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4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队伍中,一个年轻的举人大声抱怨道:“最近一年来,《圣道》变成了《诗词道》,几乎每个月都有方运的诗词,看得都厌烦了。”

    “是啊,《圣道》的诗词版面本来就少,他上得多了,别人的自然就上不去,编审院的那些人还喜欢找人详细鉴赏他的诗词,甚至会附上诗词的故事,占据的版面远超别人!”

    “这一年,因为方运,我庆国至少有十篇诗词文被《圣道》编审院压下。”

    “以后《圣道》应该根据国别分配诗词文的篇幅。当然,有一说一,若是战诗词,对人族有大功,多少我都不会反对。至于那些风花雪月之文,不上《圣道》也罢。若是他能在诗词之外的百家技艺方面有所创举,那我便收回之前的话。”

    “百家技艺?倒是听说过方虚圣在法家方面有所成就,已经上过《文报》。”

    “上《文报》是因为他的事奇特,未必是有理。若他的法家文章能上《圣道》,那才算是有功于人族。”

    “听说他还想与雷家和墨家的进士争工事甲等?”

    “我也想!”

    附近的庆国人哄堂大笑。

    很快,书铺开张,一叠叠的《圣道》和《文报》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许多人立刻激动起来,因为这是普通人了解世界最佳的窗口。

    很快,从凌晨开始排队的一个人拿到了《文报》和《圣道》,把《文报》往腋下一夹。打开《圣道》的目录,一边看一边往外走。

    “是不是都是方虚圣的诗词?”

    那人皱眉道:“目录的第一页,又都是他的诗词。《红尘杀》和《玉门关》也就罢了,可《宫词》《忆江南》《渔歌子》甚至连改后的《浣溪沙》也都上了!整整六首啊!”

    “晦气!”旁边一个杂家秀才低声骂道。

    那人翻开目录第二页,走了两步,突然呆在原地。一动不动。

    “日你先人!”那人突然骂出一句粗口。

    一位年轻举人立即呵斥道:“放肆!厌恶方虚圣的诗词情有可原,毕竟他是我庆国之敌,你若如此咒骂他,休怪我把你告到圣院!”

    过半的人轻轻点头,贬低方运几句,是一个庆国人正常的心理。可咒骂方虚圣。连庆国人也不可能容忍。

    那人急忙举起《圣道》,把第二页和第三页的目录让众人看,道:“你们自己看吧,法家版面,他占九成,几乎一统天下,工家版面若分十斗,他占八斗!今日之《圣道》,方虚圣占半壁江山!我哪里是骂他。我是不知道用什么表达现在的心情啊。”

    周围的人立刻像被喂食的鱼儿一样涌到那人面前。

    “《刑讯论》,方运!《论庭审笔录》,方运!《书院欺凌之害》,方运!《讼狱论》,方运!《刑事考》,方运……霸道!太霸道了!我的腿已经软了,扶着我,不然我只能跪着读《圣道》!”

    “《图纸细则》是什么东西?《机关立体结构图》是什么怪物?《杠杆论》又是何等神异?《皮辊轧花机关详解》又是什么?完了,我的书白读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我也日你先人!”

    “我不懂法家和工家的东西。但可以确定,要么是《圣道》在骗人,要么就是我读过的书籍在骗我!这种事怎可能发生!”

    “文霸诗坛之后,他已经丧心病狂准备文霸《圣道》吗?”

    方才那个抱怨方运诗词太多的人愣了许久,狠狠抽了自己俩大耳光。

    “快点!快点啊!方运又作什么妖了?”

    “快点卖,老夫要看方运!”

    “快快快……”

    “哎?我的《圣道》呢?程知礼,你娘个腿!我好不容易买来的,还没摸热乎呢,你怎么就抢跑了?二十年的交情比不上一本《圣道》吗?你给我站住,跟你拼了……”

    “幸亏科举逐渐从初一改到十五,若是今天考童生试,至少会有一半蒙童被堵在外面!”

    在新一期的《圣道》和《文报》开卖后,十国各地文院门前的众人全疯了,文位越是高、读书越是多的人,情绪越是激动。

    事情不断发酵,尤其是各地的工人听说后,拼了命往当地文院所在的地方赶,想第一时间掌握工家技术革新的信息。

    这一次,已经没人计算多少文同辉,没功夫去数,先买到手捂好跑回家再说,因为今天发生多起熟人老友同窗抢夺《圣道》的事件。

    一个时辰后,超过三分之一的文院书铺停止出售,因为印刷工坊的印刷速度已经跟不上出售的速度。

    尤其是景国,一听说方运又霸占《圣道》版面,在法家和工家方面竟然都有的文章,也不管看懂看不懂,先冲到文院书铺买再说!

    去年四月第一次记录方运诗文的《圣道》,在景国已经炒到原价的二十倍,成为书籍收藏品的新宠。

    像济县、大源府、玉海府、京城和宁安县等五座方运住过的城市,还有象州各大城市,许多人地也不种了,工也不上了,书也不读了,全都往文院书铺冲,生怕错过这一场盛会。

    启国。

    “这殿试没法考了!”李繁铭猛地把《圣道》摔在桌子上。

    “唧唧……”大兔子一个劲儿坏笑。

    庆国。

    颜域空捧着《圣道》,扫视一众幕僚,认真道:“你们说,我用不用求他放我们一科活路?”

    “砰……”庆国宗家的女婿向岚成掀翻书桌。

    “砰……”雷述山掀翻书桌。

    “砰……”计知白掀翻饭桌。

    “砰……”远在十寒古地的荀烨掀翻饭桌。

    “砰……”远在妖界的妖皇掀翻桌子。

    “砰……砰……砰……”

    左相柳山盯着面前的桌案,不知道在犹豫什么。 。(。)

第880章 第四() 
:、 、 、 、 、 、 、

    一个人同时霸占诗词、法家和工家三个版面,其影响力已经超过镇国诗词,至于如何,除了法家与工家的人,大多数人反而乎。

    他们只知道,那些文章既然有资格上《圣道》,必然很!

    宁安县衙之内,众多幕僚们聚在方运的宅院中,或捧着《圣道》,或看着《文报》。

    方运送交《圣道》的文章都有极高的保密权限,在未刊登之前,整个方家也只有敖煌和杨玉环能看,小狐狸、小流星、砚龟和墨女也算在内,其余人包括苏小小或方应物等人在内都不能看。

    方应物拿着《文报》走过来,道:“大人,您终究太心高气傲,这次在《文报》殿试三月排名,没能成为第一。”

    “无妨,我一直说,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方运道说着,看向《文报》附加的殿试排名。

    目前殿试排名最高的,既不是在工事方面达到乙中评等的雷述山和墨杉,也不是在刑狱、工事都已经达到乙上、在吏治达到丙上、文业达到丙下的方运,而是一直没有引起许多人注意的向岚成。

    身为宗家的女婿,他在庆国之外的名气并不大,但是在殿试过程中却展现了强大的能力。

    方运来宁安县近一看哪家强? 网个月,也只能勉强在刑狱、工事、吏治和文业四科有所成就,其余六科都是最基础的丁等,但向岚成却在十科皆有建树!

    向岚成没有一科达到乙等,但是,却有一科丙上,七科丙中,两科丙下,根据圣院宣布的排名标准,他在方运之上。排在第一。

    这个排名是算十科总成绩,除非有人能在一科夺得甲等有额外的加成,否则只能根据基础规则排名。

    排名第二的也不是方运,而是颜域空,此人和向岚成一样,虽然没有一科达到乙下,但皆在丙等之内,十科总成绩超出方运。

    从第三到第十三的十一人,十科总成绩相等,并列第三。都是各国的精英。

    方运则位列第四。

    敖煌抱怨道:“你明知道排名规则,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争第一?”

    方运反问:“我若不少数几科,去广撒网,左相一党会如何?”

    敖煌恍然大悟,别的殿试进士必然得到本县官吏的配合,所以能让十科齐头并进,方运若是也那么做,必然会被左相一党的官吏破坏,因为一个人绝对不可能面面俱到。

    方运又道:“这种广撒网的治理模式。自然能在一开始获得较好的成绩,但难以在最后登顶。人,总要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更清楚自己的长处。从而去做擅长的事。”

    “哦?那你的不足是什么?”敖煌问。

    方运想了想,道:“太晚才能得到第一。”

    敖煌和附近的幕僚一起翻白眼,小狐狸被逗得嘤嘤直笑。

    “狂妄自大的家伙!不过……也是实话。”敖煌对无法反驳方运的话感到很气馁。

    方运道:“不说笑了。我会把的纺织机关进行彻底的革新,释放劳动力。之后会选一个工坊为试点,慢慢施行绩效考核,两个月后开始在全工坊推广。不出意外。工事必然甲等!”

    “这个自然!”敖煌道。

    “至于刑狱,太过复杂,只要在处理大案稍有不慎,就可能大大降低评等,和工事一科差别极大,需要从一开始到最后都重视,绝不能懈怠。”

    敖煌道:“您现在约谈坊主,给他们定罪,除了能提高刑狱的评等,也算是在吏治上有所成就,一石二鸟。不过,现在那些坊主都处理完了,以后提升吏治就难了。”

    方运微笑道:“坊主处理完了?谁说的?”

    “啊?县有和皇室工坊的坊主不是已经处理完了吗?你难道要再进一步处理?那可要出大事啊!”敖煌道。

    周围的幕僚也十分好奇,有的坊主被方运重惩并辞退,有的留任。如果要再处理一遍,只能是针对留任的坊主,这对宁安县的形势非常不利。

    方运道:“不,我要处理那些前县有工坊坊主。”

    “啊?本龙大概明白了,你是指那些之前当坊主但后来犯错被赶走的?是想重重惩罚他们?”敖煌恍然大悟。

    方运道:“不。我是针对那些在任上把工坊败光,却能在最后收购工坊的那些坊主。”

    在场的幕僚神色微变,方应物立刻道:“大人可否去书房详谈?”

    方运点点头,道:“虽然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也要听听。”

    方运与方应物前往书房,敖煌两眼一转,急忙跟着进去,然后使用龙力隔绝内外。

    方运看了一眼敖煌,敖煌立刻笑嘻嘻说:“我帮你把风!”

    敖煌说着转过身,背对着方运。

    方运笑了笑方应物坐下,道:“应物,你说吧。”

    方应物思索片刻,组织一下措词,才道:“您若惩治那些坊主,等于与左相短兵相接,以目前的情形,这是一个并不高明的选择。毕竟,这密州已经不姓赵,早就改姓柳。”

    敖煌疑惑不解,侧耳倾听。

    方应物道:“当年密州有一大批工坊经营不善,面临关门。左相……那时候柳山还不是左相,只是密州牧,他做了一系列在众人看来很出格的事。首先,他发布邸报,说密州众多工坊之所以经营不善,有四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工坊制度落后,不能适应人族发展。第二个原因,是机关技术落后,需要引进机关。第三个原因,是坊主和官吏贪腐。最后一个原因,是工人散漫无能。”

    敖煌好奇道:“工人散漫无能?坊主只要管的好,谁敢散漫?坊主要他们做工,他们难道敢反对?明显是坊主根本无心,工人怎么能成为主要原因?”

    方运呵斥道:“多听,少说。等应物完全说完你再下定论。”

    “哦。”敖煌不情愿道。

    方应物道:“于是,时任州牧的柳山就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把其中一部分工坊卖掉,并且允许坊主引来其他商行的钱收购。不过,在宣布此事之前,柳山反复在密州宣扬前面那几个主要原因。于是,导致密州百姓觉得,那些工坊的工人都不是好东西,那些坊主也不是好东西,那些工坊不值钱了,是密州的包袱,要是没了那些工坊,密州百姓会过得更好。”(……)I1292

第881章 不是为了当官!() 
敖煌小声嘀咕:“工坊好的时候,那些工人都是好工人,工坊不行了,他们就全都变成坏工人,他们要是这么会变,早就当官了当然,他们之中肯定有问题。”

    方运瞪了敖煌一眼,道:“应物讲。你曾亲历当年的事?”

    方应物摇头道:“我哪里亲历过,但曾与我一起共事的吴先生当年是密州工司司正的幕僚,他分析得很透彻,柳山成功丑化了工坊工人之后,便开始让工坊辞退工人。工人们自然不服气,去堵县衙的门,去堵路。但是,柳山已经把工人污蔑成懒惰成性的无能之辈,密州其他百姓不仅不会同情他们,甚至会厌恶他们。”

    敖煌一愣,道:“好手段,比方运都坏啊,不愧是左相,换成我就想不到这招!这招一出,就把工人孤立起来他们站在全国百姓与官吏的对立面。”

    方应物道:“煌亲王举一反三,在下佩服,方才说的,便是柳山针对工人的方法。之后,柳山开始哄骗百姓,他不是说过有官员贪腐吗?于是他强硬地整肃吏治,是,他的确处理了极少数大贪官吏,但是,八成以上被惩罚的官吏,都是那些背景不深且反对他卖工坊的官员,还有与他派系对立的官吏。然后,他用那些官吏的人头当作自己的吏治功绩,顺理成章把自己人补充到空出来的官位,逐渐让密州成为他的天下。”

    “什么?这怎么可能?”敖煌望着方运。

    方运却道:“应物所言,与我所知所推断的,几乎一致。”

    方应物道:“柳山之所以能从密州牧直升吏部尚书,于他卖工坊,而在于他把工坊卖给了对的人!能买得起工坊的,哪家不是一方豪强?敢买工坊的,谁上面没有人?不过,柳山很清楚那些人的嘴脸。所以有个前提,那就是允许坊主收购一部分‘股子’,保证以后工坊经营顺利。”

    方运点点头,知道股份在古代叫股子。

    敖煌怒道:“那些坊主明明经营不利,为什么还让他们获得股子?这不是污水洗脏衣,越洗越黑吗?”

    “柳山的理由很简单,除了保证以后工坊经营顺利,还说那些有问题的坊主都被惩治了,而且那些有问题拖后腿的工人都被辞退,再加上工坊的方式改变。所以那些工坊就可以活起来。”

    “既然改变方式、辞退有问题工人、惩罚有问题的坊主就可以起死回生,不卖工坊也能解决啊?退一万步讲,就算一定要卖工坊的话,为什么不允许工人合力收购股子?完全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啊?”

    方应物看了敖煌一眼,沉默不语。

    方运扭头望着窗外,缓缓道:“若是不卖工坊,若是允许工人收购股子,他当年就坐不稳密州牧的位子,后来也坐不稳左相的位子。”

    敖煌一愣。眼中流露出悲哀之色,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方应物轻叹一声,道:“你明白了便好。那些工人。能给柳山带来什么?好名声?少数工人能给他带来多少好名声?欺骗更多百姓得来的名声更多!把工坊卖给官吏和豪门世家,就等于获得他们的,他的官位便更稳。那些能把文章到《文报》的,那些负责审核文章的。哪一个是工人?哪一个是百姓?史书从来不是百姓写出来的,史书永远是官吏与掌权者的作品。”

    敖煌望着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