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何氏专权之局。
皇帝刘宏在世时,本想让更聪明可爱的皇子刘协继位,临死前还将刘协托付给掌控皇家禁卫力量的宦官蹇硕,刘宏这一死,忠心耿耿的蹇硕便想诛杀何进,立刘协为帝,以报先帝刘宏之大恩。
总揽兵权的大将军何进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获知蹇硕的阴谋后立刻还以颜色,吓得蹇硕再也不敢走出皇宫。整天与诸宦官密谋如何尽快诛杀何进。
谁知诸宦官中的中常侍赵胜是何进的人,很快将蹇硕的行动计划密告何进。勃然大怒的何进抢先一步宰了蹇硕,将其所统禁兵悉归于自己麾下。由此完全掌控了西园军的指挥权。
皇帝刘宏之母太皇太后董氏也不甘寂寞,在一群与大将军何进有仇的重臣煽动支持下,与少帝的母亲何太后展开垂帘听政的权力争夺。
何太后迅速予以反击,指使何进奏请将董太后迁出京师前往封国居住,又逼迫何进将董太后之弟骠骑将军董重抓捕下狱,董重自知必死随即自杀,董太后随之忧惧而死。
十常侍等宦官立刻意识到大将军何进的巨大威胁,再一次团结起来密谋诛杀大将军何进,只有杀掉权势越来越大的何进。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命。
纷乱局势下,大将军何进走出晕招,在袁绍的建议下急召董卓进京铲除宦官,早就等候这一天的董卓闻召即刻上路,可还在路上的时候,何进的脑袋已经被宦官们割下,何进的部将愤怒之下挥军攻打皇宫,宦官张让等人少帝出逃。
董卓远见洛阳火起便挥师疾进,路上得知少帝逃到了北芒(山名。今河南洛阳北),立刻引兵前去迎接,成为保护少帝还宫的靖难功臣。
董卓确实是个百年不出的枭雄,进京仅一个月。就将何进兄弟所统部众五万余人据为己有,又诱使执金吾丁原部将吕布杀丁原归附于己,同时还当上了大司空。大将军何进十年没有做到的事,董卓仅用一个月就做到了。
之后长达半年时间里。朝廷除了朝中重臣的职务任免和调整通报,竟然没给各州下发一份谕令。
对此。青州府衙门中的公孙沛直呼看不懂,按照他的推测,这个时候应该是迅速昭告天下安定人心,怎么不见新皇和董卓有动静?
朝中那么多学富五车的文武众臣在干什么?
新晋青州别驾国渊反应更强烈,大骂那些朝中文武重臣尸位素餐,最后还恶狠狠加上句是否都死光了?
新晋治中赵溶和从事韩漾如今忙得脸都细了,脑子里全是一张张统计表格和一组组数据,他俩对青州之外的事情毫无兴趣,也没时间去感兴趣。
国渊和公孙沛在唏嘘哀叹国将不国时,赵溶和韩漾还在反复估算秋收能增收多少粮食?在建的三大粮食储备仓库到时候能否装满?是否尽快让主公拍板,把五铢钱的铸造提上日程,以适应迅速发展的农工商百业需求?
青州三级行政系统经过大半年的调整磨合,已经逐渐顺畅地运行起来。
青州新政独特而规范的行政手段开始显示出强大活力,新规范与新观念让各级官吏的工作效率成倍提高,哪怕最守旧的官吏,如今都时不时从嘴嘣出“统计数据”、“考核指标”、“预算报告”等新鲜词汇,学会了如何制定合理的财政预算,靠拍胸脯、拍脑门办事的官员越来越少,官吏们的钱袋子逐渐充实,说话底气足了许多,身上的官服官帽也比原来漂亮多了,可是,把酒吟诗风花雪月的日子也少了!
整个中平六年,刘存几乎把全副精力放到军队建设上,做了两件轰动青州影响重大事情。
第一大事是,动用十八万民夫和军队官兵,耗费四个月时间投入数千万金,在邹平县南无影山下建起方圆二十里青州军大本营和战略储备仓库,能容纳八万官兵常年驻扎的大本营分为五个区域,拥有独立的粮库群和武器装备仓库群、五十六座两层以上的楼台、五个分布合理整齐坚固的营房区、四座设施齐全相互连接的庞大训练基地。
这座硕大的军营被青州民众称之为“无影山大营”,军队内部称之为“大本营”,原诸城的步兵训练基地、枳城的骑兵训练基地、东武城的城阳武学院,均已提前搬入无影山下的大本营。
截止九月一日,分散青州各地的五万八千新兵陆续开进“无影山大营”内的四个基地,进行为其三个月的军法军规学习和军事基础训练。三个月后,训练合格者正式成为青州军士卒,编入相应的步兵和骑兵序列,在各自军官和教官率领下,展开为期五个月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战术配合演练。
第二件大事同样令整个青州为之震动,足以影响整个青州的工业发展前景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四月十日,坐落在临淄城东南方十里、位于淄水东岸的南山和月山之间的大型冶炼工坊和铁器工坊竣工,刘存以“青州军”的名义,收购位于临淄城南原王城废墟上的二十四家冶炼工坊和铁匠铺,将其设备和人员尽数迁往淄水东岸新建的冶炼工坊和铁器工坊,并将这两座新建的大型工坊正式命名为“青州铁工坊”。
四月十五日,拥有三名大匠师、三百三十五名各级匠师、两千名工匠和三千名学徒工的“青州铁工坊”正式点火。
出席完铁工坊点火仪式的当天下午,刘存率州牧府各级主官和青州军五千将士,在南门外三里的原南城废墟上,举行隆重的旧城改造奠基仪式,并郑重对外宣布:半年之内,将在这片废墟之上,建起一座坚固美观设施齐全的、属于青州铁工坊工人匠师所有的新城!
刚开始的时候,包括获得“青州铁工坊”高薪聘用的工匠在内的临淄人都不懂刘存是什么意思,随着修葺一新的四里城墙内建起一排排漂亮结实的红砖灰瓦楼房,连通四座城门的两横两纵四条街道铺上了厚厚的混泥土,建于小城中心位置的小学堂、两座市场、一座医馆和两块蹴鞠场地相继落成,人们才再次想起刘存在奠基仪式上的宣告。
十月初九,从刘存举行奠基仪式到竣工仅五个多月时间,一座方方正正的站新城池屹立在临淄城的正南方,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迅速传遍临淄城里城外大街小巷:
——城南新城门楼上的红绸揭开了,新城名字叫“铁城”,铁工坊两千多名工匠和他们的家人已经欢欢喜喜搬进“铁城”中居住,按照技艺级别高低,住进大小不同的小楼。
——主持庆祝典礼的“青州铁工坊”主事们郑重说明,这座新城之所以叫“铁城”,是州牧大人和青州军对铁工坊师傅们以及所有劳动者的敬意,工匠们只需在“青州铁工厂”干满五年,如今进住的新楼房就属于他们自己的产业了!
——州牧府负责营造的官员透露,正在筑造的济南国历城新城南面,也在修建一座占地数百亩的铁工坊,工坊规模和工匠住宅区与竣工的青州铁工坊基本一致。
随着各种相关消息的迅速传遍,临淄“铁城”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工匠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引发青州各地农工商百业的强烈震动,促进了各行各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重视。
青州的各级官员们被主公刘存的这一手震得不轻,许多人不能理解,是什么原因使得主公对工匠的重视达到如此地步?
困惑之下,官员们相互打听,相互探讨,很快就从源源不断销往中原地区、辽东地区和幽冀两州的盔甲兵器、利用钢铁制造的名目繁多的商品中,看到了滚滚而入的巨额财富,终于明白为何主公总是把青州的钢铁制造行业,称之为青州经济的支柱产业。
*********
ps:今天是羊年正月初一,巨火在此向广大书友拜年啦!祝福大家新春大吉,万事如意!羊年行大运,家庭和和美美,一路顺顺顺!(未完待续。。)
第一二五章 讨董联盟(上)
北风呼啸,呵气成冰,隆冬季节的黄河两岸满目苍凉,一派萧瑟。
位于黄河南岸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县衙后院里,三名身披名贵裘皮大衣的官员,正在几株腊梅之间信步而行。
中间那位身材高俊、器宇不凡的显赫人物,就是数月前在朝会上与权势滔天的董卓拔刀相向的袁绍。
袁绍左边那位脸带微笑、亦步亦趋的矮个子官员名叫孔伷,他是袁氏家族的得意门生,也是袁绍小时候的玩伴,由于黄琬无法忍受豫州地方豪强的掣肘和排挤,一怒之下辞去豫州刺史职务,孔伷便在袁家的运作下,通过尚书周毖和城门校尉伍琼的举荐,非常顺利地被董卓朝廷任命为豫州刺史。
不得不说,其貌不扬的孔伷运气很好,他被袁氏家族推上豫州刺史位置之前,还只是陈留太守冯岱手下一名区区计吏。
袁氏家族之所以将名不见经传的孔伷举荐为豫州刺史,目的是试探一下董卓的态度,而且时间选得非常精妙,董卓刚废掉少帝刘辨另立刘协为皇帝没多久,造成的恶劣影响迅速向大汉各地扩散。
董卓正为如何挽回声誉收揽人心而发愁,看到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家族主动靠拢,哪还不明白袁家的潜在之意?
加上董卓钦佩名士黄琬的德操和能力,将计就计,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然后亲自带领袁逢、杨彪等朝中重臣前往黄琬家中,盛情挽留即将离开洛阳返回老家江夏的大才黄琬。当即任命黄琬为太仆卿。
于是,蓄着三缕文人胡子、说话惯于引经据典却又非常幽默风趣的孔伷。一跃成为替天子巡牧一方的豫州刺史,成为雄心勃勃的袁绍非常信任的左膀右臂。
走在袁绍右边那位身材高大脸色红润的官员。便是宁愿做太守也不愿当刺史的东郡太守桥瑁,桥瑁刚才通报的青州方面的消息,引起袁绍的极大重视。
袁绍让两人一同返回内堂中,围着暖和的炭火端起沁人的香茗细细讨论,最终还是无法弄清青州牧刘存所持的立场。
考虑再三,袁绍询问负责向各州郡散发讨伐董卓倡议书的桥瑁:“元伟啊,青州就在咱们东面,快马两日即可抵达,刘青州却一直没有对结盟讨董做出回复。能否他有意于这个盟主之位?”
桥瑁摇摇头:“不会,刘子鉴为人厚道,数年来与周围各州郡同僚相处和睦,两月前,愚弟接到兄长密信着手征募士卒,为买兵器和盔甲去了一趟临淄,获得刘子鉴的热情接待,还在战马定购上帮了咱们大忙。”
“据我所知,这段时间他上下奔走视察。全力推行新政,整肃青州官场,忙得不亦乐乎,前几天还在临淄召集青州各郡县主官。召开所谓的年度总结会议,总结一年来推行新政的经验教训,狠狠表彰了一批政绩突出的官员。听说奖励十分丰厚。”
孔伷哈哈一笑:“刘子鉴虽有仁德宽厚之名,但他在青州推行新政过程中手段极为冷酷。比如,以追剿积年欠税和镇压非法武装为借口。无情地铲除了百余世家豪门,不但将百余家地主豪强的财产劫掠一空,还罗列乐安郡太守陆逢等人七十余项罪证,抓捕乐安郡和北海国、东莱郡、齐国等三十余名县令、县丞和官吏,尽数押解洛阳朝廷发落。”
“乐安太守陆逢猖狂逃离青州之后,刘子鉴竟然还不放过,通过州府所属衙门公开印制五天一售的《青州时报》,将陆逢等人数年来的贪污劣迹公之于众,云集琅琊、临淄的各地商贾很快将印制精美图文并茂的《青州时报》带回大汉各地,短短一个月内,江东陆家名声大损,陆逢本人更是声名狼藉,如今别说去洛阳向朝廷喊冤打点了,连老家他都不敢回去,听说悄悄跑到荆州隐姓埋名做起了隐士!”
“由此可见,刘子鉴并非什么仁德之辈,还有他麾下那群享誉天下满腹韬略的幕僚,哪个是易于之辈?咱们不得不小心提放啊!”
袁绍本来就担心刘存的名望在自己之上,此刻听孔伷这么一说,立刻意识到刘存给自己带来的巨大威胁,如果实力雄厚兵多将广的刘存真要入盟,搞不好自己苦心筹备并动员家族巨大力量串联的酸枣会盟,反而成了为刘存做的嫁衣裳。
桥瑁看到袁绍久久不语,双眼盯着上方的梅枝,脸色变化不定,很快明白袁绍想些什么,于是委婉地安慰袁绍:
“兄长无需担忧,愚弟观刘子鉴没有入盟讨董的意思,否则他早该在回信中答复愚弟,而不是强调青州负担太重,他身后幕府的那群所谓名流贤士,大多是寒门出身,说得不好听都是些热衷于开荒种地、兴办工商的守成之辈,绝不愿意在新政推广的关键时刻,把好不容易积攒的钱财花到军费上。”
袁绍一听觉得有道理,最好的结果是刘存不加入讨董联盟,说不定还能拿刘存的姑息养奸做做文章,趁机把刘存的声望给压下来。
善于察言观色的孔伷眼珠转动几下,很快提出建议:“兄长、元伟兄,能不能想出个妙计,既不让刘子鉴率兵加入我讨董大军,又能让刘子鉴心甘情愿、或者不得不为我盟军提供急需的粮草军械?”
“嘿嘿,刘子鉴抄没青州世家门阀所得,绝不低于十亿钱,是该那些出来支持咱们的讨逆大业了!”
袁绍顿时精神大振:“公绪可有妙计?”
孔伷哈哈一笑,优雅地向目光炯炯的袁绍施一礼:“听闻刘子鉴最爱惜自己的名声,曾因麾下士卒在野外练兵中,踩坏一座小木桥事后没有修复,接到乡老申诉的刘子鉴不但立刻跑去给村民道歉,还用十天时间为村子修起两座小石桥。”
“之后,刘存严厉处置了当天率队训练的军候,那个倒霉的军候被打二十军棍还降一级使用,却让青州那些凡夫俗子津津乐道,大赞刘子鉴的仁德和青州军的严明军纪。”
桥瑁和袁绍逐渐会意,孔伷不无得意地端起茶杯,不紧不慢地将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还请兄长暂且停止对刘子鉴倒行逆施的抨击,也不要再对青州新政进行评论,修书一封与刘子鉴互道友情,盛赞刘子鉴之高风亮节,然后请刘子鉴登高一呼,就任讨董盟主。”
“以刘子鉴之品性以及如今得罪天下世家门阀的艰难处境,必定极力推辞盟主之位,他定会顾及兄长的显赫身份和崇高地位,进而表明其支持态度,兄长尽可顺势将刘子鉴之大名,堂而皇之列入各路诸侯会盟名单,然后再徐徐图之!”
“好计策!”
袁绍大喜过望,当下不再犹豫,立刻给刘存写下封热情洋溢的书信。
######
初平元年元月,初五,临淄城州牧府西院。
天色大亮,小雪初霁,刘存好不容易有两天时间陪伴娇妻,袁绍的突然来信便打破了温馨的气氛。
刘存将参军赵立请进来,接过信函便打开阅读,容颜娇润的糜环给拘束的赵立奉上杯茶,看到刘存的眉头微微皱起,心里不由得担忧起来,深怕好不容易计划好的一天安排会因此被打乱。
“你看过信没有?”刘存收起信函。
赵立点点头:“看过了,这等来信必须经过参军室拆阅,方能转达主公,今天正好是属下值班。”
刘存示意他放松点:“说说你的看法。”
“是!”
经过两年多的军旅磨练,赵立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到文弱书生的痕迹,眉宇间的神色越来越像他那沉稳果断的父亲赵溶。
赵立略微整理思绪:“正如年前核心会议做出的结论一样,袁绍没安好心,从他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