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文书都封存吗?”他转移了话题,道,“万一嘉南郡主不管不顾怎么办?”

    “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汪几道,“嘉南郡主看了也没关系。”

    他们都觉得,一旦京城落在李谦手里就等于是落在了姜宪手里,姜宪决不会守规矩的在家里呆着,多半会借着太皇太后的意思住进宫里来的。因而凡是涉及到国家大事的东西都不能留在京城。

    苏佩文点头,亲自去封存文书的院子看了看。

    汪几道则站在窗前望着那株石榴树发起呆来。

    以后,这株陪伴了他二十几年的石榴树恐怕就再看不见了。

    既然南迁了,明年是不是增加一届恩科,这样,金陵那边也可以补充些官员。

    他不能再任由简王和皇上乱来了……

    住进了长公府的李谦,投了公文既没有安排到吏部备报也没有安排他进宫觐见赵玺,他也乐得装傻,乐得糊涂——见得太早,若是赵玺交待什么事让他办,他是办还是不办呢?

    李谦正好趁着这个功夫分别和朋友聚一聚。

    他先去拜访了曹宣。

    几年不见,曹宣已褪去了曾经的青涩,身板结实了不少,变得成熟稳重却不失翩翩风度,依旧是个美男子。

    李谦不由打趣曹宣:“这要是走在路上,我都不认识你了!”

    “那是!”曹宣立刻反嘲,道,“您临潼王眼里除了嘉南郡主还正眼看过谁?”

    两人哈哈大笑,一时都想起了年少轻狂时的那些事,顿时感觉亲近了不少。

    曹宣道:“要不是我,你能抱得美人归吗?”

    “所以我一直很感激承恩公嘛!”李谦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道,“可惜我们生的都是儿子,不然还可以结个亲家。”

    “承蒙你好意!”曹宣一副嫌弃的样子,道,“就凭嘉南,我看不管教出来的是儿子还是闺女只怕都是是嚣张跋扈的性了,我这承恩公府有点小,承受不起。”

    “你还说上劲了!”别的事李谦都可以一笑而过,摊上姜宪,他就会有种特别的偏执,明明知道只是玩笑,也不愿意听,“我的儿女也是天之娇女好不好?难道还要在别人面前唯唯诺诺?!”

    曹宣看着不禁笑着直摇头,道:“我还以为这么多年不见,你李谦有了长进,原来还是那个李谦——遇到嘉南的事就特别上心,特别喜欢较真!早知道这样,我就应该把王瓒和邓成禄叫来,让他们看看你的样子。”

    李谦一愣。

    曹宣已笑道:“不过,也怪我识人不清。你还记得当初太后娘娘非要我给嘉南送红豆饼的事不?我们俩个人当时不对付,我明明知道嘉南不会吃我的东西,我就准备随便对付对付算了。见我准备随便找个地方买两盒红豆饼送进宫时,你就主动主缨,接下了那差事。你跟我说实话,当时你在哪家买的红豆饼。后来事多,我也忘记问你了。”

    他亲自督促家里厨子做的。

    从前的事像一帧帧的画,一幅幅地出现在他脑海里。

    他那个时候,就已经对保宁动心了吧?

    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

    情不知所以,而一往情深。

    李谦不由微微地笑。

    笑容里充满甜蜜和柔情。

    曹宣一愣,打了个寒颤,怪叫道:“你不会那个时候就在打嘉南的主意吧?”

    “胡说些什么?”两道反驳的声音突兀地一起响了起来。

    一道是李谦的,另一道,却是闻讯带着孩子们来拜见李谦的白愫的。

    ※

    亲们,我此刻应该在动车。

    马上就要回家了,又能稳定地写文了,好高兴!

第九百三十四章 旧友() 
李谦忙起身恭敬地喊了声“承恩公夫人”,眼睛却不由自主地朝着白愫怀里的那个女孩子望过去。

    有些稀疏泛黄的头发,勉强地扎了两个小揪揪,皮肤白得像雪,可以看到手背上的青筋,瘦瘦小小的,怯生生地依在白愫的怀里。

    这让李谦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到姜宪时的情景。

    姜宪也是这么白,这么柔弱。

    不过,这个孩子长得像康氏,虽然年纪还小,但是个美人坯子。

    “这是大妞儿吧?”不用谁说,李谦已经很肯定,他微笑着道,“我是你大伯父。”

    大妞儿看了白愫一眼。

    白愫点了点头。

    大妞儿这才轻轻地喊了声“大伯父”。

    声音虽小,却很清脆,有点像姜宪。

    李谦顿时就觉得这孩子很讨人喜欢。

    他从衣袖里摸出早就给大妞儿准备好的见面礼,又犹豫了几息,把腰间佩的一块玉佩解了一下来,一并递了过,道:“这是大伯父给你的,你闲着无事的时候拿着玩吧!”

    大妞儿又看了白愫一眼,见白愫点了头,她这才轻声地道谢,由身边的丫鬟把东西接过去递给了大妞儿。

    李谦的目光这才转到白愫身后跟着的两个小男孩身上。

    一个和慎哥儿差不多大,一个还抱在乳娘的怀里,都有对乌溜溜的大眼睛,长得和曹宣像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

    曹宣让两个儿子上前给李谦行了礼,李谦给了见面礼,又拉着怀恩问了问功课,知道他已经读完了《三字经》,不由赞道:“还是做哥哥的更勤奋些。我们家慎哥儿,《三字经》还只读了一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学完。”特别是现在郑缄又跟着他到了京城,慎哥儿的功课又要耽搁了。不过,到了京城就好了。以后再请个学识渊博的老先生给慎哥儿上课,郑缄在旁边帮着看着就行了。

    怀恩见李谦非常喜欢他的样了,胆子顿时大了起来,问李谦:“世伯是来带大妞儿回家的吗?”

    这件事李谦可不敢做主。

    孩子毕竟是李骥的,他们俩口子没有托付他,他自然不能自作主张了。

    不过,他看着这孩子之前答话的时候非常的稳重,此时眼睛忽闪忽闪的却透着股灵机劲儿,有点像慎哥儿每次向他讨赏的时候,不禁笑着和他开玩笑道:“你这是想我们早点把大妞儿接回去吗?”

    “不是,不是。”怀恩有些慌张,小脸儿涨得通红,忙道,“我想妹妹留下来。我们都喜欢妹妹。我娘说,妹妹在留在京城里让田医正瞧病才能好。世伯,您别把妹妹带回去。就让她住在我们家好了。她可乖了,还知道把点心让给怀慈吃。”

    他乌黑的眼眸里全是哀求,让李谦不由动容,再也不敢逗这孩子了,忙道:“我只是来看看她。她身体不好,需要你们帮着照看着。等她母亲来了京城就好了。”

    怀恩松了口气,抬头朝母亲望去,眼底全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白愫忍不住摸了摸儿子的头。

    大妞则挣扎着要下来。

    白愫把她放下来,她立刻跑到了怀恩身边,拉着怀恩的小手劝慰道:“哥哥不生气。我,我就在这里陪哥哥和娘,哪里也不去。”

    上次康氏来京城,做主让大妞认了白愫做干娘。

    怀恩点头,小小的脸上全是惊喜。

    李谦不免有些感慨,道:“这孩子你们好歹没有白养,知道知恩图报,这也是承恩公夫人教得好。”

    “哪里,哪里!”白愫谦虚了一阵子,郑重地道,“我和郡主是一块儿长大的,情同手足,王爷不必和我客气,就叫我清蕙好了。”

    这是白愫的封号。

    李谦如善如流,立刻换了称呼。

    或许是李谦表明了立场,接下来的时间怀恩都表现得老实而持重,让他不时想起慎哥儿,就恨不得立刻就去接了姜宪和慎哥儿到京城来。

    白愫问他:“可曾向慈宁宫投名帖?”

    李谦笑道:“一来就投了名帖,不过没有被召见就是了。”

    白愫只好安慰他:“这段时间拜访太皇太后的很多,些许是太皇太后遇到什么事,一时没想到你会这么快就到了京城,拜贴还没有到她老人家手里去,或者是宫里当值的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名字有些陌生,有意为难你。可不管是哪样,你都不能生气。这些日子宫里有点忙。”又道,“我到时候帮找人催一催好了。”

    李谦连连点头道谢。

    白愫还礼,趁机带着几个孩子退了下去,说是灶房里上的师傅是这两天新进来的,若是饭菜不合口胃,一定要跟她说,她好改进。

    李谦笑着应是。

    等到菜上了桌,他仔细地尝了尝,觉得都还行。

    白愫等不到他一句,只好上最后一道菜的时候亲自端了菜出来问。

    谁知道曹宣却大手一挥,让白愫别管这件事了,并道:‘他能吃得出个什么味道来?若是姜宪在这里还差不多。“

    说起这件事来,白愫忙问姜宪和慎哥儿什么时候过来,过来了住哪里。

    李谦把自己的情况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镇国公府和长公主住的都是离皇宫最近的宅子,是京城最好的宅子。

    白愫放下心来,和曹宣说了几句家常话,就去灶上督促饭菜去了。因为按老规矩,有外男等人在场,女眷是不能上桌吃饭的。白愫又不会做饭,多半是想腾地方让给李谦和曹宣说话。

    酒过三巡,李谦先问曹宣:“为什么留在京城?虽说去了金陵可能不如在京城,但离皇上近了,机会也多,肯定比留在京城好。京城,会慢慢没落。”

    曹宣觉得自己当个闲散的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挺好,道:“挤到金陵有什么好?我始终觉得赵啸不会那么安份守己。我若是在那里,少不得要和他对上。何必呢?这个朝廷又不是我一个人的朝廷。”

    李谦举杯和曹宣碰了碰。

    他和曹宣想到一块去了。

    南迁,若是没有赵啸的影子,他把这酒杯都吞了。

    “那我们就一块儿共事好了!”李谦道,“九边的防卫也是个头痛的事。”

    这次南迁,九边的总兵一个都没有动。朝廷又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九边到底受不受他节制。大同、宣府的总兵还好说,蓟州的总兵他甚至不认识。万一鞑子打过来,总不能各自为政吧?

    ※

    亲们,今天的更新!

    这个时候我应该正在回家的路上~

第九百三十五章 助手() 
曹宣直笑,道:“你放心!我正好不认识甘肃和宁夏的总兵。咱们俩就慢慢来吧!”

    还没有见到赵玺,内阁是个什么打算,还真不好说。

    李谦在曹宣这边慢慢地喝了酒,说着闲话,委婉地问起曹宣的打算。

    杨俊被免官,高岭将会随着赵玺去金陵,镇国公府远走辽东,京卫里能称得上人物的也就只有曹宣了,他有什么想法,这关系到以后李谦怎样管理这座都城。

    曹宣也猜到了李谦的来意,直言道:“虽然过去五、六年了,可大家还是忘不掉我姑母在朝廷中的影响,我想,我最好还是低调些的好。免得惹得内阁的那帮人看我不顺眼。”

    这倒是。

    曹宣在担任五城兵马司都指挥使的这几年里,的确是处处小心谨慎,硬是没有给别人抓到一个把柄的。这也说明了曹宣的厉害!

    李谦可不敢小瞧他。

    当年他能冒着得罪赵翌的危险给他和姜宪送来赐婚的圣旨,他的胆识可见非同一般。

    “行!”李谦爽快地承诺道,“你想管事就管事,不想管事就不管事。可五城兵马司的事,我就全交给你了,你看着安排好了!”

    言下之意,我依旧当做五城兵马司是你的地盘,你想怎样我不管,可你必须得保证京城的安全,他的安全。

    这样的豪爽,让曹宣一惊,随后又释然。

    若是连这点胸襟都没有,当初是怎么追到的姜宪,又是怎么和姜宪恩恩爱爱地过了这么多年的!

    不过,他既然已经决定不再理会庙堂上的事了,就会干干净净地退出,不会留恋。

    可他一抬头,却看见了李谦刚毅的面孔。

    他又是一愣。

    在他的印象里,李谦不是这个样子的。

    他应该是像个孩子一样的开朗灿烂,欢语嘻耍的一人个。什么时候,他的五官变是这么分明,神色变得这样肃穆?是因为这几年他虽在西安,却没有一刻停息,时时刻刻都在约束着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彪悍吗?

    到了嘴边的话,突然间怎么也没有办法说出口。

    曹宣嘴角翕了又翕,好不容易才挤出几个字:“你都不怕,我怕什么?你如果想,那我们就做一回同僚好了!”

    李谦没什么不放心的。

    他来了京城,不可把从前的人全都撸了换上自己的人,正好用曹宣这棵梧桐树,看能不能引来几只金凤凰。

    他敬了曹宣一杯。

    在曹家呆到了下午申初才告辞。

    之后他去拜访了邓成禄。

    邓成禄非常的意外,但金宵和李谦是好朋友,他和金媛的婚事还是姜宪凑成的,这样看来,他们还是有点渊源的。

    和曹宣不同,邓成禄原来就不太在意高官厚禄,他这两年考取了举人,在功勋世家也算得上是头一份了。

    两人坐一起喝茶,叙了叙别后情,邓成禄正要留了李谦在家里用晚膳,谁知道有小厮神色焦虑地跑了进来,朝站李谦行了个礼就匆匆走到了邓成禄的身边低声耳语的几句。

    邓成禄顿时表情窘然,半晌才点了点头,“嗯”了一声打发了小厮,犹豫着对他道:“今天原本应该留了你在家里坐一坐的,不曾想家里出了点急事。我知道你住进了长公主府,我改天去拜访你吧!”

    去曹家,他是真有事。到邓家,却不过是想着当年和邓成禄的香火情,不过是面子上热闹,遂不多问,起身告辞了。

    邓成禄亲自送了李谦出门。等到李谦的马车驶出胡同看不见踪影了,邓成禄这才皱着眉头低声地对那小厮道:“金大人说了什么时候过来没有?”

    “没有!”那小厮苦着脸道,“只说是今天晚上想歇在府上,其他的,什么都没有说。”

    邓成禄的父母都健在,金海涛就是进京城,也多是住在外面的客栈,像今天这样求宿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又因为知道金家算是有些不地道地摆了李谦一刀,邓成禄在李谦的面前不免有些不自在,他直觉地认为,在这种场合让金海涛和李谦碰到了不会是什么好事。

    按照金海涛的要求,邓成禄没有惊动旁人,把金海涛安排在了一个偏静的院子里落脚。

    金海涛甚至拒绝了邓成禄给他举办接风宴,并叮嘱邓成禄:“我马上就要回去了,你别节外生枝,让别人发现我在京城,又要给我接风洗尘,麻烦得很!”

    邓成禄觉得这只是金海涛的借口,但做为女婿,他还是满足了岳父的要求。

    可他没有想到的是,李谦立刻就查出了金海涛的动静。

    郑缄奇怪道:“不愿意让人知道,还在这个时候赶到京城,难道他和谁勾搭在了一起不成?”

    “应该是韩家的人!”虽然去调查的人还没有回来,李谦已隐隐在了这种感觉,‘估计是韩家这两天正忙着搬家,不方便留他住宿,否则我们也不可能查到他来了京城。“

    在屋里的冰河听着,脸涨得通红。

    他原是李谦的小厮,年纪渐长之后,李谦就把他派到了京城帽儿胡同李家那个铺子里,他名面上是那铺子里的二掌柜,实则在帮李谦收拾京城里的动向,方便李谦随时掌握庙堂上的动静。

    金海涛进了京城他都不知道……太失职了……

    李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