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怎么来了,你们师父她们呢?”
贾清退避了其他人,只留下大小双儿在跟前,问道。
她们显然还是不习惯这样的深宅大院,好在看见了贾清,底气一下子足了些,低声道:“是师父叫我们来找大哥哥你的,她们都走了……”
“走了,去哪儿了?”贾清问。
“我们也不知道,只是突然就说要走。我们原本想跟着师父她们一起走的,可是师父不许,还让我们来找大哥哥,说你会照顾我们。
呜呜,师父她一定是嫌我们两个太没用,才不让我们跟着的。。。。。。”
说着,也不知是大还是小双儿就伤心起来。
贾清唤她上前,拥在怀里,安慰道:“好了,别哭,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你们师父是去做危险的事去了,因为心疼你们,怕你们出事,才不让你们去的。
你看,她不是叫你们来找大哥哥了吗,还是,你们不相信大哥哥可以照顾你们?”
贾清复又松开她,捧着她的小脸道。
“才不是,我们不需要照顾,我们能照顾大哥哥呢!”
听了贾清的话,她似乎不喜欢被当做小孩子来哄。擦拭了下还未流出眼眶的晶莹,强调道。
贾清笑着,站起来牵着另一人的小手,道:“好,我相信你们!走,大哥哥送你们回屋,你们就好好睡觉,养足了精神,才能照顾我呢。”
“嗯嗯。”
。。。。。。
“他能行?”
大明宫南书房内,君臣二人的交谈还在继续。
崔文龙道:“皇上放心,不用让他做什么,只是借助他的身份。皇上大可以暗中另行安排一可靠之人同往,事情交给他办就好。”
见皇帝还是有些犹豫,崔文龙有些急道:“这些年微臣一直暗中留意,可是何善宝老奸巨猾,行事周密,微臣一直毫无办法。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丝线索,皇上可不能放弃啊!”
皇帝听了此话,眼神才尖锐起来。
“好,此事就按你说的办!”
于是,两人又商量,最终确定了行事的名义和具体人选。
“皇上圣明,如此安排,最是恰当不过了。”议定之后,崔文龙笑道。
正庆帝冷笑道:“什么圣明!朕堂堂天子,要查一个臣子,居然还要遮遮掩掩、巧立名目,朕一想到此,恨不得马上不做这个皇帝了。
所谓眼不见为净,将皇位还给父皇,任他们如何,也与朕无干了!”
崔文龙听了面色一变,罕见的露出反驳的语气道:“皇上此言差矣!天子,天之子也,虽是万民之主,也需遵循天道!
皇上如今,正是遵循天道而行。
皇上身为太上皇之子。侍奉太上皇,为太上皇解一国之忧,此乃天道,岂可因一时意气而废!
难道,皇上当年的宏图大志在一个小小的何善宝之前就消磨殆尽了吗?”
正庆帝苦笑道:“朕又何尝会真的将一个何善宝放在眼中。朕只是想不通,太上皇如何会将这样一个人作为朕的辅臣,处处与朕掣肘。”
崔文龙道:“皇上不必疑心,太上皇早已不问朝政多年,万不可能故意与皇上为难。只是那何善宝仗着资历老,又借着太上皇的势,这才敢勾连四方,与皇上为难。
这一切,必不是太上皇的本意。微臣相信,只要能够找出他确凿的罪证,不用皇上出手,太上皇必然亲自废了他。”
皇帝听得点头,又道:“只是,这个贾清虽然身份合适,是林如海的内侄,可是毕竟年轻,身上爵位也不重,作为慰问钦差,会不会。。。。。。?”
崔文龙想了一想,突然眼睛一亮道:“臣有一提议。”
“快说!”
“微臣记得,皇上自登基以来,除了第一年顺应国制,加封了六宫。这么多年,竟罕见有加封后妃。
按制,今年就应该是征采才能、聘选妃嫔之年,早先之时礼部就上了章程,只是皇上以太上皇寿辰在即给推了。
如今太上皇寿辰已毕,朝廷也应该着手筹办此事了。”
正庆帝不悦道:“不是在说慰问钦差的事情吗,怎么一下子就扯到了遴选妃嫔一事之上了!”
崔文龙笑道:“皇上勿怪,只因为微臣恰巧知道,开国四王八公中,名列八公之首的贾家,正好有一女在后宫之中充做赞善一职,也是贾清的堂姐。
皇上何不借此机会降恩于贾家,一来可以宽慰安抚开国功臣之后的心,二则,皇上先前的担忧不就去了吗?”
皇帝一听,也觉得此举甚妙。近年来,他本就有拉拢前朝旧臣的心。四王八公,显然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团体。
“哼,朕发现,爱卿似乎对贾家很是熟悉。连朕都不知道贾家有女在宫中,你是如何知道的?”
忽然,正庆帝说道。
崔文龙一听,唬了一跳。见正庆帝眼中并无见疑之色,才松了口气,跪下解释道:“微臣有罪。方大人入阁之后,微臣就颇为留心于他。
然后,无意间知道他收了一个八公之后子弟为弟子,也就是贾清。后来又屡屡听起贾清神童的名号,因此就上了心,私自。。。。。。私自派人打听了他家的事。。。。。。微臣有罪!”
说罢,磕头认罪。
他也是没法,若是让正庆帝怀疑他惦记他后宫里的事,那麻烦就大了。如今,老实承认私查大臣之罪,方可去疑。事实上,这都不能算一宗罪。
果然就听正庆帝道:“好了,起来吧,你关心朝政。方阁老作为阁臣,关联甚重,你想清楚了解也是常情,就不必认什么罪了。”
“谢皇上体恤!”
崔文龙再磕一个头,方重新站起来。
第二六一章 佩凤落水()
贾清亲自送两姐妹回屋,然后回青居,佩凤进来叫贾清去洗澡。
贾清笑道:“怎么,你们连她们的醋也吃啊,她们才多大点?”
原本翘着嘴的佩凤瞬间露出尴尬的面容,随即又冷起脸道:“她们怎么了,人家都能照顾二爷了,看来这屋里快没我们的位置了。
二爷还不起来,我们还不知能伺候二爷几回呢。”
显然,方才她听了墙角。
贾清道:“既然知道,还不过来给本大爷宽衣,若不然,明儿我就叫她们来伺候我。”
“不行!”佩凤立马反对,且快速上前为贾清解去外套。
至于进宫穿的官袍,先前尤氏、秦氏二人就伺候着他脱了,换了一件家常穿的袍子。
“咦,你不出去了吗?”
到了浴室,贾清见帮着携鸾叠放好他要换的衣服的佩凤并没有出门,而是从里面将门关好,严防漏风,遂问道。
佩凤脸一红,道:“我,我干嘛要出去……”
旁边携鸾笑道:“是我叫她进来的。我一个人,怕伺候不周到。”
贾清沉默,然后叹了口气道:“你们何苦这般,你们跟了我八年多了,从我进府就开始跟着我,一直照顾我。
这份情谊,我又如何能忘?所以,你们大可把心放进肚子里,你们的二爷不管将来当了多大的官,也还是你们的二爷!
因为,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你们在身边照顾我,若是没有你们,我肯定会不习惯的,觉也睡不好。你们知道,二爷别的都不怕,就怕睡不好觉……”
两女原本听得热泪盈眶,感动的不行,待听到最后一句,又忍不住好笑。如此又悲又喜,还带着泪水的面容,有些滑稽。
许是看见了贾清眼中的笑意,两女几乎同时转过身,擦拭了一把眼泪,才回过来道:“二爷快洗吧,待会水又凉了。这么冷的天,冻着了可不是玩的!”
于是,贾清任由她俩去掉最后的装备,跨进了大大的浴桶。
“哎呀,水真的冷了!”贾清突然叫道,把偏着脸的佩凤惊回了头,皱眉道:“不会啊,我明明叫她们抬了足够的热水进来的,携鸾没有将水温调对吗?”
说着,上前躬身伸手试水温。
贾清嘿嘿一笑,撇了一眼毫不上当的携鸾一眼,突然伸出双手,抓着佩凤,一个巧劲,就把身轻如燕的她拉了进来。
“啊,救命啊!”
佩凤一个不察,入水后居然叫起了救命,贾清也是笑得不行。
好容易惊魂才定下来,佩凤很生气,道:“什么嘛,人家还穿着衣服呢!”
贾清笑道:“哦,你要是想脱了也行……”
“你!”
佩凤挣扎着要起身,又被拦住。
“出去干什么,你衣服湿了,这会子出去,风一吹,要生病的!还不如在这里面,热水泡着,多舒服。
待会再让携鸾也伺候你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再出去。”
“可是……”
佩凤眼睛飘向携鸾,不敢看人。
贾清悠悠笑道:“你以为,她就没进来过?”
“啊?”佩凤妙悟,虽然脸更加泛红,可是,既然珠玉在前,那她这也算不得太难为情,正好她也觉着水里泡着舒服的很,也就没再挣着起身了。
舒舒服服的沐了个浴,贾清独自出了浴房。刚进小书房内提笔欲写两个字,翠墨就找上门来了。
“姐姐怎么来了?”贾清出门,将她领进正屋,问道。
翠墨笑着说:“我们小姐给二爷下的帖子。”说着,递上了一个红色信笺。
贾清接过去,道:“姐姐请坐,金儿,倒茶来。”
翠墨连道不用,见贾清执意也就依了,坐了下来后却不太自在,看了四下一眼,瞥见贾清欲拆开帖子来看,道:“携鸾姐姐和佩凤姐姐怎么不在?”
贾清手一顿,面色不改道:“哦,她们洗澡去了。”
翠墨暗忖:若是洗澡去了,怎么两人同时不在?怎么也该留一个下来伺候才是,忒古怪。
只是她自知贾清对她客气是看在她们小姐的份上,也就没有多问,默默喝起茶来。
贾清拆开信笺,里面只有一页纸,打开来看:
“妹探谨奉,二兄文几:
昨朝听闻,兄于静默之间,著得一书,而手稿皆赠予林。妹已于她处略得一览,心切慕之。
然,兄何其薄也!林为兄妹,吾亦然,何尝爱林之心竟不能略分予妹半点?
此谨奉。”
原来是要书来了,贾清自将手稿给了黛玉就知道她们多半都是要索来看的。他原本也是打算等书刊出来,就一人给她们送一部去。只是书坊那边一直没送过新刊的来,就没及行。
旁边的翠墨见贾清看了信之后做难为之状,笑道:“我们姑娘说了,二爷不必作难。她也不要那手稿的,只需要二爷将印出来的书给一套,让我带回去就行!”
贾清道:“恐怕要委屈三妹妹了,只因那书还没印出来,这会子我这里也是没有的。
若不然姐姐先回去和三妹妹说清楚,就说过两日书到了,我一定亲自给三妹妹送去……”
“二爷,不如将里间那套先给翠墨吧,也不好让她白走这一趟。”
恰巧这时候携鸾佩凤一道进了门来,听见这话,佩凤轻轻道。
只是不想,她这么一说,翠墨一下子更是不自在起来:二爷刚明明说没有的……她原本年纪就不大,只十三四岁,不如携鸾等沉稳,有什么想法差不多直接写脸上了。
贾清道:“你不要了?”
佩凤难得善解人意道:“反正我也……二爷就先给翠墨带回去吧。”
贾清迟疑一下,却道:“不好,我已经答应将它给你了,况且我最知三妹妹的为人,必不愿意夺人之爱。若是知道书是从你这里让出来的,心中肯定不自在,如此,还是依我说的好。”
翠墨这才知道她误会了,很不好意思,站起来要告辞走。恰巧这时候惜春的丫鬟入画和李纨的丫鬟素云也来了,也是为了书来的,还叫给迎春也带一部回去……
她们,应该都是算着贾清回府的时间过来的。
贾清正自不得劲,又有婆子来报说:王顺在二门外求见。
贾清眼睛一亮:“各位姐姐稍坐坐,刊书的事我就是叫王顺去办的,今日我一天不着家,说不定已经运进了府也不一定,待我问了他来。”
然后命那传话的婆子将王顺带进来。
虽然大些的小厮随意不得进出二门,但也只严令于没有主子同意的情况。否则,若是遇见不好叫人代传的话要吩咐,不都得主人亲自出门吩咐不成?
一时王顺被带到了小书房,见了贾清,先就贼贼的道:“二爷叫我跟着瑞大爷去,可知道小的都瞧见了啥?”
一脸的八卦之色。
贾清问:“看见了什么?”
“二爷绝对不知道,那瑞大爷那么晚了,竟是去了那边二奶奶那儿。嘿嘿,我可是知道的,这几日,琏二爷可是不在家里的……哟。”
贾清将他凑到跟前的脑袋一敲,笑骂道:“那琏二嫂子见了他没有?”
“没有,琏二奶奶不在家呢,平姐姐就将他打发走了。”
王顺揉了揉头,委屈道。
“这事我知道了,你别出去乱说,不然我可不饶你!
好了,我且问你,书坊可将我要的书印出来了?”
王顺连连点头保证不会对别人说,又道:“可巧二爷问我,才刚我碰见李衍大哥,他说二爷的书下午就被人送进来了。只是二爷不在,他不敢擅自做主,就暂时搬到二爷的外书房放着呢!”
贾清高兴道:“太好了,可算不用得罪人了!
你快出去,叫赖升派几个人送二十部到二门,我派人来拿,有急用。”
“是……”
……
第二六二章 开诚布公()
第二天一大早,荣国府贾母就打发人来说:贾二宝身子不舒服,今日就不去方府受教了。
如此,贾清只好独自前往。
见过方守回来,贾清就往荣国府去给贾母请安。刚走进荣庆堂,迎面碰上扭动着走过来的王熙凤。
“二嫂子这是往哪去?”贾清笑问。
王熙凤眉头一挑,上下打量了贾清一番,笑道:“老祖宗昨儿个许是累着了,今日身子有些不大爽利。方才又说想吃蜂蜜浆熬的梨汁,我正准备去陶弄呢!
倒是二弟,最近风光的很啊,喜事一件接着一件的来。什么时候你也提点提点你琏二哥,也在皇帝面前露露脸,封个三品五品的官来做做啊?”
贾清笑道:“怕是琏二哥不稀罕呢!”
“不稀罕?他啊,也就那点子出息!要想在皇帝面前露脸,怕是只有等下辈子了。
你也快进去吧,这会子老祖宗正得闲呢,过一会子,怕是又要休息了。”
说着,摇动身姿,从贾清身边走过,忽然又听贾清道:“嫂子且站站,我有一事和嫂子说说。”
“什么事?”
“昨日我见到儒太爷家的瑞大哥在这边府门前晃悠,满脸心事的模样,怕是想求什么东西。
我问他,他又支支吾吾不说。
我想,到底是一家子骨肉,若不是什么要紧的,二嫂子就应了他吧,也可见得我们一家子亲近呢!”
王熙凤一听,立马反应过来是何事!心中暗恨贾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居然想打她的注意,当真作死!又一想,贾清是不是听见什么风声或是看出什么苗头,这会子来取笑她来了。
仔细看着贾清的神态,却又不像。因此,强压下心中的恼怒,道:“我竟是不知道此事,回头我差人问问,若真不是,什么要紧的,我就,就依了二弟的话便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