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叶春秋早料到陛下会召见的,倒是没有感到诧异,换上了朝服,便坐着仙鹤车自午门入宫。
到了暖阁,叶春秋还未请见,那刘瑾便笑嘻嘻地迎了上来,道:“见过镇国公,嘿嘿……公爷又立新功,可喜可贺啊。”
他难得如此热络,不过倒也情有可原,现在二人没有了利益冲突,可以说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最重要的是,人家镇国公现在在陛下和太子的心里分量极重,虽然妒忌,可有什么法子呢?争宠争不过,索性就维持一个好的关系吧,反正叶春秋也不是太监,倒也不怕叶春秋取代他成为司礼监秉笔。
叶春秋也是朝刘瑾一笑,道:“陛下在哪里?”
刘瑾道:“陛下一早就在等你,不过现在却去仁寿宫问安了,他特意嘱咐过,让公爷稍后片刻。”
叶春秋便抿抿嘴,噢了一声。
刘瑾抬眼看了叶春秋一眼,正想说点什么,叶春秋突然道:“噢,对了,昨日的事,倒是多谢刘公公。”
“哪里。”刘瑾一下子来劲了,喜笑颜开地道:“不过是小礼罢了,嘿嘿……公爷在外征战,辛苦得很,这后院可不能着火了,不是?咱呀,是最是识英雄重英雄的,公爷这是扶保社稷,若是有人给公爷添乱,咱能袖手旁观吗?将来哪,若还有谁敢在公爷的背后玩什么花样,咱也决不轻饶,公爷,你主外,这内里的事呢,就请放心。”
事实上,叶春秋很不喜欢刘瑾,不过刘瑾却还是有一点闪光之处的,至少人家很有自知之明,你侵犯到他的利益的时候,他恨你牙痒痒,巴不得将你手撕了;可一旦你和他进水不犯河水,他也完全不在乎拉下脸来,跟你献殷勤。
叶春秋淡淡道:“是吗?听说那杨慎似乎对我有些成见?”
刘瑾眼珠子一转,顿时明白了叶春秋的意思了,他忙道:“此人确实不是东西,嘿,咱可是内行厂掌印,这杨慎的底细,可都摸清楚了,说起来,这杨家的父子二人,想要查出一点东西来,倒是不容易,不过……杨慎进了翰林之后,曾收了一个京官的银子打点,让那人的子弟举荐去了国子监。”
叶春秋心里想,这父子二人,当然不会随便授人以柄,至于这个收了人的钱财打点,只怕也是半推半就才成的事。
叶春秋却不露声色地道:“收了多少银子?”
刘瑾看出叶春秋有兴趣,便更热情了,又忙道:“一千两。公爷,陛下对这杨慎,本就心里憎恶,若是咱报上去,嘿嘿……”
叶春秋却是不可置否的样子。
一千两的贿赂,其实也不算少了,这杨慎才刚刚做翰林不久呢,清流官都敢贪墨银钱,也算是有恃无恐了。
刘瑾说的没错,一旦报上去,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狠狠地收拾这杨慎一番,而一旦动了杨慎,杨廷和怎么能幸免呢?
可是叶春秋却不急不躁,他扶着白汉玉的栏杆,沿着栏杆徐徐踱了几步,淡淡地道:“我与杨慎,无冤无仇,他先是诋毁我,倒也没什么,政见不同而已,可是他因此而触怒了天颜,却是我为他求的情,可是……刘公公听到风声没有,昨天的时候,他请了人密谋,想要在我身上鸡蛋里挑骨头,你看,他这是想将我置之死地啊。”
刘瑾是内行厂掌印,京师里的消息,他怎会不知?
刘瑾便笑着对叶春秋道:“那么,咱这就去告杨慎……”
叶春秋却是摇头:“不必了。”
刘瑾不由错愕,不解地道:“怎么,难道就这样……”
叶春秋微微一笑,道:“我只问你,只是一个贪渎,能将杨慎如何?”
“这……”刘瑾依旧一脸疑惑地看着叶春秋。
叶春秋徐徐道:“一个小小的贪渎,至多也不过是罢官而已,这对有的人来说,是灭顶之灾,可是对杨慎来说,虽然也是极大的教训,可是他爹是阁老,迟早有一天,他还能东山再起,贪渎是治不了他的,我只知道,打蛇打七寸,一旦你决心要收拾一个人的时候,就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永世不得翻身。”
刘瑾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他猛地看到了叶春秋心狠手辣的一面。
“所以……”此时,叶春秋面上平淡无奇,慢条斯理地继续道:“所以要换一个思路来。刘公公,拭目以待吧,有些时候,位列在朝班,总需要偶尔施一些辣手,让人知道,老虎就是老虎,即便是性子好的,也那绝不能被人当猫来看待。”(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朕乃标题党也
叶春秋说着,朝刘瑾如沐春风一笑,一字一句道:“这个贪渎的案子,暂时先压一压,不要急,到时候,只怕是要劳烦刘公公。”
刘瑾面色平静,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心里却是思绪百转。
这姓叶的当年阴咱的时候,多半也是如此的吧。
往事不堪回事。
心有一丁点的淌血。
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因为他需要在宫中生存下去,生存,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朋友,少一些敌人,尤其是叶春秋这种敌人。
越是掌握了内行厂,彻底把控了厂卫的系统,虽是将那谷大用踢到了一边,刘瑾在切了jj之后,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可是当他越是接触到了权利核心,就越是心怀恐惧和谨慎。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真正了解到,在这紫禁城之外,有多少树大根深的‘豪强’。
尤其是叶春秋,那镇国府从前在他看来,不过是个商会罢了,可是真正打探到了底细,刘瑾终于明白,叶春秋为何会去关外,这叶春秋,不是自己能招惹的角色。
所谓识时务之者为俊杰,从前的事他能不计较就不计较吧!现在的情况最好是忘了,才对自己有利的。
所以他眉间透着喜色,眼眸满是诚恳之色,很是明白的朝叶春秋呵呵一笑。
“咱都知道,公爷尽管放心,咱呢,喜欢交朋友,尤其是公爷这样的。”
叶春秋面若如常,只是嘴角微微一挑,露出一抹浅浅的弧度,只是那轻挑的嘴角边透着淡淡冷意。
有些事,大家心照不宣罢了,水至清则无鱼,刘瑾是什么样的人他不关心。
叶春秋从来不会用很高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没了刘瑾,难道就不会有王谨、张谨?说穿了,只要司礼监还在,只要陛下还需要这么一个批红的角色,需要厂卫这样的看门狗,这样的人就无法避免,这不是叶春秋可以改变,而是体制所决定的。至于大明的这个体制,却又是自大明立国以来,经历过无数次权利平衡而最终达成的妥协方案。
叶春秋收敛起嘴角的弧度,朝刘瑾轻轻颌首:“有劳了。”
态度温和,客气而又礼貌。
刘瑾不禁深深看了叶春秋一眼,却是突然道:“陛下来了。”
他话音落下,果然看到銮驾到了,朱厚照坐着他的龙车,抵达了暖阁,在众宦官和宫娥的拥簇下及地,浩浩荡荡的进了暖阁,他看到了叶春秋,面容里满是得意之色,远远的便朝叶春秋嘻嘻一笑。
“来的正好,春秋哪,你举荐的那个曹什么什么,朕很喜欢。”
原来叶春秋举荐了曹公公修书,众人南下途径山海关的时候,朱厚照便命曹公公随驾。
昨天夜里,朱厚照总算安顿下来,这才想起这件事,于是不免考校了一下。
这曹公公很识相,他知道这是自己能抓住地一次极大机遇。
这修的,可不是寻常的书,而是陛下的书。
相当于一本自传。
想要把书修出来,派人去考据是没必要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跟曹公公八竿子打不着,最重要的还是还原并且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上的加工,因而少不得要三不五时的被陛下召到身前,然后记录陛下口述的一些经历。
在这内廷,谁离陛下更近,就意味着飞黄腾达了。
朱厚照既说了很喜欢,不错,就意味着这曹公公大有可为了,可见那曹公公还是有一手。
叶春秋闻言也是哭笑不得,虽然知道曹公公的真实性子,可陛下喜欢,他附和便好了,于是忙道:“等陛下的书编好了,臣弟来负责推广。”
朱厚照背着手,得意非凡道:“自然是要你办的,自家兄弟的事,朕是个讲义气的人,春秋难道还能对朕没义气吗?”
说到了义气二字,朱厚照眼睛一亮:“你不知道哪,在关外的时候,朕虽不在青龙,却是担心死了,一想到鞑靼的精锐去了青龙,就生怕你出事,那时候,真是茶不思饭不想,这都是你应当的,你该着给朕卖书……”他似乎很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的书,单靠自己也卖不出几本,而后很有深意的看了叶春秋一眼:“就算是倒贴,也要卖出去。”
叶春秋只得道:“是。不知书名取好了吗?”
朱厚照笑了,道:“小曹的意思,是叫《圣皇北狩记》,朕觉得太不谦虚了,还是谦虚一些好,就叫《三百勇士大战鞑靼》如何?”
呃……
陛下也没看出有什嚒谦虚的,叶春秋沉吟片刻:“不妨就叫大明演义如何?”
“嗯?”朱厚照瞥了叶春秋一眼:“会不会太过平淡了,像白开水似得。”
叶春秋想了想:“那就不妨叫《正德风流》,香yan又刺激,不晓得的人,还以为是在看……咳咳什么**,结果买回来一看,呀,上当了,银子花了,只好捏着鼻子,也非看不可了。”
朱厚照笑了,道:“你这样一说,朕就觉得朕与你心意相通啊。”
说话之间,二人已进了暖阁,各自落座,朱厚照贼兮兮的道:“取了朕的年号也不好,不妨叫《明皇feng流》。”
“嗯?”叶春秋有一些不解。
朱厚照很下贱的笑,道:“你看,寻常人听了明皇,会不会误以为,这是唐明皇deng流史?这唐明皇,可是……咳咳……你晓得的,朕也看过一些艳书,是刘伴伴那个狗奴婢带来的,有不少都是和唐明皇和杨贵妃有关,刘伴伴说了,这是**,不可多得,不少人求之不得呢。朕这书,就叫《明皇风流》,不晓得的人,哈哈,哪里知道,这明乃是我大明皇帝的明,到时候看到这书,还不赶紧掏银子买回去收藏,等回去一看,哈,到时候想骂,也来不及了,哎呀呀,知我者春秋也,春秋和朕实在太般配了,连想都想到了一处,很好,名儿就这样定了,不过暂先保密,不要传出去,否则,就没人肯上当了。”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旌表
朱厚照总是能在某些时候,做出一些让大家意想不到的事,甚至就连给书改名字这种事情上也不例外。
说回来,叶春秋听完朱厚照的话,不得不承认,朱厚照确实颇有些恶趣味,这种趣味,绝对是许多人看不惯的。
可是叶春秋却不以为意,因为这种爱好至少没有妨碍任何人,自吹自擂而已,何况也不全然是无中生有,只是那曹公公到底会编出一本什么书来,叶春秋已经无法想象了。
不过……叶春秋倒是很希望这种作品横空出世,因为关系到了陛下的生平,所以宫中肯定是不计成本地大为推广,当陛下在大漠吊打鞑靼人的故事广而告之,不免就会吸引许多人对大漠豪情的向往。
价值观,看似不重要,可是在某种程度上,却比金银还要重要。
当所有人都羡慕那惆怅又华丽的辞藻,柳永这样的人就会成为许多人的楷模,浪子会成为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于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人人都从文,以文为贵。
这并非是说,伟大的诗词歌赋无用,而在于,当这八股和诗词成为了全天下的价值观,那这天下靠什么来守护和经营呢?诗词是人的皮肉,一个好的皮囊可以生出让人倾慕之情,可是在这皮囊之下,却依旧需要有钢筋铁骨来将它撑起,否则,那诗词中,怕又免不了要哀怨国破家亡,兴亡交替的惆怅事了。
叶春秋狠狠地鼓励了朱厚照一番,言词里听得朱厚照心花怒放,却想起了还有件事情得赶着去办,便告辞而出。
他的事,非常要紧,从暖阁出来,叶春秋不是往宫外走,则是转道去内阁。
到了内阁,既不拜望李东阳,也不拜会谢迁,而是直接去寻王华。
这意思自然就是,叶春秋此番来,可不是为公事,而是因为家事。
王华见了叶春秋,显得怫然不悦的样子,愠怒道:“有家事,为何不回府上再说,何故来此?”
叶春秋却是笑着给他作揖,接着道:“泰山大人,小婿此番来,既是为了私事,也是为了公事。”
王华微微一愣,脸色缓和了一些,素知按叶春秋的性子,是从不会做没意义的事,便道:“噢?你说来看看。”
叶春秋便欠身坐下,徐徐道来:“听说,岁末的京察已经开始了吧。从前是四年一次京察,而今呢,自刘瑾新制之后,改为了每年一察,虽然刘瑾的新制被废黜,可每岁一考的京察却依旧还在,每年京察,不但要查出一些昏官、庸官还有贪官进行罢黜,小婿还知道,会从中遴选出一些两袖清风的官员进行旌表,去岁就遴选了三个,吏部选出人选来,而后内阁审定,最后再经陛下亲自下诏嘉奖,不但如此,还要抄录邸报,传送各地,咸使闻之;朝廷还会在其乡中,营造石坊,以显示朝廷养廉的本意。”
褒奖先进,罢黜贪官墨吏,一直都是大明朝传统的一项‘娱乐项目’,这牵涉到了岁末的大京察,既然有人遭遇了差评,那肯定也会有人得到好评,对好评者来说,这就是政绩,对仕途绝对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
当然,为了宣扬一下朝廷的廉政,少不得需要弄出一个五星好评来,这也是朝廷为了宣传的需要。
王华听到叶春秋突然提起这个,不禁露出几许苦笑,道:“噢,原来你是想被旌表?春秋,别闹了。”
王华挥了挥手,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且不说叶春秋这个镇国公已经不在京察的范围,何况就算你在这个范围,就算他这个岳父是内阁大臣,也无能为力帮你运作,让你这富可敌国的镇国公成为两袖清风的楷模啊。
既然是要旌表,当然是要旌表那些一边啃窝窝头,一边做官,最好浑身上下都打了补丁的,而最重要的是,这个人还必须得是在士林之间有一些名望的。
所以一般情况,能被旌表的,都是清流。
叶春秋从前是清流,可现在……却不是了。
叶春秋却是笑了笑道:“敢问泰山大人,今年可有邓御史?”
“邓御史?他……”王华摇了摇头道:“他太容易得罪人了,名字放上去,肯定是会引起不少人骂的,你是不知,邓御史真正是两袖清风的好官,可惜啊,在士林之中的名声是褒贬不一,佩服他的是极佩服,憎恶他的是疯了似地憎恶,吏部可不敢递这样的名额,这里头,水太深。”
叶春秋也随之苦笑,邓兄也算是见鬼了,旌表这种东西,不但要看你是不是当真两袖清风,还得看你人缘好不好。
其实这也很有道理的,因为一旦答案揭晓,结果某些人发现是自己眼里很看不惯的人上了榜,肯定是要闹的,这一闹,就不可收拾了,吏部又怎么会为自己制造这样的麻烦?
叶春秋也只是随口打听打听罢了,心里除了为邓健感到惋惜,也只有默哀的份,顿了一下,他接着道:“那么敢问泰山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