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事结束之后,云南周边已经没有了任何威胁,李翊也准备把精力全部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李翊的统筹安排下,在林锦的直接操作下,宁州城的扩建工作已是如火如荼。
由于秉持着让利于民的思路,因此也得到了云南广大士民的大力支持,再加上资金充足、人力资源丰富,宁州新城的建设速度也是大大加快,相信用不了两年的时间就能全部完成。
而新设立不久的云南银行,由于有官府信誉的担保,获得了老百姓们的信任,因此筹措了大量的资金,自身实力不断增强,对云南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加强大。
普通百姓只要是需要资金的,不管是经商做生意,还是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甚至是自家修葺建造房屋,只要是有人担保,都可以从云南银行借到资金。
而对于云南的贫困家庭,在官府资助补贴的同时,云南银行也会向他们提供无息贷款,扶持他们做些小本买卖,购买小块田地,以及生活上的各种帮助。
云南商行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与四邻的贸易来往非常频繁,触角最远已经延伸到了牂牁国的望谟州。而与大汉国内的其他藩镇的贸易也已经开展起来了,只是贸易量还不是很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现在云南商行最大的问题就是,贸易品种单一,产业规模太小,自身实力太单薄。纵观云南商行的贸易种类,也不过是书籍、中成药、棉花、小麦、玉石、瓷器、铁制农器具等有限的几个品种,而且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竞争力,根本形不成什么市场号召力,所以经济效益也算不上很好。
云南商行和林庆良的正和商行几乎是同时设立的,但是现在所具有的的规模和效益,刨除汤丹铜矿之后,大约只有正和商行的十分之一左右,发展速度严重落后。
云南商行最有发展潜力的就是汤丹铜矿了。根据李翊和唐经天的预计,这座品位甚高的汤丹铜矿,至少可以大规模开采数百年以上,而目前却只采掘了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可利用价值无法估算。将来的一段时间,云南的经济发展,必然还要依靠这座铜矿。
而更可喜的是,由于从原大义宁国手里得到了嵩阳这个地方,不但获得了制作优质琉璃的石英矿、晶石矿等资源,而且还在嵩阳山附近发现了一个集金、银、铜资源于一体的大型矿藏,蕴藏量十分惊人,预计至少可以开采出五万斤以上的黄金,三十万斤以上的白银,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铜矿资源。
这样一来,除了汤丹铜矿,云南就拥有了第二座大型矿山。当然了,这也是在李翊的指引下‘偶然’发现的。即便每年要向朝廷供奉五万斤铜,云南也根本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今后的云南经济基础反而更加坚实了。
生钱的项目越多越好,产业升级换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靳水生的铁器、兵器坊,王定官的宁州窑瓷器坊,冯杞、习关的火器坊,杨乐泉的中成药坊,以及首创活字印刷的云南印书局,都有必要把握市场需要,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增加花色品种,使产量和质量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以适应社会上的需求。
对于靳水生的铁器、兵器坊,虽然官府在其中占有七成的股份,但是只是一味的提供资金,技术上面却完全依赖靳水生本人。
即便靳水生通过前往大理国学习,已经拥有了更加高超的打铁技艺,但铁器和兵器制作工艺方面,却还是因循以前的传统技艺,特别是兵器制作水平上没有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
第488章 全面发展()
为此,李翊让鲁立展亲自前往大理国的东京鄯阐府,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重金请来了两名曾经为大义宁国长期制作兵器的高手匠人,让他们亲自指导兵器坊的兵器制作,使得兵器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李翊让林锦抽出时间,设计安装了两座专门用于炼制钢铁的高炉,炼制出的准钢水杂质少、品质高,使得兵器材料方面获得了质的突破,以此制作的兵器和各式农器具,质量都有了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向云南和镇雄的军队提供高质量的兵器,而且还把优质农器具推广到四周的邻国,获得了极高的市场效益。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靳水生’牌铁器名声远扬,像什么菜刀、剪刀、剔骨刀、斧头、镰刀、铁犁、锄头、铡草刀等器具,已经远销到京城等地,甚至楚国、蜀国、南唐等地都不远千里的前来求购,几乎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
而经过李翊的设计专门研制出来的军用折叠铲,总共分大、中、小三个规格,由于方便使用和携带,而且质量过硬,不但军队里大量配备起来,就连民间也是一铲难求,甚至到了加价购买也不一定能得到的地步。
另外,针对云南复杂的地形和多山岭的特点,李翊特意设计了大量简单的攀岩设备,通过靳水生打造出来,包括登山镐、手锤、各式锁扣、八字环速降器、滑轮、自动锁止器等攀岩装备。但李翊打造这些装备的目的,并不会公开出售,也不是交给云南军队使用,只能是专门配备给秘营里的孩子们了。
对于已经茁壮成长起来的那些孩子们,他们的个人能力已经与日俱增。虽然他们早就获得了大量的南诏兵器,但是还缺少锋利、趁手的短兵刃。
所以,李翊让林宗义老堡主以林家堡的名义,在买进大量农器具的同时,订购了六百把削铁如泥的匕首和水刺,以及数百支各种规格的军用方便铲,使得孩子们的装备丰富了许多。
而由于钢材质量的飞速提高,林锦也把钢制车轴应用到了新式四轮马车上,使得车辆的质量和坚固度都大为提高。另外特别是在李翊的主持下,研制出了弹性足够的钢制车辐条,而且加装了手柄式的摩擦型刹车系统,使得车辆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负载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而使车辆的损坏率下降了九成之多。
当然了,这种新式车辆也深受民间的喜爱,头一个月就卖出了一百三十辆,而订购量却已经突破了五百辆之多,这还只是宁州这一个地方的采购量。若是整个云南,甚至远销到京城和四周邻国去的话,恐怕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只是现在的生产能力还不足,品种也只是单一的载四人的四轮马车。按照我的想法,今后还要再扩大生产规模,拓展车辆的品种。四轮马车就要生产两个系列六个个品种的,包括载运四人的小型马车,载运六人的中型马车,载运八人的大型马车,以及载货量不同的三种载货马车。
若是能每月生产三百辆,每辆按均价五百缗计算,每个月就能有十五万缗的收入,刨去成本也有五六万缗的纯利润,这样一来,云南官府财政又有了一笔稳定的盈收。
而王定官主持下的宁州官窑,雇工已经达到了三四百人之多,里面不乏各地烧瓷的高手,甚至有些是大唐时期官窑的窑工及其后代,这也是蒸蒸日上的宁州窑通过重金延请过来的。
通过这一年多来的磨合,宁州窑烧制的瓷器凭借独特的风格、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以及变化无穷的色彩和韵味,吸引了远近而来的客商和权贵士民,深受各地人士的喜爱。
为了求新求变,不断丰富花色品种,李翊坐镇窑坊数天,亲自为他们设计瓷器品种,探讨瓷土配方和筛选方法,提出了丰富釉彩色系,扩展用具品种的发展思路。这时代的瓷器由于釉色单一,品种不多,只能是作为家用器具使用,只有宫廷内和大富人家才有用以赏玩的瓷器精品。
所以,李翊提出让王定官和有经验、富于开拓精神的窑工们潜心研究、不断钻研试验,终于烧制出丰富多彩的黄、蓝、青、绿、紫、褐等多色系瓷器,特别是唐代传承下来的白瓷、黑瓷更是精益求精,已经达到了精美艺术品的范畴。
而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就是瓷器功用方面的发展了。李翊借鉴历代瓷器的品类式样,将瓷器从家用、实用型向功用、观赏方面发展,开发出了像花瓶、花洒、看盘、笔洗、梅瓶、酒壶、水壶,以及造型各异的观赏类瓷器。
另外,李翊还让宁州窑为林庆良的‘正和美妆良品坊’代为加工烧制盛器,凡是香水类、脂膏类的化妆品,都为其烧制出各种不同规格的瓷器品类,既美观又实用,大大提升了‘正和美妆良品坊’的档次和形象。
而宁州火器坊无疑是李翊最为关心的一个产业。由于陈杞、习关的智慧已经超越了李翊对这个时代的想象,在他们的潜心研制下,不但火药配方大大改进,威力成倍增加,而且最关键的是火器上使用的导火索问世了。有了这先进的引火之物,火器应用范围顿时大大扩展了。
类似于手榴弹的‘投雷’也顺利生产出来了,只要点着短短的导火索,并顺手投掷出去,其在方圆十数米内就可形成足够的杀伤力,若是在其中再填充上锋利的铁钉或铁片等物品,伤害范围无形中就扩大了许多。
只不过,这种黑火药投雷,只能是靠点火引燃起爆,火药爆炸的自身威力并不能形成致命的伤害,而需要靠里面填充的铁钉、铁片来形成破甲伤害。而李翊已经对此非常的满意了,只要能达到使对方丧失战斗力的效果也就足够了。
第489章 产业优化()
另外一个新发明的武器就是‘地滚雷’了,其实,这玩意就是后世所称的地雷了。这种地雷,用生铁铸造,如同海碗口一般大小,腹内装填炸药,上面留一细口,穿出引线。
临战前选择敌人必经要道或自己阵地前方容易接近的地方,将几十个雷连接在“钢轮发火”装置的“火槽”上,挖坑埋设,表面施以伪装物。待敌人无意中踏上转轮机,即可摩擦引火,迅速燃着火药,从而遍地开花,铁屑横飞,火焰冲天,杀伤面积相当大,非常适合阻击敌人大部队行进。但由于转轮机使用中成功引火的几率还不到四成,所以还需要继续改进这种机构。
还有一种绊发式地滚雷。用一口大瓷坛,内装炸药,用土将坛口填紧,留一小眼装引信埋入地下,再在地面放一堆碎石,同时埋设钢轮发火机一个,与坛口引线连接,在地面安设绊索,或用长绳由远处拉发。
当敌人脚碰触绊索时,钢轮自动发火,引爆地雷,火药坛炸起,泥土碎石陶片四处迸射,杀伤威力很大。这种地滚雷由于制作相对简单,而且成功起爆的几率更大一些,所以云南火器营已经开始装备起来了。
有了这几种新式武器,再加上原先的轰天雷等火器,云南军队的实力也是水涨船高。但现在的云南已经没有什么战事了,虽然实验中效果还不错,但毕竟还没有经过战争的检验,现在也只能维持经常项目的研究,有待于今后的验证了。
杨乐泉的中成药坊,现在的生意可是好的不得了。自从由李翊牵头试制中药丸剂以来,以其价格适中、携带方便、药效良好等优点风靡云南及周边各地。
像疗效甚好的玉泉丸、祛暑丸、都梁丸、防风通圣丸、小柴胡丸、玉屏风丸、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时疫清瘟丸、银翘解毒丸、上清丸、牛黄消炎丸、五苓丸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丸、四君子丸、新雪丹等都获得了相当大的认同和好感,市场经济效益非常好。
杨乐泉本身就医术高明,积累了相当多验证过有效的方剂,以及轩辕述当年赠给云南的部分方剂,特别是由李翊提供的后世验方制作的丸剂,一经验证,药效惊人,更使得广大百姓趋之若鹜,纷纷前来购买,连外地的人们也慕名前来求购,仅此一项,每月就可以获得三十万缗以上的纯利润,比宁州官窑的利润要高上一倍之多,称得上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了。
为了减轻百姓们的经济负担和求医压力,李翊要求官府的中成药坊,必须将丸药价格定的稍微低一些,不得随意加价出售。而且只要是云南官府厘定的贫民家庭,都可以免费获得中成药坊供应的医药,但却不允许大量购买后转让给别人,以防有人从中渔利。
因为云南的中成药坊的丸药,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云南户籍的百姓,而对于云南之外前来采购的商人等购买者,既要适当提高价格,还要向他们征收一定的关税。
所以,外地人购买同样的丸药,需要付出本地人购买价格一倍以上才能购买到,因此这中间就存在一个寻租的空间,这也是李翊不得不加以严格限制的原因,毕竟这也是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吗!
而云南印书局早就已经打开了销路,这一年半多以来,云南印书局印制了大量适销对路的书籍,从春秋、诗经、史记、国风、汉书、唐诗五百首、晋书等大部头史书,到历代人物传记和地方通志,诗歌词赋文章应有尽有,甚至连一些散佚多时的珍稀书籍也被我们搜集到并印制了出来,使得各国文人趋之若鹜的赶到云南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获得一本寻常得不到的典籍古本,以便将文化传承下去。
虽然李翊已经将这活字印刷的书籍价格降到了原先普通书籍价格的一半以上,但由于销量庞大,每年仍然可以获得数十万缗的纯利润。用这些收入弥补到教育支出上去,仍显得是绰绰有余。
为此,李翊要求云南各级官府,再一次提高各级官办教师的待遇,增加他们的薪俸收入。并投入资金,全面修缮和更新各官办学校的校舍和桌椅、教具,提高入学少儿的生活补助标准。
在此之外,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的私办学校,由于资金短缺,教师薪俸微薄,教学设施落后,学生们入学意愿不高,使得入学率低至三成以下,使得李翊为此忧心不已。
经过与众人的协商之后,云南官府作出决定,在这类贫困地区选择数个连片集中的地方,包括刚刚纳入云南版图的兴义县在内,建立了四座座规模较大的区域性寄宿学校,每个学校能够容纳千人以上,几乎囊括了该地区所有的适龄学生。
由官府提供所有教学和生活资金,建造了大量宽敞明亮的教室和学校食堂、宿舍,动员各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和少年集中就学,所有学习费用全免,而且还提供给他们足额的生活补助,让他们衣食无忧。这样一来,短短数月之间,这些地方的儿童入学率迅速提高到了九成以上,使得教育形势大大好转。
经过测算和统计,包括从大义宁国得到的战争赔偿,去年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了八百万缗,虽然由于去年的四场战争耗费甚巨,致使去年的财政支出达六百万缗之多,但总算还有近二百万缗的财政盈余,足够云南今年喘上一口气了。
想一想前年只有五十多万缗的财政收入,这种变化实在是可称得上翻天覆地,让李翊是做梦都想不到的。当然了,去年的八百多万缗财收中,还有接近一半是大义宁国给云南贡献的,实际的产业和财税收入总共不到五百万缗,不过这也已经是相当惊人了。
第490章 财税增收()
为了保证今年的财政收入保持在去年的水平上,甚至还要再上一个台阶,就要不断推出新兴产业来吸引远近的客商,拉动云南境内的消费。
所以经过李翊的再三考虑,决定在云南境内推动公共马车服务,在宁州建立一家规模庞大的公共马车行,各县设立公共马车分行,各乡建立马车站,将云南境内各县乡、村寨连接起来,既便利人们出行走亲戚访友、做生意,又能促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