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争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争仙-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我就选这把倚天剑了。”刘协看了看周围的东西,有些不舍地说道。

    “哈哈哈~,你不会就只选一件吧?你还真是笨!”万年公主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二皇子,可以适当的多选几件,陛下会默许的。”范通凑到刘协近前,递了个你懂的眼神。

    靠,明白了,刘协一拍额头,急忙指挥着,倚天剑,巨阙剑,还有那些天外陨铁,狗头金、麟趾金多来,上好玉石多来……

    “对了,范通你也给张让带点东西出去,就算是本皇子答谢他的救命之恩了。”到最后,刘协终于想起要打点一下张让。

    轰隆隆,厚重的大门再次关闭。

    终于有些家底了,不再是一无所有了,刘协心有感慨的和万年公主告别,然后对着范通问道:“范通你可愿意跟着本皇子?”

    “谢二皇子赏识,奴才交差后,就去服侍二皇子。”范通兴奋地跪拜在地。

    呵呵,范通字魁垒,傀儡啊,你就时时刻刻地提醒我,鞭策我变强吧!

    “二皇子,饭菜都凉了,奴婢再去热热吧?”夏儿看着恹恹无食欲的刘协,担心之色都显露在脸上。

    “夏儿,当你回到一个熟悉的地方,却发现那里的人、事、物,已经不是记忆中的那个样子了,只剩下了陌生、无助,你会怎么办?”刘协回忆着万年公主所讲的一切,小心翼翼的措词问道。

    听到刘协的问话,夏儿先是一愣,然后想起了埋藏在记忆深处的故乡,不大的村庄,不算富裕的生活,但有着朴实、厚道的村民,互助互爱,其乐融融。但是当天灾降临,黄巾之乱爆发,一切都变了,有能力的叔伯都远走他乡,留下来的是有上顿没下顿,极为艰苦的挨着。健壮的父亲日渐消瘦,勤劳俭朴的母亲因饥成疾,年幼的弟弟更是早早夭折。想到这里,夏儿已是清泪流淌,暗叹一声,就算能回到从前又能如何?依旧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们一个个离去,丝毫改变不了什么。

    “无论怎样变化,奴婢依旧是奴婢。”夏儿苦笑着擦去泪水,心情惆怅地说道。

    奴婢依旧是奴婢?刘协皱着眉站起身,忽然间眼前一亮,任世事变迁,我依旧是我!管他神界、妖界,理他什么盘古、秦始皇,我依旧是这个皇子刘协,仍然要努力地爬出那个一世傀儡的深坑。

    哈哈哈!刘协兴奋地搂过夏儿,双手压低她的头,极为霸道的吻了上去。

第十章:虽然前途未卜 但都有个好爹() 
放下心中巨石的刘协,一夜好睡,次日清晨,在夏儿的服侍下穿衣洗簌。

    夏儿一边服侍着刘协穿戴整齐,一边说道:“二皇子,范通范公公一早就来了,正在外面候着呢。”

    “哦,那就让他进来吧。”刘协看着丰盛的食物,食欲大增。

    “奴才范通参见二皇子。”范通毕恭毕敬的行礼请安。

    “陛下的身其(体)可还爱(安)好?”刘协忙着吃食,话都说的不清不楚。

    范通低声回禀:“回禀二皇子,陛下得知了二皇子遇刺的事情后,被气得吐了血,经过太医诊治,虽然稳定了下来,但是仍然时常昏迷。皇太后唯恐陛下病态恶化,准备将二皇子遇刺之事暂时压下。”

    刘协不由地停了下来,果然,汉灵帝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了什么,本就重病缠身,再加上这次刺杀事件的刺激,恐怕是要顶不住了。怎么办?找机会离开皇宫?才九岁而已,找什么样的借口才能够离开?离开后又去哪里?找机会干掉刘辩,抢夺皇位?且不说,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会不会一怒之下杀了自己,就那些汉室大臣会让一个九岁的孩子主持朝政吗?就算是穿越者,此事也是有些异想天开了啊。皇子的身份就好比双刃剑,有利有弊,再者还是年龄太小啦。

    刘协沉思片刻,才问道:“你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是,奴才从今日起就服侍在二皇子身边了,昨日,皇子赏赐给张常侍的珍宝,奴才已经交给他了,张常侍说他会来二皇子这里谢恩的。”范通回完话,便进入了自己的角色,为刘协安排起行程来,“二皇子,陛下已经下旨,命中郎将蔡邕今日起,在芳林苑华光殿中侍讲,所以,二皇子用完早膳,就得启程了。”

    “唔,好,知道了,你可知道都有哪些人陪读?”刘协吞下最后一口食物,在夏儿擦拭后,兴冲冲地向外走去。

    “奴才现在还不清楚,请二皇子恕罪。”范通急忙跟上了刘协。

    芳林苑位于北宫外的东侧,是个风景很美的园林,它因园里的花和树而出名,春夏秋三季,在这园子里散步,能够令人忘记一切烦恼。树林里的树木,高大挺拔,嫩绿的新叶,使园子里面生机盎然。汉灵帝刘宏也曾经在这里学习过,那时是由杨赐侍讲的。

    “曹家曹昂见过诸位仁兄。”一身宽大的汉服难掩少年英气,十二、三岁的年龄,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稳重,与诸人见礼也是不卑不亢。

    “嗤~,曹家?哪个曹家?”略带高人一等的语气,年龄与曹昂上下相仿,身材瘦弱,脸面上也显得稚嫩了一些。

    “恕个罪说,家父典军校尉曹操,敢问这位仁兄如何称呼?”曹昂略施一礼,微笑着问道。

    “原来是阉宦之后,某家乃是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续。”瘦弱少年嘴一撇,随即恭敬地看向身旁的高个少年。

    “袁家,袁尚。”高个少年微微抱拳,脸上也满是高傲。

    “汉室宗亲刘基,见过两位袁兄和曹兄。”美少年刘基神色自若,适时的插话免去了曹昂的尴尬。

    “弘农杨修。”手拿书卷,目视前方,一步步稳若泰山,从众人身前走过,停身站立在华光殿前。

    “袁续见过杨家表兄。”袁续笑着微施一礼,又看了看其余几人,“都来头不小啊,不过,那个曹什么的,你是凭什么进入这里的?”

    “信球!当今陛下喜财,只要肯花钱,进这华光殿又有何不可?”杨修抖动手中的书卷,始终未看向众人。

    “你……”袁续被杨修气得不轻,好歹也是表亲不是,就不能给个面子。

    “协,见过兄长。”就在几个官二代相互结识的时候,两个最牛的二代一起到来。

    “哼,你小子就不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宫里?非要找什么侍讲,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玩耍了?”刘辩苦大仇深的数落几句,懒得去搭理刘协,挺身走到殿门前。

    靠,刘协无语地耸耸肩膀,好奇的打量着殿门前的五个少年。

    “杨修,(刘基,袁尚,袁续,曹昂)参见两位皇子”五位少年急忙躬身施礼,介绍着自己。

    “嗯。”刘辩像是没睡醒的应了一声。

    “诸位,都平身吧,日后大家都在一起学习,这些礼节就免了吧。”杨修,曹昂,袁尚,这三个家伙竟然这么早就登场了,听完五人的自我介绍,刘协双眼放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地打量着三人。

    什么情况?五个少年看到美的令女人都嫉妒的刘协,用异常欣喜的目光打量着众人,不由得心里直发毛,齐齐后退数步,彼此用目光交流着,这位二皇子不会有龙阳之好吧?

    刘协犹未自知地思索着,袁续是袁隗的孙子,没听说过,应该是在董卓灭袁家的时候被杀了。这个刘基可惜不是大明时代,辅佐朱元璋的超级军师刘基刘伯温,好像是跟着孙权的,或许可堪一用吧。曹昂死的早,就算不死,估计也用不上。袁尚也用不上,至于杨修,就让人头疼了,据说是学问渊博,极其聪慧,但恃才傲物,连曹操都没能驯服他,最后还被曹操杀了。

    看着在场的众人,刘协多少有些失望,也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不会改变他们的人生,心里忍不住发出感慨:虽然前途未卜,但都是有个好爹的人啊!

    “学生等见过蔡师。”当蔡邕到来时,众人躬身施礼。

    蔡邕正身受了学生的礼,然后向着刘辩和刘协微微躬身一礼,字正腔圆地说道:“臣邕不才,奉旨侍讲,首次见礼于二位皇子,以后在这华光殿中,还望二位皇子恕臣不敬之罪。”

    “不敢,还望老师严加管束,授以往圣之绝学。”刘协急忙侧身还礼,而一旁的刘辩却是随意的还了一礼。

    蔡邕笑着看了看两位皇子,便转身带领众人进入殿内,开始了解几个人的学习进度,毕竟他们的年龄不等,有了了解才好开始后面的课程,就这样,刘协开始了在东汉的学业。

    蔡邕蔡伯喈,东汉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画家、书法家,总之这名号是挂了一大堆,而且还是东汉灵帝时期,太学教科书熹平石经(六经)的书写者,最最主要的是:他是蔡文姬的老爸。刘协走思的时候,自动的把前面的一串名头给忽略了,只剩下蔡文姬了,蔡文姬现在应该才十三岁,也就是蔡邕四十多岁才有的她,擦,在这东汉,算得上是老来得女了啊!那蔡老头肯定是心疼得很,捂得紧,藏得严,……

    身为后世宅男的刘协,自然是耐得住寂寞,更何况,汉刘协自幼好学,打下的基础非常不错,使得现在的刘协上课很轻松。而且他请灵帝安排侍讲和陪读,本来就是刘协求学,意在同窗,只是这五个人里面,唯有杨修还值得期待,然而要想让杨修乖乖地听话,就必须磨去他心中的傲气,这就需要时间、时机和手段了。所以刘协上着课就惦记起蔡家的闺女来了,真不知道,正忙着授课的蔡邕,要是知道了刘协心中所想会被气成啥样!

    一天下来,刘协很是郁闷,这些同窗竟然没一个主动上前和他搭话的,而且还有意无意地躲着他,期间数次偷偷的整理衣衫和发型,在发现没出差错时,只得感慨他没有抖抖衣袖便众人来投的王霸之气了。

    殊不知他这些小动作,都落在这些同窗的眼中,更加加重了众人对他的怀疑。

第十一章:夜话() 
“二皇子,皇太后传话,让皇子到永乐宫陪太后共进晚膳。”看到刘协出了华光殿,范通急忙上前服侍着。

    “好,直接去永乐宫。”刘协踩了踩侍从摆放好的脚凳,又看了看拉车的马匹,“范通你可会骑马?”

    “回禀二皇子,奴才粗通骑术。”范通躬身说道。

    刘协用手指敲打着车身,骑术必须要学会,而且还要练好,吩咐道:“回头你到太仆杨大人那里,要几匹好马过来,本皇子以后要骑马出行,坐车太慢了。”

    “诺!”主子交代了,奴才就要去做好。

    “皇奶奶,协儿回来了。”刘协一进永乐宫就呼喊起来,汉刘协本就是董太后一手带大的,那股子亲近劲也遗传了下来。

    “好孙儿,饿了吧?你们还不快点上菜,要是饿着了哀家的乖孙儿,哀家可饶不了你们。”董太后一见到刘协就高兴的不得了。

    “哇,羊方藏鱼、五侯鲭,全是孙儿爱吃的啊,谢谢皇奶奶。”

    “来,皇奶奶帮你把鱼刺挑出来了,快吃吧。”董太后亲手将鱼刺挑干净,命人送到刘协面前。

    “谢谢皇奶奶,孙儿自己来就可以了。”刘协感动的一塌糊涂。

    “孙儿啊,你现在正是长身子的时候,想吃什么啊,就让下人们做什么,千万别耽误了长身体。”董太后就像平常人家的老太太一样,千叮咛万嘱咐着。

    “皇奶奶,也要照顾好自己啊,等孙儿有了儿子,可还指望着皇奶奶给带大呢。”董太后的这些话为刘协提了个醒,身体方面可是大事,要打好基础,等回去后就告诉夏儿,以后要多准备能增加体质和力量的食物,一定要为改变命运打好身体基础。

    “哈哈~,好好,皇奶奶等着给你带儿子,对了,再有几日,你就能够见到你的小媳妇了。以后啊,你就会嫌弃皇奶奶这个老太婆喽。”董太后开心地笑着。

    “协儿只要皇奶奶,不要小媳妇。”刘协心里立马补上一句:只是暂时不要。

    “不要媳妇,怎么会有儿子啊?皇奶奶可还等着给你带儿子呢。”董太后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

    那可真的不行,要是以后还会发生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的事情,万一董卓秽乱后宫,再给自己带上一定颜色绿绿的帽子,想到这,刘协的头都大了。

    他看了看四周,一挥手:“你们都下去吧。”

    董太后看到刘协认真的样子,知道他有话要说,威严地说道:“都退下吧。”

    太仆封谞急忙向着侍女、内侍们挥手示意,等所有人退下去后,他才退出大殿,轻轻地将殿门带上。

    刘协将最后一口羹汤喝完,擦干净嘴角,起身来到董太后身后,轻轻的为她揉着肩膀,说道:“皇奶奶,孙儿知道你此时为我安排婚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皇位争夺的胜算。”

    董太后双眼一亮:“孙儿真是聪慧,皇奶奶就是要帮你继承皇位。”

    刘协苦笑道:“谢谢皇奶奶的器重,可是孙儿现在还不能坐上皇位啊!”

    董太后双眉一竖,扭头看着刘协,等着他的下话。

    刘协不为所动的继续说道:“我大汉王朝经过黄巾之乱,朝堂内外已是破败不堪。在外,数年来天灾人祸,苛捐重税,令百姓病死、饿死、冻死着不计其数,民间早已是民不聊生,否则也不会有黄巾之乱了。而朝堂之内,一些能臣趁黄巾之乱,日渐拥兵自重,只待时机成熟,各地诸侯必然会划地自治。孙儿若是此时继承了皇位,主少仆壮,主弱而仆强,必然会失去权势,如若奸臣趁势而起,呵呵,那孙儿就只能做个傀儡皇帝了,到最后,我大汉王朝将会成为历史。”

    史实就是这样,所以刘协讲述的语气,肯定而又令人信服,但是撼山易,撼皇权思维难,董太后将初时的一丝慌乱压下,语气肯定地说道:“这怎么可能?我大汉刘氏宗亲不计其数,只要孙儿登上皇位,自然会一呼百应,天下又怎么会乱?”

    “唉,孙儿太小啦,哪怕是束发之龄,孙儿也自会当仁不让。”刘协挥舞着拳头,内心中很是不甘,“现如今,兄长有大将军何进帮衬,继承皇位自是比孙儿要强些。”

    “哼,就他?不学无术,荒淫无道,这江山要是给了他,迟早有一天,会被他刘辩败光的。”董太后一听到刘辩,气就不打一处来。

    刘协见说不服董太后,便推托道:“皇奶奶,皇位的事顺其自然吧,可那婚事要先往后拖一拖,等孙儿大些了再说怎么样?”

    “你啊,等见过了再说吧,我们也不能让阳安长公主的面子上太难看了不是?”刘协的一番话不仅震撼到了董太后,也让董太后更加赞赏他。

    “好,那就见面之后再说吧。”刘协见董太后松了口,也就见好就收。

    “修儿,你看那大皇子如何?”晚饭过后,杨彪将儿子叫到书房。

    杨修想都没想,张口说道:“如传言般,不学无术。”

    “哦,那二皇子呢?”杨彪微微皱起了眉头。

    “项庄舞剑!”杨修想到刘协的怪异举动,嘴角微微翘了起来。

    项庄舞剑?有意思,意在蔡邕还是……?杨修自幼聪慧过人,杨彪对儿子的话是一点都不怀疑,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专心求学。”杨修淡然地说道。

    “哈哈,好,你下去休息吧。”杨彪满意的一笑。

    杨修回到自己的寝室,坐在案几前,备好笔墨,闭目片刻,在纸上方方正正的写上刘协的名字,下面注了一个‘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