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屈还算清醒,知道自己就是来镀金的,只要看管好流放此地的犯人,没几年就能返回朝堂。打仗这事还是应该找武将,自己不擅长此道。

    “李牟,赶紧去请济州府判催渊过来议事。”李屈吩咐道。府判就是守备济州的武将。

    李牟应声“诺”道。

    “更衣。”李屈随后在两名侍女的侍奉下换上官服。朝鲜官袍是大明官服的山寨版,李屈换服后和大明的官员没什么两样。李屈一展袍袖,手扶腰带,刚要步出书房,只听急速的脚步声响起,须臾,李牟叩门而入。

    “你怎么回来了。”李屈厉声问道。

    “小的刚出门就遇到府判催渊大人,所以赶紧把崔大人带来了。”李牟跪倒回答道。

    “赶紧让催大人进来吧。”李屈催促道。

    随即一个身着鳞甲颇为粗壮的中年汉子进入室内行礼说道:“拜见州牧大人。”

    “免礼,赶紧说说什么回事吧。”李屈着急的问道。

    “秉大人,属下已经派人去打探码头何人侵入了,请大人下令关闭州城四门,兵丁衙役上城值守。”府判请令道。

    “准了,赶紧安排吧。战时不用事事向我汇报,反正你这府判就是掌管府兵的,接下来就看你的了。”李屈觉得自己也不懂打仗,干脆把个烫手山芋扔给崔府判算了。

    “诺,下官这就去办。”

    杨越此时感觉老天真的在眷顾他,登陆作战最艰险的时候就大军登岸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部队被半渡而击之。可是一个时辰过去,“虎贲营”全部都列阵完毕了,连战舰上的重炮也都拆了下来,可是朝鲜兵丁还是没见踪影。

    杨越直接命令贺一龙带领“虎贲营”开拔,直驱济州城。既然是没有登陆战,杨越不认为朝军能在野战中击败自己的“虎贲营”。

    李屈此时接到码头逃离的兵丁的报告,敌人有大小船只数十艘,百余艘,数百艘等不同的答案展现在这位州牧的面前,登时让他风中凌乱了。还是护卫提醒,可能是兵丁们根本没有细看,或是胡言乱语。

    在棍棒伺候下,只有一名兵丁咬死有几十艘战舰,不到五十艘,这样敌人估计也就数千人。李屈算是松了口气,还好,只有几千人,我征集全城百姓、誓死守城还是很有希望守住的。于是衙役纷出,号令全城男丁上城助守。

    大战中边军夜不收出身的锦衣卫肖旭林总算是如鱼得水,大显身手了。贺一龙在行军路上不停地听到肖旭林差人回报,一会儿差人来报朝军根本没有野战的打算,现济州城城门刚刚才关闭,兵丁上城也没多久。

    一会儿又差人回报济州城城墙颇为坚固,不过,城池不高,只有两丈来高,城上没有火炮而且济州城没有护城河,只有一人来高不宽的护城壕。

    当贺一龙领着“虎贲营”和炮队离城一里的地方列好阵的时候,济州城上的崔府判站在北城门眺望才发现来敌打得是大明福建水师的旗号,只见大明水师排列成一个方形长枪阵,在长枪阵的四角是四个全是火枪火炮的小方阵。

    队列在行走中也是极为齐整,甚至可以说是过于齐整,隐约一阵鼓声传来,和行进的步点契合。

    一面巨大的黑底白色的虎头旗帜在海风中抖动,老虎张开的血盆大口中两颗巨牙随风而动,甚是狰狞。另有一面蓝底红字的旗帜上绣着斗大的“虎贲营”三个大字。

    崔府判最在意的就是大明的火炮,催渊发现大明阵前的火炮明显就是战舰上拆下的重炮。最让催渊担心的就是大明的军士如果用重炮,炮击城门的话,不用几炮就能攻破城门。

    穷困而久无战事的济州城根本就没有千斤闸,当下一切仓促,擂石滚木皆无,没有物件添堵城门,而且府兵由于久无战事,军队“吃空饷”的情况日益严重,军队人数整整缺了五成。

    最主要的是,士兵一看不是倭寇,而是大明官军,直接就松弛了下来,不愿打了,有的士兵甚至过来请示是否打开城门让大明上国的官军进城。毕竟距离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才没过几十年,岛上军民记得倭寇的凶残,也记得大明上国派军队支援朝鲜,赶走倭寇的恩情。

    崔府判一看,手下的士兵都不愿打仗,加上确实感觉胜算不大,反正大明也是礼仪之邦,不是倭寇也不会乱杀无辜,直接让人禀告州牧李屈大人,说是一场误会,不是倭寇打来了,而是大明上国派上使来了,让他赶紧过来一起出城迎接。

    同时赶紧打开城门,让人通传大明军队稍等片刻,不要攻城,济州城大小官员马上出城迎接上使进城。

    当杨越接到前方贺一龙传来的消息,都不敢相信。原以为济州城城下会有一场苦战,虽说杨越相信最后一定能拿下济州城,但必定伤亡惨重,毕竟“虎贲营”成军不久,还没打过攻城战,而且攻城的伤亡总是要比守城伤亡来的更大些。

    没想到朝军看到大明的旗帜,直接打开城门,列队迎大明官军入城了。等杨越赶到城下,看到济州州牧李屈,济州府判崔渊在城门外等候自己的时候,杨越还恍恍惚惚地以为自己在做梦呢。

    杨越进城后,立马向济州州牧李屈要求朝军换防,由“虎贲营”接管济州府城门。当杨越提出这个无礼要求后,还以为济州州牧李屈会和自己翻脸,已经向贺一龙使了眼色准备来硬的,没想到济州州牧李屈很是配合直接下达了济州府兵解散,由大明官军接防的命令。让杨越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本章完)

第86章 伏击孔有德() 
在杨越等人被迎进了州牧府后,济州州牧李屈才问道:“不知上使此次前来,有何旨意要传。”

    “传大明皇帝殿下口谕前来贵国问几句话,朝鲜国济州州牧接旨。”杨越假模假样地说道。其实双方彼此都知道,根本就没什么上使,也没什么旨意。济州州牧李屈就想知道大明水师来济州岛干吗?

    “小国小臣李屈,接旨。”济州州牧李屈等官员很配合的,跪地接旨。

    “朝鲜国一直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万历年间,贵国受到倭寇侵犯到我大明请求援兵。我大明几乎举海内之全力,前后用兵数十万,费银近八百万两白银,最终把倭寇被全部赶出了朝鲜。

    现如今贵国为什么背叛我大明,与后金成为兄弟之国,并向后金开市并缴纳岁币。”杨越高声责问道

    “上使容禀,实在是后金势大,丁卯之役我国战败不得已才签下了这城下之盟,但上使请放心,我国心依旧向着大明宗主国,只要大明宗国吩咐不敢不从。”州牧李屈很诚恳地回答道。

    “好,李大人赶紧起来吧,诸位大人也起来吧。”杨越客气地说道。

    杨越在李屈等人站起来以后,又说道:“李大人,自毛帅以后,我大明就没有在海外设立过重镇,牵制过后金了。现如今吾皇想让我军水师效仿毛帅在海外设一重镇用以牵制后金。

    济州既然是我大明藩属国的领地,就有义务帮助我大明水师在此设立重镇,共同牵制后金。”

    李屈等人相互对望了一会,崔渊小声的在李屈耳边说道:“此地离后金甚远,坐船也要几天的路程,后金缺船想来也不会发现我们收留大明水师。济州的大静县(此时济州牧内设置大静及旌义二县)正好人少地广,而且靠海不如直接划给大明算了。

    就这样,李屈很大方的把济州的大静县划给了杨越,杨越也正合其意,毕竟杨越所带的人也不多,真要打下济州岛还不知道怎么管理呢。接下来,李屈等人热情的为杨越等大明官员接风洗尘。

    第二天,杨越就带人接管了整个大静县,至此杨越总算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了,可以做一些事了。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杨越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军中所有的工匠集中起来,成立了工匠营,又让刘宗敏回去一次,把刘宗敏的舅舅韩清给接到岛上来管理工匠营,顺便也给家里送点银两。

    杨越早就想改进火枪了,这时候的火枪射程还没弓箭的射程远呢,一般弓箭的抛射距离都有上百米,火枪只要距离稍远则完全没有准成,要在五十米距离上击中对方那纯粹是靠运气。

    所以杨越早就想到了改进火枪的办法,在枪管刻线膛。线膛又分直线线膛和螺旋形线膛,螺旋形膛线不但可使弹丸在空气中稳定地旋转飞行,提高射击准确性和射程,而且最大射程甚至可以到二百码(一百八十米左右)。当然如果螺旋形膛线弄不出来,前期能弄出来直线线膛杨越也能接受。

    关于提高火枪的射速,杨越也想好了,就是用定量纸包弹药,加快火枪装弹的速度。另外就是发展燧发枪,让工匠把燧发枪给弄出来,杨越隐隐记得大明京城有位牛人已经发明了燧发枪,牛人叫什么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就在杨越为提高工匠地位而努力的时候,济州州牧府迎来汉城的使者来传达朝鲜国王李倧的旨意。原来后金要求朝鲜派遣船只接应被困小平岛的大明叛军孔有德和耿仲明等部去镇江(今丹东附近)登陆。到时后金会派兵在镇江接孔有德和耿仲明等部到盛京(今沈阳)。

    现如今朝鲜国王李倧就是下旨到济州府来调遣战船的。济州州牧府李屈接到旨意不敢怠慢赶紧让人准备战船,由于李屈担心大规模调动水师,大静县的大明官兵会有所误会,也赶紧派人向杨越报备一下去了。

    当杨越接到李屈的报信后,才想起历史上孔有德和耿仲明叛明这回事。原来孔有德在奉命率军援辽东,至吴桥(今属河北)的时候,遇到大雨雪,众无所得食,遂领3000士卒反明,连破山东陵县、临邑、商河、青城、新城等城,进抵登州。明登州总兵张可大、巡抚孙元化合兵与叛军战于城东。官军先胜后败,损兵折将甚多。

    接着叛军在明登州守将耿仲明的配合下,攻占该城。登州是明军制造新式火炮和训练炮兵的基地,有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以及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俱为叛军所获。后又连下黄县、平度。并以伪降诱杀由天津前来招抚的明将孙应龙及其所带3000士兵,获得大批舰船。

    八月,山东巡抚朱大典奉命督总兵官金国奇等率兵数万平叛。孔有德几战失利,闭城固守登州。官军筑长围,断粮道,使叛军陷于困境。孔有德、耿仲明等于十一月留干余人守登州水城掩护,暗率万人乘船出海。

    不久,明参将王之富等以坑道爆破攻克水城,尽歼留守叛军。而孔有德和耿仲明等部逃至了旅顺(今属辽宁)。明守将黄龙出师拦击,迫其退至小平岛(今旅顺东70里)。叛军被困于该岛附近海域半月,因伤亡被俘及重投明军等因,减员数千。孔有德遣部将张文焕潜至盖州(今盖县),请降后金。

    这才有了后金要求朝鲜派船接应孔有德和耿仲明的事。杨越想着孔有德和耿仲明将会带着后金急需的舰队,红夷大炮和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以及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投奔后金,就情有不甘。

    杨越想着既然知道了后金接应孔有德和耿仲明时间,路线,自己无论如何也要插上一脚,截下孔有德和耿仲明最好,不然也要让孔有德和耿仲明留下红夷大炮和近百名葡萄牙等外籍炮师与工匠,再不济留下大批经过训练的炮兵也是好的。

    (本章完)

第87章 被抓() 
就在杨越琢磨着怎么算计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时候,福建到处是烽火烽烟。原来杨越从厦门撤走后,郑芝龙带着海盗联军进了厦门县城。县城果然如陈希范所说,已经控制了县城的城门,郑芝龙等海盗轻而易举地就进了厦门县城。

    海盗们心情愉悦地进了许府大门,等海盗们进了大门就开始不愉悦了,甚至气得暴跳如雷,因为县城最珍贵的财富都被杨越截胡了。郑芝龙为了发泄掉手下海盗的不满情绪,直接纵兵抢劫了福建沿海各个县城。

    福建水师大败,本来就瞒不过当地这些地主乡绅,现在海盗又如此猖狂,直接洗劫了厦门县,临走还放了一把火,烧了厦门县,只见火光冲天,几里开外都能看到火光,弄得整个福建人心慌慌。

    福建各地主乡绅也实在是被海盗的凶残给吓着了,直接跑到道台的衙厅要求招抚海盗。理由是既然官府无法剿灭这股海盗,那就应该出面招抚了这股海盗,让福建界面安宁下来。

    同时福建各地主乡绅还推荐乡绅大学士史继偕到巡抚府游说巡抚朱一冯招抚郑芝龙。朱一冯回复史继偕就是招抚郑芝龙可以,但必须让郑芝龙把手下的啰啰遣散,然后杀掉海盗联军中的其他作乱贼寇,用以自赎,方可招抚。

    此时的郑芝龙在陈希范的怂恿下,以及杀人放火受招安的思想影响下对官府招安颇为心动。原本郑芝龙开出的条件就是讨要个福建海防游击的职位也就满足了,不过陈希范可不愿意再做俞咨皋的手下了,邀功的向郑芝龙说道自己可以搭上京城户部尚书侯恂的路上,可以帮郑芝龙弄个总兵的差事。

    郑芝龙大喜过望,赶紧同意让陈希范去操办此事。陈希范在操办郑芝龙招降过程中,夹杂了对俞咨皋和朱一冯的怨恨,直接花钱让人上疏弹劾俞咨皋和朱一冯畏战观望、坐失战机,毫无建树等一系列罪名。

    由于朝堂上东林党势大,在户部尚书侯恂的带头下,矛头直指俞咨皋和朱一冯玩忽职守,导致福建到处是烽火烽烟等多项罪状,经廷臣会议后,俞咨皋和朱一冯最终被解除职务,押往京师锦衣卫诏狱听审。

    廷臣会议中同时任命熊文灿为福建巡抚,负责招降郑芝龙等事宜,并诏授郑芝龙为福建海防游击,就任“五虎游击将军”。令郑芝龙跟随熊文灿一起征讨海贼钟斌、刘香等其他海贼,郑芝龙如能平定了东南沿海的海盗就直接授予福建总兵一职。

    郑芝龙在招抚成为海防游击后,借着讨伐东南沿海的海盗之便利,大举吞并其他海盗,发展成部众三万余人,船只千余艘,至此东南沿海郑芝龙一家独大。

    熊文灿刚到任,杨越留守在福建府城的内务部人员,就得到了俞咨皋和朱一冯解除职务,被押往京师锦衣卫诏狱听审的消息,赶紧快马加鞭地把消息往济州府杨越手中送去。

    此时的杨越已经决定预先赶往镇江码头附近伏击孔有德和耿仲明。杨越预计着,这时候的镇江早已被后金全面占领了,成为的后金的大后方。想来后金应该自认为绝对安全,来码头迎接孔有德和耿仲明的部队不会太多。

    而孔有德和耿仲明的部队长时间坐船,部队登岸时肯定会有一段时间的不适,此时如果抓住时机伏击孔有德和耿仲明的部队,孔有德和耿仲明一定会丢下物资和工匠向镇江城内逃窜。等后金反应过来带兵围剿的时候,杨越已经驾船,带着战利品返回济州了。

    杨越出征前让人找来了许有容。许有容自杨越逼着拜堂以后,一直没理睬过杨越。杨越出于内疚,也不在逼迫许有容做些什么了,所以二人不但没有同房,还一直处于冷战之中。

    杨越这次出征,岛上需要有人留守,刘宗敏被杨越打发着接舅舅韩清去了,牛大春也让杨越安排到内地招难民来济州了。其余贺一龙,杨禄,杨策,都要随自己出征,只有张选举一人留守防卫大静县。张选举又是鲁莽之人,让人着实不放心。杨越认为出征前有必要和许有容好好谈谈,让他帮衬一下张选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