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民的好代表王维忠
王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多年来,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忠于职守,他们密切联系群众,从各方面反映民情、民意,依法提出议案、建议、批评,受到人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其中,全国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王维忠同志可谓人大代表的典范。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多年前就认识了王维忠教授,他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著名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维忠教授1993年加入中国农工党,历任中国农工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党吉林省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政协副主席等职。任职期间,身为民主人士,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为吉林省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位吉林人民的好儿子,这位吉林人民选出的好代表,一生对中国共产党无限热爱,对祖国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爱戴,他的感人事迹,早已通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数百家中央新闻媒体在全社会广为传颂。
1998年3月,王维忠同志光荣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由于工作出色,后又以满票连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在近十年的人大代表履职生涯中,他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热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从而写出了上百份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批评。每个议案都是他亲自深入基层调研,在充分获取第一手资料后写成的,所以,他都是针对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老百姓的疾苦、群众强烈的呼声及现行的法律法规欠缺或弊端提出中肯的批评和有效的建议,比如他提交的建议修改《义务教育法》、关于制定〃公务员法〃、〃农民权益保护法〃、〃反家庭暴力法〃、〃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法〃及关于修改《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议案,都先后被全国人大采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近十年的代表履职生涯中,他满怀信心、激情万丈地参政议政,情系百姓,为民说话,是公认的〃高产〃代表。他在生前共提交建议和意见、议案91件!这个数量是如此惊人!他也因此被多家中央媒体称为〃议案大王〃。
古人云,〃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得民者,以得其心也〃。王维忠同志的履职行为之所以得到广大新闻媒体,特别是平民百姓的一致称颂,主要是因为他〃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长期以来,王维忠代表努力学习,团结同志,和谐办事,按章办事,一生致力于为老百姓说真话、办实事。在他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
我们要学习王维忠代表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作为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神圣职责,他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百姓疾苦,为基层百姓的切身利益鼓与呼。他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更以务实精神为吉林人民谱写了人大代表的新章,为吉林省人大赢得了良好声誉。他不愧是中国共产党典型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好朋友。
我们要学习王维忠代表善于学习、乐于进取的好学精神。身为医学专家的王维忠同志自参政议政之后,一直如饥似渴地学习党的政策、法规和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他所热爱和为之奋斗的医学教育及研究工作,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医生,他视病人为亲人,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深受广大患者的信任;他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桃李满天下,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作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尽职尽责,尽心竭力,参政议政,是公认的〃高产〃代表。他真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我们要学习王维忠代表疾恶如仇,直言敢谏,仗义执言,敢为人民说真话的较真儿精神。早在〃十六大〃时,我们党就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主法制〃和〃公平正义〃。身为人大代表,王维忠同志认真履行依法治国的宗旨,以亲力亲为推行法律的公平,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坚持践行一位人大代表的正义之举:这就是不畏权贵,不畏邪恶,为老百姓说真话、实话。这些年来,无论是在医院办公室,还是在他的家里,无论是到北京参加〃两会〃,还是闭会期间,他总是一丝不苟地接待来访群众,特别是对于那些确有冤情的百姓,他总是像对待亲人那样接待。不管对方是吉林的还是外省市的,不管对方身份地位高低,只要对方是来找代表反映情况的,他都会认真接待。他周详地收集百姓的材料,听取百姓的申诉和反映,认真记录,然后深入调查,写成材料寄往访民的省市相关部门或全国人大相应部门,参与对权力部门或公、检、法等执法部门的监督。〃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了解实情,说实话,为国家负责,为群众负责〃,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正是王维忠代表的真实写照。
我们要学习王维忠代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我记得北京有位记者这样写过:〃王维忠代表提交的这些高质量的议案,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写成的,这是一个人大代表为国为民最真诚的奉献……〃他的每一件议案都是用辛勤劳动、都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这位〃议案大王〃由于长期忘我地工作和调查,有时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不休息,以致终于引发出多种疾病,先后多次入住吉林和北京的重危病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不愿停下手中的笔,他总是一边打着吊瓶,一边写议案。他以忘我的工作、努力的奋斗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人大代表、党外代表的全部内涵。他用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劳累过度,他最后终于倒在病床上。
我们要学习王维忠代表坚持党的领导,长期与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优良品格;学习他热爱祖国,为切实贯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劲头;学习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培养国家栋梁为己任、模范执教的敬业精神;学习他视人民为父母、视百姓为亲人的亲民情怀……
刚闭幕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中国的人大和政协工作指明了方向。〃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项措施。胡锦涛同志在这份激动人心的报告中特别提到,要〃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这一重要举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理念,这必将更加规范执政党和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使两者在政治生活中相处得更加协调和顺畅。〃十七大〃报告还建议,要〃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必将消除选举中的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扩大他们在国家权力机关中的发言权。优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将使人大常委会能够更全面周到地履行职责,代表人民制定法律法规,监督〃一府两院〃。
我尽管没有见过本书作者石野同志,但早在2005年春,王维忠代表曾经赠送一本《卧底记者》的新书给我,是石野记者的个人传记,我从中知道了石野这个名字,同时也看到王维忠代表深情地为这本书写的序文〃呼唤中国新闻法早日出台〃。
为提交〃新闻监督法〃的议案,王维忠深入新闻界调研,结交了许多记者朋友,当他得知许多记者朋友因为采访和实施舆论监督而经常遭到各种非法阻挠,记者的很多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时,他就开始为新闻记者的权益奔走呼吁。在2004年的〃两会〃上,新华社发表了〃中国出台新闻监督法,很有必要〃的报道,介绍了他和多位代表共同关注记者权益的事迹,从而使他成为中国广大新闻记者的良师益友。他的工作经常得到各地记者的帮助,同时,他也从众多记者朋友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这也为王维忠能带病写出那么多高质量的议案打下了基础。
石野就是王维忠代表所交往的众多记者之中较为突出的一员。石野既是著名政法记者,又是青年报告文学作家;他是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被人称为〃打虎记者〃。几年前,这位为民请命的正义记者因为揭露了原《南方都市报》记者邓世祥(即〃新快报〃的保罗)道德败坏、玩弄女性的丑恶而遭到对方长达七年的诽谤和诬陷,并引发出〃中国首宗新闻记者自诉案〃。他是一名深受七年冤屈的受害者,更是王维忠代表热心帮助和关注的冤屈当事人。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为忘年交。王维忠同志病故后,作为曾受过其热情帮助的当事人、作为朋友,石野同志忍受着内心的悲痛,以满腔热情,怀着对人大代表的无限崇敬之情,花费一年多时间创作出了这部感人的作品,忠实记录了王维忠教授连任两届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再现了他〃见宿疾必除之而后快〃的耿直性格以及热衷国事、直言敢谏、敢为百姓说真话的高尚品质。从其笔端学习王维忠代表爱国、爱民精神,更具感染力。
现在,石野记者这部长达三十多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即将付印,作为多年来耳闻目睹王维忠同志忠诚履职的朋友,我心潮澎湃:仿佛又看到他生前带病深入吉林省各基层调研、深入吉林贫困地区了解民情的情景;仿佛看到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坚持伏案写作、认真修改议案的背影;仿佛看到他不畏生死,两次带着吊瓶、步履蹒跚地坚持带病进京参加〃两会〃的催人落泪的感人镜头。作为吉林省的领导,作为老朋友,我仿佛又听到他在〃两会〃期间,为东北供暖设备、为吉林农村应首先全面免除〃农业税〃等关乎吉林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而大声疾呼的洪亮嗓门……
王维忠同志带着多份未结的议案,带着诸多遗憾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忠于祖国、忠于职守的精神;他认真履职、情系百姓、为民说真话、说实话的高尚情操,永远活在吉林人民的心中,永远活在广大人大代表的心中。
借助2008年的春风,我相信,吉林省新当选的第十一届各级代表们,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像王维忠代表那样,永远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积极践行〃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服务宗旨,为我国早日奔向全面小康社会献计献策,稳步推动中国早日走向和谐社会。
是为序。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8年1月
推荐序二
人民代表的好榜样
李炳银
在我的记忆中,好像自知道〃人大代表〃这个称谓后,很长时间里,就一直把这个称谓当成一种荣誉、当成一种资格、当成特别的权力看待。这是因为,在中国的很多地方,人大代表是受到尊重、保护和特殊对待的,这种情形我经常看到。但是,人大代表如何履行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力,如何行使参政议政职能和监督责任的情形,我却很少看到。尽管我也参加过人大代表的选举,看到过他们庄严的举手表决和神圣的投票。
这次,阅读了著名卧底记者石野最近创作的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之后,我才从王维忠的身上具体深入地看到和感受到作为一个人大代表的不易。并不是歌唱得好,舞跳得棒,成了世界冠军,或者因为是少数民族就能够当选人大代表的。作为人大代表,最重要的是要做符合这种的事情,说符合这个称谓身份的话,否则,就不配人民的信任,就没有承受这种身份的资格。
王维忠教授是吉林省选区当选的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本职工作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从石野对于王维忠作为人大代表的〃传奇〃事迹描述中,人们会切实地了解到王维忠作为一个医学教授的智慧和才能,但令人惋惜的是,这位有作为、有贡献,这位敢为老百姓说真话、说实话的好代表,却因为劳累过度,不幸因癌症而于2006年12月9日逝世,终年才68岁。真给人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受。
将王维忠代表传记性的作品,用〃传奇〃的文字来标明,我以为石野在其中是有特殊的考量的。花了一周的时间,仔细地阅读了这部长达三十多万字的〃传奇〃书稿以后,我不由地被感动了!我或许真正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思。作为人大代表,王维忠真正发挥了他参政、议政的职能,落实了他依法监督的责任。可是,我们看到,王维忠的很多议案被相关部门采纳了,但是他不少议案的提出和监督的过程,都充满了艰难曲折和传奇的色彩,为了不同人物、不同对象的不同冤情和不公正待遇,王维忠时时操心,天天尽力,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作为人大代表,他〃把脚迈进广大人民群众的中间〃,始终把心维系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上。他的行迹和声响,几乎遍布吉林的每一个地方,他像一个被〃上帝〃赋予了某种正义的精神和指令奔忙的游侠,与狂妄的黑恶势力,与污浊的小丑和违法乱纪的官员,与态度冷漠的官僚作风等,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对峙和斗争。这其中充满了变局,充满了游戏,自然也带有不少传奇的色彩。可是,传奇毕竟不是传说,王维忠是一个真实的人,是一个带有鲜明个性特点和努力行使自己职能与责任的人大代表,他凛然的正气、坚持的精神、果敢的形象已经被石野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真实事件描绘得非常生动和清晰了。但是,当一个人大代表在履行自己神圣职责的过程中显露出传奇的色彩,这或许就要引起人们的深思了。
在人生经历和行为观念上,石野同王维忠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他们都出生于社会底层,他们都是农民的儿子,他们都历经坎坷曲折。王维忠早年因为家庭的富农成分而屡遭歧视、排斥、打击的经历和石野生于贫苦家庭、少年因家贫而含泪辍学,近些年来又以〃中国第一卧底记者〃的特殊身份,以新闻记者独特的正义和良知,以笔为刀,以文字为子弹,多次勇敢地和犯罪团伙、作恶的歹徒,甚至是无恶不作、杀人如麻的黑恶团伙搏斗,为弱者伸张正义,屡屡将一些人不愿、不敢暴露的真相公开于天下,而遭到生命威胁、恶意陷害和非法拘禁等情形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所以,他们在有机会和可能影响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某些人们的命运的时候,自然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坚持维护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权利、尊严和利益的人生态度和行为。
所以,在我看来,由石野这样一位本身就颇具传奇色彩的著名记者来写王维忠的传记,是一种天合之美,是两颗同样为追求真实、公正和平等的心的靠近。这样的结合,不像许多现象告诉我们的那样,是一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