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大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末大权臣-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鱼俱罗以前韩世谔的顶头上司,又是他的半个师傅,这些年,他们在一起作战,也是结下深厚的感情,若不是汉王杨谅在此,他甚至会给韩世谔一拳,笑骂他越来越有出息了。

    但是汉王杨谅在此,鱼俱罗也是恢复了上司的严肃,他便点点头道:“韩将军,你们凉州军的人马,可来了…。”

    汉王杨谅看了看韩世谔,很是威严的说道:“韩将军!速速请起…!”

    韩世谔闻言,先是应道:“谢大帅!”顿了顿,韩世谔开口又道:“大帅!鱼将军!末将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这次我们来,给你们带来两万坛好酒,和三千担茶叶,这应该是个好消息吧…!”

    汉王杨谅和鱼俱罗闻言,对视一眼,他们的眼中,都是露出惊喜之色,因为他们早喝腻了突厥人的马奶酒,就是期盼能够喝到中原的烧酒或者西域的果酒,还有就是茶叶,天天吃肉食,没有茶叶解腻,这个日子实在难熬。

    汉王杨谅和鱼俱罗,几乎是同时伸出手,喊道:‘给我五成…!’

    二人同时出声争抢,都是忍不住大笑起来,旁边的杨明度,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杨明度见韩世谔年纪,比自己还要年轻,如今却是凉州军的统帅,他是心中颇是有点不是滋味,不过人家如今是大将军,而自己如今只是普通的偏将,于是他只得抱拳应道:“末将杨,还请韩将军多多指教…!”

    “杨将军客气了…。”

    韩世谔此时微微一笑,又向汉王杨谅问道:“大帅这次呆在代州,不知所谓何事…!”

    汉王杨谅闻言,开口说道:“两位将军!我们这一次,出兵支援启民他们,更是要先去探望义成公主,我想我们的大军尽快出发,韩将军没有问题吧…!”

    韩世谔闻言,又是开口应道:“末将没有问题,只是不知大帅何时出发…?”

    汉王杨谅闻言,点了点头,微微笑了起来,说道:“明日出兵…!”

    ······

    大隋王朝正半年前,大败达头可汗之后,便就扶持启民可汗取代都蓝可汗的位子,成为东方大突厥可汗,并册封他为启民可汗,隋文帝杨坚又选宗室之女,封为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为妻。

    这次汉王杨谅便是奉隋文帝杨坚之命,去草原援助启民,顺便探望义成公主,同时也要安抚好这些突厥人。

    三军的队伍一共由十二万人马组成,他们行走在漠北草原的大湖盆地区,大湖盆地区位于于都斤山和金山之间,由乌布苏、科布多和扎布汗三个盆地组成,其间大大小小分布着数十个湖泊,于都斤山和金山就像巨人的两条臂膀将数十个湖泊揽在怀中。

    (本章完)

第571章 会见启民可汉一() 
韩世谔和鱼俱罗二人,此时走在队伍的中间,鱼俱罗笑着对韩世谔说道:“韩将军!我们大军此时距离大利城,虽然已经不足百十余里,可是那步迦可汗的大军,恐怕早己围住了大利城了吧…!”

    韩世谔闻言,也是应道:“鱼将军!我是出发之前,得到一些消息,启民可汗他们也是越来越难坚守了…。”

    鱼俱罗闻言,先是向四周看了一眼,然后低声对韩世谔说道:“现在突厥的形势有点复杂,义成公主派人送信到京城,说启民可汗和西突厥私下有往来,圣上是担心草原局试有变,所以才紧急派我们前来…。”

    韩世谔闻言,眉头一皱,疑惑的问道:“那启民可汗莫非是想要转投那达头阵营…?”

    鱼俱罗此时,又是点了点头,应道:“我也怀疑是这样,但是我们现在,也不好不带军队前来,以免那启民可汗趁底失望,然后背叛我们大隋,我想,至少我们在对抗步迦可汗的时候,表面上,大家还是会和和气气…。”

    ······

    第四天清晨,他们开始看到草原上有零星的帐篷,这一带分布******的一支部落,主要的部落人口,都已经西迁近入大利城,但是仍有一些人,在这一带还有零星分布。

    又向北走了十几里,他们走上一座低缓的草坡,终于看到远处十余里外的一片城墙,这一片城墙分布在清澈宁静的哈利湖畔,那是便是启民可汗的大营,隋军士兵们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他们这十余万人的到来,已经引起了突厥游哨的注意,游哨早已回去报信,片刻几名年轻的骑士飞驰而来,他们见是隋军士兵,都是颇为高兴,一名身材魁梧的年轻男子,更是将手按在胸前笑道:“远方的贵客,你们是哪支队伍…!”

    此时,韩世谔的右军前锋雄阔海,也是走出队伍,向他微微笑道:“我们是大隋凉州军的人马,我乃是前锋将军雄阔海…!”

    这名年轻男子闻言,顿时眼睛一亮,哈哈笑道:“原来是雄将军,还请将军慢行,我去禀报可汗…。”

    说完,这名突厥游哨,便是立即调转马头,便一阵风似的,向着大利城疾奔而去。

    韩世谔在右军见到这一幕,突然想起义成公主,便是笑了笑,对着身边的李靖问道:“师傅!公主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韩世谔所指的公主,自然便是大隋的义成公主,当年嫁给启民可汗的安义公主,在几年前已经亡故,隋文帝杨坚便又将宗室女义成公主,再次嫁给他为妻。

    “应该平安无事,她现在被册封为可敦,现在我们大隋王朝十分强大,启民可汗目前依赖于我朝,所以对义成公主,自然非常尊敬,想当年北周大义公主,因为亡国而被都蓝可汗所杀,其实她们也是可怜之人…。”

    韩世谔与李靖都是叹息一声,他们的心中,都是有点歉疚,因为目前的大隋王朝,只能够使用这种方法,好让这些突厥人反目。

    “他们来了!”

    韩世谔此时凝视着远方,只见数百骑士向大军的方向飞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启民可汗染干,韩世谔的目力极好,他老远便看清了,和几年前相比,启民可汗己经老了很多,如今的他,依然留着大胡子,但是一半的头发已经变白,花白的发丝随风飘起,再无从前那种威猛,已经有了一种苍老之态,草原人寿命普遍不长,大多只能活到三四十岁。

    正当韩世谔他们胡思乱想之时,启民可汗一行人,已经奔至隋军队伍的面前,他没有看见韩世谔,只是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杨谅的面前,说道:“染干拜见汉王杨谅…!”

    启民可汗如今的情况,只能仗着汉王杨谅统领的隋军人马,所以他的心中,也是极其小心翼翼,汉王杨谅此时也是连忙扶起他,说道:“可汗不必这般客气,我们都是圣上之臣,我们来晚了…。”

    “不晚不晚!你们来的正是时候…。”

    启民可汗此时站起身来,他向后看了看隋军的将领们,然后一眼看见了韩世谔,他微微愣了一下,因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如此年纪轻轻的少年郎,居然已经是大将军的军x。

    “这位将军,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韩世谔此时闻言,也是当即翻身下马,拱手笑道:“可汗风采依旧,可喜可贺…!”

    启民可汗闻言,也是又惊又喜,然后呵呵大笑,张开膀臂和韩世谔紧紧拥抱,他又上下打量他,忽然想起,自己还不知道这少年朗的名字,不由有些尴尬地笑道:“到现在,我还不知道,这位将军的名字…。”

    韩世谔闻言微微一笑,拱手笑道:“回可汗!我叫韩世谔,现是凉州军的统帅…。”

    启民可汗的眼睛,蓦地瞪圆了,惊喜道:“原来是鼎鼎大名的韩世谔、韩将军,久闻大名,没想到竟然怎么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汉王杨谅此时也是开口说道:“可汗!韩将军!可是我们隋军边塞的后起之秀啊…。”

    正在一行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却闻一人,很是不服的说道:“哼!就凭他一个人,能立这么多的功劳…?”

    在染干的身后,传来一声嫉妒的冷笑,韩世谔这才发现,是一名十六七岁的突厥少年,衣着华丽,手执一把金背射雕弓,长得浓眉碧眼,相貌粗犷,身材魁梧,尤其双肩极为宽阔。

    染干此时回头,气得一声怒斥道:“咄吉,不得无礼…!”

    然后,他歉然对韩世谔说道:“韩将军!这是我子咄吉,草原粗人,不懂礼节,韩将军还请见谅…!”

    韩世谔笑了笑,他的事迹早已传遍草原,有人崇拜他,也有人嫉妒他,咄吉明显就属于嫉妒一派,他现如今也是早已习惯,他不会把这种事放在心上。

    站在这里,说了半晌的话,鱼俱罗便开口岔开话题的说道:“可汗,一杯马奶酒都舍不得给吗?这可不是突厥的待客之道啊…!”

    (本章完)

第572章 宴会一() 
染干闻言恍然大悟,他连声说道:“众位将军!快请!快请!我们在城内,已经准备了帐篷与丰盛的酒宴,欢迎远到的贵客…。”

    ······

    “呜!呜!呜!”沉重的号角声,已经传遍了城内的突厥各大营帐,这是启民可汗召集部落首领的号角声,虽然此时是在城内,可是这些突厥人,都是以部落而居,大部落里有小部落,小部落中又有细分,以血缘为纽带,大小部落林立,启民可汗出身突厥王室,血统高贵,同时也是这几十个大部落的共同盟主。

    此时染干手下带着的人,并没有多少,目前加起来只有万余人马,另外还有各个部落的酋长和他们的卫士,此时他们所有的卫士加起来,只有五万余人。

    染干此时在城内最大的一顶穹帐内,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穹帐内装饰华丽,地上铺着厚厚的羊毛毯,帐壁上挂满了各种鲜艳织锦,招待客人所用盘碗都是上好瓷器,甚至帐角还有两个一人高的越州青瓷花瓶,这些是隋文帝杨坚送给他的礼物。

    此时的大帐之内,已经摆满了一圈低矮的胡榻,榻上铺有细软的羔羊皮,并配有小桌,一般突厥人都是席地而坐,最多铺一张羊皮,但是今天因为有贵客,所以启民可汗特地命人搬出胡榻,以示尊重。

    胡榻上各自坐着一名突厥酋长,有须发皆白的长者,也有孔武有力的青壮,或高或矮,或胖或瘦,大都留着突厥人的翘胡子,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热情和真诚的笑容。

    大帐里只能坐最尊贵的客人,所有只有汉王杨谅、鱼俱罗、韩世谔三人,坐在大帐內的主帐,至于李靖等中、低级将领们,和其他隋军士兵,则去别帐喝酒接风,突厥主人自有安排。

    帐中的众人此时正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启民可汗染干,此时笑道:“韩将军,你的突厥语,好像不错嘛…!”

    韩世谔闻言,也是微微一笑,用熟练的突厥语,应道:“我在草原呆了这么多年,不会也会了…。”

    韩世谔此时早已入乡随俗,他知道和突厥人说话,不用谦虚客气,会什么就说什么,坦坦荡荡,太过谦虚反而是一种无礼,众人对他会说突厥语并不在意,引起这些酋长们,都是一片惊叹,染干的儿子咄吉,下意识的撇了撇嘴,对着一旁的近卫,低声说道:“他们这些中原人,也就是只能读读书,论骑射,他们差远了,我就不信他的弓法,就那么的厉害…?”

    这名近卫乃叫乌图,此人是染干手下,最有名的勇士,此时的他坐在大帐的门口,却是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这时,两名突厥大汉,抬着一只大盘进帐,大盘里是一只烤好的整羊。

    “我来吧!”

    染干此时笑着站起身,他亲自操刀,将最肥美的羊后腿肉切给了客人,应该是最年轻人操刀切肉,首先敬给帐中最年长的族人,如果是身份最高的主人操刀,那说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

    鹿肉、鲜鱼、野鸭、浆果,一道道美味佳肴端了上来,启民可汗用自己最丰盛的酒宴,招待远道而来的贵客。

    鱼俱罗此时端起一杯酒,起身笑道:“可汗!诸位首领!我们这次来大利,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受圣天子之托,对可汗和草原各部表达慰问,希望突厥和大隋世世代代和睦相处,永为兄弟,也是来助可汗,早日收服草原各部,成为真正的草原之主…。”

    染干此时高高举起酒杯,大帐内其他长老,也都是跟着举杯,染干恭敬地说:“我染干蒙圣天子所赐,才得以重生,突厥子民愿永远为大隋之臣,这杯酒敬给我们的圣天子陛下…。”

    其实突厥这个群体虽然强大,但是它们并不是草原之上唯一的主人,突厥只控制漠南,而漠北是铁勒人的天下。

    铁勒是草原非突厥人的统称,主要有九姓,又叫铁勒九姓,包括回纥、仆骨﹑同罗﹑拔也古﹑思结﹑契苾﹑浑、葛逻禄、拔悉蜜等九姓,没有一个强大的统一者,都是各自分散。

    另外草原上还有一些其他民族,如西方的结骨、葛萨,东方的契丹、奚、霫、室韦等等,这些民族和铁勒一样,信奉强者为王,都臣服于强大的突厥。

    其实突厥最早也和铁勒九姓一样,同样是柔然人的臣属,而突厥因为铸铁技艺高超,成为柔然的锻奴,后来突厥渐渐强大,灭掉了柔然,成为草原霸主,铁勒九姓和其他草原民族又转而臣服于突厥。

    而大隋王朝之所以扶持启民可汗,让他成为突厥人的大可汗,就是让他替大隋王朝,稳定北部边疆,对抗西突厥,并统帅铁勒诸部。

    就在这时,在大帐之外,忽然出来冷冷的声音,“那是我们步迦可汗的王旗,谁有资格接受它?”

    大帐内一片哗然,人人怒视帐外,只见帐外走进三人,为首是两名突厥贵族模样的男子,他们推开了帐门口的守卫,迈步走进来。

    乌图因为离帐门最近,只见他霍地站起身,指着来人怒斥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可汗大帐…!”

    “乌图,你当真不认识我吗…?”

    这时第三个人走了进来,他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他似笑非笑地看了乌图一眼,乌图看见他,却是脸色大变,然后向后退了两步,因为他已经认出,这是薛延陀部大酋长之子薛乞罗,在几年前,启民可汗为了拉拢薛延陀部,便将他的女儿,许配给薛延陀部大酋长之子,就是这个薛乞罗。

    “乌图,你坐下…!”

    启民可汗此时缓缓站起身,他极力掩饰住眼中一丝惊慌,笑呵呵道:“原来是远道而来的西方雄鹰,怎么有勇气飞过了金山…?”

    先走进帐的两人,一个是西突厥步迦可汗【达头可汗】之弟,叫阿史那伯翰,另一个年轻勇壮者,是步迦可汗的侄子,叫阿史那俟利伐,而后面年轻人则是薛延陀部俟斤之子,名字叫薛乞罗。

    (本章完)

第573章 宴会二() 
汉王杨谅此时虽然脸上笑容依旧,可是他的心中,却是充满了冷笑和警惕,因为西突厥的几十万大军,正在城外虎视眈眈,可是那步迦可汗的弟弟和侄子,却堂而皇之,出现在城内的可汉大帐内,居然事先都没有通报自己这一方。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他们在自己之前便已经先到了可汗行营,所以染干的侍卫才没有拦截他们,这就证明了染干和西突厥确有勾结.其实这也是汉王杨谅他们带领十数万大军,急忙赶来这里的原因,因为染干【启民可汗】虽然投靠了隋朝,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彻底臣服大隋,他甚至想和西突厥结盟,这是大隋王朝绝不容许,因为如果东西突厥结盟,那就意味着大隋王朝的北方,又会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