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为什么斗不过小人 作者:杨在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子为什么斗不过小人 作者:杨在田-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济善堂”开了几家类似的小药店,而“福寿堂”的生意也差不多,两者相安无事。不料想,3年之后,“济善堂”出人意料地宣布,自己将在老店旧址重新开业。 
  经过一番装饰,“济善堂”在鞭炮声中重新杀回了“福寿堂”的旁边。“福寿堂”的张老板听到这一消息,惊骇不已,他没想到被自己已经打趴下的“济善堂”还会卷土重来,当初真是放虎归山。 
  灵魂透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于强大的对手,还是照鲁迅先生说的那样“痛打落水狗”的好。对于残忍卑鄙的小人类群更是如此,如果你认为小人已经认输认败了,从而不再发动突然袭击,那就等于为小人作恶作乱铺设了通途! 



下等人智惩高级小人

   明成化十五年权阉汪直受命巡边,防边官吏畏之如虎,甚至坐在路边等候迎接。镇守辽东的兵部侍郎马文升对汪直不满。于是,汪直与陈钺合谋,把陈钺扰边的罪责一古脑儿转嫁到马文升身上。原来,陈钺滥杀边民冒功激起民愤,马文升前往剿抚,才得平定。由于汪直的奸诈,马文升被贬。陈钺细心揣摩汪直的心意,觉得应当为他创造一个立战功的机会,于是,就假报边警。宪宗让朱永统兵,汪做监军,到边境转了一圈,便凯旋了。这次出征的结果有两条:一是杀了许多无辜边民,抢了不少财物;二是朱永被封为保国公,陈钺升为右都御使,汪直加了俸禄。 
  王越见陈钺升官发财,也依样画葫芦,假称边关有警。宪宗也不问明原委,只管稀里糊涂地下命令,再次让朱永领兵,王越辅助,汪直监军,“凯旋”之后各有升赏,王越如愿以偿,被封为威宁伯。 
  王越和陈钺成了汪直的心腹爪牙,时人把他俩比做两把“钺” (古代的一种斧子),莫不畏惧。 
  偏偏有一个善于戏谑的小宦官阿丑看不过去,就设法在宪宗面前揭发他们。一天,阿丑在宪宗面前扮戏,装作街头醉汉的样子,胡说乱骂,宪宗听了不解。另一小宦官扮做一个行路人,大声喊:“官长到了?”阿丑不理,漫骂如故。一会儿又上了一太监,大呼:“御驾来了!”阿丑仍然不理。最后,小太监上来急呼:“汪太监来了!”阿丑立即显出惊慌之状,小太监故意喊住他问道:“皇上来了,你都不怕,怎么单怕汪太监?”阿丑答道:“我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皇上,汪太监不是难惹吗?”宪宗听了这些话,若有所思。 
  阿丑见皇上已被打动,便进一步仿效汪直的衣冠,持两把大斧而行,旁边的伶人问:“你拿这斧子干什么?”阿丑道:“是钺,不是斧!”又问他为什么要持钺而行,阿丑答道:“此钺非同小可,自点兵遣将,全靠此二钺!”伶人又问道:“什么钺有如此威力?”阿丑答道:“怪不得你是一只呆鸟,竟连王越、陈钺都不知道?”宪宗听了微微一笑。 
  自此,宪宗对汪直开始有所忌惮。恰在此时,御史徐镛上表弹劾汪直。汪直集团内部也因争权夺利而互相倾轧,把汪直的不法隐情全部报告了宪宗,宪宗终于决定处置汪直。宪宗先撤汪直,驱逐汪直的心腹死党王越、戴缙等人,因陈钺此前已犯罪被杀,没有追究。 
  灵魂透视: 
  高级小人一是有权势,二是心机深。要惩治此败类,还是来个旁敲侧击的好!虽然说小人奸诈狡猾,谋害君子费尽心机,但他们绝不是什么“超人”,小人们一样会有可供君子“进击”的要害部位,智慧君子利用“旁敲侧击”的手段,给小人一个“以毒攻毒”,确是妙得很。 



惊心动魄治狂妄

   春秋晋国文公,自即位后,治国之乱,发愤图治,晋国很快强大起来。可接下来,晋灵公却只图享乐,晋国的霸主地位被楚庄王代替了。 
  晋灵公即位不久,便大兴土木,以供自己和嫔妃们享乐游玩。有一年,他竟想要建造一个九层的楼台。可以想见,在当时那种科学水平、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等条件下,如此宏大复杂的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可灵公不顾一切,征用了无数的民夫,花费了巨额的公款,持续了几年也没能完工。全国上上下下,无不怨声载道,但都敢怒而不敢言,因为这位晋灵公明令宣布:“有哪个敢提批评意见、劝阻修造九层之台的,处死不赦!” 
  一天,大夫荀息求见。灵公料他是来劝谏的,便拉开弓,搭上箭,只要荀息开口劝说,他就要射死荀息。谁知荀息进来后,笑嘻嘻地对灵公说:“我今天特地来表演一套绝技给您看,让国君开开眼界,散散心。国君感兴趣吗?” 
  灵公:“什么绝技?别卖关子了,快表演给我看看。” 
  荀息见灵公上钩了,便说:“我可以把12个棋子一个个叠起来以后,再在上面加放9个鸡蛋。不信,请看。”说着,便真的玩起来。他一个一个地把12个棋子叠好后,再往上加鸡蛋时,灵公禁不住大声说:“这太危险了!这太危险了!” 
  荀息趁机说:“大王,别少见多怪了,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 
  灵公觉得奇怪,便迫不及待地说:“是吗?快让我看看!” 
  苟息说道:“九层之台造了三年,还没有完工。三年来,男人不能在田里耕种,女人不能在家里纺织,都在这里搬木头,运石块。国库的金子也快花完了,兵士得不到给养,武器没有金属铸造,邻国正在计划乘机侵略我们。这样下去,国家很快就会灭亡。这难道不比垒鸡蛋更危险吗?” 
  灵公听了,惊诧之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灵魂透视: 
  如果你想阻止狂妄小人的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刺痛他的神经。让他看到再前进一步面临的万丈深渊,以此阻止小人的祸国殃民的行为。



知人达物,避祸趋福

   刘邦、项羽刚起事的时候,大家的志向都是消灭秦朝,目的相同,成为同一条直线上的合力,所以异姓的人可以结为兄弟。后来把秦王朝消灭了,由于都想登上皇帝宝座,彼此作用力的方向相反,异姓兄弟就血战起来了。 
  唐太宗取代隋朝,明太祖取代元朝,在起事的初期,情况都与汉朝一样,消灭了共同敌人之后,唐朝就是兄弟相互残杀,明朝就是功臣整族的被杀死,都与汉朝没有什么两样。大凡天下平定之后,君臣的力线就产生冲突,国君不消灭臣子,臣子就会消灭国君,看两个作用力的大小,作用力大的一方决定了力的方向,决定对方的存亡。 
  岳飞想把中原沦陷地区收复过来,秦桧想把中原之地推给北方少数民族;岳飞想把被扣押的宋徽宗、宋钦宗解救回南宋,宋高宗想把徽、钦二帝推给北方少数民族。这样一来,高宗与秦桧,成了方向相同的两个作用力了,它的方向与岳飞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岳飞一人的作用力敌不过高宗、秦桧的合力,所以岳飞不得不死。 
  历史上凡是阻碍路线的人,没有不遭祸害的,因为阻碍与被阻碍者是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它们之间没有存在共同的利益。刘备杀张裕,诸葛亮为他求情,刘备说:“芳草和兰草长在门口,把门堵住了,不得不清除!”芳草和兰草有什么罪!罪就在生长得不是地方。宋太祖(赵匡胤)讨伐南唐李煜,徐铉请求暂缓用兵,太祖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酣睡有什么罪?罪在睡得不是地方。 
  古代还有一件奇事:狂人的后代花士兄弟二人,对上不向周天子称臣,对下不同诸侯结交来往,自己在原野上耕种,吃从它上面长出来的东西;自己在原野上凿了口井,喝从它里面拎上来的水。这明明是空谷幽兰,明明是酣睡在自家榻上,似乎可以免掉祸害了。但姜太公来到营丘后,首先就把他们杀了。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太公在这个时候,正想用官爵俸禄驱使豪杰,偏偏有两个不肯接受官爵俸禄的人横空拦阻在前面。这仍然是阻碍了路线,如何容得他们? 
  逢蒙杀死后羿,是先生阻碍了学生的路;吴起杀死妻子,是妻子阻碍了丈夫的路;汉高祖分杯羹,是父亲阻碍了儿子的路;乐羊子吃羹(儿子的肉做的),是儿子阻碍了父亲的路;周公杀管叔鲜、蔡叔度,唐太宗杀李建成、李元吉,是哥哥阻碍了弟弟的路。可见路线冲突了,即使是父子兄弟夫妇,都要起杀机的,更有何义可谈。 
  灵魂透视: 
  在“义”“利”的把握上,需要冷静的思虑和渊博的知识。因为如果一味地坚持以“义”用事,固然得不到“利”,但是“义”与“利”之间又是可以转化,如果过早地断义,有可能得不到或者增加难度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利”。所以这个火候要把握得恰到好处,而且尚未得到利之前一定不要暴露目的,否则,必定引火烧身,不能自保! 



书生眼明识豺狈

   对于“利”与“义”的把握上,有时不要小看书生之见,他们的见解,对于都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来说,有时会判断更准确。 
  唐德宗时,吐蕃的尚结赞请求讲和,朝廷决定让浑作为唐朝的大使,去参加盟会。当浑即将从长安出发时,李晟一再告诫他,要他在会盟的地方严加防范,不可麻痹大意。张延赏向皇帝上奏说:“李晟不想让议和成功,因此告诫浑要严加防范。议和是要讲诚意的,我方若猜疑对方的意思,则对方也会有猜疑我方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盟誓又怎么能够成功呢? ”唐德宗便亲自召见浑,嘱咐他要对尚结赞“以诚相待,不要怀疑”。不久,浑向皇帝上奏道:“吐蕃定要在辛未日与我大唐结盟。”李晟偷偷地哭泣道:“我生长在西部边境,当地的风俗人情我一清二楚。恐怕朝廷要受到这些部落人的欺骗了。” 
  会盟的前一天,尚结赞将几万精锐的骑兵埋伏在会场的西边,浑等人还不知道,他们正准备进入帐内更换礼服时,吐蕃的骑兵冲杀了过来,浑慌忙中得到了一匹马骑上逃走了。唐朝派去的其他的将士,有的被杀,有的活捉。但就在这一天,在朝廷上,唐德宗还兴奋地对几位宰相说:“今天和尚结赞缔结和约,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是大唐的福气呀!”马燧立即附和道:“陛下说的是!”柳浑却不无忧虑地说:“陛下,戎狄人都像豺狼,盟誓不是随便可以缔结的。今天会盟如何,臣恐怕凶多吉少。”李晟赞同道:“柳浑言之有理!”德宗一听,变了脸色,勃然大怒道:“李晟!柳浑是一个书生,不知安定边疆的大计,你作为一个朝中大臣,为什么也有这样危险的想法?”柳浑、李晟赶忙伏在地上,顿首请罪,于是皇上拂袖罢朝。可就在当天傍晚,吐蕃劫盟的不幸消息传到朝廷。皇上大吃一惊。第二天上朝时不无赞许地对柳浑说:“爱卿本是个书生,竟然能料敌如此准确啊!” 
  灵魂透视: 
  信赖是友情,友谊、友爱的基础。但信赖是来自双方的,如果一方诚信,一方欺诈,则君子一方是一定要吃小人的毒汁糖蜜的。 



打蛇要打“七寸”要害

   你只有长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才能识破小人的伎俩,并发现他的薄弱处。 
  由此可见,要逼迫对方合作,必须能够抓住对方的命根子。 
  某业务员去某化工厂追债,第一次去,他先去找财务科长,客气地说明来意。财务科长背诵散文一样对他们厂的困难给予了夸大其辞的同情,同时又委婉哀怨地把自己厂的困难说得比对方更惨。就这样,他被轻而易举地给打发了。第二次去该厂,他找到了经营厂长,经营厂长更是妙不可言,从办公桌里拿出条“红塔山”,说了声:“你请坐,我先去开会”之后,走了。 
  晚上,他在招待所里喝闷酒,为如何回厂交差犯愁。这时,电视机里播放着本市新闻,女播音员播出的最后一条新闻,吸引了他的注意:“我市某化工厂与外商洽谈成功,在专业产品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届时,我市又一家合资企业诞生,3日后,市政府领导将陪同外商前往该厂进行实地签约。” 
  新闻播出后的第三天早晨,该厂的门前围满了人,正是上班时间,可是职工们却谁也不愿进厂。原来,该业务员在门口挡道,他头戴黄色鸭舌帽儿,上面印着五个鲜红大字:某厂讨债队,身挎丝绸缎带。印着:欠账不还信誉何在,谁还跟你再做买卖。这家化工厂厂长想通知保卫科去管一下,又一想,真把事情闹大了影响到今天和外商签约,那可不是几十万元能挽救回来的,到时候,市里领导的怪罪可承担不起。左想右想,惟一的办法就是还款。 
  此时此刻,信誉就是这家化工厂的命根子,在其将与外商签约当口,拿其信誉开刀,自然戳到了对方的痛处,只能乖乖合作。 
  灵魂透视: 
  有些人龟缩躲避、遮掩能力很强,一般情况下很难露出庐山真面目,对于这些深藏不露的人,要使他们乖乖合作,必须巧妙地施加压力。使对方在举措失当的情况下,露出“狐狸尾巴”。



转手于人,揪住狐狸尾巴

  某人前来告状。那人道:“小民要告的是本家的叔叔。小民的父母早亡,只留下小民孤身一人,我那位叔叔不承认我,硬说我不是我父亲生的,要把小民扫地出门独吞家财。请大人为小民做主。” 
  他的叔叔被传进公堂后,申辩道:“大人,小民的兄长没有儿子留下,此人乃是冒充而来,企图吞占我兄长的财产,请大人明断。” 
  就这样,两人在大堂前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李若谷细察二人的神态,看那叔叔一脸凶相,蛮不讲理;那侄儿却不擅言谈,老实巴交的。李若谷觉得里面一定有文章。于是.他对两人喝道:“两人说得都有理。现在暂且退堂,待本官查明后,再作处置。” 
  退堂后,李若谷把那侄儿找来,对他说道:“你现在回家去,把你的叔叔狠狠地打一顿。” 
  那位侄子十分为难,心想这知州明知晚辈打长辈属于大逆不道,却让我偏偏这样做,不知是何道理。李若谷笑着说:“就依计去做好了,本官自有对策。” 
  那侄儿回家后,壮着胆子扭住叔叔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叔叔气急败坏地来到了大堂伸冤说:“大人,昨天晚上,我那侄儿平白无故地闯进我家,把我毒打了一顿,小辈打长辈,实属大逆不道,请大人将我那侄子绳之以法。” 
  李若谷传来那侄儿问道:“是他昨晚打了你?” 
  “是的,就是他。”那叔叔回答说。 
  “他是你的侄儿?” 
  “是的。” 
  “千真万确?” 
  “千真万确。” 
  李若谷哈哈大笑说道:“听本官对此案作如下判决。侄儿殴打叔叔,实属大逆不道,理应重判,但念其初犯,又是酒后衅事,从轻发落,侄儿向叔叔当面致歉。两人既为叔侄,则其父财产归侄儿所有,你作为叔叔,不许侵占。” 
  灵魂透视: 
  小人的害人技巧数不胜数,作了恶事咬紧牙关不认帐,也是小人瞒天过海的一种手段。在这种时候,面对这种冷硬的小人,聪明的君子应采取的,是将计就计,转换角度,然后挖出小人的毒根。



不靠“冰山”,英雄成“大道”

   曹操的父亲被徐州陶谦的部下所杀,曹操一心要报杀父之仇,东征徐州,部下陈宫叛变,吕布趁机占了兖州。可是,曹操却未能打下徐州,只得急忙赶回,和吕布在濮阳打了几仗,又屡战屡败。于是,袁绍趁机派人来对曹操说,想跟他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