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被太史慈突如其来的命令惊呆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这么一个大男人。也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转身跑了出去。大声召唤起村民来
看着一艘艘小渔船载着村子里的老老少少渐渐驶远。终于变成了大海里一个个若隐若现的小黑点。钟汉不禁担忧地说道:“将军。他们会不会回不来啊。”
太史慈知道钟汉的言下之意。这些渔夫如果回不来。不仅他们找不到可以搭载他们前往番禺的船只。还失去了大批的干粮。两天以后。他们恐怕就要为如何才能填饱自己的肚子而努力了。
“放心吧。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回来的。”太史慈说完这句话。忽然也有些不自信了。又补充道。“告诉兄弟们。干粮都省着点吃。每顿饭都减半吧。”
不过。老黑并没有让太史慈失望。中午时分。一支船队便出现在海面上。而且船队的规模比清晨出发的时候还要大。原来。躲避在那个小岛上的并不只有这一个渔村的渔夫。周边几个小村子的村民也藏在岛上。听老黑说了情况。又看到太史慈送给老黑他们那些实实在在的干粮。其他的渔民都叫嚷着要帮真正的汉军对付吴巨。不用说。这些渔民早就受够了吴巨的欺压。现在是反抗的时候了。
虽然太史慈挑出来的这八百人都是精通水性。而且其中的许多人还会操纵船只。但是等他们真正到了大海上。更多更快章节请到。才知道自己那点本事到了这里还真不够用。如果不是有老黑他们这帮常年弄海的渔民帮忙。即使找到足够的船只。他们也绝对不可能通过海路到达番禺。
世界上的事情大抵如此。一步顺利步步顺利。现在不仅有了能够出海的渔船和船夫。让太史慈惊喜的是。新加入进来渔民当中。居然有几个人曾经从海路去过番禺。这下连向导都省了。更令人惊讶的是。老天这时候也来帮忙。刮起了一阵微弱的北风。令这支南下的船队行驶得既快又稳。
当天傍晚。熟悉海况的渔民将船队带到一个避风的港湾。天黑以后是不能行船的。尤其是存在着许多未知危险的大海上。虽然太史慈心急如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休整了一宿以后。船队继续南下。还是微微的北风。船队惊险地行驶在茫茫大海上。
太史慈站在船头。看着一望际。蔚蓝色的大海。不由得心潮澎湃。大声说道:“真是太美了。”
老黑哈哈笑道:“将军。你还没有见过大海发威的时候。如果碰上了风暴。你就不会这样说了。我们村子里出海的人。哪一年不要死上十个八个。”
太史慈点点头。说道:“你们的日子确实又苦又危险。等解决了吴茂。我一定将你们的情况告诉主公。有我家主公在。你们的好日子就不会太远了。”
老黑憨厚地笑了笑。说道:“苦就苦点吧。只要能吃饱饭就行了。”
忽然。船上那个曾经去过番禺的渔民忽然兴奋地叫了起来:“将军快看。从这里上岸。向西二十里。就是番禺了。”
听说番禺就在眼前。船上的士兵和渔民们齐声欢呼。
原计划七天之内赶到番禺。现在整整提前了一半。这就给攻打番禺留下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太史慈也松了一口气。转身说道:“辛苦大家了。大家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等我们拿下番禺城。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再让大家带些粮食回去。”
老黑一把抓起船头的鱼叉。抢先跳上了沙滩。大声说道:“将军。我们和你一起去。”
其他的渔民也纷纷拿起鱼叉和士兵们一起跳上了沙滩。
太史慈摇了摇头。说道:“不行。攻城拔寨是军人的职责。和你们没有关系。你们不能去。”
老黑和渔民们一脸倔强地站在那里。没有丝毫上船的意思。钟汉忽然说道:“将军。咱们是白天攻城还是等到天黑再去攻城。”
光顾着安排好这些渔民。太史慈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手下的兵力太少。如果白天进攻的话。只要出现在番禺城外。守军一定会马上关闭城门。城门一关闭。他们这八百人就算个个三头六臂。也没有了用武之地。等到天黑固然机会可能大一些。但也要城头的守军松懈才行。否则横地他们面前的城墙同样没有办法对付。
当务之急是想办法进城。只要进了城。太史慈相信。以八百勇士的身手。拿下番禺城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刚才还群情激昂的沙滩忽然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太史慈身上。太史慈垂首深思了片刻。猛一抬头。忽然看到老黑手上鱼叉在阳光下闪着点点粼光。不由一拍大腿。连声说道:“好。你们不愿意在船上空坐着。那就帮我一个忙。”
能够有机会帮忙。渔民们都激动起来。老黑拍着胸脯说道:“将军但请吩咐。我老黑就是豁出这条命去。也一定帮将军把事情办好。”
这一天半同吃同住。老黑和那些渔民已经知道了太史慈的真实身份。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将军。在他们面前却没有丝毫架子。而且还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憨厚的老黑这一次彻底服了。他说的是真心话。论太史慈让他做什么。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他都肯去。
太史慈笑了笑。说道:“哪用你们豁出命。某只是想请你们多打一些鱼上来。”
老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吃惊地问道:“将军想要吃鱼。”
和他同来的这一百多条汉子都是打鱼的好手。即使在行船的时候。也能够忙里偷闲打些鱼儿上来。一路上。老黑几次建议太史慈尝尝海里的美味。都被太史慈拒绝了。现在眼前着就要到达番禺城下。太史慈突然想起来要吃鱼。老黑不由得心一沉。这个兆头不大好啊。
却听太史慈哈哈大笑道:“吃什么鱼儿。某只喜欢吃肉。我让你帮忙打鱼。是为了卖到城里去。”
钟汉一拍巴掌。兴奋地说道:“将军此计大妙。”'
老黑和他的渔民兄弟们茫然地看着太史慈和钟汉。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太史慈挥了挥手。说道:“大家怎么还愣在这里。难道不想帮我这个忙吗。”
渔民们这才如梦初醒。纷纷回到自己的渔船上。捕鱼的工具都是现成的。不过一个时辰。他们便满载而归。
这时。那八百名勇士也都集结完毕。太史慈亲自从中挑选出五十个人来。大声说道:“兄弟们。赶紧换衣服。”
渔民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太史慈是想假扮进城卖海鲜的渔民。悄悄地混进城去。老黑弄明白了太史慈的目的。赶紧说道:“将军。此事不妥。”
第675章 文化入侵()
那些新面孔杀死老兵和虎哥也就算了,居然又砍死了两个准备关城门的小兵,还冲进城门洞里,将那些还在睡梦中的把门士兵尽数杀死,就连城门校尉也被他们拖出来一刀两段。。!这哪里是争夺鱼市,分明就是造反啊!
太史慈见城门里的守军已经被尽数肃清,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个烟花筒,就着城门洞里尚未熄灭的蜡烛点燃,“嘭”的一声响,半空中绽放出一朵绚丽的烟花。
这是太史慈与钟汉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夺下城门就放一支烟花筒。半柱香的功夫,大队人马便杀气腾腾地出现在了东门外,除了钟汉和那七百六十九名士兵,还有一百多渔民也手持着鱼叉跟了过来。
太史慈大手一挥,说道:“一队、二队,跟我去太守府,钟汉,你率领三队、四队控制住城门!”
清晨的番禺大街上静悄悄的,只有数百名黑衣人,手持着钢刀,飞快地穿行而过。有早起的人们,刚刚打开院门,见到这种情形,又赶紧缩了回去。'
吴巨此时就在太守府里。关羽和太史慈的大军到达龙川的时候,他很是紧张了一番,亲自带着一队援军赶了过去。七天过去了,对面的汉军居然寸步难行。想到如此强大的军队,面对自己布置的防线竟然束手策,吴巨就忍不住偷笑。
原本还以为会有一场恶战,现在看来只不过是对恃而已,吴巨呆了几天,终于忍受不了枯燥乏味的军营生活,向手下交代了几句,自己则返回了番禺。说实话,他虽然是南海太守,但是番禺城中反对他的势力也是存在的,他还真的不敢离开番禺太久,否则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事情。
吴巨是昨天下午刚刚回到番禺的,反正汉军被堵在龙川,他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接见了一番下属和士绅,通报了一下前线的情况,又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接风晚宴,吴巨便带着三分酒意,摇摇晃晃地回到了后宅,那里有他刚娶回来不到一个月的小妾。
当太史慈冲进太守府时,吴巨正搂着千娇百媚的小妾呼呼大睡。太史慈可不会同他客气,一把将榻上的薄被掀掉,将赤身露体的拖了出去,房里只留下那个小妾蜷缩着白花花的身子,尖叫不已。
太史慈将吴巨拖到院子,抬脚便踩了下去。只听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吴巨抱着右膝盖痛苦地在地上翻滚着。太史慈钢刀一挥,正指着吴巨的胯下,冷冷地说道:“是谁告诉你,我大军要南下,令你先做准备的?”
吴巨额头上满是汗水,咬牙切齿,瞪着太史慈不说话。
太史慈将刀往前一递,说道:“我数到三,如果你还不老实交代的话,就不是踩断你一条腿的事情了。我要割断你的子孙根,看你还拿什么来快活!”
吴巨激凌凌打了个冷战,颤抖着说道:“其实,其实我早就做好了准备,是,是刘备刘玄德提醒我的,求求你,放过我吧。我,我投啊”
太史慈不等吴巨说出投降两个字,钢刀往前一送,用力一旋,吴巨两股之间便是血糊糊一片。
汉军军规中,禁止杀降、禁止虐待俘虏,那都是铁律,任何人都不得违反。如果吴巨早点说出“投降”这两个字,那他就安全了。可惜他不识时务,一上来还拿眼睛瞪着太史慈,结果错失了保命的良机。太史慈再不和他客气,趁着吴巨下体重伤,昏迷不醒的功夫,上前一步,钢刀举过头顶,重得在劈了下去。吴巨连惨叫都没有来得及发出,便一命呜呼了。
也是吴巨自作自受,本来,对于失去反抗能力的敌人,太史慈是不屑于亲自动手的。但是他和北羽被阻在龙川十多天,有力使不上,早就憋出一肚子邪火来了,砍下吴巨的首级还不解气,又拿着钢刀在他的尸体上狠狠戳了几下,这才心情舒畅了一些。
吴巨一死,番禺城里的残军便放弃了抵抗,乖乖地集中到了城外。太史慈搜集了城里所有的马匹,论是军马,还是普通大户人家的富贵马,一律征用,甚至连拉车的劣马也都集中了起来。可惜南海马匹奇缺,就这样也只有四百多匹。
太史慈管不了这许多,当即下令钟汉留守番禺城,自己则提了吴巨的首级,带着四百多名士兵,骑上那些七拼八凑的各色马匹,往龙川赶去。
龙川守军仗着地势之利,已经将汉军阻在山口十二天了,但是汉军却一点没有知难而退的觉悟,守军们反而紧张起来。这些守军平时都驻扎在城里,吃得好,喝得好,还时常欺压一下老百姓,日子比在山沟里逍遥多了。他们没有经历过汉军那样严格的训练,十二天下来,军营里已经是怨声载道。自从吴巨自己回转番禺以后,军营里每天都有逃兵。
留守龙川的校尉董达制止不住,正在心情烦闷,忽然听到帐外有士兵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大声说道:“将军,不好了!主公他,他完了!”
董达拍案而起,厉声说道:“说清楚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那名士兵战战兢兢地说道:“外面,外面来了一队骑兵,主公,主公的首级就挂在营外。弟兄,弟兄们都乱套了。”
董达从士兵语伦次的表述中隐约听出来点意思,吴巨被人斩首了!但他还是有些不相信,汉军一直被自己阻在龙川,又哪来的军队绕过去暗算吴巨呢?他是吴巨的亲信,没有吴巨也就没有他今天的地位。董达大喝一声,拔出佩剑便往外走,他要弄个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是,一切已经晚了,当董达走出营帐的时候,一大群士兵涌了过来,根本不让他有所反应,便把他扑倒在地,数拳脚雨点般地落在他的身上,顷刻间,董达就只有出气没有进气,再也爬不起来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董达平时仗着有吴巨撑腰,对手下的士兵动辄打骂,还经常克扣粮饷,士兵们早就心存不满了。现在,营外突然来了一群骑兵,为首的大汉手中还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眼力好的早看出来,那颗人头正是吴巨。既然吴巨已经死了,士兵们谁还会继续替他卖命?士兵们聚集在一起涌向中军大帐,就是想逼着董达下令投降的。结果董达气势汹汹地提着剑出来,岂不是自找晦气?
太史慈兵不血刃攻占了龙川,撤掉障碍,将关羽的大军放了进来,终于一洗被阻多日的耻辱,两双大手再次紧紧握在一起。几乎在同一天,张辽、高顺率领的第三路军也攻克了合浦。至此,历时十二天的战役胜利结束,交州悉平。
接到交州捷报的时候,刘欣正和马芸商量办学的事情。办学的大方针早已经定了下来,但是一缺师资,二缺教材,三缺经费,真正要实施起来,还确实有不少困难。
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忽然有亲卫送上交州的捷报,刘欣不禁眉开眼笑,说道:“十二天拿下整个交州,十万大军,伤亡不过两百人。看来他们半年的高级研修班没有白上。”
马芸也来了兴致,说道:“这么说交趾也拿下来了?”
刘欣随手拍了拍战报,得意洋洋地说道:“岂止交趾,九真、日南全拿下来了。”
马芸提醒道:“老公,你可不要忘了,这三个郡可是历来叛乱不断的啊。”
刘欣点点头,说道:“放心吧,老婆。论如何,我都不会让这三个地方从我手上丢掉,免得给后世那些养不熟的白眼狼来和咱们天朝上国争夺南海岛屿的机会。唉,只是真要控制住这三个地方,确实要花不少力气啊!”
马芸灵机一动,突然说道:“老公,我有办法。”
“噢,你真有办法能够控制住那里?”刘欣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马芸的才学和见识比他只强不弱。
马芸笑了笑,说道:“咱们刚才一直在商量什么来着?”
刘欣不假思索地答道:“商量办学啊。可这和交趾、九真、日南有什么关系?”
马芸忽然正色说道:“试点办学就从那里开始!”
刘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愣了半天,还是问道:“长安城虽然今年没有来得及建好,但是明年这时候总应该差不多了吧。一旦长安城建好,迁都就是必然的。把办学试点放在交趾、九真和日南,是不是太远了点,有什么情况也难以及时掌握啊。”
马芸嘿嘿笑道:“咱们刚才商量的时候,办学缺什么?一缺师资,二缺教材,三缺经费,是不是?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人口加起来不过几十万,适龄的孩子自然也不会太多。将那里试点办学,首先经费上就能节省一大笔。”
顿了一顿,马芸继续说道:“现在没有合适的师资,但是大汉有许多儒生啊,就让他们去充当老师好了。教材当然也就使用儒家的典籍代替即可。”
刘欣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在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行儒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