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之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之第三帝国-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确实让广大苏军官兵与德军拼个鱼死网破。斯大林提出“决不后退一步”,崔可夫加了一句:“我们决不离开斯大林格勒”。其结果是让德军重兵花了半个月时间才攻占这座城市。

    屋子里一片寂静,大家都望着元首。李德意识到自己刚才思想又抛锚了,便朝米沙看了很久,“……你继续。”

    于是米沙又继续讲述来自东方的消息……

    1941年10月2日,德**队出动35个师的兵力向莫斯科发动大规模进攻。

    就在斯大林惶惶不可终日地指挥苏联军民进行莫斯科保卫战的关键时刻,苏联方面得到了一份绝密情报:如果德军攻下莫斯科,日本就要进攻苏联远东。完全可以想象,这份情报对最高统帅斯大林的触动有多大。自德苏战争爆发以来,斯大林最担心的就是苏联在东西两线腹背受敌,因而对于日本方面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极其敏感。

    1941年11月12日,斯大林第二次致电**中央军委主席**,提出了在日本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的情况之下**采取军事行动的问题,斯大林希望**方面派出一部分力量向长城内外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斯大林还通过共产国际向**中央、**施加压力,不断要求**派遣部队尽一切努力向日军发动进攻,以配合苏联红军,牵制日本关东军。1942年2月27日,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书记处会议上不点名地批评中国***和**“指望苏联胜利,却又不积极开展军事行动,力图自保”。

    面对批评和压力,**不为所动,规定1942年***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它武装力量的中心任务仍然是积蓄力量,恢复元气,巩固内部,而不是直接出兵援助苏联。同时,**的力量像撒胡椒面一样遍地开花,集中起来也非一日之功。

    实际上,**高瞻远瞩,在抗战前早就秘密拟订了对抗日方略:“一分抗战、二分宣传,七分发展。”平型关战斗是**抗命的产物,百团大战正如事后对组织者彭德怀批评的那样,事先并未经过**中央批准。那些宣扬“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学生娃王明很快被踢出局,**掌管了全局。

    从**的角度考虑,**是众人皆醉我独醒,他的决定是正确的,道理很简单:鱼蚌相争,渔人得利。在党内斗争中,与其说是**手段高强,不如说是对方太幼稚、太有信仰,让学问塞满了肚子可怎么也倒不出来,在厚黑学上那帮秀才连学前班的水平都没有。

    斯大林何等的精明,**的意图他洞若观火,而且他也看不起**武装。只是形势逼人,病急乱投医,把**当成了救命的稻草,一遍遍去捞。另外,与世界上的其他***一样,中国***依靠苏联建立健全,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一直受共产国际和太上皇斯大林领导。“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喊得天响,现在苏联有难,理应回报。

    但是,斯大林的话**是可听可不听,对自己有利的奉若神明,对自己无利的敬而远之。对此,斯大林也是鞭长莫及。

    1942年6月,德国继北占列宁格勒、南陷克里木的基础上,在苏德战场上发动夏季攻势,对战场南翼的苏联红军发动重点进攻,不仅突破了苏军在塔曼半岛的防线,跃进到高加索西北,而且击退了苏军在哈尔科夫的进攻,上演了又一场的基辅会战。恰在此时,苏联方面再次得到日军向中苏边境秘密集结的情报,这使得斯大林更加紧张起来。为此他授意苏联国防部起草电文,第三次致电**和**中央,要求“八路军在日苏战争发生时,派一部分正规军开赴南满,策应苏军,以牵制日军”。

    随后,斯大林和苏联方面又派弗拉季米洛夫以共产国际驻**中央联络员和塔斯社随军记者的双重身份,立即飞往延安,督促**中央派八路军开赴南满地区,配合苏军的行动。除此之外,苏联派驻延安的联络小组频繁地就八路军军事行动的问题同**中央进行磋商,并且派人前往晋察冀根据地实地考察八路军活动的情况。

    在此后的两个多月里,斯大林和苏联方面一再要求中国***方面立即在军事上采取行动,袭击日军,破坏交通线路,并且同国民党蒋介石当局搞好关系。苏联的这一系列要求,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进攻苏联的时候,**能出兵援助,配合苏联红军作战。

    面对斯大林和苏联方面的要求甚至是干预,**明确表示:一旦苏日开战,我们自然要配合苏军作战,但这种配合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而不是孤注一掷的。在目前形势下,我们极端困难,八路军的任务只能是积蓄力量,巩固内部,休养兵力,恢复元气。这时要求八路军打大规模的运动战阻止敌人和牵制敌人是不切实际的。大动必伤元气,于我于友均不利。

    对斯大林的这两封电报,**之所以不做肯定的答复,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根本没有能力出兵援助苏联。自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势力已经发动了两次反。共**,与此同时,日本法西斯一方面扶植汪伪政权,一方面改变对蒋介石的强硬政策,腾出手来把主要兵力用于对付中国***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苏德战争爆发后,国内的反。共顽固势力更是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国民党顽固派不仅派重兵围困我陕甘宁边区,而且停发八路军的军饷、弹药和被服等重要物资。

    不仅如此,一些国民党部队纷纷响应蒋介石“曲线救国”的号令,甘心投靠日寇,沦为汉奸、伪军,同日本侵略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一起进攻我八路军、新四军。在靠近苏联的华北地区,1941年7月冈村宁次接替多田俊出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上任后他一方面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另一方面派军队对我抗日根据地反复“扫荡”,进行“铁壁合围”,实施“三光政策”。在靠近苏联的长城内外,日寇制造了东西长700里,南北宽80里的无人区,使我八路军各部队活动十分困难。

    以上因素,再加上频繁的自然灾害,从1941年至1942年下半年,中国***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根据地面积大幅缩小,人口由1亿减少至5000万以下,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减少到约40万。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军抽调部队离开根据地北上援助苏联,长途奔袭,兵力少,武器装备落后,缺乏有效的供给和支援,其结果除了惨败,很难想象还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这不仅对中国***、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不利,就是对苏联本身而言也是不利的。

    1942年7月,德军再次纠集150万兵力直逼苏联南部重镇斯大林格勒,企图切断苏联南北水陆交通要道,截断苏联红军的补给线,进而包抄莫斯科。德军凭借数百辆坦克的冲锋,上千架飞机的狂轰滥炸,于7月13日突破苏军的防线,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区,苏联形势十分严峻。此时,日本法西斯虽然忙于太平洋战争,但是关于日本在远东配合德国进攻苏联的种种传闻仍然不断传到斯大林耳里。

    当时正忙于指挥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斯大林,无法准确判断这些消息的真实性。远东地区的日军一直是斯大林的一块心病,为了以防万一,在积极组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同时,斯大林第四次致电**,请求出兵。

    斯大林在电报中要求**抽调八路军一两个师的兵力到内蒙古和外蒙古交界地区,接受苏联方面提供的新式武器装备。

第15节 斯大林六请**(中)

    长期以来,斯大林把援助中国抗战的装备都提供给了国民党蒋介石当局。1938年的武汉会战中,中**队用的坦克、装甲车和部分飞机都是苏联货。武汉会战期间,苏联无论从道义、舆论上还是从物资、装备上都是援助中国抗敌的唯一大国,也是主要的援助国。

    抗战之前到武汉会战前,纳粹德国大力援助中国,淞泸会战期间,在上海狭窄的街道上,中**队开着德国潘策尔2号坦克冲向日军,冲毁日军的小炮,把太阳旗碾在履带下,迫使骄横的大日本帝国皇军抱起炸药包,与中国坦克同归于尽。

    日本以停止德日战略伙伴关系相威胁,并请意大利法西斯说情,才迫使希特勒停止了对华军贸,并召回军事顾问团。让苏联乘虚而入。

    1938年3月和6月,苏联向中国分别提供了两笔专项战争贷款,各5000万美元。中**队利用该款项总共获得了急需的、较为先进的大批军用物资,包括各种飞机377架、轻重机枪超过4000挺、各类火炮710门、坦克82辆、汽车700多辆、各型炮弹数十万发、子弹数千万发等。

    苏联不光是出枪出炮,还组织空军志愿人员直接参战。1938年4月29日是日本天皇的生日,日本空军跃跃欲试,妄图以矛头直指武汉的“空战大捷”作为向天皇的献礼。日军特地由精锐的海军航空兵第12航空队派遣了由36架战斗机和18架重轰炸机组成的特混编队,气势汹汹直飞武汉,志在必得。

    苏联空军志愿队与中国空军早已严阵以待,只见一架架战机呼啸升空,直指云霄,向一路上已遭中国地面防空炮火拦截的日军飞行编队直扑而去。

    此役可谓武汉会战中的空战奇观,总共上百架飞机在空中交织在一起,枪炮声、马达轰鸣声响彻云霄。地面望去,不时看到有日机被击中后拖着一股浓浓的黑烟,带着凄厉的尖叫一头栽在地面,还有的日机可能被击中油箱,凌空已然爆炸,碎片纷纷散落。

    战斗异常激烈,区区半小时之后便已见分晓。日军来袭飞行编队遭受重大损失,共被击落21架,其中12架为苏联空军志愿队击落,9架为中国空军击落。

    四年后的今天,斯大林提出为中**队提供武器装备,**回复斯大林说:武器,我们自然很需要,但调一两个师的兵力通过蒙古草原到边境去接受武器却是不可想象的。敌人有空军,在我们的部队未到达目的地之前,就会被敌机消灭掉。这个方案难以实现。

    过了一段时间,斯大林第五次致电**,询问“**方面是否可以派出较小型的游击队到满蒙交界的地区轮番接受较小批量的武器,以加强抗敌力量”。

    权衡利弊后,**仍然否定了斯大林的这一方案。斯大林尽管精明,也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中**队一直奉行敌后游击战,你给人家装备坦克,人家到那里加油去?正如乞丐拿着金碗讨饭一样,别说讨饭,弄不好连命都丢了。百团大战暴露实力的事再也不能发生了。

    从1942年7月开始,成千上万的德军坦克轰鸣着向前奔驰,如一股旋风从哈尔科夫经罗斯托夫、沃罗涅什,向顿河弯曲部刮来。坦克途经的村镇、田野,熊熊烈焰吞没了房屋、财产、人群,横尸遍野,瘟疫肆行,整个苏联南部布满了鲜血、死亡。

    凶神恶煞的德军坦克冲垮了苏西南战区的层层防线,现在如同决堤的江河,在一片辽阔无际的草原上肆意横行。坦克后面是洪流一样的履带式卡车。苏军虽已放弃了死守阵地的打法,但是高速攻击前进的德军三个坦克军团仍然追上苏军并不断把他们包围。苏联红军已无法阻挡它们逼向顿河河岸,不设防的斯大林格勒一夜间成了前线城市。

    斯大林格勒位于莫斯科东南1000公里处,坐落在伏尔加河下游平原上。始建于1589年,原称“察里津”,十八世纪起为军事要塞。水陆交通要冲和贸易中心。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凿通后,成为俄罗斯欧洲地区东南部水陆交通枢纽。1918——1919年国内战争时期曾在这里开展过举世闻名的“察里津”保卫战。1925年改称斯大林格勒。

    对德国元首来说,攻占斯大林格勒主要是基于三个主要原因,首先,这个城市是伏尔加河上的主要工业地,也是联系里海与苏联北部的重要交通中心,德军如果攻占该城,将有效改善对北部的物资输送能力;其二,攻占它将能掩护当时进攻高加索油田的德军左翼,达到切断石油供应、瘫痪斯大林战争机器的战略性目标。最后,该城是用苏联领袖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是苏联的象征,如果能攻占它,将在心理上摧毁苏联人的意志。

    对斯大林来说,这座城市一旦落到德军手里,不光是失掉一个大型工业基地和交绶要道的事,而是对他圣明的形象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斯大林对失掉斯大林格勒的前景不寒而粟。到了这个时候,斯大林也许十分后悔以他的名字命名这座城市。但事已至此,只得想尽一切办法来保住她。

    德军正向斯大林格勒扑来。环绕该城奔腾不息的伏尔加河似乎在叹息、呻吟,变得惴惴不安,它们在为斯大林格勒担忧,也为苏联的命运担忧。斯大林深知,斯大林格勒失陷,等于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当头一棒。而高加索落入敌手,则打开了伤口,将会慢慢流干她的血液。

    在关系苏联前途和命运的关健时刻,斯大林第六次致电**,他不再要求**调若干师团部署在长城内外一线牵制日军的力量,而是要求进军新疆,直捣新疆王盛世才的老巢,然后从伊犁越过边界进入哈萨克斯坦,配合苏军与德军作战。

    斯大林这次下了最大的本钱。他在电报里宣称,苏方已经在阿拉木图囤积了可以装备五个师的装备,专门等待中**队来拿。

    ……

    “什么乱七八糟的,尽是些我不知道的名字。”鲍曼打断了米沙时而亢奋、时而低沉的叙说,一脸茫然地望着元首。其他人也大眼瞪小眼,洗耳恭听的样子是装给元首看的。只有元首和两位美女认真地听、认真地记:冉妮亚是元首的速记员,不得不记;丽达是克格勃训练的结果,她从不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来寻找情报。

    李德咚咚地捶着桌面,让大家为之一惊:“你们听到了吗?鲍曼,让薇拉睡觉去,这里没她的事。”

    正倚靠在鲍曼肩膀上闭目养神的薇拉赶紧坐正身子,可怜巴巴地望着元首:“不,我没有一点睡意,对不起元首,我……”

    李德避开她楚楚动人的可怜相,口气生硬地说:“那你就好好听,用心去听,不要做小动作。”

    “是!”薇拉挺胸回答。李德看到她的饱满的ru。房,口气缓和下来:“这对你的前途有好处。”

    “是!”薇拉身子往上一窜,ru。房随之抖动,李德不禁为她的ru。罩担心起来。

    鲍曼也假模假样告诫了她一句,鲍拉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委曲地说:“是你让我靠在你肩膀上的,说喜欢闻我头发上的香气,不然瞌睡得不行。现在你倒好,野狐子加狼来了。”

    屋子里马上爆出一阵哄笑,此前的懒散一扫而光,大家马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瞄准这对野鸳鸯开火:

    “哎,主任,没想到你还有这嗜好,以后你想闻提前说一声,我和丽达都在头上喷上梦幻巴黎洗发水让你闻。”冉妮亚嬉皮笑脸地说。

    “再洒上点辣椒面。”丽达扭着屁股,一双大眼睛似笑非笑地望着鲍曼。未了对冉妮亚耳语,她一听爆出脆笑。

    鲍曼冲上去一把扭住丽达的胳膊。丽达格格笑着挣扎。元首莫明其妙地望着他们。冉妮亚上前对他咬耳朵:“丽达刚才说,既然主任这么喜欢闻女人,就让他闻屁股吧。”李德也扑哧笑出声音来。

    在伊拉克这个以穆斯林为主的国家中,去夜店的只是少数人,因而巴格达的是夜静悄的,但一家阿拉伯语意为“紫罗兰之角”的超人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