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富翁-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孟女士听了这话也皱起了眉头,这是要拉她下水的意思?自己可从来没想过要回台湾发展啊。

    在门外,袁光华盯着外甥,有些不愉的说道:“为什么要出来,你知道一出来就代表我们这次的计划要落空了么?”

    苏景祯长舒了一口气,有点低落的说道:“那个女的,是台塑的小公主,她在台湾就有一家电子公司,叫威盛,她老公是前英特尔员工,与硅谷这里的公司关系密切,强硬的碰撞的话,我们没胜算的。”

    袁光华听着听着就微微张开了嘴巴,目瞪口呆,对手这么强大?

    作者君:谢谢今天投票的朋友,你们的热情淹没了我,我爱你们,除了那个投了四票一万二千字催更的朋友。

    谢谢shukai的打赏,你比那个催更的可爱多了,爱你哟……

第五十八章 强大的对手

    斯坦福的石制连廊外。

    袁光华与苏景祯其实都被王虹雪吓唬到了,他们以为对手就是王虹雪,可这是误会,对手是另有其人,只不过这人比较低调,缩在王虹雪的背后并没有出头,才让苏景祯误判了。

    “刚才听你说了,这个女的是台塑的小公主,台塑我知道,但威盛是个什么公司?”袁光华慢慢的从震惊中走了出来,恢复了一点点的冷静,于是就开始考虑对手的情况了,要摸清楚对手的实力,才可以对症下药。

    苏景祯整理了一下脑海里的资料,理清楚了顺序才慢慢的说道:“这就要从这个女人的学历开始说起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麻省,这三所大学是硅谷最大的人才后备库,也是硅谷之所以能够崛起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位王女士除了自身的背景之外,也在学校的人脉上得到了很大的好处的,例如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在这所大学毕业的,所以在人才的招聘上,会倾向于优先考虑母校的学生,王女士跟她的丈夫都曾经在英特尔工作过,所以跟英特尔的关系一直很良好的。

    大概在几年前吧,具体是那一年我也忘记了,反正是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了,王女士本身家里条件就好,又因为与英特尔这样的电脑业巨头有良好的关系,所以就回去台湾成立了威盛,一家做芯片的公司。”

    “芯片?电脑芯片?是代工吗?”袁光华听了心里真的有点胆怯了,这可是电子业里面的高精尖啊,要建立这样的公司,光是设备就要投入几千万美刀,可不是自己这个小商人的身家可以媲美的。

    “有代工,也有设计,详细的资料我也要回去查查才能知道,不过这个公司绝对不是一个小公司那么简单,它还跟台积电有着深厚的关系的,自己完成不了的订单就会委托给台积电,所以别看表面是一家,其实后面是一群,拔出萝卜带出泥,你可以想象一下惹了它,会带起多少泥。”苏景祯也是满脑子官司,头都大了。

    你说在台湾,涉及到电脑产业的公司有多少?而电脑里面涉及到电子行业的东西又有多少?苏景祯自己都说不清楚,光是在表面上,他又有印象的公司就有好几家。

    华硕、技嘉、升技、明基、微星,还有很多苏景祯自己不记得的的公司都是台湾的,可以说在电脑这个单独的电子产业链上,台湾的相关公司已经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生态链,这是一个可以说是比较完美的产业链,从高端的设计,到中端的制造,再到低端的封装,都有台湾的公司在做。

    再过几年,甚至在面对客户的最终端,也有了数量众多的知名品牌的出现,可以说到了那个时候,台湾的电子制造业就有了一个相对垄断的经营环境,在某个时间段内是无人能敌的,包括韩国与日本这些传统的电子业发达的国家都不行。

    苏景祯一直都在外贸这行里晃荡,说道具体牵涉到的企业他可能说不清楚,但在早期的时候,富士康每年从窗口市出口过多少电子产品他还是听说过的,而这些电子产品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帮台湾电子行业的企业代工的。

    到了后来,就是智能手机时代,才逐渐改变了这种情况,但是,手机里面的芯片有多少是台湾的加工厂造出来的,这又是另外一个大问题了。

    甥舅俩站在连廊外,你眼看我眼的,忽然之间就觉得前路挺渺茫的,如果是做低端的电子产品,那肯定是能做的,但谁不想做利润高,投入少的订单?资本家都是逐利的,袁光华也不例外。

    王虹雪在孟女士的办公室多说了两句话,也觉得今天闹得有点过分了,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就告辞,先要闪人。

    走出了办公室,她就看见站在不远处的袁光华生舅俩,作为一个生存在上层社会的公主,她还没沦落到战胜了别人还要上去嘲讽的程度,而且刚才的无理取闹只不过是想打消孟女士把订单交给另外的人的一种做法,所以在胜利之后,她反而比较礼貌的与袁光华甥舅俩点了下头,然后就飘然而去。

    走在后头的郭先生却不是这么看的,既然这俩人还站在这里,那就分明还想再次进入孟女士的办公室,虽然刚才孟女士已经表示过绝对不可能把思科的订单交给他俩,但什么事都要以防万一,所以他就走了上去。

    “袁先生,我刚才在里面看了你的资料,不得不说,做得真是简陋,换了我是思科的ceo,我肯定是不会把订单交给你这样的人来做的,你的工厂连影子都还没有呢,这就敢签合同了?要是中间稍微拖延了点时间,我看你怎么赔偿思科的损失。”

    袁光华皱着眉头,这是谁啊?不过能跟王女士在一起的,他也不敢发飙,当然也不想跟他说话,只是沉默的盯着身前的这人。

    苏景祯这时候也认出这位是谁了,不过九十年代中期,富士康到底有多大他还真的不了解,所以也不敢随意的就拉仇恨,先看看再说。

    “就算你的工厂成立了,我也可以很明确的跟你说,你们不会得到一丝一毫的来自台湾的订单,这点刚才王女士在办公室里面已经说过了,她的话就是台湾电子业界的话,趁着工厂还没建,你们早点熄了进军电子加工、制造业的心吧,免得投资失败,最后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哈哈……”说完,这位郭先生就得意洋洋的追上王女士,走出了斯坦福。

    “这又是谁?”袁光华黑着脸,紧盯着远去的身影。

    “郭太明,一个做代工的,不过你看到他跟着在王女士的身边,就知道他不缺订单,而且他的厂在内地,工人成本低廉,所以公司的发展会很顺利,不容易被打败。”苏景祯抿着嘴角,他有点讨厌现在的这种情况,感觉实在不好,这不是你上去和他犟嘴或者打一架就能解决的问题。

    就算你杀了他,台湾业界知道了,也一样会抵制你,到头来还是得不到来自台湾的订单,这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苏景祯咬着牙,开始想着怎么才能这堵看不见的墙里面闯出去?

第五十九章 兴趣

    就在苏景祯想着办法的时候,袁光华看见王女士两人走远了,就想再次的进入办公室。

    苏景祯一把拉住自己表舅,踌躇了一下就说道:“没必要再进去了,就算进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与其进去丢掉面子,还不如回去想想该怎么绕过他们。”

    “绕过?”袁光华一时没弄明白苏景祯的想法,不禁就反问。

    “没错,我们这次在日本有盈利,换算成人民币也有好几千万了吧,足够建造一个相对先进的加工中心了。”苏景祯琢磨了一下,现在自己手里也有点钱了,继续投入到金融里面去的话,被人注意到的几率就越来越大,因为越是庞大的资金,操纵的杠杆搞了,涉及的金额大了,就非常容易被人看穿。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著名的基金每次出击都会被人发现的现因之一,虽然说现在苏景祯还远远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几百万美刀,换成杠杆的话,不算最高的五百倍,就算一百倍好了,那也是几个亿的资金了,这样一投入到任何的金融市场,都会造成涟漪,绝对不可能隐藏起来,不能做到无声无息。

    “没有订单,光建厂的话,开不了工就是白亏钱啊,这不妥当。”袁光华虽然也不想进去阿谀奉承,可是做生意嘛,总有这么一遭的,谁做生意没试过装狗?不能委屈一下自己的,就不算是个成功的商人。

    就在甥舅俩争执不下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打开了,孟女士从里面探出头来,看见袁光华俩人正在连廊外站着,王女士他们却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脸上的表情一下就缓和下来,远远的打了个招呼,就走了过来。

    “袁先生,刚才真是非常的抱歉,您知道虹雪这个人真是挺难侍候的,这件事最后闹成这样,真的很对不起,这其实是个误会,虹雪以为我会把思科的订单给你们,但其实你们这边的要求只不过是想看看台湾的厂家有没有多余的订单,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把订单交给你们做,这其实是两回事。”孟女士微笑着,向袁光华生舅俩解释这个误会。

    这是她必须说的,毕竟袁光华的介绍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你王虹雪可以不管不顾的撒完泼就走人,因为没人能治得住你,可孟女士不行,毕竟香港李家号称华人首富,先不说他会不会管这个事情,但面子上你必须过得去,别就这么生硬的把人得罪了。

    袁光华听了孟女士的话,正想打蛇随棍上,想要把订单的事情再说说,可苏景祯悄悄的在他背后拍了拍,自己先上了:“孟女士您好,虽然见面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我一直都没有介绍自己,我姓苏,名景祯,是内地人,在nyu斯特恩商学院攻读本科。”

    孟女士正想在解释下去的,谁知道就在话语中的停顿之间,便被面前这个年轻人打断了,这可有点失礼了啊。

    苏景祯可不管是不是失礼,王虹雪做过更过分的事,你们不都没话说么。

    “表舅想开这家电子加工厂其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我,因为还没出国的时候,我就接触过电脑了,对上面的键盘意见挺大的,因为东西方人种的不同,现在市面上标准制式的键盘有点大,不太适合东方人的手型,所以我重新设计了一个新键盘。

    后来表舅知道了,就想到这或许是一个好生意,毕竟这种现象是广泛存在的,是一个事实,他就想把键盘这个产品生产出来,不过你知道作为一个商人,他必须要顾及到风险的问题,所以才有了这两次加州只行。”苏景祯是张嘴就来,以前在窗口市混外贸的时候,什么借口谎话没说过?根本不需要过脑就能编出一个能让人接受的理由出来。

    “哦?键盘么?ibm和戴尔现在搭配销售的那种?”孟女士作为一个技术宅,对于个人电脑市场也是挺了解内情的,一下就能想象得到苏景祯说的东西方人种体型而产生的问题。

    “是的,不过我来到美帝求学之后,以为专利案的律师告诉我,生产这样的键盘其实并不划算,因为抄袭的可能性会很大,而且我并没有能力去追讨损失,就算申请了专利,也会有很大的阻碍。”苏景祯把乔安娜的话改变了一下意思,用另一种方式说出来,就像真的一样。

    “如果是在美帝的话,有人侵犯了你的权益,我想追讨损失并不会太难。”孟女士不赞同苏景祯的说法。

    “可是这需要时间,抄袭的厂家能把我们拖进泥潭。”苏景祯来美帝一段时间了,加上重生前听说过的专利纠纷,非常明白这样的案件输赢不是最重要的,时间才是。

    孟女士也不禁点了点头,苏景祯这话说得没错,她略微尴尬的笑了笑,侧着头继续问面前的大男孩道:“那?”

    苏景祯耸了耸肩膀,把双手一摊就说道:“我放弃了,并没有拿键盘去申请专利,以为它的技术含量太低了,太容易被人绕过专利。”

    孟女士有些不明白苏景祯的意思了,这大男孩刚才难道不是想我为他介绍一些需要键盘的个人电脑商?那他说这番话的意义何在?

    “后来我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不过这个想法只存在与我的脑中,没有图纸,没有技术指标,仅仅是一个想法。”

    孟女士好奇了,前面苏景祯叙说的原来是铺垫?为的是他现在脑里的这个想法?可以媲美一种新型键盘的想法?

    “孟女士您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机工程系博士,更是斯坦福的电机工程系的老师,对电脑的数据传输肯定会有一定的认识,我的想法就是基于这个数据传输的。”

    苏景祯在新型键盘专利这件事上失败了,所以一直都有再发明一个新玩意出来的想法,虽然这个发明是在重生前就见过的,而且满大街都是的。

    “数据传输么?无线的?”孟女士在射频与讯号处理技术上面造诣深厚,是位理论与学术大师。

    苏景祯摇摇头:“并不是……”

    作者君:今天因为时间到了,掉出了新书榜了,有点遗憾啊,从来没有得过总榜第一,不过机会总会有的,或许在下本书,亲们还能陪伴着我,我爱你们。

第六十章 回国

    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思念像粘着身体的引力,还拉着泪不停地往下滴……

    坐在头等舱,苏景祯正哼着歌。

    “咦这是什么歌,挺好听的。”袁光华早已从打击中走出来了。

    在斯坦福,虽然苏景祯并没有说明白他的新想法是什么,不过看到孟女士皱着眉头在想着事情的样子,袁光华忽然就觉得就算做不成电子加工厂也无所谓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外甥其实是个小天才,以前的一切都不说了,什么金融啊,什么外汇之类的,就说现在,能在一个斯坦福的老师面前侃侃而谈,而且还成功的侃进去了,那就证明自己外甥并没有说大话。

    有这样的一个外甥在,什么电子厂啊、实业啊都是浮云,只要能赚到足够的钱,那个姓王的女人不好说,但另外那个姓郭的男人,哼哼……

    “噢,nyu在东村附近,我是听那里玩摇滚的人唱的,自己押着韵填了几句词,就这几句。”苏景祯一时不慎,发现唱了一首不应该现在就出现的歌。

    不过他谁啊,当初在窗口可是号称蛇口拐子佬的存在,那些狐朋酒友可是笑话过他的,去华强北走一趟,可是能把别人的销售员都拐去大西北卖了的人,要现编个谎话什么的实在太简单了。

    苏景祯现在的心情也挺好的,看着孟女士被他忽悠了一顿,虽然没有拿到什么订单,不过给他留下了私人电话,说只要那个发明注册专利之后,欢迎苏景祯来斯坦福找她,她对能够数据传输挺有兴趣的,无论是有线的介质还是无线的,都愿意与苏景祯交流一下。

    至于王女士与郭先生,呵呵,既然你们要踩我一脚,那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总有一天还会碰头的,到时候再看看谁踩谁。

    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但在战术上要重视,所以从现在开始,苏景祯就要认真的规划自己以后的人生了,该怎么才能反踩一脚,这是一个难题,不过苏景祯自己掌握着未来的大势,谁怕谁,不要怂就是干。

    “看来景祯你还有在作词界混饭吃的能力啊?”袁光华结结巴巴的吟唱着刚才苏景祯唱出来的歌曲,觉得还真的挺应景的,不由开了句玩笑。

    “那是,nyu在美帝艺术界也是有名有声的,出过不少作家与明星呢,在那里读书怎么都要沾上一点仙气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