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匈奴部落都一样,为了顺利挨过寒冬,会在营地里积蓄大量的草料,满足牛羊马匹整个冬天的需要。刚才那支千人队押解掳获的匈奴妇女和牛羊马匹撤回大汉境内的时候,只带走很少一部分的草料,加上他们的战马又吃了一部分,这里剩下的草料仍然占了大多数。魏延的这道命令一下,是彻底不给这些妇孺留下活路了。
草原的冬天难挨的不仅是人,还有那些饥饿的狼群。这些妇孺如果不想丧生狼口的话,只有尽快投奔其他的部落。当然了,其他的部落并不会平白无故地救济她们,等待她们的只有成为其他部落的奴隶。
魏延可不会管她们这些人的死活,他清点完自己的人马,确定没有遗漏一人,也没有遗漏一件装备以后,便出发上路,继续完成他的“艰巨任务”去了。
十天以后,派出去参加这次打击匈奴部落战斗的五支骑兵队伍才陆续返回了大汉边境,许多人携带的口粮居然还没有吃完,因为他们一路上都是采取以战养战的方式来满足补给。这次出击草原,一共打击了二十七个匈奴部落。大家仿佛事先约好了一样,每支骑兵队伍都分别掳回了三百七十名年轻的匈奴女子,但是却共计斩首两万八千余级,大大超过了刘欣下达的任务指标,因为所有人都想着要自己来独立完成那四千三百九十个名额。至于牛羊马匹更是不计其数。
令人吃惊的是,经过这样的长途奔袭,五万大汉骑兵伤亡居然不足三百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冲击过程中不慎摔落马下,被战马踏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骑术没有练习到家。由于刘欣事先下了严令,五万骑兵的装备没有损失一件,也没有发生一起**妇女、私匿财物的事件,足见这支大汉军队的纪律严明到了什么程度。
事实上,匈奴部落所遭受的损失远不止这些。除了赵云率领的那队骑兵,每剿灭一处匈奴人的营地,会给那些妇孺留下少量牛羊马匹外,其他四支队伍都是一把火烧个干干净净。失去了牛羊马匹,这些匈奴妇孺除了极少数幸运者逃到了临近的部落,大部分都冻饿而死,或者丧生狼腹。得知消息的那些临近部落也被突然杀入草原的这支来势汹汹的骑兵吓坏了,他们一方面加强戒备,一方面派人前往王庭,将这里的情形报告给他们的於夫罗单于。
匈奴是个游牧民族,并没有建立自己的城池,所谓的王庭实际上也是一处营地,只不过这处营地相对固定,而且规模比起其他部落营地来也要大上许多。
王庭的中间有一处巨大的帐篷,那便是匈奴之主於夫罗单于的大帐。如果单从外表看,这顶帐篷和其他帐篷比起来,除了大一点,就是还有一个金光灿灿的帐顶,再无其他差别。然而,大帐的里面却华丽无比,各样用具一应俱全。
此时南匈奴的三大首脑人物,单于於夫罗、左贤王刘豹、右贤王呼厨泉都在大帐之中,他们的面前放着一只色泽金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烤全羊,可是他们的脸上全都神情凝重,显然震惊于大汉军队突袭匈奴营地的事情。确实,大汉军队已经有近百年没有进入过这片大漠了。这一次,他们不仅来了,而且直接灭掉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匈奴部落,杀死了数万匈奴青壮,掳走了无数牛羊马匹,这种情况从来没有发生过,就算是汉武大败匈奴的时候也没有发生过。因为汉人崇尚儒术,他们不会干出这种任意屠杀无辜者的事情,哪怕对方是异族,他们也不会这样做,至少表面上不会这样做。
於夫罗看了一眼帐内的诸人,沉声说道:“据逃回来的说,这次汉军之所以大肆杀戮,是为了报复图木兰劫掠了凉州边境的一个小村子,他们要让我匈奴十倍偿还。”
呼厨泉吃惊地说道:“十倍偿还?那一个小村子居然会有两千多人?图木兰的部落总共也只剩下几百男丁。”
图木兰便是这次袭扰凉州边境的匈奴部落首领,他的部落也确实只剩下几百名男丁。凉州一带民风彪悍,过去匈奴袭边自己也会有不少伤亡,而以图木兰部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对付一个两千多人的村子。其实,图木兰选择这个季节袭扰汉境,就是想利用汉人普遍以为春天才会有匈奴犯边而不加任何防备,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还真让他得逞了,只是他没有想到会给他的部落带来灭顶之灾而已。
於夫罗叹道:“这只有图木兰才知道了。”
刘豹问道:“图木兰何在?”
於夫罗“哼”了一声,说道:“早让汉人割去了头颅,还让许多族人跟着他受害。也不知道这些汉人军队是从哪里来的,下手绝不留情,全不似往常的做派。”
刘豹突然若有所悟,说道:“我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众人连忙问道:“他们来自哪里?”
刘豹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一定是荆州牧刘欣的军队!”
为了响应董卓的征召,刘豹亲率十万进入关中,原打算能够趁机捞上一票,结果弄了个全军覆没,连带着他在整个南匈奴的地位也发生了动摇。对于在关中与荆州骑兵的一战,刘豹记忆犹新。试想整个大汉,除了那支骑兵,还有谁可以深入大漠,纵横十多天,连灭数十个部落之后全身而返。
於夫罗大怒道:“他一个荆州牧怎么管到凉州来了?谁愿意出使大汉,向他们的皇帝讨个说法!”
南匈奴虽然依附于大汉王朝,但是并没有真正将大汉王朝放在眼里,当大汉王朝强大的时候,他们就会安分守己,当大汉王朝变得衰弱的时候,他们就会跳出来惹事生非,不仅会袭扰汉境,还要和大汉争夺在西域的控制权,向大汉朝廷提出和亲的要求。如今,正值大汉王朝乱作一团的时候,如果不是匈奴内部也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早就要对大汉发难了,又怎么会容忍一个荆州牧欺负到他们的头上。
刘豹冷笑道:“向汉朝皇帝讨说法?只怕皇帝现在也掌握在刘欣的手里。”
他从关中逃回来以后,就忙着和须卜骨都侯进行匈奴内战,根本不知道大汉王朝发生的许多变故,还以为刘协已经落入了刘欣的掌握之中。
於夫罗也知道汉朝权臣的厉害,好像过去几年,大汉朝廷上的事情就是董卓说了算,皇帝其实就是个摆设,于是不假思索地说道:“既然大汉皇帝在刘欣手上,那人们就去找刘欣讨个说法了,谁愿意担任这个使者?”
第451章 既得利益()
南匈奴由于依附于大汉王朝多年,受汉文化的影响颇深,有不少匈奴贵族都喜欢穿汉服、说汉话,呼厨泉就是其中一个,听说有出使大汉的机会,他迫不及待地第一个站了起来,一只手捂着胸前,躬身说道:“启禀单于,小王愿往!”
大汉骑兵深入漠南痛击匈奴的消息传了回来,整个凉州十郡都为之沸腾,深受匈奴袭边之害的凉州边民们更是奔走相告,额手相庆,这样解恨的事情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十万骑兵从大漠撤回来以后,徐晃、张飞分别率领第一、第二军团的骑兵返回襄阳,而赵云的第六军团却继续留在了凉州边境上,防止匈奴人的报复。当徐晃、张飞的大军驱赶着无数牛羊马匹路过沿途郡县的时候,百姓们都自发在夹道欢迎,其中还有不少羌民。
凉州本就羌汉杂居,汉民族由于自身的优越感,常常歧视羌民。而刘欣控制凉州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实行了羌汉一视同仁的政策,这也是他当初对北宫伯玉作出的承诺,也正因为当初他有了这样的承诺,汉军在进驻凉州的时候,才少了许多羁绊。
汉羌一视同仁的政策,不仅体现在税赋上,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羌民可以担任郡县官吏,可以应募参军,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进城定居。这一政策的实施,让羌民们真正觉得自己也是大汉王朝的一员,让他们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当大汉骑兵获胜的消息传来时,许多羌民也深感自豪,因为这些大汉骑兵当中,就有不少他们羌族的好儿郎。
由于这一次摧毁了匈奴数十个部落,掠夺了无数的牛羊马匹,这些牛羊马匹不可能全部驱赶回襄阳,而且荆州也不是合适的放牧之地,更不可能将这些牛羊全部予以宰杀。这些牛羊马匹最好的归宿当然是茫茫大漠,但是刘欣是不可能将它们还给那些匈奴人的,按照原先的计划,这些牛羊马匹全部分给了凉州各郡县的百姓。越是靠近边境的郡县分得越多,越是贫穷的百姓分得越多,不仅汉民有份,羌民也有份,整个凉州大地自然是欢声一片。
由于要分放这些马匹牛羊,徐晃等人返程的速度自然要慢了下来,但是消息却早已经传回了襄阳。拿着那份辉煌的战报,刘欣哈哈大笑道:“今后谁还敢说我汉家儿郎在骑射上不及那些草原部落?”
沮授、田丰都是一脸的苦笑,齐声说道:“只怕这件事情传扬开来,主公又要遭到士林们的唾骂了。”
刘欣不以为然地说道:“怕什么,他们无非是在贪财好色之外,再给刘某加上一条残暴不仁、杀戮成性的罪名而已。虱子多了不咬人,随他们说去。徐州最近的战况如何了?”
沮授拱手说道:“回主公,曹操已经接连攻下了东海、琅琊、彭城三郡。”
刘欣轻轻皱了皱眉头,沉声说道:“这么快?不是有消息说,笮融准备死守彭城,与曹操决一死战吗?”
沮授说道:“曹操的大军过琅琊南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一举攻下了吕县、广戚、武原三县,笮融闻风丧胆,弃城南逃,带着十多万百姓和两万步骑,投广陵去了。”
刘欣笑道:“这个笮融倒是见机极明,他也知道逃往下邳便没有他什么事了,居然跑到广陵去了。”
徐州的治所便下邳,那里是陶谦的根据地,只是现在掌握大权的已经是刘备了,如果笮融逃到下邳,他手下的人马很快便会被刘备收编,没有了人马,他一个光杆司令,说话又有谁听呢?
田丰忧心忡忡地说道:“启禀主公,曹操的大军已经直逼徐州,刘备出兵相迎,连遭败绩,如果再打下去,徐州定然不保。只是袁绍不知何故,至今不曾出兵。”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袁绍多谋而少断,要等他出兵,只怕曹操已经攻下徐州了。”
沮授说道:“回主公,若是曹操拿下徐州,他一定实力大增,将来倒是个麻烦,莫如我们出兵攻其后方,逼他退兵。”
刘欣沉吟道:“人无信不立,刘某既然答应他,两年之内不兴刀兵,自然不会食言,但是,也不能让他这样轻松地拿下整个徐州,总要给他制造点困难才好。”
顿了一顿,刘欣突然问道:“二位先生,不知道徐州百姓的伤亡如何?”
沮授沉痛地说道:“果不出主公所料,曹军所到之处都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许多村庄都不见一个活口。”
其实,因为田丰也在这里,还有一个情况沮授没有方便说,那就是有不少潜伏下来的幻影秘谍也惨遭曹军的毒手。
“乱世人命贱如狗啊。”刘欣长叹一声,说道,“看样子袁绍一时半会还出不了兵,这样,就以曹军滥杀无辜为理由,修书一封,叫曹操退兵!”
田丰迟疑道:“眼看就要攻下徐州了,只怕曹操不肯轻易答应。”
刘欣冷笑道:“告诉他,如果不答应,之前的协议作废!”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是刘欣有这个底气,你曹操可以不接受,也没人强迫着你,不过,如果你不想接受的话,就要做好承受后果的勇气。如果单单是对付徐州的话,或许曹操还不怕与刘欣翻脸,但是曹操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袁绍。曹操攻打徐州除了替父报仇,更多的恐怕也是为了解决后顾之忧,以便全力对付袁绍。曹操绝对不敢在面对袁绍的时候同刘欣两面作战,这一点刘欣可以确信。
其实,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他们手下都有许多精明的谋士,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刘欣才是他们最大的威胁。但是刘欣没有称帝,也没有拥立其他人称帝,总还有回旋的余地,不像他们两个,一个拥立刘协,一个拥立刘表,天无二日,这两个人是无论如何也走不到一起去了。
这些道理不需要点拨,田丰就已经明了,他笑了笑,向刘欣深施一礼,赶紧退下去草拟书信,派人送往曹操大营。
沮授等田丰出去,拱手说道:“主公,要不要将这次出征大漠的情况刊在大汉快报上?也好堵住那些小人的嘴。”
士林中人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因为他们掌握了话语权,而刘欣发行大汉快报的初衷就是要和他们打一场舆论战,争夺这个话语权。从一年多来的情况看,大汉快报的效果还是取得了一定效果,只是百姓当中识字的人太少,还不算十分理想。
尽管大汉快报的效果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总归能够收拢一部分人心,听了沮授的建议,刘欣点点头,说道:“我看可行,记住,要突出匈奴袭扰对凉州边境百姓所带来的危害,淡化这次出征所取得的战果。”
沮授会意,应诺一声,退了出去。
刘欣看着沮授匆匆离去的背影,不禁摇头苦笑,他虽然当着他们的面表现得满不在乎,但是谁又能够真的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呢?不过,他更知道,即使大汉快报上说得天花乱坠,也难堵那些士林的毒舌,因为,这个矛盾是难以调和的。
就拿刘欣和曹操来比较。曹操进犯徐州,打的是为父报仇的旗号,那是私仇;而刘欣出兵漠南,是替凉州边境的百姓报仇,是公仇。曹操在徐州大开杀戒,杀的是同族百姓;同样是杀戮,刘欣杀的却是异族人。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似乎人们骂的都应该是曹操而不应该是刘欣。然而,事实却是,士林中人很快就会给刘欣加上几条新的罪名。无他,只因为刘欣动了那些士族世家的“奶酪”。
士族世家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几乎三公九卿这些朝廷高官都是出自士族世家,他们的子弟只要没有犯什么大的过错,将来就可以非常顺利地踏上仕途。至于寒门子弟,无论你有多少真才实学,想要出人头地也是难上加难。其实,刘欣现在的身份是汉室宗亲,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士族世家,但是,汉室宗亲多了去了,他还算不上接近核心的那一群。
几年之前刘欣便得罪了河东卫家这样一个在大汉赫赫有名的士族世家,导致他在士林中的名声急转直下。虽然刘欣也尽力与士族世家们搞好关系,比如荆州的蒯家、蔡家都得到了他的信任和重用,但是蒯家也好,蔡家也罢,在荆州名头再响,放到整个大汉,却算不上什么。而在整个大汉颇有影响的那些士族世家,如卫家、袁家、荀家都没有站在刘欣这一边。
不仅如此,刘欣任用最多的,还是那些出身贫寒的人士,如沮授、田丰、韩戏、郭嘉,这些人的地位显然还要在蒯家、蔡家之上。其实,刘欣并没有别的意思,他只是任人唯贤而已,但是这样已经足以令那些士族世家不快了。特别是在刘欣宣布实行科举制度以后,更令士族世家对他深恶痛绝,这是彻底动摇了士族统治的根本,剥夺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刘欣正在沉思之时,忽听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民女拜见大人。”
第452章 小心点便是()
刘欣收回思绪,抬头一看,却是貂婵,不由诧异道:“貂婵姑娘,找刘某有什么事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