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刘欣在书房里接见了田丰、郭嘉等人,听他们详细汇报了匈奴草原的情况。呼厨泉、赤乌勒、孤涂安、合木儿、克麦安五部的游牧之地已经划分完毕,这五人对于刘欣想要在草原上建立城市的打算也表示条件接受,并且愿意发动族人帮助汉人建造城池。
刘欣听到这里,颇感意外,诧异道:“哦,这些匈奴首领竟然会这样好心,而且意见还如此一致,真是奇哉怪哉。”
郭嘉笑道:“不仅如此,他们还纷纷请求主公将草原上的第一座城池修建在他们的领地之内。属下与元皓、仲德几位先生也商量过了,他们这样做,除了想要表示对主公的忠心以外,草原上恶劣的生存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刘欣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是这个情况的话,他们一定提出一个条件,要求新建的那座城池允许他们进入吧。”
程昱笑道:“主公果然料事如神。”
刘欣想了想,说道:“事不宜迟,草原上的城池必须趁着春夏两季立即修建。这样吧,先建两座,分别建在呼厨泉和克麦安的部落。城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允许各族商贾和匈奴百姓进入,另一部分用来驻军,具体怎么做,让巨达拿个设计方案出来,最迟十天之内必须动工。”'
田丰犹豫了一下,说道:“启禀主公,属下也明白建城的事情越快越好,但是草原上缺少砖石木料,这么多的物资一时难以齐备。”
刘欣不假思索地挥了挥手,说道:“那就从修建长安城的材料中调拨,必须优先保证草原新城的建设。这两座新城的名字我已经想好了,一座叫乌兰巴托,一座叫呼和浩特。”
这两个名字颇带一丝草原风味,众人不禁都对刘欣能够取出这样的好名字深为佩服,却不知道他是从后世直接“剽窃”过来的,甚至都不明白这两个名字的真正意思。
小别胜新婚,今天晚上自然是属于刘欣和马芸的二人世界。吃过晚饭,众人都非常知趣地早早便各自回房,留下他们夫妇两个独处。刘欣却大煞风景地问道:“老婆,这次我到江南去,你好像给貂婵交代了什么使命,还不从实招来。”
马芸冲他翻了个白眼,淡淡地说道:“能有什么使命?还不是怕你太花心,忘记了回家的路。你老实交代,如果没有貂婵跟在身边,会不会对杜秀娘起意?”
杜秀娘的状貌,马芸已经亲眼见过了,绝对不输于貂婵,她不相信刘欣就会一点也不动心。
刘欣本来想探听马芸的秘密,结果被马芸反客为主,只得讪讪地说道:“关羽是我最敬重的武圣,我哪能做出挖他墙角的事情来,老婆,你也太小看我了。”
“哦,这样啊,那我就相信你一回。”马芸轻轻松松便把自己让貂婵盯紧刘欣,不要让他去寻找“二乔”的事情掩饰了过去,突然俏脸一红,说道,“不过,我还得检查一下。”
刘欣一愣,奇怪道:“你要检查什么?”
马芸的脸更红了,嗫嚅道:“当然是检查你的公粮”
那声音越来越低,终于被一阵粗重的喘息声所代替
接下来的几天,刘欣都呆在州牧府里没有出门,也没有再会见文武官吏,只是安心地陪着自己的家人。又过了几天,祝融临盆了。到底是练武之人,身体比普通妇女要强壮得多,虽然是第一胎,却没有费多大周折,很快“产房”内便传来了一阵响亮的啼哭。刘欣在门外等了半天,都没有一个人来告诉他,祝融生的究竟是小少爷还是小小姐。
好不容易得到允许进入“产房”,只见祝融的身边躺着一个粉嘟嘟的小娃娃,睡得正甜。祝融脸色有些苍白,不过看到刘欣进来,嘴角还是浮现出一丝骄傲的笑容。不用说,她生的一定是个男娃了。刘欣伸手抱起儿子,入手颇沉,看来将来一定是个大个子。
祝融张了张嘴,费力地说道:“阿哥,给儿子起个名字。”
刘欣想了想,说道:“就叫刘蛮吧。”
祝融显然对这个名字不太满意,只是这是刘欣起的,却又不好反对,只得嘟起嘴来。
刘欣笑着安慰道:“你是蛮族之神的传人,起这个名字还不是为了纪念你我之间的爱情吗。再说了,我看这孩子将来一定天生蛮力,是汉蛮两族最有力气的人。”
祝融这才转怒为喜,而刘欣的身后却传来一声“肉麻”,那是马芸的轻声嗔怒,紧接着便是一阵哄笑。刘欣不觉老脸一红,而祝融依然满面笑容,不以为然。
这时,门外突然有小丫鬟通报道:“老爷、夫人,关将军前来求见。”
刘欣不禁一愣,关羽这时候过来做什么?不过,刘欣还是赶紧放下手中的小宝宝,迎了出去。
关羽已经候在了大厅里,一见刘欣出来,连忙上前拱手说道:“敢问主公,末将听说六夫人生了,不知道”'
刘欣哈哈大笑,敢情关羽是探听消息来了。
第601章 一件礼物()
当得知祝融为刘欣生下一个儿子以后,关羽连声道喜,但是神色明显有些不大自然。;因为祝融生了个儿子,曹卉与祝融之间定下的那门娃娃亲要是算数的话,曹卉就必须生个女儿才行,而关羽显然更希望她能够为自己再添个儿子。
刘欣不禁大摇其头,看来重男轻女的思想不只是祝融有,在关羽这里也是大行其道啊。不过,这些思想早已经这些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一时半会是法转变了,刘欣也只有唏嘘一番。刘欣虽然来自后世,也知道关羽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女儿,但刘欣可以肯定,关羽历史上的那个女儿绝对不是曹卉为他生的,因为在历史上,曹卉是吕布的女人。
当然了,这些话刘欣不可能对关羽说,只得与他寒暄了几句,又让人去医学院,请张机安排几个女医官去关羽府上给曹卉检查一下身体,这才把关羽打发走。刚刚送走了关羽,刘欣还没来得及转身返回后宅,又有亲卫来报,沮授求见。
沮授也是来向刘欣道喜的,不过,他的恭喜却是发自内心的,刘家人丁兴旺,这大好的河山才不用担心后继人。祝贺完刘欣喜得贵子,沮授话锋一转,汇报起刘备、刘浜的近况来,这才是他今天求见刘欣的主要目的。
随着刘欣手下的文武越来越多,襄阳东城区预先建造的那些府邸也越来越少,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已经不可能再安排在东城区了。即使这样,田丰在接到刘欣的命令以后,还是想方设法在东城区腾出了三处宅院,分给关羽、刘备和刘浜居住。刘备与关羽已经由过去的兄弟变成仇敌,不过,田丰却把三处宅子安排得紧挨在一起。其实,这也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空余的宅子确实不多了,总不能让别人搬家吧。'
关羽现在也算是拖家带口,有妻有妾还有一个半大小子,刘欣又赏给了他一些丫鬟、奴仆,便有了点家的样子。而刘备和刘浜都是孤家寡人,身边连一个亲近的人都没有。不过,刘欣也没有亏待他们,配给他们的丫鬟、奴仆和护卫,一个都不少,刘浜的府门前还挂了个“常乐侯府”的牌匾。
刘浜和刘备府中所有的护卫都来自精锐的飞虎亲卫,这些人对刘欣的忠诚度最高,被人收买的机率约等于零。而且,这些亲卫每半年就会轮换一次,即使花大力气收买他们,最多也只能够起半年的作用。而分配到这两人府中的丫鬟、奴仆就和赏赐给关羽的不同了。赏赐给关羽的丫鬟、奴仆今后都是属于关羽的私人财产,关羽有权随意处置。而刘备和刘浜府中的这些丫鬟、奴仆实际上都是出自幻影秘谍,刘备和刘浜不要说权处置了,而且要时刻受到他们的监视。
有这样严密的措施,刘备和刘浜的一举一动自然逃不过刘欣的耳目,他们每天的吃喝拉撒睡,去过哪里,见过哪些人,都被记录得清清楚楚,没有一点遗漏。
所以,当听到沮授是来汇报刘备和刘浜情况的,刘欣的精神不由为之一振,问道:“刘备可有什么异动?”
沮授拱手说道:“回主公,刘备整天呆在宅院里,只知道编草鞋、织草席,就连府门也很少跨出去一步。”
刘欣皱眉道:“难不成刘浜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按理说居巢国已经不复存在,而刘浜又已经回到了襄阳,就应该住进州牧府,和他的“生父”、“生母”在一起生活。但是刘欣却以刘浜已经过继他人,并且受封常乐侯,理应单独开府为由,而将他安置在了外面。
有那明白人已经隐隐感觉到,刘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想让刘浜继承自己的基业。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却认为刘欣心肠太硬,对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居然没有一丝温情。都说父子连心,刘欣对刘浜的态度不免让人怀疑刘浜根本就不是刘欣的儿子。
好在马芸对刘浜甚是热情,不仅每次见到刘浜都亲热地拉着他的手,浜儿长浜儿短地说个不停,而且多次将刘浜接进州牧府,给他穿最好的衣服,吃最好的美食。州牧府的孩子们对刘浜也不排斥,见到他都会乖乖地叫他一声大哥。尤其刘裕,他本是这些孩子们的头儿,竟然也对刘浜热情有加,以大哥事之,这才打消了外界对刘浜身份的猜疑。
不过,刘浜与刘备不同,他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毫城府,来到襄阳以后,便以这座城市的少主人自居。襄阳城繁华堪比当年的京师洛阳,城里新奇好玩的事物层出不穷,单单一座幻术馆,就让刘浜百看不厌。
于是,只要不是坏天气,刘浜几乎每天都要上街。走在襄阳城的大街上,带着一大帮虎背熊腰的亲卫,再跟着几个眼力见儿十足的奴仆,前呼后拥,这样的阵势,论他在居巢国的时候还是被袁术软禁于庐江的时候,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威风。年纪轻轻的刘浜,已经有了几分纨绔的味道。
这些情况,前几天刘欣就已经听过汇报了,今天沮授也只是老调重,并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刘欣不觉有些失望,摆了摆手,说道:“他从小疏于管教,只要他没有做出什么特别过格的事情,就由他玩去吧,暂时不用管他。”
虽然刘欣并不知道刘浜是刘重从哪里弄来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至少也能算得上是刘重的养子,而刘重却实实在在是自己义父的亲侄儿。所以对于刘浜,刘欣还是打算尽量让他过得好一些的。
听了刘欣的话,沮授呵呵笑道:“这一点,属下也十分清楚。属下今天来,是想问一问主公,六夫人现在母子平定,主公大概不日就要北上了吧?”
重新掌控西域,打通丝绸之路,是刘欣的既定方针,这一点沮授十分清楚。能够将失控多年的西域重新掌握在手里,对于刘欣手下的每一个文武来说,都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沮授自然也不想放过。
就像沮授非常了解刘欣一样,刘欣对沮授同样十分了解,一听沮授说出这番话来,便明白他的意思了,不由笑道:“公与是打算随刘某一起北上了?”
沮授站起身来,一抱拳,说道:“属下自从得主公传授太极拳以后,昼夜勤习,寒暑不缀,年纪虽然见长,身子骨却日益硬朗”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北上的事情,你就不用想了。”
沮授不解地问道:“为什么?”'
刘欣颔首道:“刘某始终认为,刘备不会这么简单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襄阳还需要先生亲自坐镇,先生离不得。”
沮授知道刘欣迟迟没有动身前往西域,就是为了祝融生养的时候能够呆在她身边,所以他也一直等到祝融生养以后,才提出来想随刘欣一起北上,时机把握得倒是恰到好处。为了争取刘欣能够答应自己的请求,他还把刘备、刘浜最近的活动情况详细地整理出来,以证明他们并不构成任何威胁。然而,刘欣还是拒绝了他的请求,沮授不禁有些遗憾。
刘欣将沮授的表情都看在眼里,不由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公与,你也知道,文和先生已经在西域做了许多事情,如果你现在插进去,可难免有抢功之嫌。”
沮授一心想着要跟随刘欣立此不世之功,却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层关节,不觉愣了一下,老脸羞红,嗫嚅半晌方才说道:“属下谨遵主公吩咐,一定将刘备看得死死的,绝不允许他整出什么花样来!”
其实,刘欣早就算准了沮授他们都是正人君子,平时都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和别人抢功劳这种事情是论如何也做不出来的。当然了,这种话如果当面说出来,很有可能会伤到沮授的自尊心。不过,见到自己刚才的话法说服沮授,刘欣只得祭出了这个杀手锏。
听到沮授终于答应留了下来,刘欣呵呵一笑,摆了摆手,说道:“公与啊,虽然你不能随刘某同去西域,但是你肩上的担子也不轻啊。不仅要看好刘备,还得把刘浜也给我看住了,更重要的是,必须盯紧了北方的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人才是咱们真正的劲敌。”
沮授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自己一味贪功,竟然忘了还有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大敌,如果因此而误了主公的大事,那就百罪难赎了。
说服了沮授,刘欣又在襄阳呆了几天,便开始打点起北上的事情来。而祝融的身体比起普通的妇女来要结实得多,脸上早就恢复了红晕,而且第二天便忍不住下地走动起来。听说刘欣又要离家北上,祝融最是不舍,拉着刘欣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刘欣笑着安慰道:“这次就是去跑跑商路,又不是去打仗,不必担心。最迟在下雪之前,我一定回来。”
祝融咬着嘴唇,半晌方道:“阿哥,我有一件礼物送给你。”
第602章 考题()
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布包被轻轻打开,惹来周围一片嘘声。原来,祝融送给刘欣的礼物竟然是一柄柄寒光闪闪的柳叶飞刀!女人们本来以为祝融会送什么浪漫的事物给刘欣,还在懊悔自己没有她考虑周全,看到礼物居然是她们不感兴趣的飞刀,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马芸却是眼睛一亮,在女人们当中,她和祝融是两个例外,可以算得上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
只有马芸知道,这些飞刀都是刘欣当年的护身利器,全套共三十六把,合天罡之数,又称为天罡刀。飞刀是用特殊材质打造而成,端的削铁如泥,锋利比。就算便用这个年代最好的镔铁,也没有一名工匠可以打造出这样好的刀具,说它们是宝刀其实一点都不过分。
马芸更知道,这些飞刀都是祝融这么多年从刘欣手里“巧取豪夺”来的,一直当着宝贝似的,片刻不肯离身。当然了,除了当初刘欣送给她防身的十二柄以外,马芸后来也向刘欣要了几次,自己房中现在就有二十柄呢。
细心的马芸忍不住数了数,布包里的飞刀整整十六柄,加上自己房里的飞刀,正好合了天罡之数,不禁暗暗点头,祝融这是把自己最珍视的宝贝都献出来了。'
却听刘欣哈哈笑道:“这就是你送我的礼物?本来就是我的东西嘛。好了,赶紧收起来吧,我到西域又不是去打仗,哪里用得到什么飞刀啊。”
虽然官越升越高,地盘越来越大,势力越来越强,但是刘欣却一刻没有放松,每天早起练功,寒暑不辍。尤其在经历了当年与孟节的那场大战,刘欣的武功进一步得到了升华,尽管还没有到达飞花摘叶皆可伤人的地步,但早已经不再需要利用飞刀来作为自己的防身之器了。
听到刘欣拒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