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秋能得这个镇国公赐封,实在算是运气,一方面因为此前已有昭命追封,宫中和朝廷也没有料到叶春秋会活着回来,这才闹了这个天大误会,另一方面,却也是叶春秋这桩功劳实在是太大,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叛乱,可谓旷世之功,也不算开了先例,毕竟这天底下,也没几个人能够模仿。
叶春秋接到了旨意,心中感慨万千,叶家……算是真正的迈入豪门了,叶老太公努力装着一副镇定模样,却依然激动得手都是抖着的,幸好那礼官还在,倒也不担心他又陷入癫狂的状态。
那礼官将圣旨交付到叶春秋手上,随即笑道:“镇国公,恭喜了,噢,这里是宫中御赐的银印和赐服,还有银带、铁卷,也请镇国公一并接收吧。”
(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五章:实至名归(第五更)
叶春秋将所有恩赏统统接了,而后才将那礼官送了出去。
而素来总说要礼仪待客的叶老太公,此时倒是没了顾上那礼官的心思,已是忙不迭地拿了圣旨,仔细地端详起来。
这看下去,叶老太公的眼睛有些发直,而后便躲去了堂中,还让人寻了叶东前去,想来是跟叶东说设宴请人来吃酒的问题了。
叶春秋对此,倒是并不上心,他关心的是这个镇国公是否如此前所言的那样,对于镇国府有完全的掌控能力。
在京中为官已有一些时日,怎么不知道朝廷里头,都是一些老油条,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在里头设什么陷阱呢?
他是翰林出身,所以对公文和诏书是最熟悉不过的,大致默默地回想了一番方才的旨意,觉得并没问题,这才安下心来。
只是心里不免感慨,镇国府是他一手拉扯出来的,可怎么也想不到现如今,自己成了它的主人,可也觉得算是实至名归了。
叶春秋当日便去了镇国府,这镇国府方圆只有一里,现如今,却已是人满为患了。
当叶春秋坐着仙鹤车进入镇国府‘境内’,几乎不必下车和掀开帘子,他便知道,地头到了。因为其他地方的路面,即便是御道,也是砖头铺就,即便仙鹤车的减震性再强,也不免从底盘处能传入一些微微的颠簸,虽然这颠簸被沙发进行过滤,人在车中依旧又舒适感,可是当真正将车子驶入水泥路面,这种全然不同的感觉就出现了,很平稳,几乎已经感受不到任何的晃动,这相比于其他道路几乎可以用光滑如镜的道路,乃是镇国府的特色,甚至京师里有不少人特意跑来参观,纯属是好奇心作祟。
马车未到镇国府,叶春秋便命人停下,接着步行,他的推测是对的,镇国府不能一手包办,正因为他选择不给匠人和学徒们工作餐,也不提供衣饰,从而使得镇国府这里已经开始初见了繁荣。
在各个工坊之间,道路的两侧,竟是一座座的楼宇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对于任何酒肆、茶肆来说,这里简直就是他们的淘金地,京师固然繁华,可是毕竟面积很大,有东市和西市、城隍庙和文庙的各种市集之外,最重要的是,那儿绝大多数人未必会有消费力。
可是在这里,就全然不一样了,数万的匠人和学徒,因为需要做工,所以不可能自己生火做饭,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不菲的工钱,于是乎,各种的饮食也就林立起来,几乎任何一个饮食的店面,只要开张,没有生意不火爆的,也就让更多人趋之若鹜的带着银子来此购买土地,建起他们商铺,招募了伙计,开始经营。
许多低廉的饮食店,一顿饭加上一点菜,不过是十几文钱,这个价格,若放在其他地方,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算是不菲了,可是对于连学徒都可以每月领到二两银子的镇国府,价格也不是让人难以接受,何况他们上工,非要用餐不可,也正因为如此,生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正因为各种店面的入驻,少不得需要招募许多伙计乃至于厨子,却又出现了一个颇为有意思的现象。
叶春秋至少在几家的店门前,都看到外头悬着告示,大致是招募各种人工,从洗碗碟的,到掌勺、迎客的,价格居然不低,便连洗碗的,竟也是包吃住之外,再加七百文打底,这个薪水,几乎等同于京师的一倍了。
究其原因,其实大抵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这里生意实在太过火爆,商贾们从中获利不小,当然,你也不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良心,真正让他们肯割肉的,终究是这作坊里也会招募学徒,其他的商家也在陆续登陆,若是价格过于低廉,只怕也未必肯有人登门来应募,那掌勺的师傅,现在挂牌的价格竟有三两银子呢,按铜钱折算,这已接近三千文了,再加上包吃包住,大致和寻常的匠人待遇差不多了。
除了价格低廉的餐馆,便是五花八门的成衣店铺,这时代成衣较少,也只是因为女衣馆出现后,在江南出现了一股成衣的潮流。
男耕女织的时代,女人们自己在家做女红,就算不肯自己织布,那也是扯几块布来自己缝制衣物,可是这里却不同,生活节奏太快,除了做工,已经没有人有心思去男耕女织了,镇国府这儿,已经出现了两个成衣的作坊,还三家织布的作坊,请了许多匠人的女眷去做绣娘,缝制成衣,而后在店中兜售。
高档的酒楼和客栈亦是不少,距离镇国府不远,叶春秋便看到了那大大的昌宁大客栈,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而建筑的标准也是用砖砌起的大楼,足足五层,占地七八亩,同样也都是一个个窗台,采用的是水晶玻璃做的窗。
叶春秋只看那昌宁二字,就不禁哭笑不得,傻子都知道,这是寿宁候和建昌伯鼓捣出来的,他们二人,自在这里尝到了甜头,昨日叶春秋还听人说,二人日夜流连这里,想不到这两个家伙,干了一票大的。
单看那窗的数目,叶春秋便大抵估算出这大客栈的客房数目有两百之多,这种火柴盒似的砖石小楼虽然并不美观,最大的好处却在于能够最大地节省空间,同样一块地,可能不过是开辟出住上七八户人的独门院落,而在这里,弄出几百间客房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叶春秋不由叹道:“这两个家伙,吃了枪药还是打了鸡血了啊。”
叶春秋真真是为之咋舌,可是当他看到了不远处的招商局,一切就全部明白了。
昌宁大客栈就开在招商局的对门,细细一想,这样一块土地,若是换做其他人,只怕也难拿下来,而以寿宁侯和建昌伯二人的能耐就简单了,而他们二人之所以拿地,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个聚宝盆。
(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六章:原来是这样(第六更)
说是聚宝盆,其实一丁点都没有错,因为招商局附近的土地,至少叶春秋的书信之中,叶春秋大抵知道,已是寸土寸金了。
招商局不只是总揽着工坊的管理,同时也负责生产计划和订单。
毕竟商贾要购置货物,或者是来这里兜售原料,若是各家工坊去谈,不免麻烦,于是孙琦索性让人直接来招商局洽商,几乎每日都有无数的商贾在此盘桓,有的人是听说这儿收购原料,有人是那些卖车的铺子想来订车,也有外地走货的商贾在此下定,至于水晶、沙发,亦是商贾们争相订购的目标,所以只要从清早开始,招商局大门一开,外头就有数十上百个商贾等候了。
其实许多洽商,一次是谈不完的,到了这儿,少不得要打尖吃饭,而商贾恰恰是最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就在招商局对面,一座大客栈应运而生,其生意的火爆可想而知。
那寿宁侯和建昌伯二人,可谓是躺着把钱挣了,隔着大客栈不远,就是一个青楼,而且还是颇为高档的那种,乃是寿宁侯据说是从江南和倭国搜罗来的,吹拉弹唱无一不精,叶春秋倒是真正佩服这一对兄弟,还真是无孔不入。
叶春秋抵达了镇国府,刚要进去,便有人叫住自己:“春秋。”
叶春秋回头,不是张鹤龄,是谁?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这张鹤龄今儿穿着一身簇新的袍子,在他身后,则是一辆显然经过了装饰的仙鹤车,整个人带着一股暴发户的格调。
叶春秋也是醉了,好生生的一个贵族,还是皇亲国戚,怎的像是天生就有暴发户基因似的?
叶春秋却不能怠慢,朝张鹤龄行礼,显得很是欢喜地道:“想不到这么巧,竟撞见了舅父,舅父好。”
张鹤龄便也朝叶春秋笑了,道:“嘿嘿,就知道你接了旨意,今日准来的,候你多时了。”
叶春秋心里发寒,他是怕了这姓张的了。
叶春秋在心里叫苦不迭,可脸上也只能带着笑,邀这寿宁侯进了镇国府。
六楼那专供朱厚照的办公地,叶春秋心里倒是打算继续保留着的,于是只在五楼一处开阔的公房里招待了张鹤龄。
二人各自坐在沙发上,这张鹤龄身子有些肥胖,顿时半个身子便陷入了沙发里,旋即他呵呵笑着道:“哎……这镇国府好啊,和我昌宁大客栈一样,舒服,高档!”
边是说着,张鹤龄边朝落地的玻璃窗里指了指远处那昌宁大客栈的建筑,继续道:“看到了吗?那便是我新建的客栈,一切都是仿镇国府建的,里头的装饰嘛……”他嘿嘿一笑,左右打量这公房一眼,接着道:“也借鉴了这镇国府的装饰,说起来,现在这儿都风靡这种风格,假山流水固好,可现在不都是寸土寸金吗,谁折腾得起这个,哎……细细想来,你这镇国府的地,本来还是我家的呢,罢了,伤心事就不重提了,结果现在本候却还需跟你们购地,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自然,舅父是心胸开阔的人嘛,所谓宰相肚子能撑船,现在春秋成了国公,真真是可喜可贺啊,实话跟你说,我来,是有要紧的事和你说的。”
他笑得有点贼,叶春秋的心里却是在打着鼓儿,自然对他有所防备,脸上则是一派随意道:“愿闻其详。”
张鹤龄便道:“嗯,怎么说呢,这是一桩大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先得说好,我现在可是冒着天大的干系来知会你的,你要如何谢我?”
叶春秋很受不了这个家伙的调调,只是道:“舅父先来说说看。”
张鹤龄便笑道:“周王要入京了,你可知道吗?”
周王?
说起这个周王,叶春秋也是凛然,这周王属于洪武皇帝所封的诸王之一,又是文皇帝朱棣一母同胞的兄弟,所以文皇帝靖难成功之后,则被封去了开封。
这周王世系,在宗室之中颇有声望,这一代的周王朱睦柛乃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他和几个藩王被诏入京师的事,叶春秋也是有耳闻的,还是为了那朱寘鐇的事,朱寘鐇叛乱,小皇帝现在将朱寘鐇从宗谱中革除出去,少不得需要几个德高望重的王爷出面来负责这件事。
总令府的事,虽然一切都是以皇帝马首是瞻,可是程序上来说,若是不寻几个老王爷来背书,不免会引起宗室内部的猜忌,毕竟要让朱寘鐇一系剔除出宗室的门墙,不免让人不安。
只是叶春秋想不明白,怎么从寿宁侯的口中说出来的话,像是这周王和一些老王爷入京,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似的。
“嘿嘿……”张鹤龄似是也看出了叶春秋的疑惑,笑了笑,随即道:“实话告诉你,这是我从宗令府得来的消息,周王已在路上,可是这时候,京里已经有人出发了。”
叶春秋便道:“出发?去哪里?”
张鹤龄眯着眼,带着几分意味深长地道:“出发的人和都御史有些关系。”
都御史?也就是刘宇了,一听到关于刘宇的消息,叶春秋便把眼眸眯了起来,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事实上,他和刘宇之间,也算是不共戴天了,叶春秋明白这一点,刘宇也明白这一点,现在叶春秋刚回京师,还顾不上他,可是迟早,叶春秋是要和他刺刀见红的,不为别的,只因为自己父子二人,差一点被他害死了。
叶春秋沉声道:“请舅父继续说下去。”
见叶春秋脸色慎重起来,张鹤龄也就不再卖关子了,开门见山道:“春秋可记得上一次廷议时,刘瑾说所的话中,希望春秋继续掌控镇国新军吗?”
一下子,叶春秋露出了一副深究的样子,而后像是一言惊醒梦中人,终于有所顿悟。
他终于明白,刘瑾上一次为何会如此的古怪了。
当日刘瑾居然一改态度,非要将镇国新军留在镇国府不可,一副像是为他说好话的样子,果然还是居心不良啊。
………………
看了下月票榜,果然是团结的力量最强大,谢谢大家对老虎的支持,这几天有点事,更得晚了些,很抱歉,等会还有两章还会更上来的,希望大家早些睡吧,明儿看也不累,顺道儿,在这里为十月求点保底月票,依然还在双倍月票期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老虎,老虎继续努力干活,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九百四十七章:包藏祸心(第七更)
叶春秋在心里沉思了一番,不由道:“周王殿下据说是有名的贤王,理应不会被那刘瑾和刘宇所挑拨吧?”
张鹤龄则又是嘿嘿一笑,道:“这个可不好说啊,你也知道,这人哪,没有远虑,就有近忧,周王是宗室,他总要站在诸王那边的,人家可是想着千秋万代呢,春秋,想必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这一切其实不难理解。
镇国新军的战斗力,现在人所共知。
虽然任谁都知道,凭着这几百人,即便当真宫变,也是于事无补,可是叶春秋当初在乱军之中取了朱寘鐇首级,对于所有人来说,都过于震撼。
若是镇国新军从镇国府剥离出去,倒也罢了,可刘瑾却非要镇国新军留在镇国府不可,显然是包藏祸心。
对于诸王们来说,大明是他们的铁饭碗,这个铁饭碗即便只有一丁点的风险,若是叶春秋敢发动叛乱,都有可能把他们的锅砸了。
小皇帝相信叶春秋,朝廷对此事也表示了默许,可并不代表,其他人会没有这个担心。
周王这些人,是可以容忍叶春秋成为镇国公,甚至很愿意跟这位朝中的新贵打交道的,甚至只要叶春秋愿意,即便是烧黄纸做兄弟,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交情嘛,不就是一来一回,慢慢培养出来的吗?
可是周王这些人绝不容许一个拥有镇国新军的镇国府,显然,这犯了他们的大忌,而且恰好,他们现在就要入京。
现在刘瑾一面将镇国新军留在镇国府,却又是一面跑去周王和诸王那儿挑拨离间,这居心,难道到现在还看不出来吗?
此时,诸王就不再是反对一个镇国新军了,而是为了以防不测,多半是连带着叶春秋一道反对,一个周王,固然未必有这样大的能量,可若是他的身后,是数百上千个宗室呢?
宗室不能干政,可是宗室散落各地,镇守各方,虽然已经大大地削弱,可问题就在于,他们可是有钱有粮,甚至有护卫的人啊,数百上千个这样的人集合起来发出来的怒吼,朝廷还能无动于衷吗?
叶春秋想到刘瑾和刘宇在背后玩的这个小花样,不由冷笑,其实他在朱厚照面前提及了新政的弊病,某种程度,就是说了刘瑾的坏话,当时叶春秋还颇有些觉得自己有些小人,可现在来看,自己的无耻和卑劣,和这刘瑾与刘宇相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他们处心积虑,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