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夫人看着袁夫人那郑重的样子心里的火就烧得更旺了,道:“三小姐出阁毕竟是大事,袁家到心宽,随心所欲的。”

    言下之意,是指如果姜宪不出现袁家的婚礼,袁家也不敢说一句不是。

    袁家大太太不禁在心里腹诽。

    她们袁家虽然富贵,却也只是个乡绅,嘉南郡主出不出席袁家的婚事,袁家本来都不敢说一句不是,庄夫人现在是不是病急乱投药,逮着他们袁家说事,脑子不清楚了吧?

    可这话也轮不到她说。

    袁家得罪不起李家,得罪不起郡主,也同样得罪不起庄家。

    她小心奉承地送了庄夫人出门。

    却在门口遇到了送程嬷嬷和情客出门的袁家二太太。

    庄夫人忍不住对袁家两位太太道:“早知道这样,我就应该早点走的,也免得袁家为了送个人还要分头行事,连个丫鬟还郑重其事的。”

    袁家两位太太不好说什么,但被庄夫人这么说,不免有些尴尬。

    情客不管怎么说也只是个丫鬟。

    她们这样的确太过殷勤了。

    情客却是在宫里长大的,这样的事碰到的太多了。

    姜宪做得不对时她都驳,何况是小小的从三品慎人!

    情客顿时冷笑,道:“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庄夫人。我刚才还以为我看错了。温大人去了云南,恐怕好几年都回不来了。怎么?庄夫人没有给自家的兄弟准备些出门的土仪?”

    庄夫人大怒,道:“一个丫头片子,居然敢在我面前说话……”

    只是她的话还没有说话,情客已从上到下地把看了一眼,不屑地道:“难怪温鹏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得罪了谁,像个绿头苍蝇似的在京城里乱飞,赶情这根子在庄夫人这里,都有些不懂人情世故的,也不知道怎么坐到了大理寺少卿的,可见能力不怎么样,运气却占了大头。如果不能靠着运气行事了,这仕途不就艰难起来。我看啊,照这样下去,温鹏还得在云南多呆几年。”

    庄夫人听得一愣,道:“你知道是谁?”

    情客冷冷地笑,道:“我一个丫头片子,怎么知道温鹏得罪了谁?”说着,屈膝朝着袁家两位太太行了个福礼,柔声道:“多谢两位夫人,奴婢告辞!”

    袁家两位太太还想和情客寒暄几句,情客已带着程嬷嬷上了马车。

    庄夫人这才反应过来,上前几步就要去找情客理论,却被李家的仆妇拦在台阶前,更有妇人笑道:“还请庄夫人留步,庄夫人也知道我们只是些听命行事之人,庄夫人若是有什么事,不妨去请教我们家郡主或是夫人!”

    把个庄夫人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睁睁地看着情客的马车离开了袁家,铁青着个脸离开了袁家。

    ※

    亲们,定时发布君发布的新章,我正在送小吱吱返校的途中,今天只能两更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担心() 
袁家大太太和二太太把情客对庄夫人的态度看在眼里,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由得神色微妙。

    情客就是再尊贵,也不过是个丫鬟,袁家也不过是看在姜宪的面子上。

    她却当着庄夫人的面直呼温鹏的名字。

    如果不是受了姜宪的影响,她怎么敢如此放肆。

    可见温鹏在姜宪心目中的地位。

    袁家二太太想到这些日子庄家和李家纷争,不由低声对袁家大太太道:“大嫂,您看这件事,要不要跟大伯说一声。我总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对劲。就算是李家不怕庄家,可也犯不着这样的得罪庄家。”

    袁家大太太是袁家的宗妇,见识比二太太多,也感觉到了情客的不同寻常,如今听了二太太这么一说,主意就更正了:“我这就去见大老爷。郡主那边,也好早点拿个章程。”

    袁家还没有和姜宪正式接触。照袁家大老的意思,用不着上赶子巴结,可也不能失了礼数。趁着袁家三小姐出阁的时候给李家下个贴子,如果姜宪给三小姐添箱,她们就趁机再下个贴子请了姜宪来吃喜酒。姜宪来自然是好生生地招待,如果不来,也不强求,等以后有机会再结交。

    若是情况有变,那他们就不能对姜宪太过冷淡了。

    可事情到底有没有什么变化,还得由袁家当家的袁大老爷来决定。

    袁大太太也顾不得满屋的客人,去了袁家大老爷的书房。

    丁夫人得到消息,已经是第二天了。

    她想了又想,实在想不出姜宪为何要这样对庄夫人。

    你说姜宪有持无恐怕,姜家和太皇太后远在京城,总不能因为这点点小事就赶过来给姜宪撑腰。而且就算是撑腰,文武两途,姜宪就是要收拾庄大人也要费一番周折。如果说姜宪是不知天高地厚,可从她和姜宪的接触和姜宪这些日子在太原的所作所为看来,她根本不是这样的人。

    姜宪到底怎么想的呢?

    丁夫人心中隐隐不安,晚上遇到提早下衙回来的丁大人,忍不住把这件事告诉了丁大人。

    丁大人当时就有点傻眼,转念之间已是神色大变,匆匆地吩咐丁夫人:“快,快给我磨墨,我有事要问姐夫。”

    他说的姐夫,是刑部侍郎姚先知。

    丁夫人吓了一大跳,一面挽了衣袖给丈夫磨墨,一面道:“您这是怎么了?难道丁家和李家的事有什么不妥当吗?”※

    “何止是不妥当!”丁大人道,走到了书案前,“事情太巧了!李家和庄家的罅隙还没有个公案,温鹏就调任了云南布政使,郡主身边的一个大丫鬟都敢直呼其名。你又说那郡主不是不谙世事的人,我怀疑,温鹏肯定是一时半会儿回不了京城了。他毕竟是庶吉士,散馆之后就到了刑部,之后从来没有出过什么错,连着三个考核都被评了优,去云南任职也是连进两品,从正四品到正三品,这样的履历,就是我也不敢说他就会一直呆在云南。可嘉南郡主却毫无顾忌——如果不是她知道了些什么,就是这件事与她有关。

    “我之前一直听说嘉南郡主是十分受宠爱的,就是皇上,她也是敢指使的。因而她出阁的时候,我才会猜测是李家长子引/诱了她,而不是宫里容不下她了,才把把她远远地打发给李谦。要知道,当初嘉南郡主选婿的时候,金宵也曾去过京城。如果真要远远地打发了嘉南郡主,金宵是比李谦更好的人选。

    “若嘉南郡主只是听到了什么消息还好说,怕就是怕这件事压根就是她指使的。

    “之前李家和庄家相争的时候,我一直没有插手。

    “庄家不过是下了她的面子,她就能毫不在意地断了温鹏的前程,这可不是普通女子能做得出来的事。

    “一定要打听清楚才是。

    “无心算计有心。

    “不然我们到时候怎么死的都有可能不知道。”

    丁夫人听着,打了个寒颤,磨墨的手也不由慢了下来。

    她仔细地回忆着,觉得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地方得曾经得罪过姜宪……“

    远在云龙山的姜宪正在和李冬至、何瞳娘钓鱼。

    她有点无聊。

    两个小姑娘一个太小一个太腼腆,一点也不好玩。

    从前她在宫里的时候也不好玩,可只要她一闲下来,就有女官和宫女、太监、内侍围着找话题逗她开心。

    现在好寂寞啊!

    如果刘冬月在这里就好了。

    他可比情客他们强多了。

    姜宪想着,就连鱼鳔那么明显地在水面上沉浮,显示有鱼上钩了她都没有什么兴趣去接鱼竿了。

    她起身准备去旁边的凉亭躺着看书。

    抬头却看见冰河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她在河边等了会儿冰河。

    冰河小跑过来,喘着气道:“郡主,袁家的大太太和二太太过来了。说是特意来给您下帖子的。”

    姜宪有些意外。

    原想着不见的,可当她看见李冬至再一次沮丧地把鱼饵丢到了湖里,想到李冬至又要问她为什么钓不着鱼,她去见了袁家大太太和二太太。

    虽说是来拜访姜宪的,可姜宪见不见客还说不定,何夫人就提前到了花厅,帮姜宪招待客人。

    见姜宪过来,两位年纪比她母亲还要大的富家太太神色谦逊,非常客气地站了起来,齐齐笑着和姜宪打招呼。

    姜宪有些意外。

    在她的心里,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前世她是郡主、是皇后、是皇太后,一看就知道别人献殷勤是为了什么。

    可今世,她只是个远嫁的郡主,她实在想不通两人是为什么?

    她耐心和两位袁太太寒暄着,等着两位袁太太说明来意。

    谁知道两位袁太太就是来送请帖的。

    送完了请帖,就起身告辞了。

    还留下了到地木匣子做礼物。

    姜宪让人打开一看,一个匣子里装着对赤金填青金石红宝石的簪子,一个匣子里装的是一个赤金镶百宝的项圈了。

    一看就价值不菲。

    这下子就是何夫人也困惑起来。她有些茫然地问姜选:“袁家到底为什么来的啊?”

    “我也不知道。”姜宪无奈地摊了摊手,颇为宽心地道,“船到桥头自然直。是她们来求我们,我们有什么好急的!”

    ※

    亲们,月票7950加更!

    ~~~~(>;_<;)~~~~

    终于跳到8字开始的加更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登门() 
何夫人觉得姜宪说得有道理。何况这客人还是姜宪的。她担心了一阵子也就把这件事忘到了脑后。倒是那位在她们到来之后第一天出现过牛太太,带着自己的女儿牛小姐突然来拜寿何夫人。

    李长青对自己的那些兄弟是很重视的,牛娃自她们住下之后,曾几次来拜访李麟,带着李麟、李冀和李驹四处走动,请他们喝酒,介绍附近的山川名流,和李麟等人相处的很好。

    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何夫人忙请了牛氏母女进来。

    牛太太带了十二色的礼盒,态度更是殷勤有礼,牛小姐也比第一次见面的态度温顺了很多。

    “早就应该再来看看夫人的,可我这闺女有些不舒服,这日子就一拖再拖,拖到了今天。”牛太太客气地和何太太寒暄了几句,又带着牛小姐去给姜宪问了安,在姜宪那里坐了一会,把百结和情客几个狠狠地夸奖了一番,在李家的别院用了午膳,这才走。

    又是一个莫名其妙上门的人。

    何夫人和姜宪面面相觑。

    过了两天,牛太太和牛小姐再次来拜访何夫人和姜宪。

    她们这次只带了些家里田里出的青菜和腌制的咸菜。

    但不得不说,那咸菜还挺好吃的。

    姜宪夸了几句,再来的时候,牛太太就牛小姐就带了些咸鸡蛋和咸鸭蛋过来。

    两家人就这样慢慢地走动起来。

    直到没几天就是中秋节了,袁家的人才再出现。

    他们是来给来李家送中秋节礼的。

    除给李家的中秋节礼之外,袁家大太太还特别给姜宪、何夫人等女眷送来了桂花香,桂花头油等物。

    一副非常单纯地只是想和姜宪示好的模样。

    姜宪收了袁家的礼,想着如果袁家三小姐出阁的那天她赶得回去,就和何夫人一起去袁家吃喜酒就是了。

    何大舅太太突然单独来见她。

    姜宪在正房的宴息室见了何大舅舅太太。

    何大舅太太等情客他们一退下去,就立刻蹦到了姜宪的面前,恨恨地道:“郡主,我就说那姓牛的怎么那么好心,给我们送这送那的,原来她是听说了阿瞳的婚事,想您也给他们家那位宝贝女儿保个媒呢!”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姜宪觉得这很正常,也就不以为意地点了点头。

    何大舅太太一下子急了,道:“郡主,您不会真的想给她们家的姑娘保个媒吧?我可是打听清楚了,那位牛小姐,脾气性子可不是一般磨人。牛老爷根本就管不住。而且牛家重视门庭,一直想给牛小姐招女婿,这些事十里八乡的才知道。您可别被她们给骗了。”

    姜宪感觉到何大舅太太的善意,笑着颔首,道:“我根本不认识什么人,表妹的婚事也是托了将军的福。她找我也没有什么用!”

    何大舅太太这才松了口气,请了姜宪去她那里吃饭:“福建那边送了一批春笋过来,味道可好了。我拿了些过来,今天吩咐人做了些,郡主一定要去尝一尝。”

    姜宪闲在自己的院子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跟着何大舅太太去了东院。

    何夫人也被请了过来。

    谁知道她们刚刚用过饭,丁夫人身边的嬷嬷送了拜帖过来,说是丁夫人明天想来拜访何夫人和姜宪。

    何夫人愕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眼睛般地反复问那禀话丫鬟:“丁夫人?布政使丁大人的夫人?”

    “是啊!”那丫鬟却是与有荣焉般的满脸激动,“就是布政使丁大人家的夫人。”然后主动告诉何夫人和姜宪,“我听门口当值的大叔说,丁夫人是昨天过来的,就借居在我们院子斜对面的袁家别院里。”

    这下不但是何夫人,就是姜宪和何大舅太太也诧异起来。

    “这夏天都快过完成,山里的风吹到人身上凉凉的,说立秋就刮起了秋风,”何大舅太太困惑地道,“丁夫人这个时候来云龙山干什么?我们要不是准备中秋节过后直接去汾阳,也早就回太原了……”

    总归不会是无缘无故地来拜访她们。

    姜宪让那小丫鬟请了丁家的嬷嬷进来,自己却借口要回避,一路慢悠悠地欣赏着别院里的风景,回了自己的院子,好好地睡了个午觉。

    翌日,丁夫人来访。

    何夫人和姜宪一起接待了丁夫人。

    彼此契阔了几句,丁夫人说起在施家发生的事来,责怪这次并没有和母亲一道过来的丁挽:“毕竟年纪小,平时我耳提命授地跟说要‘非礼毋视’,她就真的没有跟我说这件事。要不是前几天我有事问她身边的嬷嬷,恐怕到今天也不知道。冬至还好吧?你们之后就立刻来了云龙山避暑,那庄夫人却整天在太原城里上跳下窜,现在想想,她也太过分了。”

    姜宪想到李家和庄家斗法,丁大人一直保持着沉默,心里就不由冷冷地笑了声,没办法为丁夫人所动,淡淡地说了句“都是过去了的事,再说也没有什么意思”,然后转移了话题,问起丁夫人会在这边留几天:“到时候我们也好请夫人过来喝杯薄酒。”

    丁夫人笑道:“恐怕要在这里住上十来天。”随后主动解释起自己的来意,“我是为了挽儿的婚事过来的——这个那个的都来说亲,有些实非良配,却又不好得罪,只好称病过来修养,把这些日子躲过再说。”

    何夫人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这是两家的缘分,赞了丁挽之后,就同仇敌忾般地安慰起丁夫人来。

    姜宪却敏感地发现,丁夫人离开云龙山的日子正是他们前往汾阳的第二天。

    也就是说,他们前一天走,丁夫人后一天就会离开云龙山。

    而丁夫人,将会留在云龙过中秋节。

    这是巧合还是人为的安排?

    姜宪喝着茶,嘴角微微地露出些许的笑意来。

    之后丁夫人时不时地会来拜访何夫人和姜宪,也会时不时地邀请她们去她那边吃饭喝酒小坐。以至于何夫人这样迟钝的人都感觉到了丁夫人的热情,有些忐忑地问姜宪:“丁夫人是不是有什么事?”

    姜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