!”
高侃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大拇指一挑:“将军好计策!”
忽而想起一事,问道:“据闻朝廷派遣的单于都护府长史就快要抵达马邑,或许不久之后就要来到定襄,届时会否借机生事?”
定襄城即为单于都护府所在之地,而单于大都督,便是阿史那思摩。
薛延陀虽然寇边,却始终未曾动武,朝廷之内顾忌与薛延陀开战会影响东征大计,故而一直对边军严加约束,不准与薛延陀起冲突。即便是房俊前来马邑之前,亦曾被李二陛下耳提面命,不得挑起争端。
万一那位单于都护府的长史来到定襄发现只是空城一座,整个漠南几乎乱成一锅粥,各方势力相互倾轧完全背离了朝堂之上制定的策略,一怒之下添油加醋的上报皇帝,怕是自房俊以下,所有人都别想有好果子吃……
薛仁贵不屑的冷笑一声:“单于都护府的长史?哼哼,别管他会乱说什么,首先,他得有机会来到这定襄城才行……”
高侃不知单于都护府的长史是何人,他薛仁贵岂能不知?
虽然那萧嗣业乃是萧氏子弟,与房俊有着姻亲关系,但薛仁贵知道那厮可是在萧家没少给房俊添堵,依着房俊的脾性,看在亲戚份儿上不将那厮弄死就算是稀奇了,还想着来到定襄城作威作福、发号施令?
想滴美……
“别管那么多,以令而行吧!”
“诺!”
高侃再不多问,既然尽到了提醒之职责,究竟如何抉择便是上官的事情,不用他去考虑。
当即便匆匆转身下了城墙,召集兵卒,准备出发。
薛延陀人携带着大量辎重,行军自然不可能快得起来,赶在他们之前抵达白道川山口做好埋伏,堵住薛延陀人返回漠北的道路,占据有利地形等着薛延陀人来攻,岂不是比旷野之上野战的效果更好?
反正白道川是一定要牢牢掌控在唐军手中的!
当即薛仁贵也下了城墙,跨上战马,率领一万骑兵自东门出城,绕了一个大弯,却依旧赶在行军缓慢的薛延陀之前抵达白道川山口。
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夜……
黎明之前,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停下,天上乌云也已散尽,晨曦微露,站在山口眺望着白道川,白茫茫一片。
“白道”,在敕勒川之北,距离废弃的北魏都城盛乐不远,巍峨险峻的大青山矗立于此,与整个银山山脉横亘一体,隔绝南北。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天险之中,有一道山川名曰“白道川”。
世代居住在此的居民依靠自己的双手硬生生开辟出一条通道,开山之土呈白灰色,以之铺路,每当春夏,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之青山,唯道路独白,故而得名。白道蜿蜒曲折,绵延数十里,盘绕于大青山上,象一条长长的蜈蚣一直从山腰爬行到高高的山顶。
山岭之上有城垣遗迹,乃赵武灵王所修之长城。
北齐、北周时期,突厥兴起于漠北草原,并向南游牧,将敕勒诸部逐出漠南,在白道以南的敕勒川也就随之通称为白道川。
白道地处藏龙卧虎的大青山上,大青山巍峨挺拔,地势险要,横贯阴山,乃是南北交通之要冲咽喉,因而,白道历来是军事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
贞观三至四年,李靖、徐世绩等分率十余万雄兵会师白道川,在白道口大破东突厥颉利可汗,一举覆亡枺回省
薛仁贵站在山下,望着白雪皑皑的白道口,挥了挥手。
身后将旗摇动,一队队兵卒策马趁着昏暗的天色,马匹带着嚼子,悄无声息的顺着山路向着并不宽敞的山口掩杀而去。
第二十八章 世间再无狼骑()
薛延陀自漠北穿越白道而来,直抵敕勒川,自然要派兵屯驻于此,保护大军撤退的咽喉要道。不过大度设并未对此地予以太多的重视,薛延陀十万大军由此南下,一路平推,所至之处无论突厥人亦或是汉人尽皆仓皇难逃,百里之外不可能有任何敌军出现,故而只是象征性的驻扎了千余兵卒扼守白道口。
只是大度设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此行居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折……
晨曦之中,万物俱寂。
唯有北风穿越白道口,发出呜呜的呼啸,卷起山口的积雪……
唐军骑兵小心翼翼的向着山口挺近,直到距离山口不足一里的地方,才被薛延陀的斥候发现。
既然行迹无法掩藏,唐军干脆加速,向着山口一侧的薛延陀营帐杀去。
铁蹄踏碎冰雪,一万骑兵发起的攻势惊天动地,隆隆的提升震荡大地,就连两侧山坡上的积雪都被震得簌簌滚落。
无数唐军铁骑向着山口奔袭,士兵头盔之上鲜红的缨羽犹如一片血红的海水一般翻滚荡漾,声势骇人!
薛仁贵一马当先,铮亮的甲胄,鲜红的披风,手里凤翅鎏金镗斜斜的推出去,便轻而易举的将一个骑上马仓惶迎战的薛延陀士兵头颅割去,鲜血飙起三尺。
再将凤翅鎏金镗收回,举起,狠狠的砸在另一个薛延陀士兵的头上。
那士兵倒是反应及时,用手里的长矛堪堪挡住薛仁贵这一击,却不料薛仁贵力气太大,一下子连兵器带着人都给砸落马下,那士兵摔得晕头转向,未等从地上爬起,便被接踵而来的唐军铁蹄踩成肉泥……
一方措手不及兵力孱弱,一方全力一击优势巨大,战斗仅仅进行了一盏茶功夫,驻守山口的薛延陀士兵便被剿杀干净。
薛延陀士兵的尸体被拖走,地上的鲜血被铲来的积雪掩盖,一切都看不出历经一场大战的样子。
唐军战士尽皆下马,挽着缰绳进入白道之内,沿着山坡休憩进食,给战马喂食草料豆子。
一枚一枚震天雷从木头箱子里取出来,整整齐齐的码在营地内。
如果大度设有命,能够返回白道,将会有一场大大的惊喜留给他……
*****
恶阳岭下,战斗已然进入白热化。
突厥人为了守护妻子儿女,各个奋勇争先悍不畏死,兼且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