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文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亚非文学史-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诗以勒登森和伯德马沃蒂为中心,歌颂了他们坚贞的爱情。作者突出了勒登森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最高统治者的斗争精神。男女主角的悲剧是带社会性的,是封建的最高统治者阿拉乌丁破坏了他们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深为人们惋惜和同情。伯德马沃蒂的自焚是悲壮的一幕,为了不落入阿拉乌丁之手,为了忠于爱情,她决心殉情自焚,诗中写道: 
  公主从容整盛妆,一死殉夫来成双。 
  日落西山夜来临,明月无光夜昏沉。 
  手理云鬓珍珠脱,好似流星往下落。 
  头上珠砂线一条,犹如黑夜火光照。 
  原想百年有一天,双双携手离人间。 
  如今鸳鸯两离分,无偶独自怎生存? 
  我将为你献此身,化成灰烬无遗恨。 
  好似扑灯蛾,毕生守誓约。 
  万事全抛尽,一死保洁身。 
  长诗中的穆斯林皇帝阿拉乌丁是邪恶势力的代表,他专横、残暴、毫无信义。诗人揭露和谴责了这个暴君。 
  长诗中有的人物的出现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作品的效果,如另一国王和勒登森的斗争,纳格姆蒂的处境以及她和勒登森的关系等,也许这是作者过于拘泥于历史事实的结果。 
  有些人把这部长诗的最后一节(尾声)奉为至宝,认为找到了依据来说明长诗的目的是宣扬伊斯兰教“苏菲派”的宗教观点,并以此贬低长诗的社会意义。这一节诗把诗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地点等按宗教思想作了说明。如把伯德马沃蒂作为神明的象征,勒登森则是灵魂的象征,灵魂为了和神明统一并结合,必须有人指引,必须克服幻境、危难、世俗羁绊等等,而带路的鹦鹉,告密的婆罗门,原来的妻子纳格姆蒂以及皇帝阿拉乌丁正是这些方面的代表。乍看起来,不无道理,但许多是解释不通的。因为男女主角的悲剧性的结局正是直接与灵魂和神明统一的目的相矛盾的。所以,使人怀疑这最后一节牵强附会的诗是后人加上去的,而不是原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第三节 苏尔达斯和杜勒西达斯   
  一、苏尔达斯 
  苏尔达斯的生平也和印度古代其他许多诗人一样,缺少确切的历史材料。有一本名叫《八十四轶事》的书记载了他的一点事迹。他大约生活在十五世纪七、八十年代至十六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的某一段时期内。他出生于以歌唱为职业的民间艺人家庭,本人也是说唱艺人;出生地点一说在马吐拉,一说在德里附近。据《八十四轶事》记载:苏尔达斯见过当时的阿克巴大帝,阿克巴大帝叫他充当宫廷诗人,被他拒绝了。他双目失明,传说他是天生的盲人,其实这不可能,他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不是天生盲人所能描绘出来的。现在他的名字成了盲人的别名了。 
  苏尔达斯的思想受宗教影响很深,他很早就出了家,对宗教和大神特别是对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黑天很虔诚,因此,人们把他当作有形派黑天支的虔诚诗人的代表。狂热的宗教徒把他的作品当作宗教的赞美诗,其实他有很多诗歌唱的不是神性,而是人性;描绘的不是带灵光的圣像,而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表达的不是抽象的神秘的感情,而是普通人的感情。 
  他的作品《苏尔诗海》是一部诗歌总集。至于以他的名字流传的《苏尔诗选》和《文学之波》,是不是他所作有争论。《苏尔诗海》中有四千多首诗,都有调(相当我国的词牌或曲牌),可以唱。诗的长短不一,有的三几行,有的数十行,甚至个别的有三百多行,一般都在十行左右。每首诗或每行诗的音节也不一样,比较自由,这是符合口头创作的特点的。现在流行的《苏尔诗海》是否包括了作者的全部作品,还很难说,因为传说作者的诗比这四千多首要多得多。另外,现在的本子中哪些不是他的作品而是后人加上去的,也不清楚,从全诗来看,矛盾之处也是有的。 
  谈到《苏尔诗海》,有必要谈一谈它和梵语古典文学中的《薄伽梵往世书》的关系。有些人认为《苏尔诗海》是苏尔达斯的创作,还有些人认为是《薄伽梵往世书》的译本,这两种说法都不确切。《薄伽梵往世书》共分十二篇,其中第十篇分上下两章,占全诗的四分之一以上。全诗共三万行左右,所写内容是大神毗湿奴化身下凡的故事,提到下凡二十四次,其实有较完整故事的只有十多次,全书以第十篇描写黑天这一化身的故事最长。《苏尔诗海》也分十二篇,第十篇也分上下两章,占全诗的百分之八、九十。内容也写毗湿奴历次下凡的故事,但以黑天的故事为最多,其他只简单地提了一下主要情节。在写黑天事迹时补充了许多情节,并增加了罗陀这一女主角,这是从梵语诗人胜天的《牧童歌》中继承来的。应该说,《苏尔诗海》是以《薄伽梵往世书》为蓝本加工改作而成的。这并不妨碍苏尔达斯的创造性,因为他创作的不是叙事诗,而是以《薄伽梵往世书》所提供的题材来抒发他自己的感情,因而有时对某一内容从各个角度反复咏唱多次。他的诗是他吟唱时别人记录的,现在的《苏尔诗海》是后人按《薄伽梵往世书》的情节编辑整理而成。 
  在《苏尔诗海》中篇幅占绝大部分的第十篇有相对的独立性,大体上有一个故事的基本线索。其情节的发展是:作为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黑天出生在牢房里,原来黑天的生父受黑天的舅舅的迫害,连同黑天的生母被关进牢房。黑天一生下地,其父连夜把他送到牧人聚居的牛庄的一个牧人家里。牧人夫妇第二天早上发现床上有一个婴儿,以为就是自己的儿子。于是黑天在牧人家里从一个婴儿成长为美少年,他和好多牧童和牧女成了好朋友,许多牧女都爱上了他,特别是一个名叫罗陀的牧女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黑天到京城杀死了他舅舅,他怀念牧女们,牧女们更怀念他。她们多方打听消息,托人送信,但杳无回音。他为了安慰牧区的人们,派了使者来到牧区。牧女们围着这个使者打听黑天的情况,情节发展到这里,宗教神秘色彩比较浓了,使者和牧女们争论的《黑蜂歌》也成了宗教膜拜方式的答辩。另外,在黑天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还穿插了他为人民降妖除害的一些事迹。 
  苏尔达斯集中地并且反复地描写了黑天从婴儿到少年的各个方面的生活,形成了一组一组的抒情诗,如母子之爱、偷吃奶油、森林放牧、夏日野游、河中戏水、花丛游乐、牧女恋情、欢度节日、喜荡秋千等等。诗人描绘了一个为人们所喜爱的人格化了的黑天的形象,他一会儿是在地上爬的满身泥土的幼儿,一会儿又是天真而又淘气的儿童,一会儿是活泼而又调皮的放牛娃,一会儿却是多情而又风趣的美少年。黑天出身于贵族,然而真正抚育他的却是牧民,实际上他是普通人民中间的一员。在他身上,没有贵族公子的气息,而是普通人的思想感情,体现出来的主要不是神性,而是人性。他不仅是普通人民中的一员,而且是他们理想的一员,保护他们和热爱他们的一员。 
  诗人细致地描写了母爱,母亲对孩子的希望,在摇摇篮时母亲慈祥的目光,孩子天真的微笑,当孩子会说话时向母亲天真地发问和与母亲纠缠的情景。这些,在当时的文学中还是未曾有过的新的题材。比如在题为《母亲的希望》这首诗里写道: 
  母亲心里这样祈求: 
  何时孩子会爬着走? 
  何时孩子会用脚走路? 
  叫爸爸妈妈又在什么时候? 
  何时宝宝牵着我的衣角和我闹个不休? 
  何时慢慢吃饭用自己的双手? 
  望着我笑着和我说话又在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我可以为他一点不发愁? 
  诗人刻画儿童心理、少年心理和孩子不懂事的幼稚行为很生动,在《黑天和孩子们玩耍时耍赖皮》的诗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黑天!游戏中不看情面。 
  你输了,达玛赢了,你为何这样闹翻天? 
  你出身的种姓和我们也相同, 
  我们也不靠你家吃饭。 
  只不过你家的牛多几头, 
  你就仗势这样闹一番。 
  爱胡闹的孩子谁和他玩? 
  于是所有的小伙伴都远远坐在一边。 
  苏尔达斯说:我的主想和他们一起玩, 
  他拿父亲来发誓再也不捣乱。 
  这首诗的末尾,诗人把黑天这样一个娃娃当作教主显得不伦不类,这在好多诗的结尾部分都是如此,末尾的一两句就成了他颂神的符号。如果去掉这一两句意思仍然完整。下面是诗人在《黑天要去放牛》中写长大到五六岁的黑天向往放牛的迫切的心情和兴奋的感受: 
  妈!我要去放牛,我已长大, 
  你跟爸爸说我不会害怕。 
  有哥哥、纳达、拜达许多放牛娃。 
  和放牛娃在一起我心高兴, 
  给我备好午饭我带往森林。 
  我捧叶木纳河的圣水向你发誓愿, 
  到河里去玩水的事我决不干。 
  诗人在《黑天到森林放牛》中写道: 
  黑天一见森林, 
  心头无比高兴。 
  牛往哪儿走,他就与放牛娃随后跟。 
  他对哥哥讲:千万别丢下我, 
  我还要随你来森林, 
  今天妈妈好歹算答应, 
  也许明日不能成行。 
  你向我发誓吧: 
  明天一定叫我,当我睡着未醒。 
  苏尔达斯说: 
  黑天当着好多放牛娃恳求哥哥答应。 
  《黑天向妈妈控告哥哥欺负他》反映了一个孩子受了委屈的心情,也颇有趣味。 
  妈妈,哥哥是坏蛋! 
  他说林中很好看,叫大家跟他去玩, 
  把我也味了去,那儿长着好多树。 
  突然他喊道:跑呀跑呀!来了吃人的大老虎。 
  我害了怕,身子发抖,急得直哭。 
  没有一个人把我扶。 
  我又怕又跑不动,他们个个跑得快如风。 
  哥哥还说:“你是用钱买来的,还装糊涂!” 
  苏尔达斯说:你哥哥说谎是坏蛋, 
  又碰上了说谎的孩子们作同伴。 
  苏尔达斯确有不少诗带有宗教色彩,就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也有“我的主”、“三界之主”、“宇宙之主”等称号,这表明他虽然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和生活,然而这个人却是神的化身,不完全是普通的人。他描写爱情的诗,有些也表现出神秘倾向,因为印度教中写黑天诗的这一教派认为人间最强烈的感情是爱情,对大神及其化身应该用最强烈的感情去爱,于是对大神的虔诚往往和爱情搀和在一起。苏尔达斯所描绘的牧女和罗陀对黑天的爱就是这种感情的体现。这是非印度教派的人所不容易理解的。 
  二、杜勒西达斯 
  杜勒西达斯(1532…1623)是印度中古文学中影响最大的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罗摩功行录》是印度北部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三四百年来,这部加工改写而成的作品的影响,在印度北部甚至超过了梵语古典史诗——蚁垤仙人的原本《罗摩衍那》。 
  关于杜勒西达斯的生平传说很多,不少都带有宗教神秘色彩,不足为信。较为可靠的生平是:他于1532年出生于北方邦的阿拉哈巴德附近农村的一个婆罗门家庭,自幼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受了不少折磨和痛苦,甚至不得不沿门求乞,后来被人收养。青年时期遇到一个师父,随师父在宗教圣地贝拿勒斯学习梵语和宗教经典,听师父宣讲作为大神化身下凡的罗摩的事迹。长大后结过婚,后弃家修行。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印度教的几处圣地度过的,他周游过许多地方,目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接触过许多人物,包括当时的诗人、宗教家、出家人和王公贵族。他还从事过许多宗教改革活动。后来,他在阿 陀地方开始写《罗摩功行录》,在贝拿勒斯写完。晚年定居于贝拿勒斯。 
  杜勒西达斯长期受印度教的熏陶,所以宗教思想很浓,是虔诚的印度教徒。他一方面追求解脱,出家修行,以求升入天堂;另一方面他也关心世俗的生活,深知民间的疾苦,愿意为社会和人民寻找出一条出路。结果,他给社会找到的出路就是建立罗摩王朝式的国家,给个人找到的出路就是虔诚地膜拜罗摩。由于他具有这种思想,他在宗教改革的虔诚运动中被认为是温和派,被列为有形派罗摩支的代表诗人。 
  他的作品共有十二种,全是诗歌。最重要的是《罗摩功行录》,其次还有《谦恭书》、《歌集》和《双行诗集》等等。《谦恭书》中共有二百七十九首诗,内容是歌颂传统罗摩故事中罗摩的各种非凡业绩,祈求罗摩给以解脱,是名副其实的宗教赞美诗。《歌集》是罗摩本事的提要。《双行诗集》中共有诗五百七十三首,大部分是格言诗。如说在患难中才能分辨是否真正的朋友,在战场上才能鉴别有没有勇气;说坏人即使和好人在一起也不会变好,正象毒蛇在檀香木的林中仍然有毒;又如说坏人一时变好必有蹊跷,正象蛇进洞时必须把身子伸直。此外,还有少数诗谴责了无道昏君。 
  《罗摩功行录》与梵语古典文学中蚁垤所写《罗摩衍那》以及其后无名氏改写的《神灵罗摩衍那》都有密切的关系,三者的结构和所写中心故事也相同。《罗摩功行录》是以上述两部《罗摩衍那》为蓝本用当时地方语言加工改写而成的,但它有自己的特色。从篇幅来说,《罗摩功行录》只有蚁垤的《罗摩衍那》的一半多一点,它只保留了中心故事和有关情节,舍弃了无关的情节和公式化的繁琐的描写部分,应该说,在故事情节的剪裁方面它大大前进了一步。 
  《罗摩功行录》和《罗摩衍那》一样分成七篇,除了一篇外其他六篇的篇名都相同,这里对各篇的特点略作说明如下(请参看本书第四章第二节): 
  第一篇《童年篇》,开头也写了神话故事、罗摩的出生、成长、降妖和结婚。但结构比较严谨,情节与主题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刻画的女主人公悉多生来就是公主,不是犁地时从垄沟里拣起来的。 
  第二篇《阿 陀篇》,着重处理了两个情节,一是罗摩即位未成前往森林,另一是婆罗多去森林想把罗摩请回来,中心目的是刻画几个人物形象。《罗摩衍那》已经把罗摩等几个人物理想化了,然而《罗摩功行录》还嫌不足,它使这些人物的表现更合乎理想的标准。罗摩的母亲、罗摩、特别是罗什曼那,在罗摩失掉王位和被放逐的过程中都没有流露一点怨言、不满、愤慨或反抗的情绪。 
  第三篇《森林篇》,第四篇《猴国篇》和第五篇《美妙篇》都写得比较简单,这三篇的篇幅总共只占全诗的七分之一。第三篇中强调了罗摩和悉多对罗什曼那的平等兄弟关系,突出了罗摩的神性,他的身分并不象一个落难王子。第四篇中对罗摩射死猴王的哥哥的情节处理得比较合情合理。第五篇对哈奴曼的活动写得比较集中。另外,调整了十首王的弟弟投靠罗摩的情节。这三篇的共同点是抛弃了《罗摩衍那》中无关紧要的情节、繁琐和公式化的描写以及累赘的层层转述,从而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比较紧凑。 
  第六篇《 伽篇》(《罗摩衍那》中称《战斗篇》)写了罗摩和十首王大战、罗摩得胜以及悉多回到罗摩的身边,抛弃了罗摩对悉多产生怀疑的有关情节。 
  第七篇《后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