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完美风暴-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 *

    云端。

    “书神与书仙一脉,竟是平分秋色,各自得道者是五十四人。不应该啊!”

    “只可惜,看上去,神、仙两脉加起来,还是抵不过魔那一脉。莫非,这真的是阴阳互存的天道至理所在?”

    “你们有没有发现,神墓所领悟的最纯正的书神一脉的道法,完全不是诛神哪小子的对手?若是诛神与神墓二人的道行相当,神墓定是早被驱逐出了竹林。”

    正此此时,一道神光悠悠地出现在云端的最前沿。神光虚影中似是一位个头矮小的龙冠老头。

    “哟!掌院大人大驾亲临,这可是我们天书一脉的荣耀啊!”

    “哈哈……”

    “你们十七个老鬼,最好严肃点。”神光虚影中传来一声倒吸的声音,突然沉声道:“诸位道友,我们必须要尽快阻止这场天地浩劫!”

    “为什么?”

    “凭什么?”

    “这是我们天书一脉的事,轮不到外人来管!”

    神光虚影中又是一声倒吸的声音,沉声道:“如果继续下去,这一百一十人全部得道,天书一脉将重回第一。数千年来积压的恩怨……”

    “哎呀,多谢掌院大人提醒,我们差点忘了此事。”

    “对,对,对!这事,还真是多亏了掌院大人提醒。正好,等这竹林中的伐天悟道之事结束,大家坐下来,好好算算总账。”

    “嘿嘿,好戏终于上演了!我们看看,神墓率领的一百零八人,能否打败诛神!”

    * * *

    竹林中。

    青石上方两道人形虚影的激烈打斗,已演变成了一头幼狼独自面对一个神墓率领的群兽局面。而哪道天道道灵悬浮于上战斗空间的上方,缓缓旋转。

    大战开始,幼狼尚能抵挡。但不过七十二息的时间,幼狼已只有守势。纵使是无所畏惧的守势,亦难掩似乎注定的败局。

    战斗中,神墓与一百零八只妖兽却在吸纳吞吐天地灵力的同时,变得越来越成熟强大。

    渐渐地,激烈战斗,变成了群兽共舞的情形。

    正在此时,天地空间中悄然出现一颗幼龙的龙头,嘴含一枚七彩珠,静静注视着竹林内的一幕。

    近乎同时,神墓与群兽的动作仿佛被冰化,瞬间缓了下来。

    那道道灵仿佛感受到了强烈的威压,竟自分裂,一分为二,二分四,近乎逃离似的瞬间坠落,落在了四间小竹屋内。

    亦在此时,那头幼狼目露柔和的目光,看向天空的那颗幼龙龙头。

    下一刻,幼狼竟是缓缓升空,靠近了幼龙龙头,并缓慢伸嘴噙住了龙口中的七彩珠。

    随之,七彩珠从中分裂,一分为二,被幼龙与幼狼各自吞下。

    就在此时,天空中黑云翻滚,紧接着狂风暴雨席卷而至,强大的威压之势瞬间被下压。只在一瞬间,将神墓与群兽驱逐出竹林。

    然而,狂风与暴雨越来越猛烈!

    竹林内的青石上,金光随风雨消散,渐渐出现一个人,正是陈天鸿。

    他缓缓睁开眼,抬头望向天空,内观自视,但见丹田玉府中的七星神盘上伏卧着一头小狼,眉心的那面镜子上蟠着一条幼龙,皆是虚像。它们仿佛皆进入了休眠状。

    黑云中,一个声音惊呼道:“这是伐天悟道,龙狼双神魂归位?”

    另一个声音却淡淡地说道:“吸纳如此庞大的天地灵力,道行却不见进阶,莫非此子已将‘九五真诀’修到了第九重,开启了九府星脉?”

    “那可真是个妖孽了!”

第四十五章 无量神鼎() 
天商仙院。

    天书峰下,枯竹林中,一场惊天动地的悟道,终于结束。

    书系一脉的“悟道”传承,仅仅有九百六十年的时间,起源于某位仙尊的一时之兴,于青云碑下大言“我在悟道”。

    何为道?

    悟何道?

    一百个修士,有一百种见解;一万个修士,有一万种见解。

    普遍且狭义的来说,是修士感应天地之灵,寻找与自己有缘的天道道灵,融合于七星神盘正中央,成为与星胎共同成长且能幻化成有质有形的灵像,亦称灵息,亦称灵根。

    与修士神魂的区别在于灵息或灵根,是产生于天地自然之间,而神魂是由修士拥有的血脉所决定。

    此一道亦印证了无数修士追寻机缘,或为获得至尊血脉,或为改造自身血脉,而奋斗终身的修道论。

    说及此,究竟如何阐述“悟道”,终是没有确切的说法。谁让“道”包含万象,这也能解释,那也能表明。

    然而,枯竹林中的这场悟道,感天动地的并不是天书一脉出了多少旷世奇才,多少黑袍、红袍的传人,而是竟然有人拒绝了一份天道机缘。

    这个人正是陈天鸿。

    陈天鸿本人对此毫不在意,反而是意外得到天道机缘的火云等人,让他忙的不可开交。花费三十六个时辰,才帮助四人稳住道行。

    四人的境界,一举突破到了开元境圆满。

    若不是四人体内拥有诡异的灵息,与道灵相互排斥,浪费了太多天地灵力,或许,冲击神意境中介乃至高阶,是完全可以的。

    令陈天鸿不解的是,在帮四人稳住道灵的同时,四人各自拥有的怪异灵息,在强大的排斥之力中与道灵的灵息融合了。

    以他所掌握的知识,关于这其中的因由,怎么也想不通。

    以己度人,大概猜测,应该是与四人的血脉有直接关系。

    可关于四人的来历,又是一无所知。

    陈天鸿平静地扫视一眼眼前盘膝打坐的四人,道“你们的境界初步稳固,但还需借助灵丹继续稳固。你们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我们再前往天书殿,兑换灵丹,稳固根基。”

    四人点了点头,与陈天鸿一起站起来。

    唔~

    站起的刹那,陈天鸿轻呼一声,行礼拜道“晚辈拜见前辈!”

    原来,不知何时,青石的一端站着一位个子很矮的老头,头戴金龙冠,面似冠玉。似乎,老头一直注视着五人,而五人毫无察觉。

    对视片刻,陈天鸿察觉到了一丝异样似乎,老头的那张脸,自己是非常非常熟悉,简直像是天天见到一样。

    与此同时,火云、凌霜四人亦发现了这一点,四双眼睛不停地来回看着老头与陈天鸿。

    乜风轻声道“长得真像!”

    陈天鸿微一低头,心道对啊,那不就是我自己的脸,与老头的脸极其相似?这是怎么回事?

    “虽是一家子人,但从来尿不到一个壶里,说的永远是两家话。”老头轻轻白了一眼,噘嘴道“我只说两件事一是你可以开口找我要一次任何东西,二是这四人暂时记名在我的名下,等你走的时候,再带走。”

    “一,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石,各要一亿颗;二,只要前辈肯赐予四人锦绣前程,那是她四人的福分,晚辈自无意见。”陈天鸿看向火云等四人,道“你们四人要明白,追随我,终其一生,或许只是道缘平平。修真一途上,像仙尊赐予的这种机缘,永远是可遇不可求。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尹浪道“师父,你这算不算是把我们卖了?”

    “如果你们能这样想,我绝不辩解!”陈天鸿道,“将来若有缘再见,结果自会证明一切。”

    呼~

    忽有一道破空声传来,陈天鸿听声辨位,伸手接住,原来是一枚金戒指。小小的戒指上,竟然镌刻着一条金龙,似欲出渊。

    忽然,又有一道清风吹拂,哪四人已经站在了金龙冠老头的身边。老头摇了摇头,所在位置渐渐化为一片虚无,传出一声悠悠的话语声。

    “你们那一门,传了多少代了?”

    “三十三世!”

    不知为何,陈天鸿没有任何想去追寻某些事情真相的打算,而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漠然对待。

    “师父,又成小武一个陪着你的时候了!”

    小狗古武,终于开始向一条狗发育了,腿逐渐变粗,身子逐渐变壮变长。

    陈天鸿呵呵一笑,重新打坐在青石上,将小背蒌放在眼前,打开背蒌盖,将为数不多的妖兽肉全部从小鼎中取出,道“古武,我要专心修复神器玉衡,这段时间,你要帮我护法。若是有危险靠近,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小狗点了点头,叼起一大块兽肉,默默地朝竹林外走去。

    陈天鸿知晓,这枚金戒指乃是须弥法器中神品级别的灵宝,名为乾坤戒,拥有的空间远非完好时的小背蒌所拥有的空间可比。

    当神识注入金戒后,眼前恍惚出现了一方新的天地空间,浩瀚无界。此天地空间的入口,整齐堆放着五堆颜色不一的菱形石子。

    乍一看,像是堆在某一无界空间边缘的五个小石堆。

    少顷,陈天鸿微微一翻转戒指,用灵力与意念掌控,缓缓将土元石倒进小鼎。小鼎如今的空间,足有百丈方圆,可哪怕是拥有如此大的空间,一颗菱形的土元石再小,亦很快装满。

    陈天鸿停止,见戒指中的土元石,似乎才用掉了万万分之一的感觉。

    然后,一双眼睛紧紧盯着小鼎,脑海中回想着小湖泊底的那次情形。

    果然,一刻后,小鼎内装的瓷实的土元石,徐徐塌落,露出的小鼎壁上渐有黄色烟雾弥布。同时,小鼎的空间似被慢慢撑开中。

    陈天鸿思忖片刻,决定让小鼎始终保持着“满”的状态。

    说实话,陈天鸿对神器玉衡的了解非常少,加之,又经历了一次大变故,一切就更难掌握了。

    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遇到问题再说了。要想预料未知的变化,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看着无数的土元石,最终化为鼎壁上的黄雾,却没有任何异样时,心里愈发紧张起来。

    但他不想停下,确实想看个究竟。

    终于,在某一时刻,那堆不知有多少颗土元石的元石堆,完全消失在了小鼎内。鼎内只剩下灵材、权杖与厚重的黄色烟雾。

    到了这个时刻,更不能停止了,亦没有停止的理由。

    随之,六品的木元石开始入鼎。

    此时,小鼎不再有装满的情形出现,而是鼎的底部似有新的力量生成,并开始向外排斥鼎壁的黄雾。

    黄雾似缓慢溢出的水,流出鼎口,开始向小背篓内扩散。

    黄雾一经接触小背篓,仿佛甘露滴落到干涸的废墟上,立即消失。

    与此同时,黄雾消失的小背篓部位,有了虚化的反应。似乎,是重伤的疮口得到了灵液的滋润与净化,正在加速修复中。

    漫长的耐心等待中,黄雾完全被驱逐,继而被翠绿色浓烟取代。小鼎“意犹未尽”,小背蒌的空间已修复恢复到了原有的万分之一,只是,被封印在小背蒌的无数灵材、灵丹、法器等,包括十只战偶,仍不见踪影。

    陈天鸿微一忖度,心想反正已经浪费了七品与六品的元石无数,已无可顾虑的了。莫不如继续到底。

    下一刻,五品元石火元石入鼎。

    大约在相同的时间里,火红的浓雾取代了翠绿色的浓雾,小背蒌的空间已恢复到了原有的千分之一。除此而外,其它的没有任何变化。

    下一刻,四品元石水元石入鼎。

    大约在相同的时间里,浓如墨的浓雾取代了火红的浓雾,小背蒌的空间已恢复到了原有的百分之一。除此而外,其它的没有任何变化。

    陈天鸿已经完全麻木了,一切行为似是机械。

    下一刻,三品元石金元石入鼎。

    约莫被小鼎消化了一半的量后,终于有了一丝不一样的变化。

    首先,放置于小鼎底部的灵材,陆续化为一缕缕草木精华,然后,慢慢凝结成一粒粒似丹丸的颗粒,约有拇指肚大小,并缓慢向小鼎外飘浮。脱离小鼎的颗粒,自由坠落到了小背蒌里。

    其次,待所有的灵材被炼化后,置于小鼎的不朽权杖亦开始悬浮,似被一股力量托举,缓慢飘向鼎外。

    然而,陈天鸿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倒入金元石。

    约莫被小鼎消化十分之九的金元石后,终于,元石不在消失,而是小鼎底部开始悬浮起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菱形晶石,缓缓向小鼎外浮动。凡浮出小鼎口的金色晶石,同样是自由坠落到了小背蒌里。

    只是,不朽权杖漂浮到鼎口,不再外移。

    最后,那一堆金元石全部用完,小鼎底部的小背蒌空间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金色的菱形晶石。

    这一幕,让陈天鸿想到了大荒渊秘境中身临丹池的那一幕,非常相似,简直如出一辙。

    只不过,令陈天鸿心塞的是,明明小背蒌的空间已完全恢复到了原来的大小,可自己当年放在小背蒌空间里的东西,全都不见了。心中也是明了,结果只会有一个,在永荒山的那场浩劫中,全部被毁。

    究其原因,定是青华宗知晓了“仙诛”的事,在四正联手诛杀陈天鸿的同时,彻底毁去那棵“血松”。

    这一结果,本是预料中,只是内心迟迟不肯承认罢了。尤其是想到那些被毁去的丹药,心痛的更加受不了。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毁去那些丹药,不正是四正共同的目标之一吗?

    小背蒌没被毁去的原因,很可能与自己没有死亡有关,而这个原因很大可能是与原始秘境中的哪位金身巨人有关。

    想到那些损失,心里难过的受不了,只能轻轻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忘却那一段痛苦。

    良久,睁开眼睛,重新看向小鼎,双手缓缓伸向悬浮在小鼎的权杖。就在接触权杖的刹那,陈天鸿只觉得眼前一黑,自己仿佛进入了一片昏暗的混沌空间。

    。

第四十六章 大本说事() 
那一刹,神魂剧烈震荡,惊清醒了陈天鸿。

    但见双手已被金色浓雾包裹,肉眼可见的至纯至粹的金色灵力,顺着经脉灌注于体内。

    内观自视,巨阙、华盖、商曲、章门、命门、鹤口、海底、涌泉、藏血九大穴位,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撑开,如竹中空,如空箱可储物,好似一座座空荡荡的“灵气府”。以此九大穴位为结点,全身经脉似被串连成了一张“九天星辰图”。

    陈天鸿立即明白过来,至此,那滴血珠可行成的九天星辰图,在自己体内潜伏了如此之久,终于被激活了。同时,自己的九五真诀第九重已修炼至大圆满,巧合中与九天星辰图相作用,从而成功开辟出了人体内的九大星府。

    对于生长于昆仑大陆的人来说,人体九星府早已是存在于传说中。

    因为自九圣仙逝后,九星府的开辟法诀同时失传,后继传人再无人能触碰到修真界的九星府神话。

    唯有散落的九五真诀,曾给予了昆仑大陆的修真界一些想象,但随着各种离奇故事的发生,亦渐渐被人们遗忘。

    是故,在封神殿众长老确定陈天鸿得到了九五真诀后,当时引起的凡响是何等的波涛汹涌。

    陈天鸿早猜测到,这也是自己遭遇杀身之祸的原因。恰恰因此事,让他对昆仑九圣的存在,有了一种全新的猜测。

    那么,何谓修士的九星府呢?

    其实,就是人体中除丹田气海外,开辟出的其它类似于丹田气海的穴位,只不过,前者的叫法是“开辟玉府”,后者的叫法是“开辟星府”,玉府与星府皆是蕴藏修真真息与灵力的空间所在。区别是,玉府中有七星神盘,是修士结丹的根本所在,星府是玉府锦上添花的辅助。

    一位修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