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运仔细看第一个字。

    皨。

    “这个还好,同‘星’字,读音和语义都一样。”方运心想。

    接着方运一个一个看,最终自己只认出猣、皨、屶、謈、馫和鶗共六个字,而且两个的意思回忆不全,只记得怎么读,另外四个字无法确定。

    奇书天地轻动,浮现出十个字的完整读音和含义,方运认出的六个字都对,但释义有一个错了。

    “那些人对我上书山之所以没信心,恐怕就是知道我读的杂书太少。这书山真是太难了。寒门弟子只能在考上秀才后,学习个十几年,然后考举人,第二次登书山的时候才有机会,先天比那些豪门世家差。前面那两人似乎都是众圣世家的,厉害!”

    方运站在那里读出十个字的字音并解释。

    等方运说完,就见那第一阁轻轻一震,牌匾放出一股奇异的白光落在方运身上。

    方运闭着眼,慢慢享受着白光的洗礼,他不知道这白光是什么,但猜到这应该是好东西,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不多时,白光消散,方运睁开眼睛。

    这时候,后面已经有许多人走了上来,足足有几百人踏上第一阁的广场,而山下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在陆续过独木桥。

    方运立刻让到一边,为那些人让路。

    一人向方运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方运微笑感谢,然后向前走去,进入第一阁。

    那个做了请的姿势的人愣在原地,道:“我是说请他继续,他怎么就已经过了第一阁?刚才我还说这种寒门子弟过书山非常难,他怎么这么快就过了?似乎比前面那两人还要快。”

    其他人根本没有听到他说什么,许多豪门世家的子弟目送方运穿过第一阁,踏上去第二阁的阶梯。

    这些人相互看着,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惊异,随后同时冒出了同一个念头。

    “难道今年的题目简单?”

    于是众人低头看自己的题目,结果有的双目茫然,有的揉太阳穴,有的立即抬头看向方运。

    不多时,许多人再次相互看着,眼神里满是狐疑,仿佛又有了相同的疑问。

    “这个方运是怎么答对的?”

    这些秀才们吃惊,而众圣殿的三个考官比这些秀才吃惊百倍,许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眼前的光影书山上,代表方运的光芒亮了整整一倍!

    “我看错了?”

    “你没看错。”

    “只有完美答对一阁的所有题目,无一丝疏漏,他的光芒才会亮一倍,可他不过是寒门弟子,过第一阁已经了不得,怎么很能无一丝疏漏答对全题?我虽不知今年第一阁考题的内容,但若是我当年中秀才的时候参与这次上书山,别说完美无缺,能过第一阁已经是侥幸。”

    另外两个半圣沉默不语,他们总不能说自己也不如方运。

    ps:

    第三更在零点左右

第118章 王惊龙() 
方运独自走在前往第二阁的道路上,想着心事。

    “这书山真难啊。我以前还觉得自己哪怕到不了第四山,和其他四大才子一样达到第三山第三阁不难,现在想来,是太小看天下读书人了。第一阁就这么难,那第二阁甚至第二山会难道什么程度?自省,一定要自省!”

    方运走到第二阁,发现那两位半圣世家的秀才正大眼瞪小眼,一副无比郁闷的样子。

    接着两个人似乎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在纸上不断写字。

    方运心中一惊,这两个人在这第二阁就这样,说明这第二阁不是一般的难,半圣世家的秀才不可能被第一山的难住,哪怕运气不好,也能到第三山。

    方运抬头一看,第二阁上面的牌匾上写着两个字,对联。

    “不会又是什么绝对吧?”方运心想。

    离开第一阁的时候,方运面前的纸消失不见,现在踏上第二阁,新的白纸浮现,上面浮现题目,共有三道对联,答对两题可过关。

    普通对联并不难,需要一些时间都可以对上,但方运一看这三道,暗想这对联果真刁钻,比那天请圣选的半圣出的都不遑多让。

    “这题一定是不知道哪些个半圣出完就扔在书山不管,谁碰到谁倒霉。半圣出题给秀才本来就难,就跟那些请圣言最难的题一样。先从第一题开始看吧。第一道题就是回文联,而且是同音不同字的谐音回文联,倒过来念也一样,这书山是有多难!”

    秀山轻雨青山秀。

    方运又看了看第二阁的人,发现这两人一直不断对着纸张比划着,在思索下联,又往下看了看,上千人挤在第一阁。

    “不对。以前说登书山有一半人能上第一阁,可现在怎么只有不到两成的人上来?难道今年的奇风特别大?”

    方运没有再多想。不多时,在纸上写出下联。

    秀山轻雨青山秀。

    香柏鼓风古柏香。

    写完后,方运继续看第二幅对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这是《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内容。韩信说刘邦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给他穿,把自己的食物给他吃,十分感激刘邦。拿著名书籍的内容当上联,必须要用著名书籍的内容当下联,这就是集句联,这个有得找了。估计那些豪门世家弟子答这个拿手,他们看的杂书多。”

    方运思索片刻,自己记忆的众圣典籍似乎没有可以当下联的句子,而既然是集句联,就不可能出太不出名的。下联起码要是大儒的著作,现在快速粗读大儒的著作,寻找可以做下联的句子。

    足足过了半个小时,方运才从汉代大儒刘向的《说苑》中找到可以当对联的句子,于是写出下联。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两句对联的衣、食、风、雨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可以说是巧对。

    方运抬头一看,第二阁现在多了四个人,都是众圣世家的人,然后扭头一看,第一阁的人几乎没怎么变。

    “邪门!今年书山真邪门。按理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据说书山有一缕孔子的意念,过了第九座书山,就会被收为弟子,成孔子亲传。别的众圣后代就罢了,要是那些孔子弟子的后代,见到过了第九山的人恐怕得称师祖。可惜书山对文位有限制。太高的不能进,太低的水平不足,不知道我最后能走到第几山。”

    方运继续看第三个上联。

    鱼游石孔秋江冷

    乍一看,没有什么特别。

    “前面一个谐音回文联,一个集句联。这个对联不可能这么简单。到底是什么奇对?不是回文,不是嵌字,不是拆字,不是隐字,无经史诗词,到底是什么?”

    想了了好一阵,方运恍然大悟。

    “这七个字竟然都是姓!要是以为这是考究意境的对联,必然会上当。一旦确定答案,就没办法反悔了。”

    于是,方运开始在奇书天地的姓氏里找,由于奇书天地中思维更快,很快想出一个对联。

    鱼游石孔秋江冷。

    柏成林丛夏岳高。

    一个鱼在江,一个树在山,对的非常工整。

    “呼……”

    方运长长松了一口气,抬头一看,第二阁已经有了二十多人,第一阁还是黑压压一大片,而山下更不用说,数千人眼巴巴看着独木桥不敢靠近,只能忍受奇风吹拂,可又舍不得离开,毕竟只要留在书山就有好处。

    “今年的上书山真是大悲剧,不知道多少人会骂这次的考官,虽然实际上跟考官关系不大。不知道谁是罪魁祸首,要是知道,我也骂!”方运摇摇头,重新检查确认答案,然后心中默念完成。

    第二阁放出别人都看不到的白光,落在方运的身上。

    这一次白光比之前的更浓密,方运感到暖洋洋的,全身都好像融化了似的,才气再一次增多,而且增多的才气没有丝毫的隐患,和自己慢慢修炼得到的才气一样稳固,如同是天赐一样。

    “文胆增强的幅度更大,怪不得那些众圣世家的弟子都会想办法在登书山前形成文胆漩涡。”方运不由得想起颜域空的文胆,一旦外放,草木粉碎,那还没有杀意和攻击性。

    方运慢慢向第二阁的阁楼走去,向第三阁攀登。

    位于第二阁前的秀才们纷纷抬起头,看着方运的背影说不出话来,有的不停地眨眼,想确认自己没看错。

    这些秀才都知道这三个对联的难度,以他们的学识,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必然可以答对,但问题是需要的时间太久。

    可这个方运怎么就这么快?

    众生默默地看着方运,又默默地相互看了看,低头继续思考。

    一个秀才小声嘀咕:“以后谁再敢说寒门子弟看的书少,我不请圣裁,我请方运教训他!希望他在第三阁卡住,让我们还有机会追。”

    没人听到他的话。但他知道所有人心里都很憋闷。

    山上的人不能说话,山下的人却可以。

    “你们看,方运正在向第三山爬!哈哈,刚才谁说的我们寒门子弟无人?”一人指着方运的背影大叫。

    山下的所有人一起向方运看去。

    “怪不得能以文胆点指杀人。这个方运真厉害。”

    “或许是今年的书山考题简单吧。”

    “看看那几个众圣世家的弟子,有几个潜力都强于排名靠后的四大才子,你的话你自己信吗?”

    那人闭嘴了,现在很多人都发现十国的变化,随着才气的不断积累,众圣经典不断增多,人族读书人的基数扩大,天才也越来越多,而圣院也在不断增加录取人数,今年秀才名额翻倍固然有文曲五动的功劳。但这跟人族的积累分不开。

    衣知世、陆怀江、颜域空、李文鹰等等人物,哪怕是在孔子时代,都将会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以前是几十年冒出一个,而现在是一出出好几个。

    “或许这就是我人族中兴的时代啊。”

    “人族摆脱蒙昧起于文王。崛起于孔圣,只是不知谁将是我人族的中兴之主。”

    众圣殿内,三位半圣考官看着那九山虚影中代表方运的光点不说话。

    九山虚影中,代表方运的光芒的亮度再次增加,由一开始的二倍增至三倍。

    许久,一人道:“三联皆对也不能让光芒加倍,必然是因为他的联对的太妙。”

    “若是他一路以完美姿态过完三山。恐怕会获得传说中的上品‘奋笔疾书’文心。像衣知世那种人物,也从无一颗文心达到上品,只有封圣的时候有机会。”

    “我第一次对秀才上书山这么期待。”

    “要不要弹指传音,告诉其余半圣,他们未必关注秀才上书山。”米奉典笑着说。

    “先等等,等方运完美攀登第二山再说不迟。”

    话音刚落。三位半圣突然抬起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现在众圣殿门口,那人瘦得皮包骨,如同行将就木一样,一步三晃。慢慢走过来。

    三位半圣考官立刻站起来。

    “王先生。”最年轻的米奉典立刻道。

    “惊龙兄。”较老的半圣道。

    “东圣大人。”

    三人面色严正,这位王惊龙看着苍老气弱,而且瘦弱不堪,可谁都知道他是因为跟妖族半圣死战而变得这样,实际他是一个脾气非常火爆的人。昨日就是他的怒气化冬雪,其他半圣根本没那么大的火气。

    传说王惊龙出生的时候,隐隐有龙圣在天空长啸,仿佛受到惊吓,所以他父母为他起这个名字。

    只是东海那条老龙每次见到他都要先打一架。

    王惊龙左手托着茶壶,右手拄着拐杖,慢慢悠悠走着,很难想像他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

    “东圣阁的事不忙,我来看看我家那不成器的小后生怎么样。”

    三位半圣心知肚明,每个半圣都可以沟通圣院,和他们三人一样获得九山虚影,只不过终究不如众圣殿的,王惊龙明显不是为后代而来,而是为了方运。

    圣院中或封四圣的半圣地位最高。

    东圣常驻圣院,西圣坐镇两界山,南圣游戏人间,北圣伪装妖族在妖界挑动妖族内乱。

    在目前的圣元大陆,王惊龙大权独揽,也是实力最强之人。

    他亲自前来,说明这次秀才书山的重要性甚至超出往年的举人书山,甚至可能是在用行动警告所有半圣。

    管住想为难方运的自家后辈!

    管不住,就不要怪王惊龙管!。

第119章 听写() 
米奉典看着慢慢前来的王惊龙,道:“既然东圣大人前来,那就应该弹指传音。”

    “不必了。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不知道的,就不知道吧。”

    三个半圣考官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隐隐有些震惊,但都没有说什么,继续看着那九座书山虚影。

    在众人的注目下,方运慢慢踏上第三阁。

    听写。

    方运看着匾额上的两个简单的字,正猜要怎么考,耳边突然响起虫鸣鸟叫,高低起伏,颇为悦耳。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先生浮现在方运一丈前,老者清瘦高大,目光有神。

    “我说,你写。两刻钟后结束,错字不可超过五个。有三次机会。”

    “是,长者。”方运礼貌地拱手道。

    那虫鸣鸟叫的声音依然没有结束。

    方运立刻明白,这是要考一个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定力和分辨力等等,纸上谈兵或出口成章的时候最容易被外界打扰,任何意外都可能导致失败,从而被杀死。

    方运手中凭空浮现一支已经蘸满浓墨的笔,他迅速把笔垂在纸页上,深呼吸,随时可以书写。

    “轰……”

    天空突然出现一道闪电,正好落在方运和老者之间,方运下意识后退躲避,耀眼的光芒闪得方运双眼微痛,不得不眯着眼,雷鸣同时炸响,震得方运耳朵嗡嗡直响。

    这闪电雷鸣太突然了,任谁都不可能想到这时候会凭空冒出一道雷电,但是,雷电本身还不能让方运震惊。

    让方运震惊的是,在雷电出现的同时,这老者正好张口,等雷鸣结束,方运最后只听到一个字。

    “……德。”

    方运差点气得一口血喷出来,这出题的人简直太无耻了。没有丝毫的线索,这哪里是听写,根本就是玩人!众圣经典中以德结尾的句子太多了,怎么可能猜出来!

    但是。那老者根本不理方运,双目望天,自顾自说出第二句话:“小人之言有同乎?君子者;不可不察也。”

    方运也不敢多想,急忙留下一行空白,先写第二句,这是颜子在《孔子家语》中的话,方运记得很清楚,立刻写。同时心有不甘,猜测那句话到底是什么。

    老者几乎没有停顿,继续说第三句:“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在这个过程中,周围突然传来大风呼啸声,还有风吹树叶声,和虫鸣鸟叫一起让人心中烦躁。

    方运排除杂念。提笔书写,这第三句是曾子的话,流传甚广。

    接着,老者一句一句地说着,语速一直保持恒定,周围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声音丝毫不影响老者。

    除了一开始的虫鸣鸟叫,很快又多了风吹雨打。接着就是鸡鸣狗叫,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杂。

    方运曾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学习,再有文胆增强自制力,基本不受影响,他不仅能继续写。而且还不甘心地思考第一句。

    “那一句到底是什么?以德结尾的众圣经典太多了,我根本蒙不出来啊!”

    “哪怕是书山,也不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