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亲们,月票8950加更!

    O(∩_∩)O~

    PS:十一长期要开始倒计时了,月票双倍也要开始倒计时了,亲们看看票仓里还有没有票,投《慕南枝》一张。

    谢谢!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 情窦() 
姜宪啼笑皆非。

    她是觉得李冬至有天赋,想把她培养出来,以后李家多个明白人,对她来说也是件好事。可没有想过棍棒之下出才女。

    “您言重了。”姜宪笑道,“女孩子在娘家是客,怎么能打呢?”

    “你说的是,你说的是!”李长青受了媳妇的教训,面色微红,窘然地连声认错,“我的意思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就把冬至交给你了。”

    “谢谢您这样相信我。”姜宪对李长青的信任是感谢的,“我一定会尽我所能教导冬至的。”

    “没事,没事。”媳妇这样郑重地向李长青道谢,李长青很不习惯。

    姜宪就扯着李长青的这面大旗,让李冬至搬到西跨院的一处靠近后花园的厢房住下。那儿离康家和郑家只隔着一道花墙,以后康太太过来教书,也很方便。

    康太太当然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以为李冬至搬过来是为了将就她,心中很是感激,对李冬至的教导也就越发的上心,李至冬也因此摆脱了何夫人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迹,脱胎换骨般的变成了另一个人。这当然是后话。

    此时的康太太还只是紧张地备课,一会儿拿出《烈女传》看,一会儿拿出《孝经》看,不知道是先从哪一本书开始好。还是康大小姐提醒母亲:“您应该先看看李家大小姐都学了些什么。我听人说,李大人有位幕僚,姓高,他有个侄女,从小就跟在何夫人身边长大的,学问很是了得,李家大小姐之前就一直跟着她读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好像郡主不太瞧得上眼,这才想重新给李家大小姐找个先生。而且在这之前,那位高小姐在李家大小姐的书房里发动了一个什么读书会,李家很多旧属家的小姐都参加了这个读书会,何夫人还出资,每个月举办一次诗会,赢了的有机会得澄心纸、徽墨、端砚之类的奖品,这些奖品也是由何夫人资助的。我觉得您要小心点,可别卷到李家的内部事务里去了。”

    康太太大惊,道:“你怎么知道这些?”

    康家大小姐脑海里浮出李骥嬉皮笑脸的面孔,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道:“当然是我打听出来的!至于是怎样打听出来的,您就别管了,您只要管好您自己就行了。”

    康太太最怕给丈夫惹麻烦。

    丈夫初来乍道,要是因为她贪图这几两银子的束修就坏了丈夫名声或是大计,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干的。

    “要不,我去辞了郡主?”康太太迟疑道,“就说你幼弟太小,离不开人,我抽不出时间来教导李家大小姐?”

    “这也不过是我听说到的,到底是不是这样还不知道呢!”康家大小姐觉得母亲太小心,只好劝母亲,“您只要上完了课就走,平时不和他们这些人来往就是了。万一推辞不过,去跟郡主说一声,不得罪人就行了。”随后她想到父亲是郡主请来的,就算是想和郡主划清界线都不可能,况且郡主对他们家不薄,就算是郡主在李家式微,他们也不能背信弃义,康家大小姐想了想,索性道:“娘,您只要记住了,我们是郡主的人,做什么事都要以郡主的利益为主就行了。其他的人,您大可不必理会。”

    康太太道:“那何夫人,也不理会?”

    “也不理会!”康家大小姐斩钉截铁地道,“想脚踏两只船的人,最终都会落到水里的。我们既然已经选了,就是刀山火海也要走下去的。”

    康太太叹气,道:“我还以为到了李家就好了,谁知道还有这么多的纷争。”

    “只要有人,就有纷争!”康大小姐见母亲还如此的天真,也在心里叹着气,觉得再和母亲说下去,母亲说不定明天连走出这个房门的胆量都没有了,遂转移了话题,道,“娘,您不是说您酿了些米酒要送去给郑家伯母尝一尝的吗?哪些是要送给郑伯母的,我让汀香送过去。”

    汀香是姜宪拨给他们家的一个丫鬟,人很稳重勤快,康太太和康家大小姐都喜欢,后来康家又买了两个小丫鬟进来,都交给了汀香带着。

    康太太被转移了注意力,忙下炕去找送给郑家的酒酿了,把这件事一时抛到了脑后。

    康家大小姐长长地吁了口气,决定去姜宪那边向姜宪体己的大丫鬟情客借几根绣花线,顺便看看姜宪都在干什么。

    谁知道出了门,却看见李骥站在他们家宅院和嘉南郡主正院的花墙旁东张西望。

    她吓了一大跳,正想退回去,李骥已经瞧见了她。

    “康大小姐!”他高兴地和她打着招呼,神色间难掩兴奋之色。

    康家大小姐不由警戒地道:“二公子可有什么事?”

    李骥嘿嘿笑着摸了摸头,好像被她的问题问倒了似的,半晌才道:“也没有什么事。就是我大哥又让人给我大嫂送东西回来了,我爹让我拿给我大嫂,我正寻思着要不要去你们家看看——你们刚刚安顿下来,也不知道缺不缺什么?我们毕竟是一起从京城过来的,你爹现在又是我的老师,我怎么也要多照看着你们一些。对了,你们家可缺什么东西?要是不知道到哪里去买,可以直接让小厮去问我。或是问我大嫂身边的七姑也行。七姑是我大哥专门拨到我大嫂身边照顾她的,就是帮我大嫂照顾她这些琐事的。你有什么事找她,一准没错!”

    “多谢二公子。”康大小姐给李骥行了个福礼,不知道怎地,突然间觉得脸上火辣辣的,“我正要去郡主那里。有什么事,我会去找七姑的。”

    “那就好!”李骥说着,踌躇地站在那里,好像舍不得走似的。

    康大小姐隐隐有些明白,心中顿时像揣个了小鹿似的,十分不安,更是片刻也不敢多做停留,忙道:“二公子想必很忙,我也要早点去郡主那边,那我就先走了,二公子保重!”说完,头也不敢回地疾步往姜宪的正屋走去。

    李骥伸长了脖子望着康家大小姐的背影消失在了花墙后,这才搭拉着脑袋往垂花门去。

    康家大小姐的脑袋从花墙后面探出来,看着李骥无精打采的慢慢地消失在了甬道上。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捂着胸口,垂下了头。

    ※

    亲们,今天的更新!

    O(∩_∩)O~

    PS:继续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交好() 
康家大小姐去姜宪的正房,当然不是为了几根绣花线。

    她是想看看李家发生了这种事,姜宪有什么反应。

    可惜,她来的真不是时候。

    姜宪的心思,全在李谦送给她的礼物上。

    那是一块蜀绣的帕子。

    李谦在信上说,是他刚刚进蜀的时候在当地一个老手艺人手上买的,据说此人年轻的时候曾经有一幅八面裙子被选送进了宫。如今年事已高,绣不得大幅的绣品,就只绣些帕子、荷包之类的售卖。

    他还在信里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这老妪绣的东西很是鲜亮,因而买了送给她凑个趣儿。

    姜宪拿着那方绣着瓜瓞绵绵的绣帕,觉得李谦就是成心的。

    她红着脸,把帕子覆在上面,觉得帕子上熏着的百合香一点点的就沁到了她的心里。

    李谦在信上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今天才真正见识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盛景,他当时真希望她就在他的身边,也看看这难得的美景,体会一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行船走马三分险,那一定也很凶险吧?

    姜宪在心里琢磨着,心里很是后悔,不应该把给李谦的信直接寄到四川的,这一路上,他还不知道怎样担心她呢?

    想到这里,她哪里还躺得住。

    姜宪一骨碌地翻身坐了起来,吩咐情客磨墨。

    她要给李谦回封信去。

    情客笑着应了,在磨墨的期间告诉她:“康家大小姐过来了,借了几根缥色的线过去了。”

    姜宪“哦”了一声,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等到第二天想起来,康家大小姐送了自己母亲亲手酿制的酒酿请情客几个吃。

    姜宪奇道:“怎么没有我的?”

    情客掩了嘴笑道,道:“康家大小姐说了,‘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让我们先吃吃顺胃不顺胃,再做些送了给您吃。”

    这比喻有意思。

    姜宪因得了李谦信,心情很好,打趣道:“莫非她准备进我们家的门?”

    情客忍不住笑出声来。

    知道康家大小姐是真正的千金闺秀,这样的话只能在这个屋里说说,万万是不能传出去的,笑过之后约束当时在屋子里服侍的,这话不准备走漏半个字。

    姜宪却不由沉思起来。

    她原不想管这件事的,可何夫人的举动却让她不得不给自己找个帮手。以后家里的事还多着呢,让她这样总是盯着何夫人,防止何夫人出错,还不得把人给累死啊!

    可此时却不是个好时机,也颇为愁人。

    她让情客端了碗酒酿进来,一面心不在焉地吃着,一面想着心思。

    有小丫鬟跑了进来,说是鲁夫人下了帖子过来,想明天来拜访她。

    姜宪正巧没事,就约了鲁夫人明天一早碰面,中午在她这里用午膳,下午请个说书先生进府讲两个笑话,等用了晚膳再回府。

    鲁夫人应下。

    情客开始准备宴请的事宜。

    姜宪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不要“惊动”何夫人了。

    不曾想到了晚上,何夫人却来告诉她,说明天高妙容的那个诗会在李冬至的书房那边斗诗,邀请她过去点评。

    这种事姜宪见多了。

    说的是点评,可谁挑了头,到时候就得谁出这宴请的银子,说不定还要出奖品。

    姜宪才懒得拿自己的名声去刷别人的声誉。

    她直接拒绝了何夫人:“鲁夫人明天过府,说是有要紧的事找我,我这心里还七上八下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哪里有心情去应酬几个小姑娘。再说了,我已经成了亲,这样的诗会也不适合我。”

    何夫人很是失望,却也不能勉强她,只好讪讪然地走了。

    姜宪让人去喊了李冬至过来,问她知不知道这件事,并问她是否准备参加?

    毕竟是自己的母亲,李冬至犹豫半晌,这才道:“我已经跟母亲说过了,我明天的功课很多,恐怕不能参加了。可也不能不闻不问,我准备等会让何嬷嬷拿十两银子给高姐姐,就当是我给的彩头……”

    还好她没有看错人!

    这样的处置很妥当。

    既不得罪人,又拒绝了高妙容。

    姜宪很是欣慰,对李冬至道:“你以后有机会,多和康家大小姐亲近亲近,你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大小姐了。”

    李冬至很是意外,道:“我跟着大嫂学不行吗?”

    姜宪汗颜,道:“我的规矩也没有学好,可你和我不同,我遇到了你大哥,所以有他护着,学不学得好都不要紧。你以后还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现在对自己严厉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冬至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退了下去。

    翌日,姜宪招待了鲁夫人。

    鲁夫人是来寻问她行踪的:“袁家大小姐三日回门你不在,李夫人生辰你也不在。你这些日子都在干什么?”

    “相公不在家,我出了趟门。”姜宪含含糊糊地道,“你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鲁夫人笑道:“也没有什么事。只是听说庄大人想调到其他地方去任职,却试了很多法子都没能成,庄夫人为这件事跑去了京城,家长里短地说给你听听,让你也跟着笑笑。”

    不知道是想试探她有没有这个能力阻止庄家还是善意的警告,但姜宪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就算庄家谋了他职,她也一样能让庄家继续呆在太原不能动弹。

    “他想折腾就折腾去。”她不以为意地道,“我到要看看,是谁在后面推荐他?”

    这话说得一点不含糊,反而让鲁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她很生硬地转移了话题,说起自己前两天去了趟京城,买了好几匹新式的料子和首饰回来,还给姜宪带了礼物。

    姜宪连声道谢,两个人就说起这些日子太原城的闲话来。

    等到下午女先生到了,她请了康太太作陪。

    康太太和鲁夫人都是官宦家的女眷,倒也能说到一块去。

    知道康太太是济南花家的姑娘,如今又在打点李冬至的功课,鲁夫人很是羡慕,邀请康太太有空了去家里坐,也指点指点自家女儿的功课。

    康太太谦逊地婉言拒绝了,但对能在山西交到一个能和自己有话说的官家太太,她还是很高兴。

    ※

    亲们,给冬草1125的灵兽蛋加更!

    O(∩_∩)O~

    PS:月票双翻的最后一天,继续求票……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诗会() 
姜宪这边其乐融融却也安宁舒畅,倒是高妙容这里,几个小姑娘叽叽喳喳,欢声笑语,喧闹不休,引得路过的婢女侧目。

    牛家大小姐笑得脸红彤彤的,她亲昵地挽了高妙容的胳膊,娇滴滴地道:“高姐姐,冬至也太过分了!为了一份功课,居然不陪我们玩。那个女先生也是,这点都不通容,我看,那位女先生定是个古板刻薄之人。这样的先生我也曾经遇到过,摆出一副圣人的面孔,还不是为了讨好我娘,好让我娘多给她几个束修银子。这样的人,我最最瞧不起了!”

    她软软地和高妙容说着话,哪里还有初见姜宪时的傲气,倒像个被宠坏了的小孩子。

    今天是她们定下来的诗会,牛家大小姐以为大家都和她一样的期待,等待她的将是高朋满座,还有那些上次没有参加,这次羡慕地追着她问上次诗会情况的各家小姐,谁知道她来了之后倒是如愿地见到了很多朋友,还有上次没有来得及参加这次上赶子要来的李家旧部的女儿,却没有见到最重要的人李冬至。

    她一问,李冬至居然去上课去了,还说下午有功课,没有办法参加这次的诗会了。

    没有了李冬至,这个诗会还有什么意思!

    特别很多李家旧部的女儿都是冲着李冬至和何夫人来的。

    一时间大家的情绪都低落了几分。

    甚至有人低声地嘀咕,既然李冬至都不在,为何诗会不改日?

    还好有高妙容从中调节,说这次何夫人会将前些日子偶得的一副古画拿出来做头奖,气氛这才热烈了些。

    听了牛家大小姐的话,高妙容笑道:“那位康太太是郡主请来的,据说是济南花家的姑娘,应该有些真才实学才是。你和康太太又没有打过交道,不要乱说话。”

    牛家大小姐就有些不服气,见朱家大小姐走了过来,眼睛珠子骨碌碌地转了一圈,喊了朱家大小姐过来。

    朱家大小姐是李长青结拜兄弟朱臣的女儿,和牛家大小姐同年,长着张圆圆的喜庆脸。她的父亲是跟着李长青去了福建的,她因此和李冬至的私交很好,和高妙容也熟。她不是太看得惯牛家大小姐,觉得牛娃当初留在了山西,和李家共富贵了却没有共患难,不是真正的忠心于李家。但她比牛大小姐经历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