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翌心里就有点讨厌了。

    原本他觉得简王说得对,他要是不生下嫡长子,等曹太皇缓过气来,说不定会杀了他,像他小时候一样,抱着赵玺垂帘听政。因而他也怨恨起姜镇元来。要是他听自己的,当时把曹太后杀了,也就不会出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连带着,他也不想见姜宪。

    如今他们提到韩同心,他顿时又觉得自己想和哪个女人在一起都不能自由,韩同心简单是自己的耻辱。

    姜宪和韩同心一比,姜宪至少不知道姜镇元的所作所为,她和他一样,是被迫的。韩同心却不一样,她不仅知道简王是什么意思,而且还配合着简王逼他留在坤宁宫……等韩同心生下儿子,他就一脚把她踹到慈宁宫去服侍太皇太后,看她还有没有脸留自己过夜。

    赵翌很想扒扒自己的头发,可这样失礼的举止从小就不知道被曹太后打过多少次,他想想就觉得丢脸,索性抬头朝外望去,正巧看到孙德功在帘子后面探头探脑的,他不由大声道:“你在那里干嘛呢?鬼鬼祟祟的!你是没品的小太监吗?说个话连腰都挺不直……”

    直接就开骂起来。

    孙德功看着一个个低头在那里喝着茶装没有看见的内阁大学士,讪讪然地走了进来,行了个礼,低声道:“是珍宝阁的刘清明,说郡主要见您,让我看看您得闲不得闲?”

    在这紫禁城里,能被称为郡主的只有嘉南郡主姜宪。

    可珍宝阁的刘清明不是服侍陈女官的吗?什么时候被拨去了嘉南郡主身边。

    汪几道、熊正佩几个面面相觑。

    觉得皇上怎么连后宫里的事都拎不清似的。

    赵翌却来了兴趣,忙道:“郡主可说了为什么要见我?你去回郡主一声,说我这就去慈宁宫。她用过午膳了没有?我还没用午膳,你跟御膳房的人说,我的午膳就摆在了慈宁宫。”

    这不是杜胜的事吗?

    可孙德功什么也没有敢说,笑着恭声应“是”,一路小跑着去了慈宁宫。

    姜宪原本还没有传膳,听说赵翌要和自己一起吃饭,立刻觉得胃都开始隐隐作痛。她吩咐情客:“给我先端碗面来垫垫肚子。和皇上吃饭,就像宫里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似的,永远别想吃饱了。”

    情客笑着去慈宁宫的茶房亲自下了碗青菜面。

    姜宪刚吃完面,赵翌过来了,进门就问她:“找我干什么?”

    她也没和赵翌客气,开门见山地把李谦的事说了:“……三十万两银子,一点也不拨过去。我还在宫里呢,让人怎么说我。我就连这点面子都没有。皇上无论如何也得拨点银子过去。要不然,你用你自己的私库拨去户部,我拿我的私房银还你。怎么也不能让我被别人笑话。”

    赵翌听得目瞪口呆,道:“你急急地把我叫过来,就为了这事?”

    “这事难道还不要紧?”姜宪不知道赵翌是怎么想的,反问道。

    赵翌沉默地望着姜宪,突然觉得姜宪有点可怜。

    就这样嫁给了李谦,外面肯定说什么的都有。她之前折了那个姓温的,现在又要在军饷的事上强人一头,想必也是不得已而已。就像从前曹太后执政的时候,他不也得在那些内侍和女官们面前摆架子,不然别人就更拿他不当一回事了。

    他问姜宪:“我们从小在一起长大,你那个时候为什么觉得有好吃的,好喝的东西总要给我留一份?”

    姜宪闻言也想起过去的事。

    对于赵翌来说,不过是四、五年前的事,可对于姜宪来说,已经是十四、五年前的事了,可她还始终记得那时候的心情。

    “这宫里只有我们三个。”她喃喃地道,“我不对你们好,对谁好啊!”

    而且,她又能对谁好呢?

    赵翌低下了头。

    脱去了那一身华丽的外衣,姜宪也挺可怜的。没爹没娘,从小跟着外祖母看着舅母的眼色长大,嫡亲的伯父伯母和堂兄一年也难得来探望她一眼。所以她这两年才会和姜家走得这么近吧?任谁也得有个亲戚不是吗?

    所以……有些事,就算了吧!

    赵翌的心情又平和不少,道:“军饷的事,你别担心,我肯定让你有面子的。”然后他就转移了话题。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_∩)O~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四章 后悔() 
三十万两银子,天下一万多个卫所,僧多粥少,能见几颗米就不错了。主要还是个面子问题。体现了这个卫所的指挥使的关系、人脉,关系到卫所的将士立了军功能不能帮他们争到手,死了的人能不能得到抚恤金等等。倒不在乎银子的多少了。

    姜宪也不问了。

    可等到第二天,刘清明抑制不住激动地跑进来告诉她:“郡主,皇上给李大人拨银了,拨了二十万两!”

    “你说什么?”姜宪大惊,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

    “内阁正在议呢!”刘清明满脸的得意,“汪几道和熊正佩都不同意,可皇上说了,不同意也得同意。还计较起户部的事来,说户部这几年尸位素餐,连个账都管不好,每到朝廷要用银子的时候,就开始哭着喊穷,既然知道国库空虚,早干什么去了?还说梅城要是觉得自己干不了,那就趁早换个人来管。”

    因为姜宪的出现,胡以良与户部尚书无缘。

    她有些日子没有关注朝廷变迁了,没想到梅城还是做了户部尚书。

    可见梅城还是真有点官运的!

    刘清明怕姜宪不知道,忙道:“梅城是原来礼部的一个郎中,偶然间入了熊正佩的眼,帮着筹办皇上的大婚,皇上见他办事老道,很得皇上的心思,就连提几级,让他做户部的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这才上任不到一个月呢!”

    难怪没有听说。

    之前她一直忙着赶路和担心太皇太后的生死了。

    姜宪点了点头,皱了眉道:“现在廷议还没有结束吗?”

    “还没有。”刘清明讶然地看了姜宪一眼。皇上这样为她出头,她却并不高兴,难道是怕流言蜚语?他寻思着,笑道:“郡主,我再去探探消息吧?我看那梅城是个挺机灵的人,应该会想出办法来的。”

    “那你去吧!”姜宪也想尽快地知道结果。

    刘清明飞快地跑了。

    白愫笑道:“这下好了,你又要出名了!”

    姜宪知道她是指温鹏的事。

    她拜托曹宪帮的忙,白愫自然知道。而且还很气愤,觉得姜宪让那个姓温的最后还做了三品的大员,太便宜他了。事后朝廷里的人都议论说嘉南郡主太过骄纵了,可言谈举止间也流露出几分避讳的意思。在白愫看来,姜宪嫁去那乡间市井,若是没有点厉害的名声,怕是保不住自己的东西。这样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姜宪闻言苦笑,道:“我都不知道赵翌这是在帮我还是在害我!二十万两银子,他可真想得出来。要是事成了,李谦吃肉还霸着汤,别人只能闻闻味,到时候李谦还不得成为众矢之的啊!不过,赵翌也算厉害的,连军饷这种大事都能当成儿戏……”和他相比,自己前世能称得上“贤德”了。

    大赵王朝照这么让赵翌当下去,也不知道赵玺有没有机会继位?

    姜宪胡思乱想着,得了消息的刘清明又折了回来。

    “郡主,乡君。”他草草地给两人行了礼,急急地道,“乾清宫那边的廷议已经完了,皇上正往这边来。最后皇上只给李大人拨了八万两银子……”

    姜宪和白愫非常的意外。

    赵翌并不是个能听得进别人劝谏的人。

    刘清明把姜宪和白愫都当成了寻常的内宫妇人,觉得皇上最后的决定是下了姜宪的面子,遂作出一副愤愤然的样子,道,“郡主,这件事都怪梅城。原本汪几道和熊正佩都妥协了,虽然没有二十万两银子,可也同意拨十万两银子。结果梅城不同意,说什么树大招风,皇上若是真的有心,不如动用内库的银子……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想的,被梅城几句话就打动了,最后同意只拨八万两银子,其他十二万两银子,从内库里走……”

    虽然有点离谱,但只拨八万两银子的话,倒也合情合理。

    从前梅城做过姜宪的户部尚书,那时候姜宪就对他很满意,现在就更满意了。

    不过,内库是赵翌的私库,从内库走十二万两银子,就是从赵翌的手中掏出十二万两银子,而内库现银很少,多是些古玩字画之类的,赵翌愿意拿出来?拿得出来吗?

    她看着义愤填膺的刘清明,不由道:“梅大人做得很对。李大人毕竟是朝廷命官,以后还要和内阁六部打交道,一上来就要了三分之二的军饷,你让别人怎么想?总不能事事都找皇上帮他出头吧?”

    刘清明也是从小内侍爬上来的,姜宪提点,他立刻就明白过来。想到之前他的态度,顿时吓了一身的冷汗,怕姜宪误会他没有眼色,也怕姜宪误会他别有用心,他忙跪下来请罪。

    姜宪趁机教训了他几句,这才让他退下。

    而觉得自己做了件大好事,准备和姜宪分享,并且准备在姜宪面前邀功的赵翌,走进东暖阁就后悔了。

    十二万两银子,那他的内库也就没钱了,那怎么能行?

    何况是给李谦。

    他巴不得李谦战死沙场,拿了自己的体己银子去贴李谦,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可惜梅城这个人太认真了,只怕会催着他把那十二万两银子快点到位。

    早知道这样,就应该同意汪几道和熊正佩的话,拨个十万两银子完事。

    现在该怎么办?

    简直是搬起石头来砸自己的脚嘛!

    赵翌头痛欲裂,见到姜宪之后矢口不提那十二万两银子,只说军饷的事帮姜宪办好了。

    姜宪一看就知道赵翌打得什么主意,她可不能让他就这样糊弄过去,说了几句感激的话之后,她干脆道:“如今年关已近,皇上要用银子的地方多着呢?我知道皇上怕我在李家没有面子,可有了那八万两饷银已经足够了,怎么还好让皇上拿自己内库的银子补贴李谦?若是皇上不嫌弃,这十二万两银子就由我来出好了。反正太皇太后给我置办的嫁妆多,我的那些我银子放着也是放着,皇上可千万别推辞,不然就是没有真的把我当表妹。”

    赵翌觉得这简直是想瞌睡的时候有人送了枕头过来,心花怒放,但他是天子之言,总不能说推翻就推翻吧?

    他客气地道:“这怎么能行呢?我既然开了口,自然是由我来出。你放心,我短谁的也短不了给你的。”

    ※

    亲们,给紫星绮月的盟主加更。

    O(∩_∩)O~

    ※(未完待续。)

第五百四十五章 厉害() 
姜宪压根不相信赵翌。

    当年他全心全意地宠爱着方氏,也不过是拿了官衔诰命去哄方氏,金银首饰、古玩字画却藏得深,不然也不会他们在姜宪的眼皮子底下来往了两、三年,姜宪也没有怀疑方氏了。

    让他从自己的体己银子里拿出十二万两给李谦,那和割了他的肉没什么两样。

    人通常都对处境比自己好的人心生妒忌,可若是那个人比自己不是好了一点两点,而是好了一大截,估计也就只会心里酸溜溜地在背后说道两句了。

    既然开了局,那就不妨玩大些。

    姜宪暗忖着,和赵翌翻来覆去的客套了良久,并诅咒发誓般的再三保证,绝不把这个秘密说出去,就是李谦也不告诉,赵翌这才“勉强”答应了由姜宪悄悄地补上这十二万两银子。姜宪见目的达到了,索性更干脆些,从太皇太后库房里借了一尊八仙过海的羊脂玉雕像送给了赵翌,说是报答赵翌的帮忙。

    赵翌望着雕像半天都没有回神。

    他不知道给别人拨过多少银子,可给他回礼的,姜宪还是第一个。

    说不上是什么样的感觉,却不坏,甚至心里隐隐有些喜悦。

    赵翌让人收到了珍宝阁,让他们每天擦试,等到过年的时候拿出来摆到乾清宫的书房里去。

    白愫知道了半天都没说出话来,等回过神来,已笑得直不起腰来:“你,你真的给皇上,送礼了?……他还收了?”

    姜宪不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淡淡地道:“皇上也是人嘛!”

    白愫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半晌才道:“你真的什么人都不说吗?十二万两银子,不是二万两银子,你哪里来那么多的现银?只怕要卖宅子吧?动静搞得太大,别人还以为是李家出了问题……你还是三思而行的好。”

    “怎么可能谁都不告诉。你不就知道了吗?”姜宪抿了嘴笑,道,“不过,你得为我们保密才行。李谦要打仗了,没有银子这仗打起来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人是活的,银子是死的。只要人活着,还怕没有银子!我不能因为他缺银子,就拿部下的命去拼。所以这次不管赵翌给不给李谦拨银子,我都会想办法变卖一些产业给李谦做军饷的。

    “但你也知道,这种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我要是拿到明面上,李谦就等着御史使劲的弹劾吧!

    “说不定还会说李谦心存反意,那就麻烦了。正巧赵翌心里反悔了,我拿着他做了挡箭牌,若是有人问起来,就可以说是从皇上的私库里拿出来的,虽不合规矩,可也没有出什么大错。

    “要不然,我怎么会拿自己的银子去给赵翌的脸上帖金?

    “让别人都以为这十二万两银子是赵翌所赐的……”

    军饷、粮草都是很敏感的事,就是有银子等闲人也不敢帮,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谋逆。

    白愫明白姜宪的顾忌,沉吟道:“那告不告诉李谦呢?“

    “当然要告诉他。”姜宪想也没想地道,“万一李谦误会这银子真是赵翌私底下贴补给他的,觉得要报答赵翌怎么办?而且我伯父那边和太皇太后那边都得说一声。免得他们还把这份功劳都算在赵翌的头上。”

    白愫很是赞成。

    第二天,关于那三十万两军饷的分配就写进了公文里,作为邸报发了下去。

    蔡霜拿着蔡定忠递给他的公文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久久都没有说话,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

    他好歹也是世家子弟,还有个交友甚广的族叔,而且这位族叔还愿意帮他,每当他打着蔡定忠的旗号在外面行事的时候,有人问到蔡定忠的面前,蔡定忠都默认了,就这样,他在户部和兵部泡了大半个月,军饷的事硬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可他前两天只不过是跟姜律说了一声,姜律胡乱写了张条子让承恩公府的夫人带给了嘉南郡主,三十万两银子的军饷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陕西行都司不仅榜上有名,而且还名列榜首,成为拨银最多的卫所,让别的卫所来京中办事的人经过他身边时,都忍不住流露出些许的妒忌羡慕的眼光。

    陕西行都司成了最大赢家。

    可这样的博弈,却不是因为陕西行都司比别人厉害,只不过是因为陕西行都司的都指挥使碰巧是李谦,而李谦又碰巧娶了嘉南郡主。

    蔡霜不由叹气,道:“别人都说朝廷有人好做官,我是不相信的,现在却由不得我不相信。”

    嘉南郡主的一句话,他却跑断了腿也没能办成。

    蔡定忠听着忍不住“扑哧”一声笑,道:“说得你好像不是官宦子弟似的。”

    可这官宦子弟也分三六九等吧?

    像嘉南这样的,一个女人比男人还厉害。

    他突然生出股对未来不知所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