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唐锦绣- 第10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海路贸易,较之陆路贸易无论在便捷性、运输量等等方面更占优势。

    皇家水师,已由隋末唐初那一段无人问津的岁月里走出,重新绽放出耀目的光彩,注定会成为大唐军队序列之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而这,会使得每一个水师兵卒都受益良多!

    一名部曲在后面小步跑上来,到了房俊跟前,悄声耳语几句。

    房俊浓眉一扬,道:“让他过来吧。”

    “喏!”

    那兵卒应命,小跑离开,不久便带着一个身穿长衫,头上套着一个巨大的帽子遮住半边脸的人来到近前。

    房俊露出笑容,轻声道:“这一次,尔功勋卓著,稍后呈送陛下的战报之中,吾会为你请功!”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顺水推舟() 
老铁一秒钟记住 文字更新速度最駃

    那人闻言,浑身一震,摘下头上的帽子,单膝跪地,难掩激动之色,恭声道:“卑职多谢侯爷栽培!此乃卑职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房俊低头看着这个名叫廉宗的“韩奸”,淡然道:“此番,若非你在本官遇刺之后及时谏言,献上这顺水推舟将计就计之策,焉能取得现在这般功绩?在本官麾下,无论汉人亦或是新罗人,尽皆一视同仁,有功则奖,有过则罚,奖罚分明,才能人尽其用,尔不必谦虚。”

    此人原本是新罗的商贾,因为一船自大唐购买的货殖在航行至对马海域之时遭遇飓风沉没,而欠下大笔债务,差点就活不下去。彼时正巧房俊在兵部组织人手秘密测绘高句丽、百济、新罗之舆图,大批兵部细作以商贾之身份进入新罗,阴差阳错之下,将其发展成为下线。

    新罗人并未有多少“辰韩”土著,但凡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资产者,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半岛各处的移民。这些人先祖曾生活在箕子朝鲜、卫满朝鲜、大汉四郡的时代,接受汉人统治,至今未曾忘却,自诩“殷商遗民”,对于汉人天然亲近。

    事实上就算是几百年后,新罗人后裔李成桂创建李氏朝鲜王朝,依旧无比崇慕汉家文化,以儒治国,制度尽皆照搬明朝,殿宇模仿紫禁城,彼时李氏朝鲜被世人称作“小中华”,李氏历代朝鲜之主尽皆为此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这便是文化的认同感。

    自从与大唐兵部搭上线之后,廉宗获得了很多资源,一举成为新罗国内有数的豪商之一,成为诸多权贵的座上宾。因为其家族原本便与毗昙有着一丝半点的血缘关系,故此成为毗昙在商业上的白手套,可随意出入其府邸,倚为心腹。

    房俊遇刺之后,正是此人前往求见,进谏了一个“将计就计顺水推舟”的计策,迷惑朴聿淹,鼓动毗昙,串联杨山部,一手缔造了新罗国内几大势力联手反抗金氏的局势。

    正如在倭国做的事情一样,金氏固然亲近大唐,但是若不能切割它的实力,难免尾大不掉,即便是迫不得已献上国玺、禅让王位,私底下亦是不能甘心,必然要搞风搞雨。

    这一场混战,金氏、朴氏、昔氏、杨山部,这几大新罗国内的势力尽皆遭受重创,自今而后,谁想存活下去,就不得不依仗大唐的支持。却又不能让某一方因为衰弱违背吞噬掉,这几大势力共存,才能相互牵制,一家独大是不行的,和谐发展才是硬道理,得讲民猪不是?

    如此,大唐方能在新罗掌握主动。

    眼下看来,效果极佳。

    此刻城内大局已定,朴氏军队彻底溃败,一路向着城外逃窜,却被金氏军队与唐军衔尾追杀,死伤不计其数。这一仗,朴氏、昔氏、杨山部受创惨重,实力折损大半,而余下几个按兵不动的高墟部、大树部、于珍部、加利部、明活部等等,却是势力孱弱,无法对新罗局势造成影响,皆不足论。

    “汝暂且先担任东大唐商号的一个管事吧,协助管理商号在新罗国内的货殖交易,等到长安那边陛下的赏赐下来,再另行安排。”

    对于似廉宗这样的“带路党”,即便心里再是厌恶,也必须妥善安置。

    因为这些人都是地头蛇,有时候发挥出来的能量,远远超过一支军旅,而且这等人没有多少节操,给一点甜头,便会美滋滋的给皇军……不对,给唐军卖命。

    “多谢侯爷!侯爷爱护之心,犹如日月,卑职感激莫名,愿为门下走狗,赴汤蹈火!”

    廉宗激动得浑身打颤。

    “东大唐商号”啊!

    现如今,七海之内谁不知这个由房俊牵头,有大唐皇帝以及诸多大唐境内的门阀世家参与的超级商号?

    每一天,大海之上有无数的商船自华亭镇出发,前往林邑、安南、南洋、倭国等等国,将一船一船的丝绸、瓷器、茶叶、白纸等等奢侈品运至各国贩卖,回程之时则将各地特产运回华亭镇,输送到大唐境内,所获之利,不知造就了多少个富可敌国的豪商!

    而这些商船,超过半数都悬挂着“东大唐商号”的旗帜……

    那是怎样一个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自己不过是一介新罗商贾,因为货船倾覆差一点走投无路,却因此走上了另一条光明的道路,可见之处,完全可以让自己达到以往做梦都不敢想的人生巅峰!

    房俊缓缓颔首,道:“大唐包容四海,君临天下,绝不会因为汝身为新罗人便存在歧视。只需忠心王事,大唐自然不吝赏赐!”

    “喏!侯爷之教诲,卑职谨记于心,战战兢兢,不敢一时或忘!”

    “很好,去忙你的事情吧,跟本官在一起时间长了,难免被人发觉,对你的安全怕是有隐患。”

    “多谢侯爷体恤,卑职告退。”

    廉宗再次失礼,起身之后,大步离开,走向另一个方向,消失在深沉的夜幕之中。

    房俊看着他的背影,微微摇头。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房俊在部曲护卫之下负手而行,向着王城走去房俊。

    所过之处,留守在此的金氏军队各个神色复杂,肃立于道路两侧,眼神随着这位掌控着大唐皇家水师这一支强悍军队的侯爷而移动……

    对于房俊,他们不知是愤怒还是感激。

    若非有唐军悍然参战,恐怕今日金氏败局已定,普通的兵卒或许缴械投降向朴氏效忠就行了,但是军中的金氏子弟,却是难逃一死,而且是阖家灭门的惨祸,王位更迭、王权争夺,从来都不会脉脉温情。

    然而,至金氏之所以有今日之厄,却又全是因为自房俊遇刺而起,若是没有此人,新罗亦不可能遭遇这等惨烈之巨变……

    更何况,这些金氏子弟都知道,是女王陛下献上国玺、甘愿禅位,这才换来唐军的出兵干预。

    自今而后,怕是世间再无新罗,唯有大唐的一个藩国……

    ……

    站在王城正门之前,抬首看着这一座后世早已湮灭在历史之中的名城,房俊有些感慨。

    记忆之中的历史,早已因为他的参与,完全变了模样。

    这让他有些迷惘……

    历史存在着无数的巧合与必然,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都可能引起一场质变,正如一双蝴蝶的翅膀有可能引起一场风暴的道理一样,因为自己的存在,一千余年之后,新世纪的那个时代,必然是记忆之中有所不同。

    那么,还会有自己么?

    若是没有,那么自己现在置身何处?

    重生?

    穿越?

    亦或是平行世界?

    不是哲学专业出身的房俊,实在是搞不懂这早已超越他知识所能理解的范畴……

    他甚至涌起一种情绪,不知如何去面对这个被他折腾得面目全非的世界。

    夜色深沉,眼前的新罗王城静谧漆黑,黑暗之中,仿佛蛰伏着一只噬人的猛兽。

    身后,王玄策走上前来,低声问道:“侯爷,是否要进城?”

    房俊没有言语,定定的看了这座在他眼中比起大唐宫室简陋得太多的新罗王城,良久之后,才长长的吁出口气,道:“何必进城?经此一役,新罗元气大伤,国内再无阻挠大唐将之册封为屏藩之势力,明日一早,待善德女王安抚过新罗群臣之后,便将其连带着这座王城之内的宫女内侍,一起送往长安吧,让她在陛下面前敬献国玺,上表臣服。”

    如无意外,善德女王的下半生,将会如同那些被俘的突厥可汗一般,在长安那座世间最繁华的城池里躲过,即便是死后,甚至都会在关中诸陵原择取一地,入土为安。

    不过在房俊看来,这对于善德女王来说或许是好事。

    历史上这位女王在大臣叛乱之后不久,便英年早逝香消玉殒,如今,或许可以在长安多多活上几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纵然失去了一国之主的身份,但是在长安优哉游哉的生活,或许才是那位看上去杀伐并不够果断的女王陛下最好的归宿。

    o值得收藏无广告ろろ

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我要进步() 
    “另外,行文大都督,令他安置好佐渡岛事宜,前来新罗坐镇。”

    “喏!”

    王玄策躬身领命。

    他清楚,房俊是必然要随同善德女王一起回长安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房俊在新罗的所作所为,已然触犯国法,作为大唐的潜在盟友,却被房俊肆意插手折腾得兵荒马乱,追究起来,罪责不轻。新罗与倭国不同,倭国虽然屡次上表中原王朝以示臣服,但中原王朝从来都未将其当回事儿,是死是活,并无人关心。

    当然,王玄策了解房俊之所以如此悍然插手新罗内政的动机,心里亦是无比赞同。

    自周室以降,多少年了,都未曾有皇帝将自己的子嗣册封在新附之土、新得之国?

    而周室之所以界定诸夏之版图,正是因为册封八百诸侯,安置在天下各处,使其拱卫京畿!

    然而朝中对于册封皇子于新罗为王,却有很多持有反对意见。

    这种事房俊不回去亲自参与,没人搞得定,论起对于李二陛下的影响力,放眼朝堂,无人能出房俊之右。

    简在帝心呐……

    房俊站在王城门口,转过身来,叮嘱道:“无论是新罗国内,亦或是高句丽、百济方面,都要严密监视其动向,万万不可大意。眼下高句丽早已将重兵调集至辽东,冷不丁的新罗依附于大唐,必然使其惊慌戒备,说不得便会出兵,打我们一个立足未稳。”

    王玄策自然知道轻重,答道:“卑职省得,定然安排斥候细作,时刻关注高句丽与百济的动态,新罗国内的风吹草动,亦会严密监视。”

    房俊看了看远处已然渐渐沉寂下来的战场,道:“走吧,回码头区,准备一下,明早吾便返回大唐。”

    “喏!”

    王玄策亦步亦趋,跟着房俊返回城东码头。

    *****

    倭国现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苏我家逆而篡位,引起倭国上下之强烈不满,尤其是各个封国,群情汹涌,怒而叱之!只不过因为先前武藏、出云等封国合并攻打飞鸟京未遂,反而被唐军横插一手打得落花流水,故此各个惊惧,未敢再一次组成联军讨伐苏我氏。

    但是不敢讨伐,却不代表就此甘心!

    自古以来,天皇传承不绝,从未有人质疑天皇乃是天照大神后裔的身份,故而千百年来,大家争夺的权利顶了天也不过是架空天皇号令群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现在,苏我氏悍然篡位,居然一举推翻了千百年来大和民族的信仰,使得天皇之传承轰然倒塌,堪称乱臣贼子、道德沦丧……

    各个封国如何能服?

    早知如此,我也行啊!

    不知多少封国国主扼腕长叹,悔之不及,以往忌惮于大和民族之信仰,大家再是野心勃勃,也只能尊奉天皇为倭国之主,丝毫不敢起取而代之的心思,唯恐破坏了天皇传承,引得天照大神震怒,祸从天降。

    但是现在看看,苏我氏也没怎么地啊……

    这就不由得大家不懊悔了,倭国历史混乱,往前推个几百年,不知有多少家族部落曾经一时得势睥睨倭岛,若是大家胆子都大一些,哪里轮得到今日苏我氏攫取天皇宝座?

    悔之晚矣!

    只是苏我家攀上了大唐这条大粗腿,使得各个封国甚为忌惮。

    据传说,飞鸟京一役,唐军各个犹如猛虎下山肋生双翅,张手便能召唤神雷,轰得武藏、伊贺等国联军里焦外嫩魂不附体,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便溃不成军……这让封国们不敢造次。

    及至大唐与苏我氏签署了协约,各个封国便蠢蠢欲动起来……原来大唐帮助苏我氏,只是为了寻求利益啊!

    这就没问题了,苏我氏能给的,我们也能给啊!

    甚至完全可以给的更多!

    只要天皇的宝座到手,不管给多少,那也还是赚的多啊!

    没见到本已被赶到虾夷岛冰天雪地里头的虾夷人,现在在大唐的扶持之下不仅恢复了祖宗的土地,而且割据一方,与倭国平起平坐了么?

    于是乎,便有不少封国国主,暗地里偷偷遣人前往佐渡岛以及难波津,联络唐军高层,希望能够有机会得到唐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的“指导”,加深战略合作。

    若是能够支持吾等起兵锄奸、廓清寰宇,那么苏我氏那样的协约,咱们完全可以重新签署一份,再过分一些也没关系……

    彼时房俊已然启程北上,前往新罗,做主的自然是苏定方。

    苏定方这个人军事素质绝对顶级,但是政治素质就难免有些不够格,他感觉自己以前纵然功勋卓著,却屡屡遭受打压未能得到公正待遇,只是因为其为人木讷、不懂逢迎上司溜须拍马,那等空气一般被人无视的苦日子他一天都不想过了,所以一门心思钻研逢迎之道。

    房俊是不需他费力讨好的,这位宰辅之子、皇帝快婿乃是他的恩主,看中的唯有他的军事才华,只要他能够兢兢业业办好房俊交待的事情,那边是最好的逢迎。

    除此之外,他现在身为皇家水师都督,自然而然的便成为皇帝的家臣,有了这一层关系,若是不能借机舔溜一番皇帝,将皇帝给伺候得舒服了,岂不是失败至极?

    可惜的是,他终究非是溜须拍马之人,这方面的才能无限接近于零,冥思苦想好久,才想出一个大多数人想必都会乐于接受的法子——送钱!

    自己的家底,苏定方是没有多少的,一个连溜须拍马都不会的人,你能指望他多有钱?

    但是好在佐渡岛有金矿!

    虽然这金矿实际上都是皇帝陛下的,可黄金需要从矿坑里开采出来,然后还得经过冶炼矿石,懒散一些,一天出产十斤,勤快一些,一天出产百斤,这里头的差距可就大了!

    只需自己兢兢业业,扩大佐渡岛的采金速度,到时候一船一船的黄金运抵长安,卸入陛下的内库之中,皇帝岂能不龙颜大悦?

    于是,苏定方根本不管难波津那边房俊如何折腾,他认准了佐渡岛,吃住都在岛上,拎着鞭子驱赶着那些从倭国、流鬼国等地沦落至此的努力,日夜不休的开山采矿!

    至于会不会因此导致矿工过度疲劳而丧生……苏定方是完全不在意的。

    又不是唐人,谁管那么多?

    既然是异族奴隶,是死是活他根本不放在心上,活着就给我干活,死了就想办法再买一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