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富翁-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想再开服装这条线,或许要等到自己这边的电子产品都比较稳定了,才会有这个精力。

    这年头北京路并没有正式的成为步行街,在马路上依然会有公交车的经过,在走廊外还有铁栏围起来,苏景祯与陈桦随着人群,很没素质的从一个缺口里面钻了出来,跑到了对面的走廊里。

    也正因为这样的事情转移了陈桦的注意力,让她感觉到了自己身体好像又有了力气,并不需要再依靠在苏景祯身上了,于是她稍微的拉开了一点距离,看着走廊里面的店面,小声的说道:“那我就要好好的研究一下,得多去问问蒋阿姨,我家可不像你家,我家现在就只有服装了呢。”

    “不急,你看这条街上的人就知道了,未来几年内服装都还会是比较好赚的行业,先站稳了脚跟在慢慢来吧。”看着服装品牌店里人头涌涌,好像里面的衣服不要钱一样,不断有有人走进店里,苏景祯悠悠的说着。(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一章 陆续登场

    这次在省城与陈桦的见面,不单纯是把西湖路的直营店交给她去监督,还有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的监管工作也要她一手抓的,这也是苏景祯想帮助陈桦家里的服装厂拓展市场的一个办法。

    毕竟他知道来料加工是玩不了多少年了,服装加工企业以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做自有品牌,不然就只能沦为代工厂,而且当铜关镇附近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昂的时候,代工厂的利润就会变得越来越低,最后就会导致入不敷出,直至企业的破产。

    这一天,苏景祯都在对陈桦讲述自己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对服装业、电子业、网络业、娱乐、快餐,只要他自己记得的,都会大致的对陈桦说一说,就是想提前让陈桦自己选择一个方向,男人怕入错行,女人其实也怕的。

    陈桦也乐于在大学期间就可以实践一下自己在学校里面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如何完善一家公司的财务制度,如何监管流动资金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在苏景祯在省城的这些店里得到印证。

    之前蒋秀霞就安排了一个自己比较信任的中层负责白马那边的管理工作,但毕竟不能随时监管,中间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漏洞,例如阴阳价之类的,陈桦加入进去之后,虽然并不能完全的杜绝这样的行为,但多一个监管毕竟还是能有效的阻吓那些手脚不干净的员工的。

    告别了陈桦,苏景祯赶回窗口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在这个暑假期间不但要参与到工厂的建设,还必须把这些工厂的股权结构明晰起来,特别是他与袁光华之间的利益分成,虽然袁光华与他本身并不在乎这些钱到底是在谁的手里,但万一袁光华以后娶了老婆呢?这就会出现一些不太稳定的因素,所以现在必须解决掉。

    这也是他把乔安娜带过来的原因,当然乔安娜并不熟悉国内的法律,这就需要她与叶钜文两人慢慢的根据内地的法律法规去制定合适的公司章程。

    在苏景祯回来之后,袁光华就能抽出时间来,他有另外的要事需要办,因为vcd的生产线现在也调试完毕了,可以进入到试生产的阶段,大家开了一个短会之后,决定还是按照卡带式随身听的宣传方式,不过这次大家要玩一个大的。

    “喏,这是国内的工程师按照你的意思重新设计的遥控器,我们把很多在主机面板上的功能按键都取消了,把这些开关功能的按键都放到了遥控里面,这样面板就会变得很简洁,在大小厚薄上面就有了充裕的腾挪空间。”今天是vcd第一批试产

    下线的时间,大家都来到了天星的工业区里面。

    等产品一下线,袁光华就把整套的vcd放到了大家的面前,开始向大家炫耀起这款号称目前市场上面最轻最薄的vcd。

    “这款机器不但面板是铝合金的,后盖也是使用同样的材料,经过对比,我们的产品比现在市面上的产品轻了一半都不止,不过现在国内有些思维方式还没彻底的转变,他们对比较厚重的产品会更有信心一点,所以我也不知道现在这款vcd上市会有什么结果。”面前这台vcd是用阳极氧化铝作为外壳的,沙银色的外壳与一般vcd的黑色外壳比较起来的确显得比较高档。

    “那些什么纠错能力之类的呢?有没有与其它产品拉开的差距?”苏况这种技术人员最喜欢研究的就是机器的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第一时间想知道的也是这方面的东西。

    “都有,这些是景祯在美帝那边的技术团队解决的问题,我们做过对比,同一张光碟,我们的机器比别的产品会更加的流畅,对光碟上面的划痕的纠错性更强。”袁光华早有准备,让工作人员拿出一台万燕,还有一张vcd碟片,开始播放给大家看,用事实来证明自己家产品的纠错性。

    “景祯,这款vcd你想卖多少钱?”张鸿是工厂的负责人,产品就相当与他的孩子,所以他关心自家孩子的价值。

    “之前做了些调查,一般高档的vcd现在价格都是四五千的,咱们这款产品光外形就这么优秀了,可是为了抢占市场,咱们也不能定一个很高的价格,要具有竞争力,而且必须要打响头炮,我初步决定是卖4599,半年之后,也就是大概在春节前会降价,毕竟现在大家都有在春节前购买高档商品的习惯,再那个时候再掀起一轮价格风暴。”

    苏景祯也是研究了这个问题很久了,在他的记忆里面,在早期的国内市场,vcd可是真真的高档市场,要是进口的vcd他见过能买到6000+的,现在定价4599也算是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价格了。

    可是这样的价格不能维持得太久,因为vcd的改装太容易,很多cd厂家只要购买了解码器就可以直接把cd改成vcd,所以到了后期vcd就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到了2003年左右,vcd就彻底的从神坛上下来了,最便宜的产品只需要三五百就能买到。

    当然这也是因为dvd的出现与人们娱乐方式的改变造成的,不单纯是vcd本身的问题,所以钱要在初期就必须赚够,然后在利润减低之前就必须把生产线给减少,不能盲目的扩张。

    “这个价格有点低了,我觉得我们的产品是可以买到5000元这个档次的。”苏况自从自家的vcd生产线开始调试的时候就在跟紧市场价格的调查,在他的眼里,觉得儿子的定价有问题。

    “爸,要是价格太过于高昂的话,那么市场的占有率就会很低,对品牌的发展有些不太有利,而且我们并不是只生产一款vcd啊,这只是最初级的产品,是1。0的解码芯片,之后还会陆续的生产出技术更先进的,只要保证一个质优价廉的口碑,这对我们公司其他产品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

    苏景祯从开始做实体就强调价格要具有市场竞争力,因为他知道要培育一个品牌是相当的不容易的,而且电子消费品属于快销类的产品,市场空间十分的有限,要是把握不住时机,错过的最适当的时间,想把产品卖出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二章 VCD的市场前景

    vcd的试产成功,价格与宣传模式的确定,工作有条不紊的在进行。

    到了六月底,卡带式随身听的首批货款开始陆续的回收,新的订单也在不断的签订中,因为首轮的产品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很多分销商也都加大了订货的数量。

    不单是本省的分销商上门,那些在窗口和省城混的批发商们也看到了商机,业内本来就不会有太多的秘密,当利润比例一被人探查到了之后,外省的分销商就好像蜜蜂发现了花蜜一样,纷纷上门洽谈。

    “哈哈,景祯,这次真的要发财了,你看这次订单的数量,光是省城和窗口就达到了八千台,还不算其他地级城市的,按照这个势头,咱们这款随身听在全国范围内卖出十万八万台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袁光华临出发去帝都之前,拿到了第二轮订单的数量,他开心的都有些飘飘然了。

    苏景祯正与乔安娜在设计新的公司架构,听见表舅这么说,就开始泼冷水了,他有些郑重的说道:“表舅,你不能把内地的一些城市的消费能力与咱们相比较,现在内地大多数的城市都还是几百块一个月的工资的,让他们掏出一个月的工资来购买一款随身听,很多人都会非常的慎重,所以咱们这个订单的数额并不能代表什么。”

    “嘿嘿,我知道,但是魔都与帝都这样的大城市来说,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消费得起的,就算一个地方一月销量按三千来算,帝都与魔都一年加起来就六万了,剩余的咱们这边包了,十万真的不难。”袁光华自己也想过这个问题,往好的方面去想的话,这样算是没错的。

    “不能这么算的,要是这款产品真的这么受欢迎的话,那么很多内地的厂家就会直接仿造的,这又没什么技术难度,所以要抓紧时间,在产品上市头三个月就尽量把货物都推销出去,时间越长风险就越大,到了后来就很容易遭到别的产品的价格阻击的。”苏景祯可不会盲目的乐观,要知道在华强北这样的地方,只要一个产品真的受欢迎,那么山寨厂一星期就仿造出一款差不多的产品是一点都不难。

    “开了头就好,而且现在vcd也试产成功了之前我不是给你看过市场的调查情况么,从今年开始vcd的销售每月都是直线的上涨,三月份的时候全国才销售几万台,到了上个月就直奔三十万去了,我估计今年年底国内的市场至少也是百万台的。”袁光华现在是非常的看好外甥提前布局的产品线。

    别的不说,光是vcd这项就让人看着流口水,一台vcd卖4599,今年的市场总容量算一百万台好了,只要占下十分之一那就是四亿五千万的销售额,成本才多少?两千出头,也就是说毛利润达到了两亿多。

    袁光华知道股市好赚,可从来也没想到现在的电子消费品的利润也这么好赚的,只要vcd能像随身听这么成功的话,这钱简直就是哗啦啦的来。

    “表舅,你先去帝都,拿下了央视的广告之后,紧接着去魔都,在那里也要把宣传做好,今年应该是vcd最赚钱的一年,咱们能在上半年就制作出一款产品,除了一些老牌的厂家,根本就没有竞争对手,到了明年,要是大家都发现了这里面的利润,那么竞争对手就多了,价格就不能再定那么高了。”苏景祯心理面清醒着呢,vcd总共也做不了多少年,赚钱一定要趁早。

    “我知道的,明天我就出发去帝都,顺便在帝都也要考察一下你定下来的地点,看看那边的商铺价格。”袁光华早就有了行程表,苏景祯也做了一些计划,让他在帝都与魔都一定要购买一些地方的房产,将来就算不倒卖自住也是好的。

    叩叩叩……

    “张总,你怎么来了?”敲门声响起,乔安娜打开办公室的大门一看,发现来的是张鸿。

    “苏总、袁总,光宗带来了几个东南亚的客户,说是要订购咱们的随身听,不过他们的要求是全款拿货,出货价格不受咱们的限制,我来问问这样的条款到底答应不答应好。”张鸿也是满脸的红光,因为这几天随身听的订货单是一单接一单,市场前景好的一塌糊涂,他这个厂长也是满身都充满了冲劲。

    “价格还是按照咱们统一的出货价,六零八一台,但必须我们来包运输,运输费用他们出,选择什么方式由他们来定,别全款拿了货之后,转手就卖了捣乱咱们的市场。”苏景祯反应很快,立即就作出了决定。

    其实这个年头是有很多人打着外商的名义,利用内地厂家想把产品卖出国的想法,全款拿了货之后就立即倒手的,快进快出,他们就赚个转手费。

    “好,我明白了,我这就去跟他们谈,不过这群人应该不是做转手的,毕竟是光宗带来的人,不会那么不靠谱。”张鸿发现苏景祯好像有些敏感了,于是就帮袁光宗解释了一句。

    “我不是怀疑宗叔,我是怕开了头就不好办,要是到了秋交会的时候,一群人再来买产品,到时候也这么要求的时候,别的商户发现了会怎么说?还是定好规则,未雨绸缪比较好,你就直接跟宗叔这么说,没事的,他能明白的。”苏景祯自己就是做转手出身的,怎么不知道行内的一些潜规则,只要有钱赚,很多时候别说朋友了,亲戚也一样敢这么干。

    “我下去看看,要是都是熟人的话,咱们就给些优惠,毕竟是全款嘛,咱们把运费分担一部分,就当是利息了。”袁光华想了想,苏景祯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不过就有些不近人情了,于是他决定出去看看,要不是熟人还好说,熟人的话怎么也得帮忙拿些优惠的。

    “嗯,表舅你拿主意,原则上就是避免他们做转手,一定要把货物运到他们所说的地区去,别捣乱就行。”苏景祯明白袁光华的意思,也不介意吃点小亏,出一半运费就出一半吧,表舅说得对,就当是全款的利息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公司管理体系

    不单纯是vcd和随身听,现在苏景祯家里的工厂正加快建设,机箱和电源也会陆续的开始投产,只不过这些产品的宣传模式和电子消费品不太一样,不适合在电视这样的平台上去做大规模的宣传,所以苏景祯才没放开手脚的开干。

    其实苏家的工厂最早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是随身听,而是苏况在增城那边收购生产的电线电缆,而这家原来只生产低端铝芯电线的乡镇级小厂也因此被产业升级,变成了能生产铜芯电线电缆的中等档次的生产企业。

    它会为苏家名下所有的电子消费品提供铜芯电源线,光是这一项,苏家的电子产品的成本就下降了七毛钱,可别小看这七毛钱,每一台vcd、排插、机箱电源、移动式空调等产品都是需要这样的电源线的,一条就省七毛,要是产品买得多的话,光是电源线这一项就能生产出几十万的利润来,足够维持这么多厂的日常办公开销了。

    “景祯,移动式空调的噪声问题解决了,从改造前的七十分贝降低到了三十分贝,基本上不会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了,不过夜晚睡觉还是会觉得有些嗡嗡的蜂鸣声。”表舅袁光华乘坐飞机去了帝都,现在总览生产的就是张鸿,而原本袁光华负责的那些杂事就由苏况给背起来了。

    “啊?爸,这是咋解决的?”苏景祯有些好奇,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大家好长时间了,怎么忽然间就解决了呢?

    “一开始我们是以为底座的弹簧不行,造成了结构上的震动,后来调整之后发现噪声虽然有所下降,但还远远没到可以让人舒适的程度。

    于是大家都有些莫名其妙了,最后还是一位内地的工程师提出的解决办法,直接把叶轮的扇叶外形换了,然后噪声就基本解决了。”

    苏况脸上也是很佩服的样子,因为开始大家都把零配件逐项的通电试运行,发现是风机的噪声最厉害,但也不至于到噪声的程度上,可是一组装起来就发现噪声特别大,这肯定是共振的缘故,可是是什么零配件相互共振?这就比较考验人了。

    研发移动式空调的工程师们对这个产品简直就是恨之入骨了,于是什么分拆安装,把零配件位置调换等诸如此类的手段就开始试上了,光是内部结构就设计了数种方案,都未能解决噪声的问题。

    现在苏况来这么一说,苏景祯才有些明白,原来是叶面的外形的缘故。

    “这是什么原理?是那个风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