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看得出杨玄感心事重重,便笑问道:“玄感兄是在忧国事,还是忧家事…?”
杨玄感叹了口气,说道:“国事也忧,家事也烦,可家事不宁,何谈国事…!”
李密却是岔开话题笑问道:“听说陛下这次不回京城,直接去涿郡…?”
杨玄感点点头,解释道:“本来是要回京,但是陛下听说河北、山东的地方官员,对高丽战役有点抵触,他便要去亲自督促…。”
李密冷笑一声,说道:“不是抵触那么简单,是那里的官员们都害怕了,去年我去了齐郡清河等郡视察,才知道那边灾害之严重,河北大水,河南大旱,饥民遍野,民不聊生,去年征六十万民夫送粮,结果只有三成粮食送到辽东,六十万人死了四成,逃亡三成,剩下三成空手回家,三十万头牛都没了,今年chun天拿什么耕种,圣上不仅不体恤,还要加税征粮,这次诏书强征二百万民夫赴辽东,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今年齐地一带必将爆发大起义,如果不及时扑灭,大隋将亡国啊…!”
杨玄感知道李密见识高远,便问道:“真的会有这么严重吗…?”
李密连声冷笑,他压低声音道:“明公还记得杨谅造反否那杨谅心浮意躁,仁德不修,他有何德何能,振臂一呼,山东竟有二十个郡跟他造反,公不觉奇怪吗…?”
杨玄感眉头皱成一团,然后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有人居心叵测,想浑水摸鱼…?”
李密缓缓点头,说道:“那高欢以六镇悍卒起家,建立北齐,高氏虽亡,但六镇悍卒子孙犹在,当年二十万六镇悍卒安置河北山东,他们的子孙繁衍,已不下百万,且强悍本sè未失,还有北齐遗臣尚在,皆不服隋朝,杨凉造反,便是他们跟着浑水摸鱼,圣上也看出来,才决心迁都洛阳,一方面脱离关陇控制,一方面鞭策齐地,又有下江南之便利,可谓一举三得,这次举国东征高丽,对民生影响将十倍于运河,正逢河北河南大灾,民不堪逼,以六镇子孙强悍之风,他们岂能不造反,那些北齐遗臣又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所以齐地必有大乱…。”
(本章完)
第950章 何去何从十九()
李密叹了口气,又目光炯炯地注视杨玄感,然后逼问道:“隋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不知明公有大志否…?”
杨玄感想起了自己父亲被杨广逼死,还有那封遗书,眼中流露出一种强烈的雄心壮志,他索xg不再掩饰,问道:“如果我有此心,又当如何…?”
李密微微一笑,故作高深的回道:“如果明公有此心,我倒有一良策可供考虑…。”
杨玄感大喜,拱手问道:“还请法主指教!”
“我估计关陇贵族,必会抢先发难,明公可隐忍等待良机,北接突厥,南交豪杰,待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朝廷无力镇压时,再登高一呼,以公先人的威望,必然会有四面豪杰来投,公占据关中,便可得根基,然后西征陇右,南平巴蜀,有元庆在北方呼应,与隋朝鼎足之势形成,再蓄积力量,安抚民心,静观隋变,一战可得天下…。”
杨玄感沉思良久,方才问道:“如果我先抢先发难,又是如何…?”
李密闻言,不由得脸色一变,连忙说道:“不可明公若抢先发难,必是出头椽木,白白给别人做了嫁衣…。”
李密又对杨玄感说道:“举兵起事,当后积薄发,现在人人畏惧去辽东,明公当向圣上立志,遣诸弟去辽东赴战,一则迷惑今上,二则可求将领,可谓一举两得…。”
杨玄感缓缓点头,刚要再说,这时门口响起了杨玄纵的声音,只听他说道:“大哥在吗…?”
李密感觉今天自己的话有点多了,便起身告辞,杨玄感也不挽留,送他出来,只见舱门外,二弟杨玄纵脸色难看的呆在那里。
“明公,在下先行告辞…!”然后李密拱拱手就走了。
杨玄纵向李密点点头,对自己的大哥说道:“我有事情找大哥…。”
“进来说吧…!”
······
杨广的御书房设在龙舟三层,里中外三间,直通船层两边,可以欣赏运河两岸如诗如画的江山,这是龙舟设计者的初衷,可他做梦也想不到,此时的运河两岸只有破败和荒凉,数十里内皆无人烟,一条大运河给两岸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给杨广带来的,只有一肚子的丧气和恼火。
不过此时杨广的心思,已经不在运河两岸的风景上,而是在千里外的涿郡,或者更远的郡县。
他在和宇文述商量对付齐郡清河郡和渤海军三郡的乱民造反,齐郡的长白山、清河郡的高鸡泊和渤海郡的豆子岗,如今都有人聚众造反,虽然还没有成气候,但杨广对这三个地方却格外敏感,这三郡正好是在北齐的统治中心,他很担心北齐势力再起,影响到他的高丽战役。
宇文述却是推荐,让凉州军的副帅李靖为齐郡太守,让他来镇压黄河两岸乱民造反,宇文述的方案使杨广略略有些动心,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杀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棒杀,一种是捧杀,宇文述无疑是在用第二种方式,正所谓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所以他很清楚自己和韩氏一族的仇恨太深,如果他在杨广面前说韩世谔坏话,会让杨广怀疑他的用心,他便换了一个方式,赞扬韩世谔的忠心和能干,但同时又以别的事情来提醒杨广,我们可以斩下凉州军的一条臂膀。
宇文述的心里也很清楚,把韩世谔的心腹手下调出凉州,要比杀了他还难受,而且齐地形势复杂,民乱虽由高丽战事引起,但仇恨之种早已播下,叛乱可不是那么容易平息,只要那李靖平乱不利,他就会有被罢免,甚至被陛下怒而斩首的后果,这是他期盼已久的快事。
杨广背着手在御书房来回踱步,虽然他对凉州军早就有了猜忌之心,但是另一方面,他对凉州军的战斗力也很信任,他知道韩世谔不会辜负他的期望,不过也正如宇文述所言,只要韩世谔还在,那么凉州军就会是他的一把利剑,利剑总是要留在最关键时候用,现在齐地造反的势头并没有起来,过早把他们调来,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他有点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这时宦官在门口禀报道:“陛下,观王和段尚书来了…!”
两人来得正好,杨广也是点点头,然后就宣他们进来。
片刻,观王杨雄和兵部尚书段文振,就快步走了进来,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杨广召见段文振是想问他山东乱贼造反的情况,可早派人去召他,他却迟迟不来,令杨广有些不悦。
“段尚书,为何才来…?”
“回禀陛下,刚才遇到杨尚书,和他说了几句,耽误了一点时间,请陛下见谅…!”
杨尚书自然就是杨玄感,杨广冷冷问道:“他说了什么…?”
段文振也是杨素的老部下,他也是故意引出杨广的疑问,连忙说道:“回禀陛下,陛下前些ri子曾在杨子津大宴上说,军中诸将多嫌征高丽艰苦,不愿出征,今天杨尚书告诉我,征高丽是国之大事,平时食君禄,享名利,现在又安能为贪图舒适而不去,所以他愿意尽遣诸弟去辽东赴战,请微臣安排…!”
杨广微微一怔,这个回答令他有点意外,杨玄感竟然想让家人参战,一转念他便明白了,这是杨玄感在刻意讨好自己呢,他的心中暗暗冷笑一声,却假惺惺叹息道:“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不愧是太仆之后,他有忠君之心,朕又怎能不成全…。”
杨广便对段文振下令道:“虽然他想尽遣诸弟去辽东,但朕也不能太过分,你就安排两人,可授予鹰扬郎将,随军出征…。”
“臣遵旨…!”
杨广没有意识到杨玄感的深虑,更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心思转回正事上,又问段文振道:“朕想知道,清河渤海齐郡等地的民乱如何了…!”
“回禀陛下,就是齐郡长白山的王薄聚集了上万人,还有清河郡高鸡泊有贼首高士达、张金称聚了几千人造反…!”
杨广忽然打断了段文振的汇报,再次问道:“这个高士达和高熲有关系吗…?”
(本章完)
第951章 何去何从二十()
“回禀陛下,两人没有关系,高士达自称北齐皇族后裔,不知是真是假…。”
杨广哼了一声,然后不耐烦的说道:“继续说吧…!”
“还有就是豆子岗的富豪刘霸道,也是聚了几千人,此人却是北齐遗臣,别的盗贼大都是几十人百人的小盗,皆为饥民结伙抢劫作乱…。”
杨广点了点头,还好,事态不是很严重,他便随即下旨道:“可命令各郡都尉和鹰扬郎将,互相配合捕杀盗贼,捕到就地处斩,不留余孽…。”
“臣遵旨…!”
这时,宇文述却是开口笑道:“陛下,臣还有一招釜底抽薪之计,可让齐地造反之火燃不起来…。”
杨广对他的建议极有兴趣,于是说道:“宇文爱卿请说…!”
“陛下,那些饥民造反其实并不可怕,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一击便溃,关键是不能让那些六镇余孽参与造反,他们作战能力极强,一旦造反,势必难以对付,这些人大多孔武有力,骁勇善战,陛下只要下旨,将河北齐鲁等地的骁勇善战者,皆征去辽东作战,这样既可增加辽东兵力,又可断造反之兵源,一举两得…。”
旁边段文振却是极为反感六镇余孽这四个字,因为他的父亲就是六镇戍卒,被安置在北海郡,这岂不是在骂他,而且宇文述他自己也是六镇余孽,他却居然出这种馊主意,段文振刚要反对,杨广却是点了点头,应道:“宇文爱卿所言极是,朕准了…。”
听了这话,段文振不由得暗暗叹息一声,当今陛下不了解民情,这样只会逼反更多人,但他却不敢劝谏杨广,因为杨广本来就不喜人劝谏,尤其在事关高丽之战,他更是不听任何劝谏,谁敢劝他,必死无疑。
这时,杨广的目光终于转到了杨雄身上,笑了笑道:“朕想和你说一说其他的事…。”
宇文述和段文振二人,也是识趣的都退下去了,房间里只剩下杨广和杨雄两人,杨广背着手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黑沉沉的夜,杨雄不敢吭声,房间里十分寂静。
也不知过了多久,杨广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有点嘶哑说道朕:“只恨朕可以相信的人太少…。”
杨雄不知道当今圣上为何感叹,但是他还是不敢吭声,杨广轻轻叹了一口气,为了自己的梦想,也为了不久之后的高丽战役,他真可谓是殚尽竭虑,数月的cāo劳终于使他显得有点筋疲力尽了,他坐回了龙位,疲惫地闭上眼睛。
过了良久,杨广再次徐徐说道:“甘州总管屈突通、凉州总管韩世谔、丰州总管鱼俱罗、代州总管冯孝慈、幽州总管元弘嗣,这五大边镇总管的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五十多万,他们可都是jg兵强将,可中原腹地的军队已经所剩无几,边重而腹空,国之大忌,朕很担忧啊…!”
杨雄心中有点受宠若惊,因为圣上能对他说这些心里话,就足见对他的信任,他也隐隐感到,圣上召他来,极可能和这件事有关,他小心翼翼回道:“陛下,微臣觉得他们都是大隋栋梁之臣,不会有不臣之心…。”
“不是这个问题。”杨广叹息一声,说道:“若他们胆敢有不臣之心,朕早就不惜代价的把他们杀了,他们这五人,每个人在其位皆呆了五年以上,都有了根基,假如他们的部将yu图富贵,拥戴他们谋逆,朕就担心他们身不由己…。”
杨雄之所以在皇族中能一直受宠,长盛不衰,很大程度上就是他摸透了杨广的心,杨广表面宽容,实则猜忌心极重,尤其对皇族猜忌尤甚,他最终信任的皇族,也只有自己和兄弟杨达。
杨雄心里很清楚,杨广看似犹豫,其实已经做出了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沉默就是最好的态度。
······
然而此时的清河郡漳南县,那几个月的水灾,在冬天时终于退去,但它淹没了漳南.县所有良田,断绝了人们的最后一线希望,饥荒随即席卷全县,一个秋冬全县人口锐减近半,窦建德所在的刘家屯,也由原来百余户人家锐减到三十余户,其他人家不是饿死便是逃走,可逃走也没有活路,不是落草为寇,就是死在他乡,所有的希望都断绝了,在农民们看来,大业七年的天比锅底还黑。
窦建德没有逃走,一方面他还有一点点余粮,可以靠熬粥渡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光,另一方面,他又是个极为眷恋故土的人,不到迫不得已,他绝不会离开家乡一步。
但很多事情由不得他,从三月中旬,各地便传来消息,官府开始大规模征兵,凡各乡骁勇有力者,皆要从军去辽东参加高丽战役。
这个消息在清河郡各县ji起千层浪,如果是从军去京城戍卫,为了吃军粮,大家都会踊跃报名,但是去辽东,谁都明白,那是去送死。
逃亡潮再次席卷漳南县,大凡是会一点武艺的,纷纷离家逃亡,连窦建德的挚友刘黑闼,也是丢下自己的妻儿,一走了之。
窦建德却是不敢随意走,他有妻子儿女,他逃走会连累家人,而且他已三十八岁,是当外祖父的人了,官府怎么可能还抓他再者,这年头谣言多如牛毛,谁知道是真是假。
直到三月十七日这天早晨,县尉亲自带着几十名衙役到他家中,当场就给他办理了服役登记,直接将他带走,他才知道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每个郡都有募军名额,再拆分到县,漳南县的名额是三千人,要募集三千名骁勇善战者,如此,窦建德怎么可能逃得掉。
尽管被募集为从军,但窦建德还是决定认命,他非常配合官府,再加上他曾担任里长,在乡中威望很高,很快他便被任命为二百人长,在县城中进行训练,准备四月初赶赴辽东。
窦建德的训练之地,在县南门旁边一座占地七八亩的小校场内,原本是训练郡兵的场所,现在成为近五百名骁勇青壮们的训练场所,每天训练弓箭矛法,由一名郡里来的校尉统帅。
如果不是因为要去辽东,其实这样的ri子倒也不错,每天除了训练就是睡觉,还有一ri两餐的官粮管饱,窦建德是两百人长,还能多得一点米,托人带给妻子,连他自己也觉得这样的ri子不错,如果运气好一点,东征高丽说不定也能侥幸逃回来。
这天一早,县里传来一个惊天消息,县令去征发骁勇时被人杀了,消息迅速传遍全县,连窦建德他们也有所耳闻。
不过此时离出发的ri子还有三天,县令是死是活和他们没有关系,窦建德也和平常一样,带领手下在校场上训练弓箭,其实大家都是练家子,谁不会shè箭舞刀,这些所谓的训练只是为了应付校尉,hun顿饱饭,窦建德自己就是武艺极高强之人,弓马娴熟,既然他是两百人长,他也要做出表率来。
“今天上午每人shè一百箭,下午是安排练矛,最后几天训练了,大家都卖力点吧…!”
窦建德大声喝喊着,他也拾起一张八斗步弓,张弓搭箭,略略偏一个仰角,弦一松,强劲的箭脱弦而出,划过一道弧线,正中靶心,引来一片鼓掌声。
窦建德略略有些得意,捋须笑了起来,这时,一名士兵在门口喊道:“窦百长,门口有人找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