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娘娘和百官都动了真怒了。”刘瑾一脸委屈地看着朱厚照,其实他最大的幽怨就是,陛下居然跟着叶春秋跑了,春暖鸭先知啊,这绝不是什么好兆头,从前的时候,陛下的身边怎么离得开自己呢,陛下做什么,不是都让自己鞍前马后的?而如今,陛下不但跑了,身边没有自己,却还一副很快活的样子,这岂不是说陛下有没有自己都是一样的吗?
朱厚照只是噢了一声,也晓得这一次是捅了马蜂窝,到了寿宁宫,便见张太后躺在病榻上。
朱厚照行了礼,张太后便蜷身背对他,只作假寐的样子,朱厚照有些慌了:“母后……”
“皇帝,你去歇了吧,不用管哀家了。”张太后的声音显出几分冰冷。
朱厚照心里却想,母后你特么的逗朕啊,是你叫朕来的,来了又叫朕走。
朱厚照很赖皮地站在这寝殿里,宦官给他搬了个小几子来,然后他就坐在这儿发呆。
过了半响,见张太后依然躺着没有任何动静,朱厚照的眼珠子转了转,随即又叫了个小宦官来,低声吩咐了几句,那小宦官便从寿宁宫的小厨房里去取了一只烧鸡来,然后就在张太后的榻前大快朵颐起来。
“慢着点。”张太后终于忍不住了,旋身过来蹙眉看他:“也不怕噎着,你这孩子,哎……”
朱厚照接过宦官的茶,一口饮尽,很没形象地拥袖子擦了油腻的嘴巴,方才道;“儿臣吃了许多天的粥呢,叶爱卿天天吃粥,儿臣面子拉不下来,只好也吃粥了。”
张太后对儿子的嗔怒维持不了多久,倒是很关心他的境遇:“这叶春秋也是胆大,给皇帝吃这个。”
朱厚照很认真地道:“母后误会了,叶爱卿说要救治伤患,染了天花的病人得多补充一些肉食,活下来的几率才大,因而城中之人,从朕到他,再到下头的官吏,都是吃粥,白饭和肉食都留给了伤患吃,要共体时艰,朕见他们都喝粥,也不好不吃粥了。”
张太后一听,脸上的愠怒便散去了,这叶春秋竟有点先帝的作风,先帝遇到了灾荒,也是从自身做起的。
此时,朱厚照又道:“朕还救了灾,叶爱卿哪,未必想得到的东西,朕却想得到,母后,你知不知道用什么瓦去装粥好?”
张太后一脸诧异地看着朱厚照:“什么?”
张太后是个国子监生的女儿,不算什么大户人家,这也是大明的老传统,一般情况,太子选妃,大多从寻常人家,但德高望重的人家中挑选,张太后自小也是见过人间疾苦的,若不是如此,怎么能和厉行节俭的弘治皇帝感情笃厚。
朱厚照吐出一块鸡骨头,才继续道:“朕去了大同,还流浪了几日呢,可算是知道灾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了,叶春秋是钦差,别看他救灾得法,可是这许多地方还需朕提点他,母后,你是不知朕和叶爱卿救活了多少人,朕还亲自探视了伤患……”
张太后皱眉道:“陛下就不怕染上天花?”
朱厚照道:“朕种了痘啊,种了两次呢,叶爱卿让人种痘,可以防治天花的,朕种痘就无碍了,朕亲自搬到伤患们所聚集的瓮城中去住,和叶爱卿一道去探望伤患,朕还亲自给一个伤患换药哩,其实……”朱厚照想了想,接着道:“他们也怪可怜的,朕从前只以为天灾就天灾了,奏疏报上来,也不过是冰凉凉的几个字,现在细细想来,真是有些后怕,前些日子,四川布政司说有旱灾,上头写的是‘人相食”,朕当初还笑,人怎么相食呢,莫非你咬我一口,我咬你一口?”吸了吸鼻子,朱厚照突然觉得手中的烧鸡有些恶心了,感觉反胃,打了个冷颤,不由道:“现在想想,真是可怜,可惜朕和叶爱卿没有在那儿,否则是决计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的。”
朱厚照没有注意到张太后的表情变化,而是说得很有兴致:“母后你是不知,这人饿起来,肚子就像火烧一样,什么念想都没有,就想着能吃一碗水也是好的,浑身乏力,恨不得没有来这世上一遭。”
朱厚照喝了口茶,总算感觉舒服了一点,继续道:“朕这一趟是真真吃了苦的,从前见父皇总是听到哪里有了灾荒,连进膳都没心思,当时朕不懂,当父皇只是没胃口,现在方才知道,原来是父皇能体谅到灾民们难处。”
张太后的眼睛不由一亮,虽然心里还有怨气,可是现在却既是心疼又是欣慰,这个儿子啊,从前太宠溺了,做什么事都是我行我素,难得他竟有这样的心思,先帝在天有灵,若是听到这些话,不知有多高兴。(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更)
张太后本是恼怒的情绪变得温和起来,听完了朱厚照一番如拉家常般的话,在张太后的心里,朱厚照此番去了大同,也全然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一个焕然一新,有了同理心的儿子,某种程度来说,足以让张太后烧高香了。
只是想到朱厚照历经的苦难,这做娘的又心酸了,于是喜怒交加,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朱厚照摸了摸肚子,叹口气道:“朕还是感觉饿,不过……可惜今儿天色有些晚了,明儿朕得把几个师傅和户部尚书叫来,大同现在时局已经稳住,疫情也已控制,粮食却只能勉强维持,好是好,却是拖延不得了,让他们赶紧将赈济的粮草送去,还得发个片子给内阁,让内阁拟一个免赋的章程出来,今年是大同军民最难熬的一年,既要防备鞑靼人趁火打劫,这军民也要同心,这一路回来啊,朕和叶爱卿商议过,其一是免赋,其二是要派发赈济,这其三,却得让个侍郎兼个差去大同镇着,大同的情况和其他地方不同,军事民政都是一锅粥,本来大家互不统属,难以协调,往年倒还过得去,可是今岁却不一样,而今正需军民同心协力的时候,所以得有人去镇着才行,若只是派遣个知府,威望不足,出了差池就遭了。”
他说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一样,毕竟这大同里的救灾有他的一份,大同里的情况,没几个人比他更清楚,叶春秋偶尔也会说一些赈灾的想法,他拿着这些想法和现实中所见去印证和对照,自然说出来就显得很是有理。
张太后无比惊讶地看着朱厚照。
若说方才,对朱厚照还只是那怜悯之心让张太后欣慰,可是现在听朱厚照侃侃而谈,虽然依然显得有些稚嫩,却是极认真又很用心的样子,偏偏头头是道,这模样真是像极了先帝啊,简直就和先帝一个模子出来的。
张太后震惊得老半天说不出话,突然眼角竟是隐隐闪过泪花,若她只是一个单纯的母亲,那倒也罢了,偏偏张氏乃是太后,更是先帝的结发妻子,所以对她来说,朱厚照不只是她的孩子,更是先帝的传承者,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她以往思念先帝的时候,却难以在从小皇帝的身上找到先帝的影子,那种宅心仁厚,那种满口的是灾荒和济民,在那个不靠谱的朱厚照的身上是难以体现的,可是现在……她竟发现眼前的儿子隐隐有那么点儿像心怀万民的先帝了。
张太后没来由地有了几分感动,声音带着哽咽道:“哎,那个叶春秋……”
朱厚照笑嘻嘻地道:“叶爱卿啊,叶爱卿人挺好的,他的种痘之法当真有效,而且为了赈济,他还杀人呢,其实他很可怜,带着朕的皇命去了大同,风餐露宿的,为了活人,每日累得焦头烂额,母后知道粥棚吧,那城中设有十三个粥棚,他怕下头的差役敷衍,于是每日都要巡视了各处的粥棚才干休,等于是每日要围着大同转个几圈,又隔三差五地召各色人等来议事,他从前肤色白皙,现在是黑了不少了。”
张太后听着,从朱厚照的话语里,能感受到朱厚照对叶春秋的佩服,张太后不禁莞尔:“臣是好臣,人也是尽心用命的人,听你这样说,他这忠心肯定是有的,仁心也有,难得陛下也喜欢,往后哪,肯定得大用的。”
朱厚照呵呵地笑了,然后道:“这是当然的,朕和他是兄弟呢,母后,儿臣得走了,儿臣实在是累了,要去歇一歇,儿臣就此告退了。”
他留了这话,便告辞而去。
张太后听到朱厚照说朕和他是兄弟这句话,一时愣了,还没回过劲来,便见朱厚照已是不见了人影,这时候心里早没了怨气和嗔怒,只是心里却在琢磨,朕和他是兄弟是什么意思?
她叫了小橙子来,道:“今夜就让陛下去暖阁里歇着吧,刚刚回来,也是乏了,莫让他去后宫里,别半夜还不安生。而今天气热,但还要谨记着夜里给他上一条毯子,你待会儿去和刘瑾他们说,要照顾得周到;还有,夜里厨里要备些热菜,免得陛下半夜起来肚子饿了,他呀,可吃了不少苦呢。”
小橙子忙道:“是,奴婢这就去交代。”
张太后挥挥手,小橙子似是想起了什么,方才他一直都在旁听,大致摸透了一些门道,于是幽幽地道:“奴婢听说了一些事。”
张天后道:“你说吧。”
小橙子便道:“陛下入宫的时候,有司就把叶春秋拿了。”
张太后一听,震惊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招呼都没有?是谁在背后指使的。”
她显得有些恼怒,方才的时候,她确实对叶春秋有所怨言的,虽然晓得主要还是自家儿子胡闹,可小皇帝毕竟去寻的是叶春秋;谁晓得朱厚照说了那一番话,却令张太后的心思完全改观,女人更感性一些,即便贵为太后也是如此,人家在大同赈灾,水里火里的,尽心用命不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有司吃饱了撑着,刁难人家做什么?论功行赏都来不及呢!
她显得有些震怒,正想说叫他到哀家面前来,倒要看看,是谁摆这样的威风。
孰料小橙子道:“据说……是刘公的意思。”
一听到是刘健,张太后皱起了秀眉,反而沉默了。
她蹙着眉,没有继续再问下去,只是道:“是他呀,刘卿家不是这样的人,这是哪一出?这件事的动向随时报知哀家吧,是押去了大理寺?那大理寺那儿得让人盯着一点,大理寺不是厂卫,倒也还好。”
她吩咐之后,将悬着的心放下,方才侧身躺在卧榻,又回忆着方才朱厚照所表现出来的点点滴滴,还有每一句话,心里不禁既是宽慰,又是后怕。
小橙子行了礼,已是匆匆而去了。
仁寿宫,骤然又清冷下来。
(未完待续。)
第七百六十七章:背水一战(第六更)
叶春秋被带到了大理寺,这儿的条件其实还算不错,本来大理寺除了核实刑部的案件之外,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对付犯官。
因而……这大理寺还兼具了后世反贪局的功能。
所谓刑不上大夫,自然免不了要配上敞亮的宅子,里头也有人照应,只是形同于软禁罢了。
叶春秋就在这敞亮的的屋子里住下了,其实在回京之前,叶春秋就曾想过这样的结果。
最糟糕的事,莫过于百官群情激愤,纷纷责难自己,而朱厚照跳出来对自己大加维护。
若是事情当真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叶春秋就算是彻底的完了,很多时候,作为一个清流,尤其是天子犯错,自己疑似逢迎天子的情况之下,这个时候,天子对臣子越是庇护,就越形同于火上浇油,这只会坐实了叶春秋是刘瑾第二的身份,问题在于,刘瑾是个阉人,人家为此还自以为得意呢,叶春秋却是翰林侍学,一旦坐实了这个,那么所有的清誉也就彻底的毁了,任何一个官员,只仰仗于所谓的圣眷,是走不远的,即便不是伴君如伴虎,将来有一天,若是天子驾崩了,又该如何呢?
终究,想要真正稳稳当当,想要历经数朝而不倒,还是要靠声望,刘瑾得了圣宠又如何,在历史上,他再得朱厚照的喜欢,最后还不是说死就死?就算是死了,还得被人拉出来隔三差五地批倒斗臭;可是王守仁骂天子被贬去了贵州龙场又如何?他是清流,他有声望,有人脉,所以再怎么折腾,终究你还有起复的一天,这……才是为何大臣们宁愿和天子当庭对骂,也一定要拥抱清议、舆情的原因啊,铁打得营盘流水的兵,士大夫阶层是营盘,天子是兵。
叶春秋呼了口气,现在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刘健突然命人拿自己,使自己现在的处境并不糟糕,因为现在是所有人最愤怒的时候,他们不能对着天子发作,也就只能拿自己来发泄了,而这个时候,自己被拿住,堪称完美,那么大家这时候有气,也发不到自己的头上了,自己毕竟已经被有司查办了,等到大家冷静了一些,自己有天子的厚爱,有内阁诸公的维护,用不了多久就可重新起复,到时即便有人翻起旧账,自己的功劳簿却也是厚实无比呢,谁怕谁来着。
叶春秋不禁感激起刘健诸公来,而报答他们的唯一办法显然就是该吃就去吃,该睡就去睡。
偶尔,他会托人去带几本书来,他倒不是真的要看书,毕竟光脑中的知识包罗万象,什么都寻得到,名人觅书,不过是显示出自己改过自省的态度而已。
大理寺里,许多人都肯为叶春秋效劳,一方面叶家人已经在外头打点过了,另一方面,叶春秋也是待人和气。
说起来,在这儿修身养性也是蛮好的。
偶尔,总会有人来探望,这是大理寺卿那儿给予的一些方便,算是某种厚待。
所谓的过审,也只是走个样子罢了,无非是官场上的拖字诀,等风头过去,接下来便可把一切推个干净。即便到时候有人关注,有人提出质疑,却也不过是一些杂音而已。
叶春秋深谙此道,所以静心在此休养。
每日清早,便有一个老书吏过来,佯作认真的样子道:“叶侍学,你可要什么话要交代吗?”
这大致和后世所谓的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一样的道理,叶春秋摇摇头道:“不曾有。”
这老吏便笑了,招呼道:“叶侍学今日还下棋吗?”
“好的。”
于是老吏便拿了棋盘来,二人各自坐着,开始厮杀起来,有说有笑的。
日复一日,外间的情形,叶春秋也大致知道一些,朱厚照这一次倒是没有冲动,没有急着要营救自己,这都是叶春秋在回京之前就嘱咐过的,这种事只能低调着趟过去,现在朝中对于朱厚照依然恼火,隔三差五就会重提此事,也有人过问案情,不过有大理寺卿在,总能使这些‘热心肠’的人被挡在外头。
天气日渐炎热起来,叶家给叶春秋送来了夏衫,叶春秋穿着这凉衫,身材更显修长,他已十六了,渐渐长得高大起来,从前俊秀的面容多了几分菱角,因而他抿起薄唇思考的时候,除了多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还有几分威严。
那大理寺的人大致透露出了一些消息,现在外间议论此事的人已是越来越少,想必用不了多久,叶春秋就可以结案,最后定巚的结果必定是叶春秋无罪,毕竟风头已经过去,已经大可放心了。
………………
焦芳今儿从公房里回来,朝野的风向,他是了然的,只是形式并不如他的预料,有三个阁老在那儿镇着,叶春秋那儿出不了什么岔子。
焦芳却是不着急,反而心情很是轻松,每日上值票拟,偶尔躲闲吃口茶,有时会和同僚开几句玩笑,他和不苟言笑的刘健、李东阳不同,脾气也没谢迁那样坏,偶尔自这位阁老口中说几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