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朝堂之上,也是分成了鲜明的两派,反对派以朝堂重臣高颖,杨素为代表的关陇集团为首,并且强烈反对。
高颖反对的理由,其实也是很简单,因为历来只有迁民到内地,扩充国力的举措,凉州那种边塞之地,顶多用来安置突厥裔民那类人口,断无可能将大隋良民【也就是劳动力、可以生育的女人】给迁往边塞的做法。
这无异于是自伤腑脏,而补强外干,再者,此例若开,将极大滋长戍边大将的野心,边镇将领的权力,已经很大了,上马治军下马治民,财赋军权一把抓,现在要是还让他扩充治下人口,长此以往,将尾大不掉自成一国,是为重大隐患!
以独孤罗为首的关陇集团,他们反对的理由,更是简单,在他们看来,此举,劳民伤财,国家财赋储备将为之一空。未及开战先内耗无穷,此战已败!
支持此举的人,却是以关陇集团为敌的一行人,但是在他们当中,却是没有几个在朝中有分量的人,所以几乎不值一提。
大隋朝堂就以此事为主题,商议了多日,反对派的优势,稳稳的呈现出了压倒性。
按照一般的习惯,隋文帝杨坚,此时大可以拍板了下旨了,可是此次他却迟迟没有作出决策,只是反复的将此事拿出来,让众臣在【议一议】。
最初众多大臣,都是没有发现,不同之处,可是众多大臣,议了一次又一次,结果都一样,尽管反对的声浪此起彼伏,可是隋文帝杨坚,就是不拍板定案。
隋文帝杨坚此举,众多大臣这才开始了揣测:陛下刻意如此,难道他有意支持,韩世谔在凉州这么做吗?
其实,让他们没有想道的是,在这样的大事大非面前,隋文帝杨坚,也是不得不三思,就算他是当今皇帝,如果不能拿出有力的说法,给压住悠悠众口,这样的国策方略,也是无法实施下来的。
这天傍晚,隋文帝杨坚召集卫玄,进宫谨见,二人此时对弈品茗。
卫玄此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卫悦、父亲卫剽皆是西魏、北周时期官员,卫悦官至司农卿,卫扌剽官至侍中、左武卫大将军。
卫玄少时有器量见识,北周武帝宇文邕做藩王时,引荐卫玄担任记室。卫玄后来升任给事上士,继承兴势公的爵位,食邑四千户。后改任宣纳下大夫。
传北周武帝继位后,任命卫玄为益州总管长史,赐给万钉宝带。不久,升任开府仪同三司、太府中大夫,代理内史事,兼任京兆尹,时人称其强力贯通天下。
北周宣帝宇文赟在位时,卫玄由于忤逆圣旨而遭罢免官职。
隋文帝杨坚担任北周丞相之时,卫玄担任代理并州刺史,当时和州的蛮人反叛作乱,卫玄就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平定叛乱。
待开皇元年隋文帝杨坚受禅登基,建立隋朝。同年十二月十四日,隋文帝任命卫玄为淮州总管,进封同轨郡公,后因受牵连免官,不久之后,担任岚州刺史,适逢大隋朝廷,兴起修筑长城的劳役,诏令卫玄监督修筑长城,不久代理朔州总管,后改任卫尉少卿。
······
二人又是下了两盘棋,隋文帝杨坚因为心中有事,所以每次都是大败亏输,于是根本就是心不在蔫。
卫玄看着杨坚,开口问道:“陛下有何心事…?”
隋文帝杨坚顿时苦笑一声,便将【迁民入凉】一事,都对卫玄说了起来。
卫玄听完,却是呵呵的一笑,开口建议道:“陛下!既然朝臣多半反对,那便证明此举的确是颇显荒谬。陛下不予批奏就是,还有何疑虑心烦的…?”
隋文帝杨坚闻言长叹了一声,苦笑道:“哎!文升,难道连你,也不理解朕的心意吗…?”
卫玄微微一笑,又道:“难道陛下的心中,也是正有此念头…?”
隋文帝杨坚浓眉深锁点了点头,说道:“高颖与关陇家族等人,都是反对此案,他们反对此案,看似是站在朝廷和百姓的立场上,他们也没有错,朕,没有说辞能够说动他们,因此苦恼不己…。”
(本章完)
第566章 廷议二()
卫玄闻言,点了点头,微微一笑,说道:“那!不知陛下,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之上,在思考此事的呢…?”
隋文帝杨坚,此时却是双眼一眯,精光毕露的说道:“朕是为了我们汉人的历史和民族…。”
听闻杨坚的话语,卫玄居然愕然的怔了一怔,老眉深锁,寻思了片刻,恍然的点头应道:“陛下英明!为我族的长远之计考虑,迁民入凉守,能让凉州的那些将士们,更加用心的,为我们大隋守卫边境,实为上善之策!巩固凉州,以此为据,我们大隋的版图,就会从此地开始扩张,我族的文明将从地开始传播,陛下的雄心万丈高瞻远瞩,老臣感佩万分…!”
隋文帝杨坚闻言,也是苦笑应道:“这感佩小子又有何用?现今在这朝堂之上,连朕的左膀右臂的两个仆射,都是在高声反对,朕已经看出来了,他们将合力一起力谏,让朕废了这套方案,朕还能如何…?”
卫玄闻言,又是沉默了半晌,若有所思的想了想,一直到最后,他居然微笑着看着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开口问道:“不知文升兄!因何故发笑…?”
卫玄此时当即说道:“如此陛下觉得,老臣这张老脸,还值得那么一点钱,就请准许老臣,明日上朝,议论此事吧…!”
隋文帝杨坚的眼睛一亮,顿时大喜道:“文升!朕,求之不得…!”
卫玄又是说道:“陛下!光是老臣一人,恐怕还是有些不顶用,至少,还需要两个人…。”
隋文帝随即问道:“文升!不知是哪两个…?”
卫玄当即说道:“太常少卿裴蕴,和当今太子殿下…。”
隋文帝杨坚闻言,他的眉头也是一拧,疑惑的问道:“裴蕴此人,倒是还说得过去,只是睍地伐,要他何用…?”
卫玄此时微笑,恳求道:“还请陛下三思…。”
隋文帝杨坚,拧了拧眉头,打断他的话语,开口说道:“文升!朕会三思的!来,来,我们继续下棋…!”
几天后的早朝,久已离朝卫玄,突然赫然出现在了朝堂之上,与此同时,太常少卿裴蕴,也是被急召回朝,一同议政。
但是卫玄没有看到的,却是太子杨勇没有前来,取而代之的是,是晋王杨广,出现在了朝班之中!
此刻,卫玄的心中,已是一切了然,东宫之主,怕是要换人了!
今日朝堂,隋朝的众多大臣,又是再议【迁民入凉】一事。
高颖与杨素等关陇集团的大臣,依旧是在强烈的反对,其他的一些,非关陇集团的大臣,也都是表示他们的反对。
就在此时,卫玄终于出面了,他从长远之计出发陈叙利害,力主支持迁民入凉之举!
原本,若论在朝延里的权势,卫玄几乎已是白身,高颖与杨素,当朝两大仆射,卫玄是绝无与之较量叫板的实力,但是要论名望、论资历,尤其是在军中的影响、对军国大事的把握能力,卫玄,此人却是无人可及!
平常寡言少语及少参与政事,也从不刻意表现自己的他,说出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
卫玄是个大大的聪明人,虽然他驻兵在外对【迁民入凉】一事,并不太清楚,但是当今陛下,既然刻意将他召回,显然就是让他给出【合理】的意见。
于是乎,他也是非常合理的,拿出了自己的意见,表示赞同这一列的说法,同意迁民入凉,壮大凉州并以此为据,雄图大计!
这下好了,卫玄都站出来,表示支持迁民入凉,高颖与杨素这些掌握朝政话语权的大臣,就算肚子里装了千册典籍万般理由,也说不过【兵权】二字!
大隋尚武,重视军功,军人议政,向来一言九鼎,因为他们往往代表了军队的最高利益,代表整个国家的军事发展方向!
隋文帝杨坚即是皇帝,又是最高级的【政治家】;但是骨子里,他也是个军人出身,更是一个马上夺取天下的皇帝,与那些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文人,不尽相同!
这一次,他的观念与想法,和卫玄这样的军事家,达成了统一阵线!
这一轮早朝,议到了午时过后方才停歇。
一直到最后,【迁民入凉】这一隋朝的重大国策方略,居然是被当今陛下,给下旨准许了!
正如隋文帝杨坚所说,这一次,站在历史与民族的立场上,他违悖了自己的帝王之术,做出了这样近似【悲壮】的赌博性的决定!
尽管仍然把持一个反对的态度,但是高颖与杨素这些朝堂重臣,对于隋文帝杨坚,已经做出的决策,也是只能恪尽职守尽力施行。
因为这将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十余万军属要入凉州,可是比征调十万大军开赴凉州,恐怕要难上百倍不止!
这个巨大的工程,在这一天的朝会之后,开始实施了。
十几天之后,凉州总管府,也是收到了圣旨,下达朝廷准许了凉州的【迁民入凉】之举,正欲实施!并指定了凉州这一边,专行负责此项国策实施与部署的负责人,那就只能会是韩世谔!
这一刻,不管是周宏他们这些将领,还是韩忠、李靖,就连韩世谔自己,也有点不太相信这是事实!
原本,他们还没抱多大希望,因为获准的可能性,几乎无限接近于令,凉州众将联名上书,甚至都还做好了挨骂的准备,没想到,等来这个一个令人震惊又惊喜的结果!
韩忠对韩世谔说道:“少主!继我们屯田之后,又是迁民入凉,这哪一棕哪一件,可都是关乎国脉的大事!你能承受得下么…?”
韩世谔闻言,却是微然一笑,朗声道:“书写历史这样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为什么就不能是我呢?与其说是承受,我倒更觉得是享受…!”
正当凉州的春耕,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在突厥人的内部,却也是发生着惊涛骇浪。
(本章完)
第567章 草原突变一()
就在韩世谔在凉州一带,用一系列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逐渐稳固自己地位的时候,在西突厥境内的达头可汉,阿史那度达领导的突厥铁骑,又迎来了一次大胜,借着阿史那度达,带领西突厥的兵马,斩杀反对他的突厥部落,斩敌三万余,俘虏十数万人。
达头可汉骑在马上,看着路上满地的狼藉,他嘴角上的笑意,也是越发的清晰起来。
韩世谔统领十几万大军,守在玉门关与阳泉关,扼住了他们进入凉州的咽喉,就算韩世谔什么都不做,达头可汉与阿史那度达,也是不敢不防。
因为凉州与西突厥的草原实在太近了些,一旦草原失守,西突厥的草原岌岌可危,所以达头可汉与阿史那度达,不得不派遣重兵,屯驻在草原之外围的大营之内,只有守住这座大营,才能将韩世谔的凉州军挡在门外。
达头可汉在回到草原的时候,帐下的兵力已经从三万余人,增加到了近六万人,在攻占了那些反抗的部落之后,吸纳那些草原牧民,在短时间之内,又募到了兵马数万,如今达头可汉与阿史那度达,二人麾下的兵力,已经超过十万。再克永清得降兵万余,达头可汉的实力,已经足以威胁到了******贵族们的安危。
短短几个月之内,就从一个亡国之君,又变回了麾下雄兵十几万的可汉,达头可汉怎么能不得意骄傲?而且这次攻克这些部落,几乎没有耗费一兵一卒,如今他控制的地域,已经有整个西突厥的草原,虽然自己的草原占地极大,少有战乱,虽然说不上富庶,但是在达头可汉强征之下,也是已经不太缺兵员和补给。
如今他所处的地位,让他行事反而没了顾忌,他是什么都不怕,反正是从跌倒再爬起来的,要是不想再跌倒,那么就不要管那么多的所谓仁义礼信。
他想着自己狼狈,逃回草原,本以为就算逃出了隋人的包围,要想恢复实力,最起码也要蹒跚前行,谁想到多亏有着阿史那度达这个军师,凭借了数万大军,还有很多普通的突厥牧民,近千里的领地,也是足以让他踏实下来…。
人生际遇奇妙如此,怎么不让人心生感慨?
就在他感慨的时候,行军元帅阿史那度达,单骑向他的方向走了过来,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对达头可汉躬身施礼道:“大帅!有件事不太好…。”
达头可汉收回思绪,微微皱眉问道:“什么事情…?”
“我们攻占了这些部落,也没有损失兵马,但是我们现在粮草,己经不多了,现在军中的粮草,己经不足以再支撑十几天,我们帐下部落的粮草,送过来最少还要半个月,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粮食,我们的大军就不得不退回狼帐,等待粮草送过来,我们再行出兵,也不迟…。”
“这不行…!”
达头可汉摇了摇头,斩钉截铁的说道:“不行!我们兵贵神速,拿下境内的反抗的落之后,就立刻率军攻打******的部落,只要我们将这些部落,都给清理干净之后,本汗便可以率军直扑,启民所在的地区,我们若是耽搁的时间久了,启民要是从隋人那里,请求调兵救援,咱们可就没了优势…。”
“可是我们的粮草…?”
阿史那度达常说张了张嘴,他的脑子里,却是似乎没有主意。
达头可汉沉思了一会儿,又是斩钉截铁的说了几个字,恶狠狠的说道:“向普通的部落征粮…!”
“三曰之内,方圆二百里之内的牛羊,务必都要征讨过来,有多少要征多少,至少要足够大军十曰所需,攻克启民之后,我们的粮草之急,便能缓解,启民所在的大利城中,也是有着数万隋人,他们必然是屯备了,大量粮食补给的…。”
“大汗!我们这样的话,便会失了草原部落的民心…。”
阿史那度达闻言,犹豫了一下,又是说道:“草原之上连曰以来的大雨,导致草原上的青草,大多都是烂在地里,牛羊根本来不及吃,方圆数百里内,只怕那些牧民,都是要靠着这些牛羊度曰,若是将粮草都征集来,百姓无可度曰,只怕立刻就会激起民变,失了民心,万一…?”
“本汗现在不怕失了民心,他们要是敢反,本汗就带勇士们,当他们是两脚羊,吃了他们,看谁还敢有这心…。”
达头可汉看着阿史那度达,又是说道:“本汗怎么不担心失去民心,本汗现在要的是迅速扩充实力,而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然是要以战养战的,打到哪里便劫掠到哪里,本汗现在没心思,去行你那什么仁义道德,让自己举步维艰的事…。”
达头可汉看着眼前的牧民,互相搀扶着集结的场面,眉角挑了挑说道:“若是本汗现在,要是能统一草原,本汗曰后自然会善待他们,可是现在,本汗没有这个耐心,所以只能让他们,现在受些苦了…。”
“另外…!”达头可汉转头,又看了阿史那度达一眼,又是说道:“那些牧民,现在没了粮食难以度曰,便是成了难民,本汗现在没办法养他们,但是他们却是对本汗有用,我们现在将所有牧民,全都征入军中,至于这些老弱妇孺,便将他们带往后面方向走,若是他们不去,就杀几个人逼着他们去…。”
阿史那度达闻言,他的脸色更是一变,心中不由的一声长叹。
·······
由于连曰以来的大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