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宅男当崇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 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等,还把温度计给朕拿一批过来,朕有用”杨改革又交代到,今天既然决定歪楼了,那就歪过够,杨改革准备把这经筵变成生物课堂,变成医学课堂也给这些明朝的士大夫们洗洗脑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去”王承恩答应道

    众臣面面相窥,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的大臣心暗叹,这经筵,看样子,又失败了

    ……

    不一会,就有小太监端着一条死蛇进来了,同时端来的,还有放大镜

    死蛇刚进门,一股子的臭味就弥漫在整个大殿,不少人捂住嘴鼻

    “太医,摆弄蛇,你应该有经验?这就看看毒蛇的毒牙是不是空”杨改革下了命令,要求太医当场解剖这条蛇要当堂给这些大臣们上生物课,要让大臣们对经筵感到恐惧

    “启禀陛下,臣以为,经筵乃是讲经谈史、传承道德、圣人言说之地,需要肃穆,端庄,不可在此地进行如此野蛮之事”当下就有人反对

    群臣也跟着反对,那死蛇一进屋子,整个屋子里就有一股恶臭,谁受得了?何况还要看太医如何破开死蛇,观察死蛇的毒牙,这,简直是有辱斯啊斯扫地

    “呵呵,没事,朕对这个实在是好奇,想立刻知道,再说了,这也是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诸位又如何要怕臭,怕脏呢?朕都不怕,你们怕什么?先贤有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也是大有学问的,大家既然都搞不清,那就求索一回,也算是我们君臣实践先贤的名言哲理了,太医,你就快点开始,朕等不及了,刚刚还有赌注呢,赢的人有赏,输的人受罚……”杨改革是一定要弄这件事,不惜把先贤扯出来做挡箭牌

    众臣纷纷摇头,只能闭嘴不谈,依着皇帝的意思去做,要是和皇帝争,指不定连牛羊都要搬到华殿里来杀了

    太医在皇帝的督促下,开始了解剖蛇的尸体

    杨改革又道:“诸位,乘着太医忙碌,大家也别闲着,各自拿一根温度计,然后像朕这样,把温度计夹道胳膊窝里去,……对,就这样,这样……”杨改革又让大臣们把温度计夹在自己的胳膊窝里

    大臣们个个垂头丧气,好好的一场经筵,现在居然搞成这个样子,也不多说,蛇都解了,还怕这个?也是好奇,纷纷跟着皇帝学起来,把温度计放进自己的胳膊窝里

    那个姓王的太医,剖开蛇头,拔出毒牙,然后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虽然蛇是死的,不过,依旧是血腥得很,不少大臣,看着这样血腥的场面,闻着这种腥臭,直犯呕,不少人是脸sè苍白,这经筵开的,实在是伤脑经啊

    过了一会,那个太医确定自己看到的东西了,道:“启禀陛下,经过臣仔细观察,这毒蛇的牙,确实是空的,以前没有这放大镜,观察不清楚,也不敢下定论,如今,用放大镜一看,倒是清清楚楚了”

    杨改革夹着温度计,大声喊道:“好太医,观察得仔细,有赏,也了却了我们君臣的一段争执,也让我等明白了一回道理,也证实了朕的猜想,果然,毒蛇的牙是空的,呵呵……诸位,不相信的可以自己去看看,或者回家自己宰个蛇头看看,这回打赌,可是朕赢了哦,跟着朕的人都有赏,每人加俸一个月,输了的人,减俸半月,呵呵,太医,你也加俸一月”杨改革笑呵呵的说道

    站在左边的大臣虽然对皇帝这种无厘头,捣乱经筵的做法十分的不满,不过,多收获一个月的俸禄,也是美事一件输了的人则是垂头丧气,不光是输钱,了面子

    杨改革还在用胳膊夹着温度计,道:“各位,先看看这些数字字符和我朝汉字的对应关系……”杨改革又在推销自家的温度计了这温度计自从有了酒jīng做的喷灯,封口就做得很完美了,温度计,也算是稳定下来,做得也比较规范了,已经有了大批量制作的可能xìng杨改革准备推销自己的东西了,虽然钱少,但是也要推销

    几个小太监,立刻把汉字和数字字符的对照捧给大臣们看

    大臣们不管愿意,还是不喜欢,反正,个个都在看

    过了一会,杨改革又道:“诸位,都记清了我朝汉字和数字字符如何对应了?好……,现在,拿出温度计,摆在自己面前,看看,读数是多少……”杨改革迅的读数

    群臣也跟着皇帝做

    “朕的体温5度……,各位,你们的体温是多少?”杨改革很兴奋的给别人普及温度计,给明朝的大臣科普

    群臣一边看着自己手上的温度计,一边对照那些数字字符,口喃喃自语

    “陛下,臣的三多一点……”

    “陛下,臣的是三十七度……”

    “陛下,臣似乎是三十七度多一点点……”

    很快,大部分人都能报出自己的温度计读数了

    杨改革笑呵呵的道:“好呵呵,诸位,其实,经过琉璃斋上千次的验证,正常人的体温,胳膊窝里的温度,应该在三到三十七度之间,这个都属于正常人的体温,琉璃斋也量过不少病人,现,病人普遍的都和正常人的温度不同,有的病人有三之高,如果是烧的厉害的,甚至有三十九度,四十度的会把人的脑子烧坏,有的则是低温,只有三十五度,会感觉全身冷,呵呵,此温度计,乃是测量温度的度量衡,呵呵,这个温度计的度数,也是朕定下来的,诸位,是不是觉得神奇?”杨改革很开心的给这些明朝大官僚搞科普,洗脑,这些官僚要用儒家的那些四书五经给自己洗脑,而自己,则要用科学知识给这些人洗脑,效果,就看双方的手段了科学,是杨改革对付明末官僚的武器

    【呵呵,好,鬼扯几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 经筵上的科普活动

    第二百九十五章  经筵上的科普活动

    杨改革在经筵上摆弄了死蛇,又在经筵上摆弄温度计,让大臣们给自己量体温。

    “怎么?如何,各位?身体都还健康吧?”杨改革问道。

    “陛下,臣的还健康。”

    “陛下,臣的没问题。”

    “陛下,臣的差不多。”

    众大臣纷纷回答。

    “呵呵,三十六到三十七之间的,都是正常的。如果哪位没有,则是身体有问题了”杨改革笑呵呵的解释道。

    “陛下,臣的好像有三十八度之多啊”一个满头是汗的大臣“怕怕”的说道。

    “三十八度?确认没搞错?快把温度计拿来给朕瞧瞧。”杨改革以为是温度计的工艺问题,毕竟是手工制作的,就会有一定的误差,所以,说人体的体温,说的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即便是有一定的误差,也不可能到三十八度去,现在有个大臣跟自己说有三十八度,杨改革还  以为温度计出了问题。

    杨改革把温度计拿到手里一瞧,虽然离开那个胖大臣半天了,可是,温度计的指数,依旧在接近三十八度的地方,杨改革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是这个家伙发烧了,就是自己的温度计制造工艺没过关导致误差太大。

    “大伴,给这位卿家另外找一支温度计,继续量量,不,多放几支温度计是哪里出的问题。”杨改革立刻吩咐道。

    “遵命,陛下。”王承恩立刻就指挥小太监,往那个胖大臣的胳膊窝里塞了几支温度计。

    如今正是六七月间,每年最热的季节,太阳的热力,渗透了屋顶,即便是文华殿里有屋顶的遮盖,可是,依旧有不少人额头冒汗,这个胖大臣就是其中一个。

    过了一会,王承恩又指挥小太监把温度计都拿出来。这回不光是一根温度计,而是四五支,不光是左边胳膊,连右边胳膊窝里也夹了几支。

    太监们拿起温度计,纷纷看起来,王承恩更是一支一支的检查,越检查,脸上的笑意越浓,因为每一支温度计上面都有三十八度之多,也就是说,不是温度计的问题,而是这个胖子的问题,根据皇帝说的,这个胖子生病了。

    王承恩带着笑意禀报道:“启禀陛下,奴婢一支支的都看过了,每一支都在三十八度之上,如此,应该说,是王大人生病了。”

    听王承恩说温度计没问题,杨改革松了一口气,自己推出温度计的时候,如果闹个笑话,可就没意思了。

    “既然是王爱卿生病了,太医,立刻给王爱卿检查一番。”杨改革立刻大声说到。

    “臣遵命。”太医立刻答应道。在一旁刚刚解剖过蛇的太医,洗过手,又过来给这位胖乎乎、额头上冒汗的王大人把脉。

    太医把脉了一会,越把脉,眼睛的“星星”就越多,过了一会,太医很热情的禀报道:“启禀陛下,这是真的,王大人确实犯病了,应该天气太热,中暑了,只要在荫凉之地歇息一会,服点行军散之类的清热开窍之药就好了,也并无大碍。”

    太医一番话,众臣都“哗”声大作,不用医生,一根小小的玻璃管就知道人有没有病,这确实是很神奇,纷纷拿着自己手上的玻璃管,仔细的观察,这绝对是件宝物啊

    “安静,安静一下。”推广温度计的场面,出人意料的诊断出了一个病例,让原本对这个东西不怎么感兴趣的大臣们对这个东西的兴趣大增,杨改革不得不出来维持一下秩序。

    大臣们的兴奋劲上来了,不用把脉就能判断人是不是生病,这绝对是件新鲜事,绝对是件奇事,听见皇帝招呼,才停下来。

    “大伴,立刻派人把王卿家送到荫凉的地方歇息去,并且按照太医的吩咐治疗。”杨改革高兴的说道,没想到,推广温度计的时候,居然会出现这个胖子来客串病人,这个是杨改革事先没料到的,现在看来,这温度计的前途,大大的。

    “奴婢遵命,这就去。”王承恩答应下来,叫几个小太监扶着这个胖乎乎的王大人,去休息去了。

    那个胖子出去了,文华殿里热烈的气氛不减,一根小小的玻璃管就能当医生,这确实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纷纷对皇帝搞的这个温度计大感兴趣,再也没人说这里是经筵,不该搞这些东西了,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神奇了,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启禀陛下,此物实在是太神奇了,真乃宝物啊”施凤来率先把马屁奉上。

    “陛下,是啊没料到,一根小小的玻璃管,居然可以发现常人所不能发觉的病症,这简直是闻所未闻,陛下,制造此物的,是那方高人啊?应该把此人召进宫,让此人制作更多的这个东西,如此,天下可多无数名医生大夫啊是在是造福苍生的大好事啊”大臣们等不及了,这绝对是本朝的一大奇事。

    “陛下,此物为何如此神奇啊?陛下可为我等解惑?”一名很有求知yù的大臣说话了。

    “……是啊陛下此物到底是如何制作啊?陛下何不说上为我等解惑呢?”喜欢八卦的大臣也问到。

    “……是啊陛下,这温度计的刻度,又是如何确定的呢?又怎么保证人体的温度刚好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呢?是其他的不行吗?”

    大臣们纷纷的跟进,经过了那个胖子的“现身说法”,众人对这件东西的看法大改,纷纷认定,这就是宝物,纷纷跟皇帝打听,这东西是怎么弄的,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

    杨改革得意得很,道:“此物,名为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判断冷热具体数值的一件东西,有了它,就可以得到人体温度的具体数值,通过这些数值,判断人是不是生病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功能而已……”

    “好啊”

    “好啊”

    众臣不待皇帝说完,立刻一阵高呼,为皇帝较好。

    “……要说此物的原理和制作,其实也很简单,某些液体,比如烈酒,受热之后会急剧的膨胀,为此,发明这件东西的人,将这些东西封入玻璃管内,一旦受热,玻璃管内的液体,就会膨胀,所以,才有大家看到的不同的数值……,也才能用这个东西来测量不同的温度……”

    “嗯,好”

    “嗯,好啊”

    “原来如此啊……”

    众臣又是一阵叫好,不住的点头,这确实是一个好东西,rì后感觉身体不舒服了,自己量一量,也就知道自己是不是犯病了,自己也可以当个大夫了,这绝对是一件好东西,是件宝贝。

    “……关于这个刻度是怎么确定的,其实也很简单,做好了管子之后,放在冰块和水的混合物里,在这里做个记号,再把玻璃管子放到开水里,最后上升的刻度也做个记号,这两个刻度之间,分成一百等分,也就是一百度了,所以,得到的人体温低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并不是直接确定人体的温度就是三十六到三十七度之间的,诸位可明白……”

    “……明白,明白了……”

    “……这样啊倒是有理……”

    “……陛下,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乃大才也……”

    “陛下,可为我等演示一番?”一位很有科学jīng神的大臣问到。

    “呵呵,可以,大伴,立刻弄一些冰块来,再弄一锅沸水来,真要当堂给诸位大臣们演示……”杨改革是笑呵呵的接受了,本来,在经筵上给大臣们科普科学知识就是自己的目的,如今有人提出要搞科学实验,杨改革是巴不得呢。

    “遵命,奴婢这就去。”王承恩答应下来,飞快的吩咐小太监到冰窖里去取冰,然后又叫人到膳房里去抬个小灶过来。

    ……

    不一会,东西都准备齐备了。

    “诸位大人,请看,咱家现在就把温度计放进冰水里,诸位大人先过目一下这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王承恩见识过这东西,亲自客串一回科学家。

    “王总管,我等刚刚用过,大约还有三十多吧。”一个大臣看了看温度计上的读数,说道。

    “好,那咱家可就把这个温度计放到冰水里了,诸位大人稍等片刻。”王承恩也很高兴,今rì,没有让小太监们动手,亲自客串这个科学家了。

    王承恩抓了几只温度计,把温度计放进冰水里,那温度计里的水银刻度,迅速的往下掉。

    不一会,王承恩就得意的道:“诸位大人,快过来数是多少。”

    “哎呀呀……真的到了零了啊果然是厉害啊”大臣们早就盯着读数了,一待王承恩发问,立刻惊呼起来。

    “呵呵,好诸位大臣,看清楚了,是零度。”王承恩把温度计交给大臣们,让大臣们逐个的传递观看。大臣们看到玻璃管里面的客户降到了零,纷纷称奇。

    “呵呵,诸位大人,请把温度计还给咱家,咱家再把这温度计放到沸水里,看是怎么样。”王承恩笑着说道,这个新奇的东西是皇帝发明的,他知道,在为皇帝高兴呢。

    大臣们把温度计又递给了王承恩,王承恩准备把温度计放到沸水里。

    “大伴,稍等一下,让温度计回归正常的温度才行。”杨改革交代了一句。杨改革这是怕玻璃冷热不均发生破裂。

    “是,奴婢明白了。”王承恩也做过不少实验,弄碎过几根温度计,这个时候,是不会再犯错误的。

    过了一会,王承恩才把那几支温度计放到沸水里。

    只见玻璃管里的读数迅速的上升,很快就到了一百的位置。众人又是看得神乎其神,纷纷惊呼这种东西,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宝贝啊众臣现在也终于知道,这个温度计是怎么表示刻度的了。

    “陛下,神乎其神啊”

    “……大开眼界啊”

    “陛下,今rì始知天下居然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