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扭扭捏捏,只是不说话。
刘欣恼道:“奉孝,你怎么婆婆妈妈的,枉你还敢号称lang子。愿不愿意,不就一句话的事吗?”
郭嘉抬头看了刘欣一眼,满脸为难地说道:“可是,唐姑娘的身份摆在那里,属下”
刘欣摆了摆手,说道:“你只要回答我愿意还是不愿意,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我自会安排。”
郭嘉咬了咬牙,狠狠地点了点头。刘欣笑道:“这不就结了,我这就帮你上门提亲去!”
为了避嫌,自从何莲与唐娴安顿下来以后,刘欣就没有来她们暂时栖身的那个小院。看到刘欣走了进来,想到当年她们刚刚来到襄阳的那一幕,何莲不禁有些脸红,慌忙躬身施礼,掩过脸上的尴尬,说道:“不知刘大人光临寒舍,有失远迎,请大人勿怪。”
刘欣笑道:“您是太后,该微臣向您行礼才是。”
何莲苦笑一声,说道:“刘大人,咱们也不说那些客套话了,何莲这样的情形,还算得什么太后?再说了,何莲也不想做什么太后,如今只想求大人一件事。”
刘欣没想到何莲对于唐娴的事情如此上心,不禁颇感意外,于是也不再绕弯子,直接说道:“太后是说唐姑娘的婚事?若要让唐姑娘的婚事顺顺利利,您就得继续保持这个太后的身份,因为微臣需要您的一份诏书。”
何莲叹息道:“其实有没有这份诏书,刘大人还不是照样可以上位,何必要妾身多此一举呢?”
刘欣笑道:“太后您误会了。您既然已经认下唐姑娘为义女,微臣便想求您颁下一份诏书,封唐姑娘为我大汉的公主,从此唐姑娘的身份自然也就改变了,您再想让她嫁给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何莲虽然算不得十分聪慧,却也身居高位多年,过去没有想到这一层,如今经刘欣这一点醒,顿时豁然开朗,只要这份诏书发下去,唐娴的身份便不成问题了,不要说改嫁一次,就是改嫁十次八次,朝野之间又有谁敢说个不字?
前天何莲曾经为这事去了一趟州牧府,得知刘欣还没有从南中回来,没想到他今天一大早就专程登门拜访,还想出这么一个万全之策,何莲心中感动,连声说道:“刘大人考虑周详,妾身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那么妾身就以太后的名义再颁两道诏书。”
刘欣诧异道:“两份诏书?”
何莲点点头,说道:“一份册封娴儿为长乐公主,一份拥立刘大人登基称帝!”
刘欣慌忙说道:“启禀太后,此事万万不可!”
何莲反问道:“有何不可?刘协暗弱,撑不起大汉的这片江山。而刘大人在荆州的所作所为,深得民心,若是刘大人做了这大汉的皇帝,实乃百姓之福,社稷之幸!”
刘欣比谁都清楚,如果他现在称帝的话,很快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刚刚结束的征讨董卓的战争,损耗巨大,他绝对不能承受另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即使他在和其他诸侯的战争中侥幸获胜,巨大的伤亡也很有可能令汉民族元气大伤,到时候便给了外族以可乘之机。
但是,如果能够得到何太后的诏书,那么刘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统治着司、荆、益、凉四州之地,而且随时可以对那些不听话的诸侯实施打击,所以接受这份诏书或者不接受这份诏书,各有利弊,倒让刘欣左右为难。
刘欣的脑子转得飞快,很快便有了主意,拱手说道:“微臣不敢有此非分之想。然而天下纷乱,百姓苦不堪言,微臣也是责无旁贷。既然太后愿意颁下诏书,微臣斗胆,请太后委微臣司、荆、益、凉四州总管之职,统领四州军政事务,以图振兴汉室。”
不要说何莲了,天下又有几个人看不出来刘欣迟早要当这个皇帝。何莲现在已经完全想开了,刘协肯定是保不住这个皇帝的位置了,与其将江山让与外姓人,倒不如给了刘欣。
何莲的本意是直接将刘欣推上皇帝的位置,自己今后就跟着唐娴一起生活,颐养天年、不问世事,但没有想到刘欣居然不肯接受她的拥立诏书,不由沉吟起来,说道:“既然刘大人暂时不想即皇帝位,妾身便依大人所言,委大人以四州总管之职,统领四州事务,兼摄朝政!”
刘欣也没有矫情,能够兼摄朝政,那是再好不过了,于是拱手说道:“微臣多谢太后恩典!”
看着刘欣躬身退出去的身影,何莲幽幽一叹,同是汉室宗亲,这个刘欣可要比刘宏强多了,如果当初真对自己用强,倒也不一定是件坏事。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大胆想法,让何莲自己都吓了一跳,可是她也明白,这件事只能想想而已,却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
刘欣处理完郭嘉和唐娴的事情,心情舒畅,一路哼着小曲返回州牧府,却见沮授守在门外,不由奇怪道:“公与,你这时候过来,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沮授神色凝重地说道:“启禀主公,刚刚接到邺城传来的急报,袁绍搞出了大动作!”
第400章 增兵徐州()
原来,曹操将刘协接到濮阳以后,自封丞相,又让刘协下诏,任命袁绍为大将军、袁术为大司马。袁绍接到诏书,看到曹操的位置反在自己之上,心中不忿,召集文武计议。
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拱手说道:“曹操匹夫,竟敢窃居上位。末将不才,愿领十万大军,踏平濮阳,生擒阿瞒!”
“颜将军勇冠三军,万人莫敌,但是曹操如今占据了青、兖二州和豫州大部,实力也不容小窥,还当谨慎行事。”审配摆了摆手,献策道,“曹操一向钱粮短缺,前次偷袭襄阳又是大败而回,要想供养朝廷百官更加困难,主公何不借机差人迎皇帝于邺城,到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便是主公了。”
袁绍听信审配的计谋,果然修书一封,派人送往濮阳,结果被曹操大骂一通赶了回来。
前次董卓废刘辨立刘协的时候,袁绍就曾经想要拥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偏偏当时刘虞的权力已经被公孙瓒所夺,不敢应承,没过多久,刘虞更被公孙瓒所杀。如今,公孙瓒已经为他所灭,兼并了冀、并、幽三州,又得到匈奴和乌恒相助,实力远在曹操之上,又如何肯屈居曹操之下。
得知曹操不肯交出刘协,袁绍大怒,又将帐下文武召集起来,商议要另立新君。其实所有人都知道,袁绍要立的只不过是个傀儡罢了。恰巧山阳人刘表,亦是汉室宗亲,与袁绍素来交好,避祸逃在冀州。于是,众人便纷纷提出来拥立刘表为帝,刘表居然也就答应了下来。
听沮授说明了情况,刘欣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占了本属于刘表的荆州,还纳了本应该嫁给刘表的蔡珏,结果反倒成全了刘表当了皇帝,不觉好笑,对沮授说道:“公与,他称他的帝,管他作甚。”
沮授满脸忧色地说道:“启禀主公,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刘表又素有名望。如今袁绍拥立刘表,于主公一统天下的大业多有妨碍。”
其实,沮授本意是想劝刘欣借这个机会即皇帝位,可是看到刘欣丝毫没有将刘表称帝的事情放在心上,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刘欣笑着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如今,曹操拥立刘协,袁绍拥立刘表,二人形同水火,早晚必有一战。以刘某观之,曹袁二人势均力敌,若是开战,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有什么好忧愁的?”
沮授拱手说道:“若果如主公所言,曹袁两家开战,正可利用这个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刘欣笑道:“公与,政策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我既然已经订下了休生养息的大方向,就不会轻动刀兵。不管曹操和袁绍有什么动作,我只以不变应万变,暂且由他去。中秋将至,我倒是很担心文远那边的情况啊。”
沮授说道:“张将军与陶谦手下的糜竺、曹豹均相交甚欢,暂时应当没有什么危险,只是消息传递有些困难。而那些将士们长年背井离乡,难免心生怨怅,不如将他们调回襄阳稍作休整,敢问主公意下如何?”
其实刘欣最不放心的就是徐州,因为徐州有刘备在。刘欣知道刘备这个人非常有韧性,别看他现在无所作为,只要给他一点机会,说不定他就能够咸鱼翻身,就冲着这一点,刘欣也不愿意将张辽和那五千将士调回襄阳。
但是,沮授说的也很有道理,将心比心,自己在外征战几个月,还有些思念家里的妻儿,何况这些士兵们在外面一呆就是两年多,不由沉吟起来,问道:“李明的信鸽训练得怎么样了?”
沮授欠身说道:“回主公,前几天属下还去那里看过,目前能够派上用场的信鸽并不多,大约只有十多只,如果再过个两三年,就会有大批信鸽能够投入使用。到时候,不仅军队之间,就连幻影秘谍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信息传递了。”
“公与,你也不要将希望全部寄托在信鸽上面,毕竟鸽子在飞行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有可能被敌人截获。”刘欣笑着说道,“不过,有了这十几只信鸽倒是能够方便与文远之间的互相通信,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将这些信鸽运到徐州去?”
沮授说道:“这事却也不难,韩胤已经在襄阳呆了一月有余,想要求见主公,重修旧好。主公可以虚与委蛇,假意答应袁术的请求,另外提出条件,要保证荆徐之间的道路畅通,这样一来,便不成问题了。”
刘欣想了想,说道:“那好,韩胤我就不见了,这件事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保证与徐州之间畅通无阻,实现驻扎徐州军队的定期轮换。”
沮授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徐州的情况远没有他想像得那么严重。这些将士离家日久,思乡之情在所难免,但是在荆州时,刘欣就经常要求军队利用训练的间隙帮助老百姓干活,这些将士们到了徐州以后还保持着这个习惯,经常帮助当地的老百姓干些农活。所以,这些将士与当地百姓的关系十分融洽,倒也有点在家的感觉。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些将士们都很年轻,个个血气方刚,而严明的军纪是禁止他们出入青楼这类场所的,夜晚的时光总有些难熬。
徐州城外的荆州军大帐中,张辽的眉头皱成了个“川”字,他的面前又摆了一份卷宗。昨天夜里,两个士兵耐不住寂寞,偷出军营,与邻近村子里的姑娘幽会,被人拿住,扭送了过来。也亏得他们平时对于周围的百姓多有帮助,被发现的时候又没有反抗,这才没有被人们活活打死。这已经是今年发生的第三起这类事件了,按照军规都是应该斩首的,但是张辽却有些下不去手,而且当地的百姓也主动替他们求情,张辽只得将他们暂时囚禁起来。
突然,有亲兵前来禀报,高顺将军从襄阳来了。
张辽与高顺在洛阳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一面,二人也算得上是故交了,听说高顺过来,不由又惊又喜,慌忙迎了出来。
原来,沮授与韩胤的谈判进行得十分顺利,韩胤对于刘欣的条件几乎全盘接受,双方再次签订攻守同盟,而袁术也将通往徐州的道路对刘欣开放,允许刘欣的军队自由通过。于是,刘欣并首先对第四军团进行了改组,任命张辽为军团长,高顺为副军团长,由高顺率领五千骑兵、一万步兵前往徐州接替张辽。并且刘欣还规定,这样的轮换以后每年进行一次。这次军队轮换也为今后大汉驻外军队轮换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对于高顺的到来,张辽自然是万分高兴,一年的轮换周期虽然也不短,但还是士兵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得知自己马上就可以离开徐州返回家乡,军营里的士兵都是兴奋不已,士气一时大振。
徐州城外突然多了一支大军,消息传进城中,陶谦慌忙召集文武计议。
糜竺拱手说道:“启禀主公,属下以为正因为荆州军驻扎于此,袁术、曹操、刘繇等人才不敢轻举妄动。属下观张辽此人素来忠义,应当没有图谋徐州之心,若是主公不信,属下愿意亲自前往荆州军营,一探究竟!”
徐州文武群臣平日里常常接受张辽的吃请和馈赠的礼物,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虽然心中对荆州军调动的目的也有些怀疑心,却都选择默不作声。
陶谦知道糜竺将妹妹许配给张辽的事情,担心他有异心,不由转向陈登问道:“元龙,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陈登也得过张辽不少好处,他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但有两件事情却令他不能拒绝。一是他自幼体弱,后来华佗路过此地帮他医治,近来又有些复发,是张清帮他看好的,自然欠下刘欣一个大大的人情。二是,张辽所送物品并非金银珠宝,而是用襄纸印刷,装订成册的一批典籍,这些东西不要说在徐州,就算在襄阳也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
正因为如此,陈登一直低着头不吭声,现在听到陶谦问他,知道躲不过去,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回主公,荆州军横扫西凉,威震宇内,如果他想要攻打徐州的话,完全可以大张旗鼓,有什么必要费这些周章吗?”
陶谦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子仲,那么就请你前去探听一番。”
其实糜竺也有些心虚,不知道刘欣突然增兵徐州究竟是何用意,得了陶谦的吩咐,赶紧回家,想要准备些礼物前往城外的荆州军大营,却听门人拱手说道:“老爷,张将军和另外一位将军已经在府中等候多时了。”
糜竺没有想到张辽会主动登门,颇感意外,不过那颗忐忑的心倒放了下来,这说明荆州军此次前来是没有恶意的。
张辽本就孤身一人,老家又在并州,对于回不回襄阳倒也无所谓。不过,刘欣既然下了命令,他也不敢不遵从,于是便带了高顺前来糜府拜访,也算是为他今后在徐州的交往穿针引线。
一见糜竺进来,张辽连忙起身说道:“子仲兄,我来给你介绍一个人。”
第401章 拿不定主意()
请神容易送神难,陶谦现在就有这样的想法。
徐州殷富,户口百万,马步三军近十万之众,而陶谦能够坐稳州牧的位置,足见他并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不仅如此,陶谦还很有识人之明,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难成大器,与其让他们子承父业,以致在乱世中艰难求存,倒不如将徐州拱手让与贤良之人,或许反而可以让子孙后代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两年前,随着陶谦年事渐高,身体又一向不太好,便起了挑选接班人的想法。正是在这时候,刘备到了徐州,并自然地成了陶谦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选。孔融介绍过,刘备是汉室宗亲,素有贤德,而且还没有什么根基,如果自己将徐州牧的位置让与他,他一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也就会更加用心地照顾自己的后人。这便是陶谦相中刘备的原因。虽然刘备婉言谢绝了陶谦的好意,但陶谦还是将他留了下来,暂时安置在了小沛,便是考虑等将来有了机会,再次将这州牧之位让与他。
有了这层想法,所以陶谦想要送走的那尊“大神”自然不是刘备了,而是张辽和他的五千兵马。
当初,张辽可以说是不请自来,但是因为陶谦害怕遭到孙坚的报复,而主动请求张辽留下来,这一留就是两年。两年中,张辽不仅与徐州文武官吏交往甚密,还和糜竺结下亲事。这些情况当然瞒不过陶谦的耳目,也渐渐引起了陶谦的注意。不过,毕竟张辽的手下只有五千人马,陶谦还不是十分担心。但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