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 第2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如此的强悍。

    “呵呵,公子,这还不算什么,这还是少的,如今不光是běi jīng城里,就连乡下很多人,都特意跑过来看热闹呢、看新鲜呢,特意的拖家带口过来看,呵呵,才有如今的景象……”孙丽娘自豪的说道,这种吸引无数人眼球的事,实在是太拉风了,整个běi jīng城都是议论这个的。

    “哦,怪不得呢。”杨改革感慨,这宫中和外面,就是两个世界啊自己还在忙着和大臣们战斗,忙着到处布局,想办法搞钱,而外面的百姓们则是拖家带口的去瞧新鲜玩意。杨改革也感慨古代人看新鲜玩意的劲头,不过想想,rì后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跨乡去看一场电影绝对不在少数,记得有一段时间出了一种“哈哈镜”的镜子,十里八乡的都去看的热闹场景,也就释怀了。

    两个人就这样互相拥抱着。

    过了一会,杨改革道:“丽娘,我见你这琉璃斋外面有如此之大的人流量,干嘛不做点其他生意呢?这人流量就是财富啊人流多了少不得就要花钱,买吃的,买用的,一个人花个几文钱,也是不得了的啊”杨改革想起来,rì后的商场,商家为了吸引人气,没少下功夫,如今这里有如此之多的人流量,怎么可以错过呢?

    “公子的意思是?”孙丽娘问道。

    “我的意思是,丽娘何不盘下这一片的房子,然后开一个……”杨改革的意思本来是想说学穿越说里面搞个市什么的,不过,忽然又想起来,这里,或许就是一个好地方,自己的一项计划,正缺这样一个地方,如今放到琉璃斋外面,倒是个不错的选择,杨改革点点头,高兴得很,推开孙丽娘,站起来,快步的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公子,怎么了?”孙丽娘问道。

    “没事,没事,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嘿嘿,琉璃斋外面这片地,倒是刚好丽娘,琉璃斋外面这块地,有多大?都是那些人的?我想把这块地买下来,有用。”杨改革想到妙处,恨不得立刻拆迁了琉璃斋外面那片房子。

    “公子要买地?”听着稀奇,号称天下所有东西都是我的的皇帝居然开口说买地,这事是多么的稀奇。孙丽娘惊讶的问道。

    “正是,我要拆迁琉璃斋外面这块地。”杨改革很肯定的回答道。

    “拆迁这一块?公子,这一带都统称琉璃厂,以前有数家制作琉璃的作坊,不过,如今很大一部分都经营不下去,被琉璃斋收了下来,改做玻璃场了,公子,琉璃厂这一带您如果全要,只需要让玻璃场腾出来即可,剩下的院子和作坊,需要买的就不多了,如果公子需要,丽娘倒是可以把那些作坊和院子买下。”孙丽娘解释道。

    “好,很好这样更好,丽娘,琉璃厂这一带的地,我要了,你立刻收购下来,具体要做什么,我x后会告诉你的,另外,在不影响玻璃场产量的前提下,立刻把玻璃场搬迁到别处去,我要这块地有用。”杨改革了这里的人气,以前一直想弄一块地干一件事,可惜,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地方,现在忽然觉,这琉璃斋外面正合适,再听孙丽娘说的,更加觉得非这里莫属了,人流,地皮统统都有了。

    “丽娘明白了,会马上按照公子的吩咐去办的,把琉璃厂这一带的作坊,院子都收下来,然后把玻璃场搬走,公子,琉璃斋也要搬走吗?”孙丽娘问到。

    “琉璃斋不用搬,我可就还想靠着琉璃斋吸引人气呢,我要在琉璃斋外面,嘿嘿……”杨改革忍不住笑了出来。

    孙丽娘瞧的莫名其妙。

    “对了,丽娘,今rì,我过来,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和你商量。”杨改革兴奋之余,终于想起来,自己来这里的目的。

    “公子有什么事直观吩咐就是。”孙丽娘回道。

    “嘿嘿,丽娘,如今,你也是正儿八经的七品官了,虽然只是一个散官……,哈哈……”杨改革边说,还边用手提了提孙丽娘肩膀上的衣服领子,这官袍穿在这样一个妙女子身上,感觉就是不一般。

    孙丽娘倒是不好意思。自己在家里玩穿官服,耍官威,没料到,给人撞破了,红了红脸。

    “你是官了,也是可以写奏疏了,嘿嘿,明rì,我和大臣们会有一场大争执,到时候可能会很激烈,是关于收税的,嘿嘿嘿……”杨改革想到明rì的大战,就嘿嘿直笑。

    “公子,您身为大明皇帝,难道那些当大臣的还敢不听陛下的吗?”孙丽娘极少用到陛下,皇帝这些词,如今见杨改革谈的事朝政上的事,也叫了杨改革本来的身份。

    “呵呵,有一个词,叫做阳奉yīn违,有一句话叫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呵呵,当年我祖上也收过税,结果被骂的惨无人道,说成是残暴,结果我祖上楞是没敢再收,呵呵呵……”杨改革笑道。

    “那公子说要丽娘怎么办吧,丽娘听公子的。”孙丽娘毫不犹豫的答应道,皇帝说的那些事,孙丽娘大概也知道一些,大约是什么时候的事,如今,她还是人家的孙媳妇什么的,说自家长辈的长短可不好。

    “嗯,这样,你今rì,就写一封奏疏,奏疏的内容,大概就是自愿交税,根据经营的数额自愿报税,自愿交税,以支持朕赈济四方百姓,抵御外族入侵,给前线军士们饷……”杨改革说出了今rì来的目的。

    “啊”孙丽娘吃惊的看着杨改革,交税,这个东西离她可真的很远,她琉璃斋的后台是皇帝,这是京师每一个正常人都知道的,所以,交税这个东西,真的离她很远,那个不开眼的敢到这里来收税?何况明朝就没什么税,如今,皇帝却要她上奏疏自愿琉璃斋报税、交税……孙丽娘一时反应不过来。不过孙丽娘也就迟疑了一下,就明白过来,自己交税,就是交到皇帝的手上,这和从左边口袋拿到右边口袋没有区别啊反正钱都是皇帝的。

    孙丽娘当下就说道:“丽娘明白了,公子,丽娘一定按照公子说的办。”孙丽娘觉得既然是皇帝要钱,那就给呗,反正自己的一切都是皇帝的。

    “嗯,你自愿报税的数额,是你营业额的二成就行了,奏疏写好之后,朕会派人把你的奏疏送到辅施凤来的手上,呵呵,明天朕和群臣大战的时候会用到。”杨改革笑眯眯的解释道。

    “公子,为何要收税呢?陛下直接从琉璃斋拿不是也可以吗?何必多此一举呢?”孙丽娘不解的问道。

    “呵呵,多此一举?绝对不是,rì后你就明白了,这可是rì后的护身符啊呵呵,现在我还不便明说,你也要注意保密,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明白这个有多么重要了。呵呵呵……”

    “丽娘明白了,一定按照公子吩咐的去做。”孙丽娘也不多问,直接听从杨改革的吩咐。

    【感谢“98223o”的月票,感谢“书友5418o28o8”的打赏。多余的八百字是送给大家的。】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猜猜主角要琉璃厂的地干什么,请在评论区,猜中了有奖。】

第三百零二章 朝堂上的大战

    第三百零二章  朝堂上的大战

    六月二十三。

    这天,是早朝的rì子,也是杨改革邀约了大臣大战的rì子。

    杨改革一大早就起床了,jīng神抖擞的穿戴,准备去上朝,不过这rì子,是越来越热了,应该说到了一年最热的时刻,这衣服是越穿越少,还不能大动,一大动,就是一身汗。

    “大伴,施凤来他准备好了吗?”杨改革问道。

    “回陛下,昨rì已经交代下去了,想来应该没有问题的,奴婢不放心,已经派人再去问了,想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王承恩回答道,一般,这种君臣事先沟通,都不会再问第二次,不过,这是在是太重要了,王承恩也不的不破例多问一次。

    “嗯,好交道下去了应该没有问题了,这就去上朝吧。”杨改革丝毫没有把早朝的事放在心上,这件事的胜负,已经在早朝之前定下来了,如今做的,不过是履行一下“手续”。完成一下过程。

    有时候,过程也是相当重要的。

    ……

    太和门。

    皇帝到了,升了宝座。

    群臣才鱼贯而入,按班站定,叩头,行大礼,这个是每次早朝的时候,不能少的一个程序。

    “今rì,朕想听文天祥的《正气歌》,今rì各位就朗诵这个吧。”这个早朝的时候唱歌,是杨改革发明的,目的就是给大臣们洗脑,如今,特意要求走这样一个过程,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权威。

    领唱的太监开始领读,大臣们开始跟着齐声朗诵,大殿里的大臣朗诵了,外面丹陛下的群臣,依旧跟着朗诵,声势浩大,将文天祥的《正气歌》朗诵得气势恢宏,声震紫禁城。

    ……

    朗诵完毕,不少大臣都有点喘,毕竟这正气歌要朗诵出那种磅礴,浩然正气的效果,是需要耗费力气的。

    杨改革坐在宝座上,俯视了一遍群臣。

    “今rì早朝,只讨论一件事,那就是朕要收税,诸位讨论一下,该不该收。”杨改革如今皇帝当久了,那皇帝的威仪也算是练出来了点。说话间,有点藐视众生的意思了。

    “臣反对”杨改革话还没说完,一个大臣就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大声的反对。

    杨改革的目光瞬间锁定这个大臣,眼神中透出犀利。

    “放肆,朕让你开始讨论了吗?朕的话都还没说完,你就敢抢朕的话头,礼义廉耻,这个礼字,你还要不要?来人啊给朕叉出去……”杨改革一把无名火烧起,自己或许太软弱了点,太好说话了点,这些大臣,是越来越没个人臣的样子了。当然,杨改革也是一阵暗喜,反对的人少了一个。

    群臣都惊惧起来,少见皇帝如此发火啊没料到,这好戏还没开场,就先来个开胃菜。纷纷可怜的看着这个被侍卫们拖出去的大臣,那个大臣也没说话,和配合的任由侍卫们把自己叉出去,这件事,自己确实是失礼了,没料到,一直看似柔和和好说话的皇帝,居然也会这样大动肝火,如果皇帝较真,给个大不敬的罪名,也是可以的,这个大臣很知趣,很安静的让侍卫们把自己叉出去。

    这个大战前的插曲很快就完结了,大殿里,安静下来,众人都知道,好戏要开场了。

    “今rì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收税的问题,如今,户部是没银子了,朕的内帑,也快花光了,这仗还得打,灾民还得赈济,钱是万万不能短的,如今,夏税不顶事,秋税还未曾说起,所以,诸位就讨论讨论,该不该收税这个问题……”杨改革故意停顿了一下,看有没有再有人上当,自己刚才,已经废掉了一个反对者。

    大臣们也是人jīng。刚刚皇dì dū才说,没说开始讨论就不要说话,如今皇帝虽然停顿下来了,可是也没说开始讨论啊个个都不张口。

    杨改革很满意,也有点失望,满意再没人跳出来乱说话,失望的是如果还有人跳出来就好了,这样反对自己收税的力量,又弱了一分。

    “……,今rì,这场朝会,是专门讨论收税的问题,所以,朕想把这讨论的方式改一改……”杨改革说完,又停顿了一下。

    这次,依旧没有那个傻瓜跳出来说反对了,因为皇帝还没说开始呢。

    杨改革又失望了,接着道:“赞成收税的一方站在朕的左手边,反对收税的一方站在朕的右手边,不赞成,也不反对,或者有其他不同意见的往后靠,朕今rì,要来个当殿辩论,那方能把那方驳倒,朕就采用那方的意见,也算是朕从谏如流了,大家先想一下,看自己一会站在那一边。”杨改革要借鉴rì后辩论会的模式了,自己直接参与到争斗中去,很不划算,很被动,不管什么事,自己必须置身事外,起码也要在明面上置身事外,遇到事,如果自己直接参与进去,一旦自己支持的观点失败,那对自己的权威,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身为皇帝的杨改革,不的不采用这种方式来辩论。不管如何,自己起码先立于不败之地。

    群臣一听皇帝的话,纷纷交头接耳,这是皇帝逼大家站队啊皇帝的举动,打乱了很多人的想法和对策,很多人原本打算跟随主流,随便反对一下了事的,如今看到皇帝逼人站队,心中顿时打了退堂鼓,这不值得,皇帝不是说了,还可以不支持,不反对吗?这明显就是说可以有余地嘛?皇帝是铁了心要收税,这税是那样好收的吗?矛盾重重啊很多人觉得,自己可以往后靠,不支持,也不反对,两边都不得罪,做人留一线,rì后好相见嘛。

    见群臣们考虑得差不多了,杨改革才用手虚压了两下。议论纷纷的大臣们,立刻安静下来。

    “好了,也给了你们时间考虑了,赞成的,就先站到朕的左手边吧。”杨改革首先让自己的“帝党”出场了,不管怎么说,这事得有人带头,自己的帝党,既想投靠自己,捞好处,又怕事,那显然是不行的,杨改革的话音一落,以施凤来为首的“帝党”就昂首阔步的站在了皇帝的左手边上,看人数,也不多,就只有将近十人的样子,杨改革认识的有施凤来,孙承宗,兵部尚书刘延元,户部侍郎毕自严等。

    杨改革看了看自己的队伍,还是比较满意的。这说明自己的队伍还是很可靠,没有在关键时刻“叛变”。孙承宗就不说了,这是自己的铁杆,如果孙承宗都不站到自己这一边,那自己真的是一个失败的皇帝,施凤来则是铁了心一心投靠皇帝的,他知道他这个首辅,做多长时间皇帝的意思,全靠着皇帝,说实话,他对如何处理国家的大事,如何给皇帝出谋划策没有大的本事,唯一的本事就是从政经验长,对官场了如指掌,应付繁杂的普通政事处理,倒是一把好手,这也是杨改革还让他当首辅的原因,杨改革自己觉得,自己熟知历史,要说处理大事,世界上还不可能有比自己更加厉害的人,军事上有孙承宗辅助,自己还有锦衣卫,军情局搜集情报,剩下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不值得自己浪费jīng力关注,正好合适施凤来这个不合格的首辅来干,也是施凤来这个不合格的首辅成了铁杆的帝党的原因,皇帝“给权”,重用,相信他啊让他是死心塌地。刘延元则是一心的想在自己的任上,把皇帝谋划的那几件事给搞成了,要这样,他留名青史这事也算是成了,他这一辈子,也没算白活,如今这些事缺钱,他不管从那方面考虑,都要站在皇帝这边的。毕自严就不用多说了,皇帝认定的下一个户部尚书,如果此时脱离“帝党”,除非毕自严疯了。

    皇帝一声令下,就有好几位重臣站到了皇帝的那一边,许多人原本就有些松动的心思,再次动摇了,这次如果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那rì后恐怕就不好相见了,和皇帝作对,终归是没有什么好结果,总之,是输家啊许多人又决定投靠“酱油党”。

    “好了,接下来,持反对意见的站在朕的右手边。”杨改革一声令下,很多人开始犹犹豫豫起来,到底要不要彻底和皇帝撕破脸皮?一些人开始递眼sè,做暗示。

    杨改革也看到了,很多人的心思其实是动摇的,灵机一动,紧接着道:“不反对,不赞成的靠后。”

    杨改革这句话说得很及时,原本很多都坚持不住,准备往右边站的人,摇摇头,决定当“酱油党”了。留一线,什么都好说,如今是那边都不好得罪的好,还是边看戏得了,说实话,如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