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自己之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据多恩说,她安排了一位客人(她的妹妹)住到她的寝宫里,假装怀了孕。当慈禧的女儿生下来的时候,婴儿便冒充是她妹妹的孩子,被荣禄带回了自己的宫邸,在那儿和他其他的孩子一起长大成人。
这是个有趣的幻想,一个人可能是出于替她着想的意愿,而把她的生活想象成这样一个充满佛罗伦萨的阴谋和维也纳的轻佻的滑稽剧,因为现实的情况确实令人悲伤。剥去华而不实的油彩,她真实的性格实在太谨慎、太阴郁、太不幸了。在历史胡涂乱抹的图层之下,是一个活泼饱满、美艳动人的年轻女人掉进了一个失败命题的陷阱:一个本分的寡妇,眨眼间被人判定为滥交;一个被遗弃的妻子,无望地看着自己的丈夫走向痴狂;一个满怀希望的母亲,她唯一的儿子却是一个将要被野蛮的环境所扼杀的小丑;一个被当作摆设的太后,失去了三个可以共商大计的皇帝;一个担惊受怕的君主,因为要对一个破产王朝的衰落负责,而使自己的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译注】
1萨利克法典(Salic law),法兰克人古代习惯法汇编,编撰于5世纪末6世纪初,其中以禁止女性后嗣继承王位的条款最为著名。
2吕后(前291…前180)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妻。前203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前195年,刘邦死,惠帝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惠帝仁弱,实际由吕后掌政,前188年,惠帝崩,立少帝,吕后临朝称制,达8年之久。本书中的时间是错误的。
3霍光(?…前68),西汉政治家。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霍去病异母弟。武帝时,为奉车都尉。昭帝年幼即位,他与桑弘羊、上官桀等受武帝遗诏辅政,任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候。昭帝死,无嗣,乃迎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旋即废黜,迎立宣帝。执政20年,其间轻徭薄赋,与民休息,颇为后世所称。
4格利高里·拉斯普廷(Gregory Rasputin 1871…1916),塞尔维亚僧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佞臣。出身农民家庭,沙皇对他的催眠法术深信不疑,因此一跃而成为俄国最有权威的人物之一。皇后相信他用法术治愈了皇储阿列克谢的血友病,还让他参政并就私人和家庭事务征询他的意见。人们认为他给俄国皇族带来极不健康的影响,1916年12月30日被两名俄国贵族暗杀。
5这节诗出自《诗·大雅·瞻卬》。
6这一段没有查到引文出处,只能照原文意译。观其语气,似不像是出自一生谨慎的曾国藩之口。
7圣巴塞洛缪日,即8月24日,巴塞洛缪是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1572年的这天夜里,凯瑟琳王太后策划了一场针对胡格诺派教徒的大屠杀,成千上万的信徒在睡梦中惨遭杀害,并且,大屠杀很快从巴黎蔓延到外省,引发了一场新的宗教战争。
8林文庆(Lim Boon…keng 1869…1957),字梦琴,福建海澄人,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硕士,香港大学荣誉医学博士。1897年曾创办《海峡华人杂志》,积极鼓吹维新。1921年,在陈嘉庚的邀请下,出任厦门大学校长,1937年回到新加坡。抗战期间,新加坡沦陷后,曾出任伪华侨协会会长。1949年,出任新加坡中国学会首任会长。
9特里亚侬宫(Trianon Palace),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建造的行宫,以备他和家人逃避沉闷的宫廷生活。建成于1687年,1910年改建了成一家旅馆。
10兰斯洛特(Lancelot)和格温娜维尔(Guinevere),英国中世纪传说亚瑟王的故事中的人物,骑士兰斯洛特与王后格温娜维尔的恋情导致了他与亚瑟王之间的战争。
第二部分 纱帘的背后第28节 一匹马上的两个男人(1)
紫禁城将慈禧和慈安包裹在一个虚幻的世界中,与此同时,宫墙之外的帝国正在忍受太平天国叛乱所带来的最后剧痛,这是一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内战,死亡人数达2;500万。两宫太后忙于召见群臣,颁发诏书,内容都是涉及要如何不惜一切代价镇压太平军叛乱。随着英法联军不再威胁到满清的统治,而八国联军此时还远在历史的视野之外,恭亲王对满清政策进行了一次激进改革,让军事权力史无前例地落入了汉人之手。过去两百年来,满清统治者都处心积虑地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担心汉人一旦有了自己的军队就会转而反对他们的异族主子。自1644年以来,没有哪个汉人被允许招募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哪个汉人军事指挥官会寿终正寝;他们全都是被暗杀、被斩首(以虚构的“大不敬”罪名)、被赐死或者被蓄意谋杀(擦枪走火)。但到了1862年,在恭亲王的力劝之下,两宫太后将王朝的命运交到了曾国藩的手里,正是这个人,改变了她们固有的成见,将瓦解太平军叛乱的任务留给了他。这样,她们无意之间给了颠覆势力以可乘之机,而她们的先辈们早就警告过,这将会导致王朝的屈辱和崩溃。曾国藩本人当然不会和她们作对,但他的一位被保护人(原文为法语)——狡诈绝顶的李鸿章——将开始着手一项非凡的事业,在这一事业中,他将成为王座背后真正的力量,而留下慈禧操弄一个日渐虚空的外壳。
这是个不得已的解决办法,但有些事情不得不做。19世纪上半叶,接二连三的农民造反,起来反抗满清的无能和暴政。太平军只是最近的一次,不过他们成功了,而其他人则失败了。1850年以来,他们横扫了一省又一省,击败了所有咸丰皇帝派来围剿他们的满清军队。绝望之中,八大臣只好把那些最冷酷无情的家伙推到省、地一级主管的岗位上,这些人借助群体灭绝的手段来对付叛乱:整个南方地区的汉族居民被屠杀殆尽,包括女人和小孩。这是一个剧痛时期,伴随着干旱、饥荒和洪水。由于对清廷的憎恶和绝望,那些穷苦的乡下人纷纷加入太平军。他们的皇帝洪秀全和他的信徒们具备一定的组织天才、神秘论的系统框架和近乎狂热的献身精神,这对于约束鱼龙混杂的50万大军显然是必要的。他们把自己的首都定在南京,在那儿威胁着中国的核心地区。
他们自视为基督徒,决心要建立一个“太平天国”。洪秀全可不是一个能等闲视之的疯子。他曾经4次参加科举考试都铩羽而归,结果是:成就功名的道路被堵死了。洪秀全的第三次失败发生在广州,在那里,一个中国基督徒给了他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小册子,通篇都是《圣经》说教和《旧约》故事。读完这本小册子,洪秀全陷入深深的忧伤之中,并马上认定:自己就是耶稣基督的弟弟,将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新的朝代。他很快就有了一批核心信徒,他任命他们为“天国”的亲王,其中有一个烧木炭的、一个阔秀才和一个打零工的。和满清的八旗将官比起来,他们显然更具备担当军事指挥官的才能,这一点被后来的事实所证明。太平军拒绝所有满族引进的东西,从观念到服饰,太平天国的男人披散着他们的长发,而不是满洲人的辫子,所以他们被称作“长毛土匪”,或者简称“长毛”。他们给予妇女参加科举考试的权利,并且也可以担任国家公职人员。瞧瞧太平天国提倡的都是些啥,如此稀奇古怪,如此现代,如此乌托邦。这些,不只是威胁到满清的统治,更威胁到整个儒家社会体系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和中国胶结在一起的。由于他们挑战的是儒家本身,所以难免遭到中国儒家精英的积极反击。就像曾国藩所说的:
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谓惟天可称父,此外凡民之父,皆兄弟也;凡民之母,皆姊妹也。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贾以取息,而谓货皆天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1
其时,曾国藩50出头,出生于湖南一个不十分显赫的官宦之家。他父亲经过16次锲而不舍的努力,通过了科举考试。不过曾国藩显然要聪明得多,很快就考上了最高级别的进士,相当于牛津大学的博士。作为对他的罕见天赋的承认,他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在那里,他被证明是那种最稀有的东西:一个清正廉洁的人。曾国藩看上去不太像个军阀,而更像是个值得尊敬的圣贤。5英尺9英寸的身高,体格健壮,虎背熊腰,本来就很大的脑袋,被前额刮得光光的满洲发型弄得更显其大,头发编成一根辫子拖在脑袋的后面。浓密的胡须垂挂在胸前,更使他显得聪慧异常。他忧伤的淡褐色眼睛锋利而敏锐,紧抿着薄薄的嘴唇。给人总的印象是:意志坚定,目标高远,威严庄重,自制力强。他可不是个等闲之辈。
1852年,当太平军扫荡到湖南的时候,曾国藩最初得到了八大臣的一个含含糊糊的军事命令。他当时恰巧在湖南,是因为给母亲服丧而卸了翰林之任。肃顺对他强调,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应该先把服丧的事放到一边,招募一支地方武装,从背后攻击太平军。曾国藩照着肃顺说的做了,但发现自己的手被成百上千的无形绳索给束缚住了,肃顺既不答应以皇帝诏书的形式给他一个正式的任命,也不给他必要的权力来提高地方税收以支付兵饷。这些还只不过是满人阴险奸诈的一个小小的典型而已。没有正式的任命,作为汉人的曾国藩任何时候只要稍有越权之举,就会被朝廷问罪,甚至会掉脑袋。八大臣希望曾国藩挡住太平军,但又不敢给他任何实权。获得对中国的控制之后,满洲皇帝们疑神疑鬼,不允许任何人(即使他们的兄弟)独掌大权。一支私人的汉人武装,将会对北京造成更大的威胁。与太平军的战斗足以证明,这种做法其实就是自我拆台。满清的军队屡战屡败,曾国藩首战告捷,算是破天荒的头一回。但却被肃顺用各种办法割断了脚筋。尽管这样,曾国藩还是想方设法按时给他的人关饷,而且是厚饷(这在中国的任何朝代都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另外还要发“养廉银”,以防止他们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他的湘军从而成为第一支懂得自重的政府军,实为数百年来所仅见,打胜仗就是这些措施的一个结果。
1860年,太平军眼看着就要彻底完蛋了,满清的军队将他们围困在南京城内,肃顺极不情愿地让曾国藩做了兵部尚书和两江总督,所谓两江,包括遭受战争重创的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4省。但八大臣决不会放手给出任何东西,他们惯用的伎俩是一手予一手取。他们派来蒙古亲王科科沁作为曾国藩的副手,在他的左右安插下一个密探,要独立做出任何决定都是不可能的。曾国藩比以前更受牵制了。
1861年,恭亲王的政变改变了这一切。亲王马上给予了曾国藩自主权,那是八大臣一直故意不给的。
恭亲王明白,太平军是对王朝生存的最大威胁,于是就和西方列强达成和解,以便让他的政府和将军们放手去对付叛乱。搞垮了八大臣之后,第一步就是全力支持曾国藩。有了慈禧和慈安的支持,恭亲王成功地说服了满洲领导阶层,改变他们对待汉人军事首领的一贯政策。如果太平军被打败了,满清也需要像曾国藩这样的人的帮助。就这样,恭亲王的决定,使太平天国不可挽回地走向了它的末日,但同时也为汉人军阀树立了一个榜样,这些军阀给满清统治带来了新的紧张。
从这一点上讲,这样的联合将会谨慎地鼓励某些汉人在帝国的防务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将受到严密的监视,但不再会被捆住手脚。这种改变,是19世纪后半叶满清政府最大胆的举动之一,但也加深了满洲人对于被颠覆的担忧。而曾国藩自己,比过去更加为自己的安全担心了。1862年初,在写给弟弟的信中,他这样说:“京师十月以来,新政大有更张。皇太后垂帘听政,……中外悚肃。余自十五至二十二日连接廷寄谕旨十四件,倚畀太重,权位太尊,虚望太隆,可悚可畏。”2
看来,恭亲王和两宫皇太后决计要冒一回险了。他们知道曾国藩为人不错,相信是可以依靠的。在这一点上,他们是对的,然而,阴谋利用这一天赐良机的并不是曾国藩自己。
在曾国藩的才干中,最为得心应手的技能就是选用聪明机灵的的下属,让他们去担当密探、策划阴谋,就像是一个高段位的国际象棋大师。他的军事组织包括一个私人秘书处,或者叫“幕府”,成员是一些有科举功名的读书人,他们充任他的税务官、补给库经理和密探。尽管他自己严厉而清廉,但他常常会选用一些有才能的怪人,一些行动家,有时候也有一些天才人物。
在他的那些被保护人当中,最有才干的是李鸿章,当时还只是个年轻的汉族举人。李鸿章具有他老师的全部狡诈,却没有他的审慎。他有着非凡的外表(而不是美德),站起来有6英尺4英寸,浓密的胡子,黑色的杏仁眼(像典当商的弹球一样叫人感到暖洋洋的)。他英俊文雅的外表让人全无戒备之心,加上他那十足真诚的表情,使人很快就对他产生信任感。如果你感觉到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得不把孤儿院的保险柜托付给他保管的话,那么当你回来的时候,它必定还在那儿,不过他已经将里面的内容用于回报率为300%的投资,所产生的利润当然要装在他的口袋里。绝对的冷酷无情、精于算计和充满恶意,他注定要成为大清开国以来最有权威的汉人政治领袖。但在曾国藩还是他的老板和师傅的那会儿,李鸿章既有耐心又很温顺地老老实实当学徒,正如俗谚所云:两人同骑一马,总有一人在后。
李鸿章比慈禧大12岁,1823年出生于安徽的一个上层家庭,那是上海西边的一个省份,是长江下游的一个战略要冲。他学业优良,24岁的时候就成了一名翰林学士,28岁晋翰林编修,专门为皇上草拟法令和诏书。他在装腔作势的措辞方面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应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就像屠夫操刀一样游刃有余。对于像李鸿章这样一个年轻人来说,他有一种非同寻常的领悟力,知道在中国究竟有多少事情真正起作用,也清楚地知道:无论何种途径,只要有利于自己向上爬,就决不能有任何犹疑。
还在翰林院的时候,曾国藩和李鸿章就建立了这样的师徒关系。1853年,当曾国藩为抗击太平军而担当起组建湘军的任务时,李鸿章就离开朝廷,回到了他的安徽老家,成了本省巡抚的一名私人雇员。在师傅的计划里,这是精心算计好了的第一步。
只要他留在文职官员的队伍里,他就绝无可能被派回他的本省。由于获得了安徽巡抚的一个私人职位,他就跨越了这一障碍,并且,就有可能在30岁之前,在他家乡的草根阶层中为将来构建权力大厦而打下根基。1853年6月,在获得巡抚批准的情况下,他的手下已经有了1;000名兵勇,表面上是为了对付太平军以及其他的叛乱和土匪;事实上,他们是李鸿章的私人武装。他的指挥官中,有许多就是从前的犯人,李鸿章利用他们去招募其他的土匪和恶棍,以扩张他的军事实力,最后面貌一新,成了“淮军”。
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