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雁门关与定襄城之间,尚有一条通道相连,不过要翻过一处叫做恶阳岭的地方,道路崎岖路况难行,尤其是眼下天降大雪,更是不利于骑兵奔袭。
现在的形势是,阿史那思摩率领部众放弃了距离最近且有重兵把守的马邑城,反而奔赴路途较远、且道路难行的雁门关。
是因为恶阳岭的道路难行以便甩来薛延陀的追兵?
没人知道。
而薛延陀的大军已然抵达恶阳岭下,丝毫不顾山路难行,对突厥人紧追不舍,大有一口气将其彻底歼灭的意图。
房俊看着舆图,心中快速考虑衡量着各种战略,以及其中的得失。
不管阿史那思摩放弃马邑城反而赶往雁门关的意图是什么,却实实在在给房俊创造出了一个绝佳的条件,只要他房俊有胆子敢这么干……
“薛大帅,请率领右武卫兵马做好准备,待到薛延陀大军翻越恶阳岭之后,再行出发,占据恶阳岭,依托地势切断薛延陀的退路。薛仁贵,即刻率领右屯卫赶赴定襄城,薛延陀大营之内必然空虚,给某端了它!”
“诺!”
“诺!”
薛万彻与薛仁贵一同站起,大声应诺。
薛万彻爵位比房俊高,但是房俊身负御赐虎符节旄,乃是北疆战场当之无愧的统帅,任何人都要受其节制。
张大象却是在一旁倒吸了一口凉气:“二郎,那突厥人怎么办?”
突厥人拖家带口还驱赶着牲畜,即便恶阳岭不利于薛延陀骑兵的追击,却同样不利于突厥人逃窜。即便能够安然通过恶阳岭,也很大可能在未抵达雁门关之时便被薛延陀人追上。
退一步想,就算突厥人能够现行抵达雁门关,可他们也不可能入关依托长城躲避薛延陀人的追杀。
雁门关乃是长城之锁钥、河东之门户,一旦雁门关失守,一马平川的河东腹地将尽皆呈现在胡人铁蹄之下!
雁门关的守将是绝无可能放任突厥人进入关内躲避敌人的……
因为那是突厥人!
就算依附以大唐,可他还是突厥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能将汉家之门户向突厥人开放?
当初阿史那思摩向皇帝恳请,让突厥人到河套一带放牧居住休养生息,满朝上下已然是尽皆反对,更何况是眼下退入关内?
如此一来,突厥人是迟早都要被薛延陀骑兵追上的,或许就在雁门关下,就将遭遇一场亡族灭种的屠杀……
房俊目中寒光闪烁,淡然道:“吾等现在屯兵马邑,与突厥人已经分开岔路,此刻就算去追,也势必落在他们追上突厥人之后,该发生的,还是要发生,与其在恶阳岭下平坦的地域与薛延陀骑兵遭遇,何不扼守恶阳岭,待到薛延陀人撤退之时,据险痛击?况且,阿史那思摩既然舍弃马邑城选择雁门关,必然尤其打算,总该不会将自己的族人带上一条绝路吧?故而,吾等不必替突厥人担心。”
确实没人猜得到阿史那思摩的打算是什么,但是这并不重要。
突厥人若无大规模之死伤,大唐又何来借口与薛延陀开战?
没有借口开战,如何去堵住白道川,断绝大度设撤回漠北的退路?
只要薛延陀悍然杀戮突厥人,一切就都水到渠成,纵然北疆打的天翻地覆,责任也不可能落到房俊的头上。
当官的,干事儿是次要的,首先必须有能力将自己从不利之局面当中摘出去,否则连官职都保不住,还能指望去干什么利国利民之大事?
总得官职在手才行。
至于突厥人死不死,死多少,并不在房俊预算之内。
反正杀人的是薛延陀,与我何干,与大唐何干?
若是当真将突厥人屠杀殆尽,等到唐军堵住了白道川,那些个依附于大唐的胡人部族只会感慨大唐之强盛,分分钟便为可怜的突厥人报仇雪恨,心中只有敬畏,绝无怨尤,更不会有什么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的心思……
当然,话是不能明说的。
可谁叫阿史那思摩趁着房俊打瞌睡的时候就乖乖的递上枕头,不来马邑反而敢去雁门关呢?
即便是心智单纯如薛万彻,此刻也明白了房俊的心思。
不过没人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突厥人就算内附与大唐,可他依旧还是突厥人!
隋唐以来,汉家儿郎有多少折于突厥之手,又有多少城邑遭受突厥之烧杀掳掠?渭水之耻辱犹在昨日,即便李靖率领大军夜袭阴山覆灭颉利可汗之牙帐,可只要世间还有一个突厥人,血仇便不可消弭!
相比于得到与薛延陀开战之借口,死几个突厥人当得什么大事?
“遵令施行吧,某身为统帅,朝廷有任何怪罪,自当一力承担!”房俊目光炯炯,铁了心要搞出一番大事。
第二十五章 以身做饵()
本已渐渐稀疏的雪花,忽然之间便有若漫天飞絮纷纷扬扬,越下越大。
突厥人拖家带口,驱赶着牲畜,艰难的亡命奔逃在崎岖的山路上,队伍连绵数里,络绎不绝,时不时有人或者牲畜脚下打滑,失足跌落在道路两侧的沟壑之中,摔得粉身碎骨……
牲畜嘶嚎、族人悲泣,不绝于耳。
阿史那思摩骑在马上,仰头看着灰蒙蒙有若铅坠一般的天空,任凭雪花落在脸上,北风刮过,有若刀割。
曾经雄霸草原大漠的狼头旗在寒风苦雪之中烈烈飞舞,早已不复往昔雄壮之气韵,剩下的唯有悲凉单薄……
抹了一把快要冻僵的脸,阿史那思摩回头望望依旧逶迤行走在山路沟岭之间的族人,翻身下马,钻入一辆马车之中。
车中很暖,大大的一张兽皮铺地,一张矮几放在正中,上头有一个燃着正旺的黄铜炭炉,旁边还有一个木匣子,里头放置着骨炭。
赵德言白发拾掇得整齐利落,一席兽皮衣袄裹得严严实实,正靠在车厢上打盹儿……
阿史那思摩沉默不言,伸手从一侧车厢的暗格处摸出一摊子酒,拍开泥封,狠狠的灌下去一大口。
酒水顺着虬髯流下,滴落在胸前衣襟处。
很是苦闷颓废的样子……
赵德言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看了阿史那思摩一会儿,忽然开口道:“不忍心?”
阿史那思摩顿了一下,又是一大口酒灌下去,喝得太急,呛得连连咳嗽,一张黑红的脸膛颜色愈发深了。
赵德言坐直身子,叹了口气,幽幽说道:“世上之事,岂得双全之法?欲求收获,必将舍予,此乃天道。若是不牺牲掉这些突厥战士,大唐又如何会放心的接受突厥存活下来的老弱妇孺?不能入籍大唐编户齐民,那么突厥永远只能是大唐的附庸,要么生活在敕勒川,要么放牧在河套,子子孙孙都只是大唐的屏藩,终有一日,要么灭亡于大唐,要么绝种于异族……现在的牺牲,是为了子孙后代更好的活下去!只要能够入籍大唐,突厥人的后裔就可以生活在富饶的关中,平坦的中原,甚至如诗如画一般的江南……你,阿史那思摩,或许是突厥历史上即将遭受唾弃的最后一个可汗,却也会成为所有突厥人心目中的神祗!因为你甘愿背负一身骂名,只为换来突厥人能够幸福的在大唐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比一死更难!”
阿史那思摩依旧沉默,捏着酒坛子的大手却已经青筋暴突。
两行浊泪倏然便流了下来,顺着虬结的胡须,滴落在面前的矮几上……
他是突厥最无能的可汗,没有复国之野望,更没有横扫八荒之雄心,只愿意生活在长安富庶繁华之地,笙歌艳舞,钟鸣鼎食。
现在,还要带领那些忠诚于他的战士走上一条绝路,以这些战士的死,去换取大唐的怜悯,允许剩下的突厥妇孺能够编户齐民,成为唐人……
这么做,究竟是对还是错?
万能的腾格里只顾着下大雪,无敌的狼神连一声嚎叫都没有……
阿史那思摩茫然无措。
车厢外响起惶急的叫声:“大汗!薛延陀人追上来了,距离后阵不足十里!”
阿史那思摩又是一阵恍惚。
薛延陀如此之快的追踪上来,就意味着康苏密和他的栗特人都已经阵亡……
他愤恨康苏密当年的背叛行为,结果他自己也投降了大唐,此刻所有的仇恨都已经随着栗特人的阵亡化作虚无,心中唯有兔死狐悲的凄凉。
“去吧,我的大汗,用你的勇武,率领突厥最后的勇士,去阻挡你的族人通往幸福的道路!”
赵德言一脸慈祥,语调温和。
阿史那思摩抹了一把泪水,抬起头,直视赵德言:“若是那房俊只知道坚守马邑,雁门关的守将更不许突厥妇孺入关……如之奈何?”
赵德言看着眼前这位外形雄壮威武的突厥大汗,满是无语……
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已至此,纵然事情都是向着你恐惧的地方发展,你又能如何?
难不成还能逆转时光,回到开始的时候,重来一次?
突厥人当真是穷途末路矣……
就如同汉人的王朝那般,每到江山倾覆改朝换代,都会出那么一两个无能之君主,将倾颓的帝国推向无法挽回之深渊。
如今的突厥人,一部逃亡西域,辗转万里,一部投降大唐,即将灭绝。
昔日草原之霸主,短短几十年便沦落至此,赵德言本该有着大仇得报的畅然快意,却不知却多了几分不该有的唏嘘……
“大汗放心便是,老朽虽然未曾见过那房俊,但既然是房玄龄的儿子,料想必然不是个蠢货。薛延陀长驱直入朔州地界,袭杀突厥,若他按兵不动作壁上观,皇帝会饶的了他?所以他出兵是必然的。若前来救援大汗,那么此刻唐军就该出现在薛延陀的后阵,薛延陀焉敢无视大唐铁骑,依旧肆无忌惮的追杀于大汗?如此,就只剩下一个可能唐军必然已经扼守了恶阳岭,占据有利地势,只等薛延陀撤军之际,予以迎头痛击,瓮中捉鳖!”
赵德言抽丝剥茧,分析的极其清晰。
阿史那思摩一脸悲苦:“那小子就坐视突厥人被薛延陀斩尽杀绝,而后坐收渔翁之利?将吾突厥人当成什么了,他的诱饵吗?”
虽然最初的计划就是如此,舍弃突厥人所有的战士来诱使薛延陀大军深入唐,突厥人战士将会在雁门关下与薛延陀殊死一战,以双方的兵力对比,突厥的失败是必然的,用战士全部阵亡的代价,换取入籍大唐编户齐民的奖赏。
同时给唐军制造开战的借口,借由唐军之手彻底剪除这一支薛延陀骑兵,这亦是他阿史那思摩的一项功绩,虽然代价有点太过惨痛……
事情完全按照赵德言的预想在发展进行,而房俊的表现几乎达到了赵德言的最高要求。
这小子真特么是个狠人啊,居然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突厥人死个干净……
赵德言叹气道:“事已至此,大汗何必依旧心中纠结、耿耿于怀?你要知道,纵然这番不是以身做饵,突厥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唐绝不会同薛延陀开战,而薛延陀大军穿越白道川来到漠南,看上的就是敕勒川,不将突厥人斩尽杀绝,如何能够占领这一片漠南的丰饶之地?所以,必然是薛延陀悍然攻击定襄城,而后唐军仓促应战。以突厥的兵卒、战力,您认为能够抵挡薛延陀大军几时?恐怕等到唐军救援定襄,您依然成为薛延陀的阶下之囚……去作战吧,为突厥的后裔拼出一片天空,拼出一个生活在汉人富饶土地上的机会,莫再犹豫!”
“诺!”
阿史那思摩苦笑一声,翻身撩开车帘,下了马车。
寒冷的北风夹杂着雪花迎面打来,使得他精神一振,抓住战马的缰绳跃上马背,抽出腰刀,振臂大呼:“突厥的勇士们,薛延陀背弃当年的盟约,弑杀盟友,必将遭到天神惩戒,人神共愤!现在,吾等已然退无可退,唯有以身躯血肉去阻挡薛延陀的杀伐,给我们的妻子儿女争取赶到雁门关的机会。唐军已然在恶阳岭赶来救援,只要挡住薛延陀的追击,吾等就能够活下去!”
“大汗!吾等不怕死!”
“薛延陀背弃盟约,迟早必遭天谴!”
“突厥儿郎乃是狼神之后,从无退缩,血战到底!”
“血战到底!”
前后左右的突厥战士汇聚在阿史那思摩身边,各个神情振奋热血沸腾,为了妻儿能够安全抵达雁门关,他们决定用鲜血来阻挡薛延陀人的脚步!
阿史那思摩眼含热泪,大呼道:“突厥的勇士们,列阵!”
第二十六章 枺回手欤。ǎ
烈烈寒风、漫天飘雪之中,无数突厥青壮汇聚在一起,在狭窄的山路上列成阵势,长矛兵在前,弓手在中,甲骑在后!
前方的山路上,腾起一股灰蒙蒙的雪雾,那是马蹄践踏冰雪溅起的冰屑雪沫。
紧接着,便是闷雷一般的马蹄声在风雪之中滚滚而来,连脚下的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胯下战马兴奋的用蹄子跑着地上的冰雪,阿史那思摩抹了一把脸,濒临绝境,面对数倍于已的强敌,身体那股久违的剽悍渐渐涌起,早已被酒色所腐蚀的身体也变得血脉贲张,很奇怪的没有多少恐惧,反而多了几分兴奋!
或许,这就是突厥人骨子里的战斗血脉?
来不及细细品味这种阔别多年的冲动,远处的薛延陀骑兵已经在风雪之中冒出头来,最前边的骑兵已然隐约可见其面容……
阿史那思摩高高举起手:“弓箭手准备!”
身前排在中间的弓手纷纷拉弓搭箭。
“放!”
“砰!”
弓弦震动,一支支突厥人独有的三叶镞腾空而起,在风雪之中射向敌人,箭镞下风附有钻孔的骨质球体,遇风发响,呼啸而起,瞬间穿越风雪,斜斜的落入薛延陀阵中。
这就是鸣镝!
突厥狼骑的标志!
鸣镝所在,群胡辟易!
阿史那思摩耳鼓之中充斥着鸣镝所独有的尖锐声响,心神有些失守,这或许就是突厥鸣镝最后一次在战阵之上响起,今日之后,那些活下来的突厥子孙们,想必再也不知祖先们的鸣镝在草原之上有着怎样无坚不摧的威势。
已成绝响……
三叶镞落入地阵之中,冲在最前的薛延陀骑兵齐刷刷倒下去一大片,战士跌落地上,战马哀鸣跌倒,整个保持冲锋状态的锋矢阵型顿时混乱,后面的骑兵收势不及,也没有收势,就那么踏着战友的躯体继续冲锋!
阿史那思摩满是虬髯的脸容镇定无波,高高举起的手并未放下,在此发号施令:“放!”
“砰!”
又一轮箭矢腾空而起,再次造成杀伤。
两轮之后,弓手再一次拉弓搭箭,未等阿史那思摩下令,飞快的射完最后一轮,便迅速的后撤,让身后的甲骑上前守卫在长矛手的身后,自己则退到最后,将长弓背负在身上,翻身跃上战马,抽出弯刀。
突厥人不仅拥有着现金的冶铁技术,可以制造锋锐的刀尖铁器,战术之上更是在无数次的战斗之中从汉人手中学习到了行军布阵之法,再不是以往草原上的胡骑只知道一窝蜂冲锋的愚蠢打法。
隋朝末年,刘武周、梁师都、李子和等军阀先后依附于突厥,不仅仅给突厥带去了攻城的器械,更教会了突厥人战阵之术,甚至学会了汉人以步兵列阵对付骑兵的战术!
漢奸,古往今来层出不穷。
薛延陀骑兵被三轮鸣镝射杀不少,锋矢阵型也有些混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