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了一会儿,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哥萨克被推了出来,他举着白旗沿着通道走向科诺托普堡,然后在吊桥连接处停下了脚步。

    或许是他的年老让守城的哥萨克起了恻隐之心,没有人朝他射击,吊桥也被放了下来。

    叶利谢伊迎接了他,并蒙上他的眼睛。这名老哥萨克被到了彻辰的面前。彻辰在城堡的地牢内接见了这名老哥萨克。这里四面都是不透风的墙壁,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科诺托普堡内的虚实不被其看到。

    老哥萨克将一封信交给了彻辰。上面是阿列克谢亲王重新提出的投降条件。

    确切的说,这已经不能算是投降条件了。因为,阿列克谢亲王在信中表示,科诺托普堡的守军可以携带所有人员、财物和火炮安全的离开科诺托普堡,并且前往他们想去的任何地方。

    彻辰不可能投降,也不可能放弃科诺托普堡。哪怕阿列克谢亲王的信誉一向是着著的。他看完信后本想严词拒绝,可一个想法却让他犹豫了——那就是是否该利用阿列克谢亲王求和的机会假意和谈,用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为守军加固城堡赢得时间。

    可在权衡了一下利弊后,彻辰将这一念头放弃了。此时,科诺托普堡内的守军之所以在咬牙坚持,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瓦西里·舍列梅杰夫的暴行让他们认定了投降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只有坚守才有活路。这时候,任何谈判的暗示都会严重影响抵抗的决心。

    和信心相比,通过阴谋诡计赢得的时间是微不足道的。

    老哥萨克见彻辰半晌不语,他误以为彻辰是心动了。这位老哥萨克用沙哑的嗓音劝道:“孩子,投降吧。你们怎么可能是俄国人的对手呢?这次的机会是如此的难得、条件是如此的优厚,希尔科团队长他也再三表示,他会以自己的荣誉做保,保证你们的安全。”

    彻辰一把将信搓成了一个纸团。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回去告诉阿列克谢亲王,阿勒瓦尔·彻辰和科诺托普堡的守军绝不投降。”

    说完,彻辰命令叶利谢伊重新蒙上了老哥萨克的眼睛,把他带出了科诺托普堡。

    当老哥萨克回到三角堡后,彻辰用一通炮弹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俄国军队随即开炮还击。

    次日发生了一件颇有戏剧性、对守军的士气起到极大鼓舞作用的事情——瓦西里·舍列梅杰夫被己方的火炮打成了重伤。

    创造这一战果的便是沙皇俄国的那门射石炮。

    它为何会击中三角堡不得而知,不过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操作那门射石炮的炮手没有调节好俯仰角。他或许是将那门大炮射角抬的过高,又或者是将炮口弄的太低。总而言之,炮弹没有越过三角堡击中科诺托普堡的城墙,反而是打在了三角堡上。石弹碎片在三角堡上四下横飞,一枚碎片击中了瓦西里·舍列梅杰夫的腰部。虽然瓦西里·舍列梅杰夫身穿的镜甲起到了一定防护作用,但他负了重伤,碎片深深地刺入了他的后腰,倒在地上。瓦西里·舍列梅杰夫立时的陷入了昏迷。他的舌头伸出嘴巴,鲜血不断地从伤口喷涌而出。

    虽然三角堡的守军第一时间便将瓦西里·舍列梅杰夫抬下了三角堡,并将他秘密地抬去医治,可消息还是很快泄露了出去。这让部分俄国士兵和伊凡·希尔科麾下的哥萨克认为这是瓦西里·舍列梅杰夫的残忍遭到的报应。

    军中一时人心惶惶。

    面对军心不稳的境况,阿列克谢亲王决定用一次总攻来一鼓作气拿下城堡。

    他首先确认已经将科诺托普堡包围得水泄不通,连一只苍蝇也不可能飞的出去。

    接着,俄军在三角堡上的炮火猛烈地轰击拉拽吊桥的的铁链,使得三角堡和科诺托普堡之间的通道再次连接了起来。

    做完这一切,在6月1日这一天,科诺托普城堡的四面全部遭到猛攻。

    在炮火和火枪兵的掩护下,数千人同时将云梯靠上城墙。

    科诺托普堡守军的火枪以及滚木礌石已经无法抵挡如此汹涌澎湃的人海,城墙各处接连失守,愈来愈多的俄国士兵爬上了城墙。

    城墙上爆发了前所未有白刃战。俄国士兵们试图在科诺托普堡的任何一处土地上插上他们的旗帜,可他们的企图一次次的被打破。

    在两座塔楼上的以费多特为首的狙击手们不断地从侧翼狙击攀爬云梯的敌军,他们专挑身着显眼盔甲的俄国波耶骑兵下手。

    一名名的俄国波耶骑兵从云梯上跌落。而在城墙上,哥萨克们挥舞着马刀和鹰嘴锄、德意志双手剑士挥动着火焰剑和大砍刀,他们在人海中搏杀,在血海中起舞。

    激烈且高强度的战斗让一些人失去了理智。一名被长斧砍断肩膀的哥萨克扑到火炮前,他不管不顾地调转炮口朝向了混战中的城墙。

    一声炮响,高速出膛的炮弹在城墙上犁出了一条血线。在实心炮弹飞过的路径上,不管是俄国人、哥萨克还是德意志人;不管是贵族、泥腿子还是雇佣兵,全部化为了漫天的血肉……

    在经历了五个多小时的血战后,进攻停滞了。精疲力竭的俄国人不得不撤退,科诺托普堡岿然不动。

    在午后阳光炙烤下,幸存者在一片瓦砾的城堡内爬行着。

    赫瓦德基连长阵亡了。

    为了摧毁吊桥,连长身背十几颗炸弹。他从城门的最高处跳下了城,与吊桥及其上面的数十名敌人同归于尽。

    杰米德·波波维奇连长受了重伤。这位英勇的连长在城墙上不断地向如蚁附般攀爬上来的敌人投掷炸弹。一颗点燃音信的炸弹提前爆炸,他的手掌被炸的血肉模糊,当场陷入了昏迷。

    其他人——叶利谢伊、谢苗、法蒂玛则不同程度受了伤。

    彻辰在操场中心指挥战斗,一颗榴弹从天而降落在他的附近,彻辰被震的昏迷了过去。

    胸墙上、操练场上死尸满地,现在已经无法安葬死者,甚至连挪动尸体都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城墙上的垛堞早已全部损坏,可守军却没有余力去修补了。

    在令人无法忍受的烈日暴晒下,苍蝇肆意飞舞,到处弥漫着石粉与火药的刺鼻气味和死尸的恶臭。

第730章 科诺托普战役二十三() 
明月当空,从昏迷中苏醒的彻辰从尸体堆里爬了起来。

    “叔叔,叔叔!”

    “法蒂玛,法蒂玛!”

    “……”

    他叫喊着每个亲人和同伴的名字,可没人回答他。

    心急如焚地彻辰拨弄着尸体。借着月光,他一具一具的辨认着内里是否有自己的亲人和同伴。

    每一具尸体都代表着一个年轻的生命的离去。这些人早晨还生龙活虎,可现在他们的尸体在慢慢的腐朽,他们的灵魂早已飞上了天堂。

    一连翻找了一二十具,彻辰没有找到自己想要找到的人。

    “皮德罗叔叔!法蒂玛!”彻辰仰天大喊道。

    虽然没有找到尸体就代表着皮德罗叔叔他们都还活着,可此时的彻辰却早已没有如此乐观的想象——今天的战斗,他不止一次看到敌我双方的战士们被炮弹和炸弹击中,从而灰飞烟灭。

    幸好的,这一声的叫喊终于得到了回应。

    “别叫了,我们在这呢。”

    彻辰听出了这是皮德罗叔叔的声音。

    他顺着声音跑过去,只见皮德罗叔叔正倚靠在一面城墙的墙根底部。

    若不仔细看,彻辰真认不出来自己的叔叔。此时的皮德罗面如黑炭,满是硝烟,他的头发满是烧焦的痕迹;他身上的胸甲横七竖八有着无数道的破损,直如一块破铜烂铁,他惯用的手半剑上满是刀剑挥砍后留下的豁口。

    在皮德罗的身边,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和巴希特,以及叶利谢伊等人也同样的状如恶鬼。他们的身上也都布满了伤口,虽然经过了包扎,但鲜血还是渗出了绷带。

    彻辰顾不得自己,他一个个地慰问了每个同伴。当他走到最后的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的面前,彻辰猛地惊醒。

    众人中没有法蒂玛,没有自己的妻子。

    “叔叔,法蒂玛呢?”彻辰焦急地问道。

    不待皮德罗开口,彻辰又急不可耐地询问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

    “神父,法蒂玛在哪里?!你见到法蒂玛了吗?”

    “我在这。”

    这时,法蒂玛的声音从彻辰的身后传来。

    彻辰回过了头,却见法蒂玛正架着受了伤的谢苗站在自己的身后。

    和其他人比起来,法蒂玛受的伤是最轻的。这也得益于她从小受到的特殊的训练和刺客的本能。

    彻辰冲上前去一把将法蒂玛搂在了怀里。

    “我在找你,在找你。”彻辰说道。

    “我也是。”

    法蒂玛躺在彻辰的胸口就像孩子偎依着慈母似的。

    战斗结束后,她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丈夫。皮德罗、叶利谢伊和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等人就是在这过程中被法蒂玛找到并扶到墙角暂歇的。

    六月的夜晚,大草原风儿和煦而又温馨,一轮明月洒下银辉。彻辰就和法蒂玛这样依偎着、依偎着。

    皮德罗看着这对男女,脸上露出一脸的憨笑。

    叶利谢伊咧了咧嘴,他对一旁的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说道:“神父,如果我们能从这里平安回去,你一定要替我主持婚礼。”

    斯帕索库科茨基神父看了眼叶利谢伊,见他看着彻辰和法蒂玛的眼神中流露出爱慕,仿佛在看自己的情人一般,就知道这位俄国青年也恋爱了。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随着士兵们足见逐渐恢复体力,科诺托普堡内越来越多的人站起了身来。他们开始自觉地清理同伴的尸体,并用木石修补掩体。

    而军官中,除了赫瓦德基连长战死、杰米德·波波维奇重伤正在抢救,其他人陆续的都在墙角根集了合,除了黑森子爵。

    “子爵不见了?你们都找过了吗?”彻辰询问一名名叫马麦的哥萨克道。

    这位哥萨克二十多岁的年纪,他是杰米德·波波维奇连队的。马麦眉清目秀,作战却很英勇,在杰米德·波波维奇重伤后,他代替杰米德·波波维奇担任连队的连长。

    马麦摇了摇头:“该找的我们都找过了,可是就是不见子爵。团队长,有人看见黑森子爵打扮成哥萨克出了城去,恐怕他是……”

    后面的话马麦没说,但意思显然是黑森子爵投敌或者投降去了。

    彻辰苦恼地按了按太阳穴。

    黑森子爵投敌,这是再也没有比这更坏的情况了。

    “你先下去吧。”彻辰挥了挥手。

    马麦离去后,彻辰独自坐在科诺托普堡内东正教教堂的长椅上。

    教堂外传来了男人的声音,那是哥萨克和部分视战利品比生命更重要的雇佣兵在剥取死者身上的衣物。他们手中的小油灯在战场上闪闪烁烁,宛如萤火虫一般。有一个人在轻轻哼唱一支甜蜜的歌曲,而其词意跟他此刻所干的事儿颇不协调:

    “我不把白银放在心上,

    也不把黄金放在心上,

    更不贪求成群的牛羊——

    哪怕倒在歪篱笆下气绝身亡,

    哪怕饥饿让我命送无常,

    只要我能在你身旁!”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那种活动开始逐渐消减,最后完全停止了。四方一派沉寂,打破这沉寂的只有城墙上哨兵的口令声。

    如此寂静、晴朗温馨的夜晚,彻辰的心却是苦闷的。因为他不得不痛苦的承认——自己恐怕坚持不到维戈夫斯基率领大军赶来了。

    由费多特统计的战报陆陆续续地给到了彻辰的手中,整座科诺托普堡的四千守军,能战者只剩下一千二百人,这还是算上轻伤的。

    更为严重的是,城堡内的军火严重不足了。平均每名火枪手只能分配到五十发的子弹和相应的火药;火炮除了一门三磅炮外全部炸膛或者损坏。

    “只能再挡住敌人的一次进攻。”这是彻辰做出的判断。

    之后,科诺托普堡与自己的命运,就只能听凭上帝的裁决了。

    那投降呢?彻辰不是没有想过。可俄国人的残忍和彻辰的职业操守断然否决了他的这一念想。或许投降可以保全一部分人的生命——至少,向叶利谢伊、费多特和谢苗这样的俄国人阿列克谢亲王应该会看在同胞的份上网开一面的,而像自己,阿列克谢亲王或许也会因为欣赏自己而饶自己一命。但大部分的人,哥萨克们,俄国人肯定不会对他们手下留情的。这些人信任自己,跟着自己守卫科诺托普,自己又如何能忍心用他们的名换取自己的苟活?

    正当彻辰绝望地接受这一结果时,一件披风披在了他的肩膀上。

    “法蒂玛。”彻辰握住了来者的手。

    “休息会吧,彻辰。”法蒂玛劝慰彻辰道。

    “法蒂玛!”彻辰说道:“你听我说,法蒂玛!”

    “你想说什么?亲爱的彻辰!”

    “说句实话,我们俩在一起都感到幸福极了,可我常想,如果我们中有一个不幸牺牲,另一个定要伤心死了。”

    法蒂玛突然意识到彻辰这是在和自己诀别。她的脸一下子如死灰一般。

    法蒂玛交叉双手放在胸前做祈祷状,她说道:“彻辰,请别这么说。你对自己,也对我发发善心吧!”

    这时候,彻辰却笑了起来。

    “我是一个腼腆的人,所以我想与其让我为你的死而痛哭,不如还是你来祭奠我吧。我知道你的本事,虽然城外俄国人防守严密,但你连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的行宫都能来去自如,安全离开科诺托普堡,你一定不在话下的。”

    但是法蒂玛已经哭得浑身颤抖,嘴里只是颠三倒四地说:“我不要听这些,我不要,我不要!”

    彻辰将法蒂玛的手抓的更紧。

    “不,法蒂玛。你要听。如果我们都只是一个人,我很愿意有你和我同生共死。可我们有孩子,她是我们血脉的延续。难道你忍心她同时失去父亲和母亲吗?”

    “不……不”

    “所以你要活下去,即为我而活,也为安娜。”

    彻辰在太阳出来之前在教堂内穿戴了整齐,他目光爱怜地对法蒂玛说:“你要记住,法蒂玛,为了我们的孩子而活!”

    说完,彻辰看了眼天空。

    “这没什么。”他喃喃自语道。

第731章 科诺托普战役二十四() 
彻辰和法蒂玛做完最后的诀别并对着天空说“这没什么”,在沙皇俄国的大营中,阿列克谢亲王也对他面前的一人说着:“这没什么。”

    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沙皇派来的监军,此时正联合几位沙皇俄国的将军向阿列克谢亲王进言,要求亲王放弃拿下科诺托普堡的打算,转而以小股的部队长期的围困,大部队继续向切尔尼戈夫又或者基辅进军。

    “阿列克谢,我最好的朋友。”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说道:“我们在科诺托普已经流了太多的鲜血。如果这里是基辅又或者谢契,那么我不会来请求您,因为那些是必须夺取的。可科诺托普,说实话,在来之前,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城市的名字。可就在这里,近万的沙皇的忠狗牺牲了。而或许,还有更多的人要死在这里,又或者向瓦西里将军一样。”

    阿列克谢亲王被西蒙·波扎尔斯基亲王说的脑门上青筋直冒。如果是其他什么人又或者是以前有人说出这种动摇军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