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警花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警花闯三国- 第2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茫茫草原,我大汉骑兵又不识路径,难觅敌踪,不如依杨大人所言,等来年春天,再行用兵。请主公三思!”

    刘欣哈哈笑道:“公与多虑了,这天下虽大,却没有我大汉精兵去不了的地方。何况,刘某此次用兵,并不是要尽数剿灭匈奴,只不过是给他们一点教训而已。”

    顿了一顿,刘欣沉声说道:“公与,传我的命令,第一军团、第二军团所属骑兵和第六军团即日开赴凉州!”

    第六军团是全骑兵军团,共有五万人,而第一、第二军团中的骑兵配置得又比其他军团要多一些,各有两万人,加上原来就驻守在凉州的第五军团一万骑兵,集结在凉州的大汉骑兵就将达到十万之众。沮授不由吃了一惊,这哪是要给匈奴一点教训,分明是要大动干戈了。

    第二天清晨,一大队一大队的骑兵便从荆州各地陆续拔营北上,而且这一次,刘欣将徐晃、张飞、赵云、庞德、马超、孙策全派去了凉州,这样强大的阵容,就连北伐董卓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

    杨彪也随着这些骑兵一起北上,他主动提出来,自己有几个家人去过南匈奴一带,对那里的地理略知一二,愿意让他们担任大军的向导。杨彪现在已经想通了,无论将来如何,自己的儿子现在都是在刘欣的手下做事,他帮刘欣,也算是在为儿子挣点分。

    刘欣调动大队骑兵北上的时候,曹操也开始行动了。他并不担心袁绍,这个人空有千军万马,却优柔寡断,只要自己的动作够快,拿下徐州以后,恐怕袁绍的人马还没有开始动作呢。他唯一担心的就是刘欣,尽管刘欣承诺了两年内不会对他用兵,但是他并不相信刘欣,因为他感觉得出来,刘欣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而且他也不太注重自己的名声。一个不会被自己的名气所拖累的人,又怎么会在意一个口头的约定呢?所以,得知刘欣的大军北上凉州,且不管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曹操都觉得是个好机会。

    自从兵败襄阳城下以后,曹操也开始重视起骑兵来,尤其是体会到了马鞍下各拴一个铁环的好处,他手下的骑兵战力迅速提高了起来。这一次,曹操便让夏侯惇、夏侯渊兄弟率一万精锐骑兵为先锋,皆头裹白布,竖起一面大旗,上书“报仇雪恨”四个大字,浩浩荡荡杀奔徐州。

    刘备杀了孙观,赶跑了臧霸,假借他二人结连曹操的名义,占了琅琊,顺利接管了城中的三万军马。但是,刘备也知道,这些人马表面上服从自己,背地里并不一定那么听话,于是一直呆在琅琊没有离开,而且,他手下除了关羽,也没有其他得用的人可以统率这支军队。

    听说曹操的大军杀了过来,关羽提起青龙刀,拱了拱手,说道:“大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曹贼胆敢犯我疆界,待小弟引军杀他一场!”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如今三军新附,人心未稳,加之曹军势大,不可轻敌。不如弃了琅琊,收各郡之兵于徐州。徐州城高池深,足可坚守。待曹军久攻不下,袁绍、刘欣必会闻风而动,到时候,曹军可以不战自退!”

    关羽并非没有自己的主见,但是他对刘备太尊敬了,向来以刘备的马首是瞻,从来不会违拗他的意思,于是应诺退过一旁。

    于是,刘备未经一战便弃了琅琊,带着从臧霸、孙观手上夺来的那三万人马,匆匆撤往徐州。

第444章 如临大敌() 
早在前几天,曹操将要大举来犯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琅琊各地,已经有不少乡民进城投亲靠友,弄得城里的百姓也是人心惶惶,如今看到琅琊的守军突然拔营而去,就连许多辎重都丢弃不顾了,更加确信无疑了。一时间,城里的百姓无论贵贱贫富,也纷纷收拾细软,向南逃难。因为,满城散布的流言说得十分清楚,曹操这次是替父报仇来了,曹军所过之处都将鸡犬不留。蝼蚁尚且偷生,何况这城中的百姓。

    此时的琅琊城,太守臧霸不知去向,都尉孙观及一众属官也大多被刘备率军绞杀,就连城门口的守卫都不见了踪影,更不要说有人来维持秩序了,百姓们争相出城,拥挤不堪,几乎要将城门给堵上了。

    其实,刘备也知道这些百姓都是重要的资源,不仅仅能提供税收、徭役,而且可以解决大量的兵员。他虽然很想将这些百姓一起带走,但是他却不能这样做,因为他刚刚接管了臧霸的军队,本就难以服众,军心自然不稳。如果再带上这些百姓,万一在路上生出什么事端,情况就会变得理复杂了。除此之外,刘备不敢带着那些百姓还有两个原因,一来影响行军速度,二来由于他一向行事低调,除了小沛,在徐州其他地方并没有什么名声,百姓们也不见得愿意听他的。

    听说曹军的前锋都是骑兵,很快就会追过来,百姓拚了命地往南逃。但是,逃难的队伍中有许多都是拖家带口的,尤其是那些家中有老人孩的,半天也走不了多少路,于是便渐渐掉队了。不过,沿途又会有更多的百姓听到传闻加入进来,所以,整个逃难的队伍还是越发壮大,最后竟然多达二十万人。

    传言并没有错,曹军的前锋确实都是骑兵,但是并没有如他们想像的那样,很快就追杀上来。

    曹操行事虽然很凶残,但他毕竟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人,当然不可能下达这种大肆屠戮乡民的命令,说他要将整个徐州杀得鸡犬不留,只是幻影秘谍散布的谣言。曹操下达的命令是,凡是遇到拒不投降,妄图抵抗者,一律杀无赦。

    但是,幻影散布的消息还是不幸言中了,曹军所经过的村镇,真的是一片鸡犬不留的景象。因为,曹操这次派出来的仍然是青州军,就连那一万名精锐骑兵也是从青州军中挑选出来的。

    这些青州军大多数原来就是从徐州被赶出去的黄巾余党,现在又杀了回来,成了名符其实的“还乡团”了。黄巾军原来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只不过这些农民造了一回反,当了一回强盗,性情也就悄悄发生了变化。

    虽然,曹操有命令,投降者不杀,但是这些青州军可不管这些,他们不仅要报当年被逐出徐州的一箭之仇,还要大肆劫掠一番,真的是逢人便杀,管你投降不投降,所过村寨都是焦土一片。

    开始,夏侯惇、夏侯渊对于部下烧杀抢劫的行为都是视而不见,但是这样一来,也就影响了骑兵的行军速度,因为大队的骑兵忙着杀人越货,自己已经乱作一团,不成队列了。进了琅琊这座空城,夏侯惇、夏侯渊不得不将队伍收拢起来,暂且驻扎城中,等待曹军的大队人马到来。

    却说那天臧霸莫名其妙地遭到了关羽的突然袭击,虽然利用“奔牛阵”侥幸逃得性命,但是也受了重伤。他被亲兵扶上战马以后,一路狂奔出去五十多里地,终于力竭不支,从马上摔了下来,昏死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茅屋之中。臧霸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只听有人说道:“太守大人,你终于醒了。”

    臧霸循声看时,却是一名大汉,不由问道:“我这是在哪里?壮士又是何人?”

    那大汉将臧霸扶了起来,拱手说道:“在下徐盛,乃是大人治下一小民,这里是小民的家。刚刚从地头回来,便见大人栽倒在路旁,小民曾在琅琊城中见过大人,所以认的,便将大人救了回来。刚才小民查看过了,大人的腹部被锐器刺中,幸好没有伤着脏腑,将养些日子应该无碍了。不知道是何人将大人伤成这样。”

    臧霸不觉苦笑,他肚子上的伤哪是什么锐器所刺,分明是被牛角挑破的,真不知道该如何对他说起。不过,臧霸也知道自己是被这个自称徐盛的人救回来的,看这屋里的陈设,想必他也是个贫寒之人。臧霸自己也出身贫寒,徐盛于他又有相救之恩,他倒不敢对徐盛过分轻视,慌忙要施礼道谢,却被徐盛一把拦住。

    徐盛扶着臧霸坐好,又说道:“大人,今日天色已晚,明天一早,小民便送大人回城去。”

    臧霸慌忙说道:“万万不可!琅琊城我是回不去了。”

    徐盛不觉一愣,连忙问道:“前些日子便听说曹操又要进犯徐州,莫非琅琊城已经被他攻克了?”

    臧霸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曹操,是陶使君收留的那个刘备,他假言劳军,突然发难,要取我性命。”

    徐盛沉吟道:“小民曾听人言,刘备刘玄德在小沛的时候,与民秋毫无犯,应该是个正人君子,怎么会做这种事?”

    虽然徐盛早就听说过刘备的一些事迹,但是臧霸这几年在琅琊也干得有声有色,对当地百姓也还不错,所以他一时倒也拿不定主意,这臧霸和刘备二人到底谁对谁错。

    臧霸叹息道:“知人知面难知心,世上的事谁又说得准呢?等我在此将养几日,再回去见陶使君,当面问个清楚。”

    然而,第二天一早,徐盛就匆匆跑了进来,说道:“臧大人,外面传言越来越盛,说是曹操的大军已经开拔南下,这里恐怕是呆不住了,我带着大人一起往徐州去。”

    臧霸想了想,说道:“我的伤还没有痊愈,若是碰到刘备岂不是自投罗网?彭城笮融与臧某倒有些交情,不如先去彭城暂呆些时日,再作打算。”

    徐盛虽然在乡野务农为生,闲暇时却喜欢习文练武,也常常打听一些时事,早听说笮融贪得无厌,对他很不感冒。

    但是,救人救到底,送臧霸回琅琊城已经不可能,而臧霸显然不能确定刘备突然动手是不是出于陶谦的主意,暂时也肯定不敢回到徐州去,看来也只有将他送到彭城一途了。

    徐盛家中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破车倒有一辆,平时用来拉粮运草,于是便将耕地的老牛牵了过来,套上车子,将臧霸扶到车上,一把火烧了那间破茅屋,往彭城而去。

    经过一夜的休息,臧霸的精神明显好了许多,脸上也有了些血色,他看到徐盛居然烧了自己的茅屋,不由诧异道:“徐壮士,你这是做什么?”

    徐盛拎起一袋干粮放到大车了,自己坐在车辕后面,“啪”的扬了一下大鞭,那老牛“哞”的一声,慢悠悠地往前走去。徐盛这才回过头来说道:“不瞒大人,若不是昨日为了救你,徐某昨天下午就要走了。”

    昨天两个人聊了许久,臧霸已经知道徐盛家境虽然贫寒,却也有几亩薄田,生活倒还过得去,却突然想要背井离乡,更加奇怪了,问道:“莫非你也担心曹操来袭?”

    说实话,臧霸对于曹操还是颇有好感,觉得此人算个英雄,当曹操要兴兵来犯的流言传到他耳朵里的时候,他也曾经考虑过,如果曹操真的来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降了也没有什么丢脸的,所以他并没有将曹操来袭的消息放在心上。

    徐盛一边赶着牛车,一边笑着说道:“确实有些担心,不过还有其他原因。臧大人应该听说过糜先生?”

    “你是说糜竺?”臧霸沉吟道,“岂止是听说,彼此还有一些交情呢。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弃主公而去,还害得主公与荆州军之间大杀一场,真是想不通。你问他作甚?”

    徐盛说道:“前几日听人说起糜先生在吴郡设了个什么难民营,专门收拢各地逃难的百姓,不仅管吃管住,还会分发过冬的棉衣棉被,将来更会分配田地,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所以徐某想过去看看。”

    臧霸吃了一惊,脱口问道:“吴郡?那不是要过江吗?”

    徐盛不假思索地说道:“过江怕什么,我先将你送到彭城,然后转道广陵,寻条船儿便可。”

    臧霸不再说话,低下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一路上,却不时碰到逃难的百姓,居然有不少人都是相约前往广陵的。因为去广陵和去彭城并不是一条路,转过岔道口以后,路上的百姓并不见减少,原来,这些百姓也听说曹军打过来了,正匆匆逃离家园,而且传说琅琊那边已经被曹军杀死不少人了,让臧霸听了暗自叹息,幸好他自己的家眷并不在徐州,倒不用十分担心。

    行了三日,沿途也经过好几座县城,都是城门紧闭,不肯放一个逃难的百姓进城,据说是担心有曹军的探子混在里面。徐盛只得赶着牛车绕过一座座城池,直奔彭城。谁知,彭城也是四门紧闭,城头上的士兵都是刀出鞘,箭上弦,如临大敌。

第445章 最后一面() 
这时候,臧霸的身体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了,他和徐盛二人一起跳下牛车,来到彭城外大声喊道:“城上的人听着,某乃你家太守的旧交,姓臧名霸,速速开门放我等进城!”

    回答他的却是一通乱箭,若不是二人都有些本事,躲闪及时,险些被射成刺猬。

    徐盛朝着城头狠狠地“啐”了一口,转身说道:“臧兄,我看你也不要再记挂着什么旧交了,彭城看样子是进不去了,不如跟我一起去吴郡投奔糜先生。”

    这些天,两人整天都呆在一起,彼此熟悉了,相互之间说话也就随便起来。臧霸倒是有心投靠曹操,不过,如今他的手上没有一兵一卒,也不知道曹操肯不肯接纳他,走投无路之下,也只好说道:“罢了,先去广陵看看再说。”

    关闭郡县城门,不让逃难的百姓进入,确实是笮融下的命令。笮融知道自己手下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守守城都不知道能不能行,更不要说去与曹军野战了。现在已经不是和平时期,城池虽然可以抵御敌人一时的攻击,但每座城池里的物资都是有限的,多一个人就多一份消耗,他自然不肯放逃难的百姓进城了。

    徐盛和臧霸重新坐上牛车,绕过彭城,天色渐晚,来到一处庄园。

    臧霸说道:“徐壮士,你我去那庄子上借宿一晚可好?”

    他们虽然有辆牛车,不过这些天来都进不了城,只能露宿在荒野,徐盛倒还真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上一觉,当即表示赞同。可是,他们一进庄子,映入眼帘的,也是一番乱哄哄的景象,人们也忙着收拾行装,准备着外出逃难呢。

    原来,这里正是张昭的庄子,他前些日子带着家人在庄中小住,结果就传来流言,说是曹军要大举来犯,接下来,各郡县的城门都紧紧关上,禁止任何人出入,他们想回城也回不去了。

    出现这种情况,是张昭绝对没有想到的,他不禁坐立不安起来。如果在城中还好一些,毕竟有高大的城墙挡着,官府也会抽调丁壮不城守护,或许可以抵挡一时。但是,他这座庄园就不行了,连个栅栏都没有,如何能够抵挡千军万马。

    张昭也想过外出逃难,一是故土难离,二是家业难舍,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就听说庄上来了两个人前来投宿,一见之下,大吃一惊道:“这不是琅琊太守臧霸臧大人吗?”

    臧霸也认识张昭,知道他是徐州一带的名士,一脸苦笑地说道:“臧某现在算不上什么大人了,只是一逃难之人,还望张先生收留。”

    听完臧霸、徐盛的叙述,张昭也是唏嘘不已,他并不知道臧霸曾经动过投降曹操的心思,只知道这个人还是有些本事的,如果有他在琅琊,不见得曹操就轻易能够攻得下来。当初陶谦入主徐州的时候,曾经派人来请张昭出山相助,但是张昭感觉陶谦难有大的作为,因此没有答应,如今又看到他自毁长城,更加佩服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英明。

    张昭已经暗下决心,要和他们一起逃难到吴郡去。虽然前些日子,他也听说糜竺在吴郡设了个难民营,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