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脸!
……
两人相视一笑,状甚欢愉,颇有一些“将相和”的意味。
心里却同时大骂对方无耻……
吐迷度翻身上马,恭敬道:“在下身负重伤,恐不能为二王子冲锋陷阵,便稍稍滞后一些,让回纥勇士们代替在下,为二王子先驱,任凭驱策!”
大度设哈哈大笑,豪爽道:“吾又岂是刻薄之人?酋长但请缓行,千万勿要伤了身体,且看吾追上突厥人,杀他个干干净净!”
言罢,呼啸一声,带着自己的亲兵族人策骑狂奔,向着前方追去。
他实在是一时片刻都不愿意在看到吐迷度这张血肉迷糊难看的嘴脸。多看一眼,他都怀疑自己能否忍得住不扑上去狠狠的捅几刀……
吐迷度见到大度设远去,稍稍松了口气,骑着马慢悠悠的带着族人辍在大部队的最后头。他脸上的伤势太重,虽然敷了上药,却最怕受冻,却也因此能够躲在后方,避开即将到来的与唐军的正面碰撞。
只要自己不在场,无论如何,事后都不会有人将与唐军冲突的罪责扣在自己身上。
望着远方灰蒙蒙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雪花,他只希望唐军的统帅能够硬气一些,最好一鼓作气将大度设所部杀个干净,这数万骑兵一旦被歼灭,就等同斩断夷男可汗的一条手臂,只剩下另一个儿子拔灼统帅的十余万骑兵耀武扬威。
此消彼长,回纥崛起的机会将会来临……
*****
马邑城。
今日正是除夕,贞观十六年的最后一天,辞旧迎新,欢歌笑语。
然而马邑城早已四门紧闭,商贾、百姓尽皆许进不许出,一大早,脚步匆匆往来穿梭的斥候、将校,便将府衙搅合得气氛紧张。
来自定襄的消息不断从前方送来,阿史那思摩放弃定襄城,阖族南迁,正向着马邑城赶来,薛延陀大营一无既往的没什么动静,但是依照阿史那思摩所部的信息,大度设正率领着一部分精锐骑兵衔尾追击,随时随地都能将突厥人追上,那必然是一场惨烈之际的屠杀,突厥人绝无幸存之可能……
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砰!”
薛万彻狠狠的锤了一下桌案,骂道:“阿史那思摩这个孬种,简直丢尽他那些突厥祖宗的脸,跟颉利那个软骨头一个样,一点胆色都没有!他只需牢牢的守在定襄城,就算薛延陀吃了豹子胆敢于进攻,亦完全可以据城坚守,等待吾等前往救援!现在弃城而出,荒原之上如何跑得过薛延陀铁骑的追杀?现在恐怕已经被大度设追上,脑袋都给剁下来了!”
一旁,张大象也挠挠头,一脸疑惑:“这阿史那思摩是发了什么疯,为何不向马邑请示,如此干脆的便自作主张放弃了定襄城?”
正如薛万彻所言,依照突厥人现在的实力,唯有坚守定襄城,方有可能守到唐军救援,而且薛延陀未必就敢悍然撕破与大唐之间的和平,主动挑起战争。现在弃城而出,阖族南迁,纵然原本的薛延陀只是借着大唐无力北顾之时机,试图借此给大唐施压,以便达成和亲之目的,可是面对逃难在荒原之上的突厥部众,与其有着深仇大恨的薛延陀人岂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这简直就是主动引诱薛延陀发动攻击!
阿史那思摩会这人的确没什么野心,也没什么骨气,可他有这么傻?
不合逻辑啊!
想不通……
房俊敲了敲桌子,吸引了诸人的注意力,沉声道:“眼下之局势,不是思忖阿史那思摩到底藏着什么心思的时候,薛延陀必定不肯放过这个覆灭突厥人的千载难逢之机会,衔尾追杀是肯定的,诸位,吾等是否要出兵救援突厥人?”
众人尽皆一愣。
突厥汗国乃是陛下一手扶持,以为制衡薛延陀之手段,亦为大唐与薛延陀中间只缓冲。
现在薛延陀意欲屠尽突厥人,身为盟友,自当奋力救援才是。
为何房俊却要说出是否要出兵救援突厥人这等话语?
难不成还可以坐山观虎斗,放任薛延陀将突厥人屠杀殆尽而无动于衷?
第二十三章 密谋()
马邑城府衙之内的暂短会议并没有得到什么结论,个人纷纷散去,筹备军队,做好迎战的准备,等待前方再次传回确切的消息之后,再行决定是否出兵,出多少兵……
少顷,房俊又派人将李思文、张大象、屈突诠叫了过来。
薛万彻这个人就是个浑人,指挥他上阵杀敌是把好手,但是心智简单思虑不详,很容易被人套出话,一些隐秘之事不可与之言说。
相比之下,他更信任自己的这帮小伙伴……
张大象坐下,问道:“刚刚二郎话说一半,不知到底是何用意?”
诸人之中,唯有此人心思细腻,思虑周详。
只是性格有些佛性,不争不抢不贪不占,反正有着老爹张公谨的功勋摆在那里,足以恩泽数代,平素只是尽情享乐,绝不会过多的与人争斗,功名利禄也大多不放在眼里……
这位在历史上袭爵邹国公,官至户部侍郎,官声清廉,与人为善,家族世代昌盛,杰出子孙层出不穷,虽然未曾显贵,却福泽绵长。
这是一个极聪明的人……
房俊斟酌着,组织了一番言语,看着几人缓缓说道:“放在吾等面前的,将会一个名垂青史的绝佳机会,当取之,亦或弃之?”
李思文性格冲动,屈突诠豪勇无双,两人都不太明白房俊言中之意。
就算跟薛延陀开战大获全胜,那么点功勋,如何称得上名垂青史?
更何况,若无陛下之旨意擅自开战,从而影响了辽东局势,误了陛下征讨高句丽的大计,还功勋呢,不被暴怒的皇帝砍了脑袋都算是命大……
张大象细细思虑一番,变色道:“二郎,你该不会是……打算堵住白道川吧?”
房俊沉声道:“要么不打,若是打,仅是堵住白道川不过是吃下大度设这一部人马,不痛不痒的用什么用?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穿越白道川,插入漠北,直捣郁督军山!”
“嘶……”
“娘咧!”
几个人小伙伴都惊呆了……
这也太疯狂了吧?
眼下朔州之唐军除去马邑城边军之外,只有右武卫与右屯卫,两卫兵马合在一处亦不过七万余人,全歼大度设所部是不可能的,眼前白道川过不去,薛延陀人只能后退,然后在广袤的敕勒川流窜,若是当真按照房俊所言那般直捣郁督军山,尚要分出一部镇守马邑城与定襄城,以防突厥人被堵住白道川之后后退无路,疯狂破坏。
那么能够调动进入漠北的人马,满打满算也只能有区区两万余。
以两万之兵力在严冬之时突袭郁督军山……你以为你是霍去病还是李靖?
张大象一个大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也似,连连说道:“不可不可,此举风险太大,动辄全军覆没,绝不可取!薛延陀固然因为大度设率军进入漠南势必导致漠北空虚,但郁督军山乃是夷男可汗牙帐所在,其长子拔灼必然率领大军拱卫,以防其国内野心勃勃的部族趁虚而入。几万人马,如何能够在郁督军山击溃拔灼的十余万铁骑?若不能攻占夷男可汗之牙帐,则就算吾等纵横整个漠北大碛,亦是于事无补,隔靴挠痒一般。而若是硬撼十余万薛延陀铁骑镇守的郁督军山……与以卵击石何异?”
果断驳斥了房俊的妄想。
没错,在他看来这根本就是什么名垂青史的机会,而是不能再糟糕的主意……
屈突诠也道:“且不说是否能够直捣郁督军山,距离开春没有几天了,东征早已开始运转,辽东边境陈兵数十万,粮秣如山铁骑如云,这会儿若是吾等悍然侵入漠北,必然导致薛延陀与大唐彻底撕破面皮,表面的和谐荡然无存,薛延陀东方边境与辽东接壤,万一夷男可汗恼羞成怒之下悍然出兵协助高句丽,必然导致东征大计受到阻挠,陛下会把吾等卵都捏爆……”
话糙,但是理不糙。
眼下李二陛下心心念念就是踏平高句丽,将其纳入大唐之版图,成就千古未曾有之功绩,奠定自己宏图霸业最坚实的基础。
谁敢破坏,那就是李二陛下的生死仇敌!
把卵捏爆都是轻的,换了别的将领,干脆能给你夷三族……
房俊有些懊恼,轻叹道:“陛下是被‘千古一帝’的执念所迷惑,心心念念都是征服高句丽,那个破地方有什么好稀罕的?草原大漠,那才是帝国应该持之以恒永远放在首要地位的威胁啊!”
事实上,除去李二陛下这等对于攻占高句丽别有用心的帝王之外,历史上诸多王朝尽皆对这一块土地不屑一顾。
首先,距离王朝中枢太过遥远,不好掌控。
中原王朝大多定都于关中亦或是江南,尽皆中华腹地,与高句丽之间要么隔着茫茫大海,要么隔着辽东群山,地理上的隔离使得难以对高句丽全境进行掌控管理,打下来又守不住,何必去打?
再者,高句丽很穷……
高句丽地广人稀气候苦寒,若将之占领,就要派遣大军驻守,切必须在漫长的边境以及海岸线上驻扎巡逻,军费开支足以拖垮任何一个帝国。
至于收税?
抱歉,高句丽穷的丁当乱响,根本无税可收。
高句丽的贵族可以肆无忌惮的盘剥治下子民,刮地三尺敲骨吸髓,可外来的帝国若想这么干,后果只能是遍地烽烟一片狼藉,得不偿失。
西域虽然距离中原遥远,但起码有一条富得流油的丝绸之路,以及中原最缺少的战马资源,这亦是历史上诸多王朝宁愿耗费兵力资源去征服西域,却对高句丽不屑一顾的原因所在。
高句丽的地理环境很差,三面环海地域狭长,根本没有战略纵深,一旦它有了觊觎中原领土之野心,中原王朝海陆并举,分分钟可以将其歼灭覆亡,又何必费神费力的去将其纳入版图、加强统治?
只要名义上臣服于中原王朝,不给添乱,也就由得他偏安一隅,称王称霸……
况且,来自于后世的房俊深知,这块半岛上的居民愚昧且狭隘、狂妄且自卑,一边被汉家文化侵蚀征服,一边却又叫嚣着“地球第一等”,性格肤浅而猥琐,虚伪缺乏野心,永远都不可能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
这样的民族,不是不值得征服,而是不必将其放在眼中,闲暇的时候腾出手来,分分钟将其一点一点的蚕食掉,而不是大张旗鼓万马奔腾,逼得他们不得不背水一战,誓死反抗。
对比高句丽,草原上此起彼落的游牧民族,才是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
犬戎、匈奴、突厥、回纥、蒙古、满洲……这些一茬又一茬冒出来的野蛮民族,才是能够危及华夏根基命脉的存在!
历史上薛延陀并未对大唐造成太多的威胁与伤害,但是庇佑于薛延陀羽翼之下的回纥,却最终在薛延陀的躯干之上吸食血肉逐渐强盛,统一铁勒诸部,雄霸大漠草原,疆域囊括万里,甚至一度侵入中原,烧杀劫掠,带给大唐无尽之创伤!
唐朝三次帝女也就是真公主出嫁外族和亲,全发生在回纥崛起之后,都嫁给了回纥可汗……
突厥覆亡,现在生长在草原之上的回纥、契丹、室韦、黑水,才是华夏的天敌!
区区一个高句丽,搭理他干嘛?
就像隋炀帝那般为了高句丽损兵折将动摇国本,简直得不偿失……
几人都有些沉默。
这话如何反驳?
都是臣子,背后议论皇帝之是非,那是最愚蠢的人才会去做的,房俊感慨的说了一句,已然过分,大家自然不会接着说下去。
张大象摇头劝阻道:“二郎,不要贪功冒进,就算陛下不会责罚吾等,难道以区区两三万兵力,就足以直捣郁督军山么?太过凶险,绝不足取。”
房俊无言以对。
他能说什么?
说他深信自己被火器装备起来的部队对上骑兵有着天然优势?
火枪固然还差了点,但拥有震天雷的右屯卫骑兵足矣撕碎所有挡在面前的骑兵部队?
哪怕只是全歼了大度设这一部,那也是轰轰烈烈的一场盖世功勋啊!
第二十四章 阿史那思摩的昏招?()
屋内气氛有些沉默,房俊心有不甘,却也知道是自己犯了执念。
李二陛下对于高句丽志在必得,谁也不能破坏这个局面,否则后果非常严重……
李思文左看看右看看,瞪着眼睛道:“有个屁的纠结?现在是薛延陀悍然进攻突厥人,吾等难不成坐视不理?突厥人是必须救援的,那就势必要同薛延陀正面开战!这是薛延陀挑起来的战争,错不在我!既然这一战肯定要打,那就是谁都不可能留手,何不先堵住白道川,与大度设大战一场,若能轻松将其击溃,则可顺势北上穿越白道川直插漠北,大可胜局已定的情况下让大度设突破成功,届时吾等衔尾追杀,谁能说是吾等的错?难不成看着侵犯国境的强敌从容离去?若是大度设战力强横,大不了就任由他自白道川返回漠北,也算是吾等顾全大局,还是没错!”
嘿!
其余三人纷纷向他投去惊诧的目光,各自暗忖,这个有勇无谋之辈,居然能够想出如此油滑奸诈、进退自如的主意?
李思文被盯得一阵不自在,他自家知自家事,一众小伙帮里头就要数自己脑子不好使,平素也都是别人怎么说他就怎么干,甚少发表意见。这会儿有些心虚,以为哪个地方有严重的错误,故而老脸泛红,恼羞成怒道:“吾就只是说说而已,何必眼神如此不屑?”
房俊精神振奋,一拍桌子,喜道:“这个主意好!薛延陀现在大举进攻突厥人,就算东征再是如何重要,也不能不管突厥人了吧?不能眼看着薛延陀烧杀掳掠坐视不管吧?”
有这个借口在,任谁也不能指责他对薛延陀开战!
总不能任由大唐一手扶持的枺回时桓裁稹⒒实矍鬃圆岱獾耐回士珊贡桓傻舭桑�
东征固然重要,但北疆之安靖同样的重要!
大唐的脸面更重要!
……
“大帅,右屯卫已然抵达马邑城南三十里!薛将军此刻就在城南,请求面见大帅!”
正商议如何应对薛延陀大军,便有斥候来报,右屯卫大军终于姗姗来迟。
房俊大喜,道:“速速去请右武卫薛大帅、马邑城守将独孤守忠前来府衙议事!”
“诺!”
斥候匆匆离去。
片刻之后,薛万彻与独孤守忠前后脚抵达。
众人在屋内落座,未等说话,又有斥候来报……
“突厥部众已然在阿史那思摩率领之下,径自奔往雁门关?!”
一屋子人纷纷诧异,面面相觑之余,齐齐看向墙壁上挂着的一张舆图。
房俊起身,用一杆朱笔在舆图上标注目前局势。
右屯卫、右武卫尽皆云集马邑城,加上马邑城的守军,兵力在十万左右,其中三分之一是骑兵,而骑兵之中,又有两千具装铁骑……
雁门关、马邑城、定襄城并非一条直线,而是呈现一个三角形,若将雁门关与定襄城练成一线,则马邑城突出向东,官道连接雁门关、马邑城,出了马邑城之后折而拐向西北,直抵定襄城。
而在雁门关与定襄城之间,尚有一条通道相连,不过要翻过一处叫做恶阳岭的地方,道路崎岖路况难行,尤其是眼下天降大雪,更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