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运又写了一遍,一副给秀才魁首,一副给举人魁首,随后众人高声欢呼。

    到了深夜,庆功宴结束,读书人们恋恋不舍离开,许多人交换了名刺,而方运收到的名刺堆放在饮江贝一处,足足半人高。

    有了名刺,就可以给其主人发送紧急传书,也可以直接用这些名刺拜访他们的友人,是拓宽人脉的主要方式之一。

    在回家的路上,方运收到陈溪笔的传书。

    “康王家的小国公发来传书,询问管长俞因何故被关押。我已经禀报芦大都督,芦大都督说勋贵不得干政,若小国公再敢如此,必然上奏章参他一本。”

    方运坐在马车上深思。

    康王子女众多,但只有两个王子地位极高,其他人几乎毫无权力。

    一个是康王世子,乃是康王上一任王妃所生,是康王的法定继承人,但其母已经逝世。

    另一个就是小国公,他是康王新王妃所生,而新王妃是练圣世家之人,小国公可是当今练圣世家的亲外孙,地位显赫,不仅仅是普通的勋贵那么简单,同时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举人。

    方运却没想到小国公如此精明,以他的身份,完全可以传书要求放人,但却只是询问,这实际和要求放人没什么区别,但可以避开监察院御史们的责难。而芦宏毅的反应反而有些过激,不应该如此直接说出来。

    陈溪笔发来传书,显然是担心小国公的势力,询问是否放走管长俞。

    方运回复道:“不关满一个月绝不放人!”

    没过多久,蔡禾发来传书。

    “有老友给我传书,希望我劝说你放掉管长俞,给小国公一个面子。你是怎么想的?”

    “他要面子,我方运都不要了?敢抢我的延寿果,就是这个代价!除非管长俞的长辈亲自登门认错,否则此事绝无回旋的余地!”方运的回复毫不客气。

    蔡禾看了方运的回复,轻叹一声。

    文相姜河川盘坐在河边,双目紧闭,须眉皆白,一头银白色的长发散披在身后,望之不似凡人。

    “他拒绝了?”姜河川闭着眼道。

    “是的。唉,区区小事。何至于与练家家主的外孙闹僵。”

    “所以他将来走的比你远!他若是在童生、在秀才之时,可敢如此?”

    “那时他倒是不敢惹这等人物。”

    “到了举人若是还不改变,以后便没机会了。好。此子比你有出息。”

    蔡禾抱怨道:“我可是您的学生,好不容易扛着五百斤重的桌子送您,您怎么夸起外人来了?”

    “少废话,体悟悟道河!”文相一挥手,蔡禾的后背被无形的力量撞中,身体不由自主向前冲去,栽进悟道河里。

    蔡禾蹲在齐腰深的河水里。露出脑袋,委屈地看着闭目的姜河川,只有他们这些亲传弟子才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文相教育起弟子来可从不手软。

    “以后有方运的好东西我自己留着!”蔡禾心想。

    因为明日就要上书山。方运滴酒未沾,回到家后和往常一样读书。

    在成为童生前读书,更多的是枯燥,考验的是人的耐力。但文位越高,读书给人带来的感觉越强烈。

    现在方运每一次领悟新的学问,精神上都会有一种异常舒服的感觉。犹如得到心灵的洗礼。

    到了一定程度,那种感觉就不再强烈,而是变得犹如美酒一样醇香悠长,甚至让人微醺。

    每一次领悟,都仿佛是一次精神上的蜕变。

    读完书后,方运提前睡下,睡了两个时辰后,天空放亮,起床洗漱吃饭。

    那些圣墟友人纷纷前来,一起结伴去文院。

    文院门前依旧热闹,但比科举那天则差了许多。

    方运辞别送他的友人,州文院。

    凡是在举人榜二十位之后的举人,见到方运无比恭敬地或称文侯,或称方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时辰一到,众人圣庙正殿。

    随后正殿大门关闭。

    眼前一黑一亮,方运不由自主眨了一下眼,看到了熟悉的场景。

    脚下是绿油油的草地,前方有一条小河,河对面是九座青山,一座更比一座高。远处的天空湛蓝,外国国君进京前大儒动用力量扫尽尘埃后的天空也不过如此。

    方运微微一笑,但随后露出迷茫之色,不能让别人看出自己还记得书山。

    三万余举人站在碧绿的草坪上,一些沉不住气的举人大呼小叫,不断摸自己的身体,但大部分举人都不动声色仔细打量周围。

    绝大多数人都在警惕,但突然一人以舌绽春雷大声道:“方镇国何在?”

    方运身边大都是景国的举人,他们下意识向方运靠拢,保护住方运,面朝那人。

    不等方运开口,一个举人大声道:“你找方文侯何事?”

    “景国口音?哈哈,自然是谢谢他!我们司州录取五百举人,书山原本只取一百举人,我恰恰排第一百零一,若无方运,我一生也望书山,自然是要谢谢这个大恩人!”

    景国的举人回头看方运。

    方运笑着冲那人一拱手,道:“方运在此,兄台要谢,也应该谢众圣,他们才说的算。”

    那大汉却一本正经向方运弯腰作揖,然后道:“启国司州曲正祥,谢过方运!”(……)

第382章 再临第五山() 
碧绿的草地上,站满了身穿黑色袍的新科举人。

    “曲兄客气了。”

    方运话音刚落,就有一大批人弯腰致谢。

    “嘉国田敬义,谢过方文侯!”

    “谷国段居谢过方镇国!”

    “启国……”

    就见两万多黑袍举人此起彼伏弯腰致意,高声致谢,蔚为壮观。

    不止他国的举人,连景国其他州和京城的举人也一起向方运致谢。其中许多举人哪怕本来就可以上书山,也依旧致谢。

    方运一直抱拳还礼。

    一旁的举人道:“方兄无须还礼,书山对我读书人的帮助非同小可,每一位上书山的举人,无论在以后进士试还是后来的圣道方面,都远超未上过书山的。您就是他们半个老师。”

    “那是自然,今年登书山举人的数量几乎相当于往年的十倍,为我人族平添多少书山举人?若是我人族年年都能有如此多的举人上书山,不说踏平妖界,至少扫除圣元大陆的妖蛮轻而易举!”

    等众人陆续谢完,方运微笑道:“不管怎么样,诸位的举人都是努力得来的,我不过恰逢其时而已。好了,书山马上就要开始,各位准备好。”

    不断有无形的奇风从山上往下吹,越过弱水河,吹在举人的身上。

    许多举人缩了缩身体,甚至有几个举人轻呼起来,连连后退。

    “什么鬼东西?”

    “这风怎么这么怪!”

    “应该是奇风!不要大呼小叫!”

    众人正议论着,弱水河上出现多座浮桥。随后,之前来过书山的举人脚下,多出一团白色的祥云。

    方运低头看了看脚下的祥云,然后自己的身体被祥云托起,缓缓升高。

    三万多人的举人中,在秀才试时上过书山的仅仅三千多人。

    方运低头看去,就见下方的举人们无比羡慕地抬头仰望。许多人轻声赞叹,因为在外界只有状元和大学士才能平步青云。

    祥云升到与第一山齐平的时候便停止攀升,开始上前飞行,人都在统一平面上。

    三千朵祥云飞过弱水河,飞到第一山的时候,四百多朵祥云落下,代表这些人第一次登书山的时候仅仅到达第一山。

    随后,两千多朵祥云再度升高,升到第二山的高度,接着又飞到第二山。这次足足两千四百朵白云落下。

    剩余的三百多白云升高,随后除了一朵白云,其余白云都落在第三山上。

    哪怕十国人族都知道方运在秀才试的时候就通过第三山,许多人还是惊叹。

    三万举人本就是十国同辈中的佼佼者,而三千白云举人更是其中的精英,但三千人中只有方运一人在升高。

    许多举人心里清楚,莫说方运在此次上书山中独树一帜,哪怕跟古往今来上书山的举人比,也是最优秀的那个人。

    因为他在秀才之时就过了第三山!

    千载悠悠只一人。

    方运的白云来到第四山后。并没有落下,而是又一次升高,升到第五山的高度。

    惊呼声连成一片,外界都说方运是过了第三山。可从来没有谁说过方运竟然连第四山都过了!

    历年中,举人能过第三山的也极少,每年绝对不超过三十。

    这意味着,方运在成为秀才的第二天。其实力也已经位列当年举人前三十。

    “五山!方运落在第五山了!”

    “哈哈哈,不愧是我景国文人表率!有方运在,我景国必然复兴!”

    一个庆国人惋惜道:“可惜书山的记忆都会被抹除!若是带着记忆离开。把方运在秀才就过四山的事说出去,哪怕是傻子都不会与方运文斗文比!方运这个混蛋,坑了庆国武国多少人啊!实话说你已经过了四山,找你麻烦的人必然不足原本的十之一二!”

    “笑话!方运若是把本事都显露出来,庆国武国人文人是不敢对付他了,但妖蛮必然会发动千倍万倍的力量在针对他!你们庆国武国人自己蠢就承认,少在那里开脱,其他国家怎么不去害方运?”

    “真希望方运今日能过六山,到时候利用口是心非惩戒那些不长眼的庆国人和妖蛮!”

    “不用希望!方运今日必然能过第六山!”

    “此言有理。若是之前方运只能过第三山,那么今日不可能过第六山,可他当时都已经过了第四山,那么今日有很大的机会。”

    “那可未必,过了第三山和第六山,能分别得一颗文心,但第三山和第六山格外难!我不认为他一个举人过得了六山。这么说吧,哪怕是半圣世家的子弟,在成为进士后也未必能过得了第六山!”

    “为何?”

    “只有半圣才知道为何,我只是听大儒猜测过,后面书山的考验十分复杂和特别,不仅需要头脑、阅历和学问,还需要强大的实力!方运的头脑和学问毋庸置疑,谁要是否定我就敢抽谁耳光,但他的阅历和实力……能比得上半圣世家的进士吗?显而易见。”

    “孙威扬,您是孙子世家的人,您觉得如何?”

    “不好说,不好说。”孙威扬摇头道。

    众人立刻明白,这孙威扬明显是不想犯庆国武国的错误,若是看不好方运绝不直接张口说出,而是用这种看似什么都没说的话语来推脱。

    “哼,我死也不相信方运能通过第六山!我……”

    “殷兄慎言,忘记昨日放榜后的事了吗?”

    庆国的殷举人面色一白,咬牙切齿看着第五山的方运,却也不敢骂半个字。

    其余的庆国武国人几乎全都成了谨言慎行的真君子,没有半个人敢说方运的不是,这在三天前是不敢想象的。

    景国举人看到这一幕,无不欢欣鼓舞。

    “方运,加油!”一个景国举人大声叫喊,随后许多人一边向前走。一边给方运助威。

    方运站在第五山的山顶,回头望向第四山。

    他还记得第四山的考验,里面有三座举人雕像,只要击败两座雕像就可过关,不过方运那日打败了三个举人的雕像,成功踏入第五山。

    方运向山下众举人一拱手,回身走去。

    前方有一座巨大的圆拱石门,石门的门框内是青色的光幕,光幕中有一丝丝血色。方运记得很清楚,当日自己也其中。但自己的是三头妖将和五百多头妖兵。

    方运仔细回忆,那妖族中有皮糙肉厚的野猪妖,有嗜血好战的狼妖,还有可以远距离发射飞针的豪猪妖,极为难缠。

    在没有唇枪舌剑和文宝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杀光里面的妖族。

    在进书山前,方运就一直准备,早就学了像等大范围的举人战诗词。

    不过,学举人战诗时日太短。哪怕天赋再强也不能立即使出,必须要过一段时间才行,但是,他可以领悟这些举人战诗词的意念。从而让自己的战诗更加强大。

    方运闭上眼,仔细回忆第一次第五山的场景,自己刚进去,就以一息诗成使用。击杀其中的一头妖将,但随后被两位妖将和铺天盖地的妖兵杀死,虽然自己很快昏迷过去。但也可以想象自己被剁成肉酱的场面。

    方运不仅仅是回想,还凭借强大的过目不忘的能力,计算每一个妖将的奔跑速度、妖术范围、豪猪妖的针刺频率等等每一个细节,甚至连地面硬度都考虑进去。

    之前方运就想过对策,现在把对策在脑海中再过了一遍,然后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一块金属平板如同板甲一样护在方运的前胸,方运把这金属板放下,形成一块小平台,然后方运发现自己竟然有饮江贝,只不过此刻饮江贝里只剩下普通的笔墨纸砚等最基本之物,文宝之类等都没有。

    方运缓缓呼吸着,在完全平静之后,手持毛笔蘸了蘸墨汁,迈步青色光门。

    眼前出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整整三头妖将和五百多头妖兵疯狂冲杀过来。

    对新晋举人来说,这支妖族队伍是不可战胜的存在,因为新科举人还没有掌握大范围的战诗词,可方运不一样,方运有自创举人战诗词!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传世宝光和原作宝光出现此诗的威力增强两倍!

    这一次,方运没有保留自己的才气!

    普通举人巅峰有十寸高的才气,而方运的才气现在只有九寸,但却有三道!

    就见三百战诗骑兵出现在方运面前,队列整齐,刚一出现就携带一往无前的气势冲锋。

    此地既没有的水也没有弱水,这些骑兵的实力理应比圣墟时候差,但此刻方运才气太多太充足了。

    这些骑兵在圣墟的时候身体仅仅由水流组成,但现在组成他们身体的是坚硬的冰块,而且体表还披着厚厚的冰块铠甲,远比钢铁都坚硬,全身还冒着白色的寒气,冻伤敢于靠近的敌人。

    在这些骑兵的脚下,眨眼间铺成一条足有十里长、两里宽的冰河。

    寒冰骑兵在冰面上如履平地,但那些妖族却噼里啪啦摔在冰面上,不断翻滚。

    不要说妖兵,哪怕是那三头妖将都反应不过来,三头妖将甚至连妖术都没有发出,就各自被十几把呼啸飞去的冰枪钉在地上,身体被冲击成碎块。

    这支寒冰骑兵如妖族收割者一样掠过妖族的队伍,在达到冰河的尽头的时候转过身。

    前方妖兵不足五十,十不存一。(……)

第383章 奇葩第六山() 
马蹄高高扬起,重重落下,冰屑四散,第二轮冲锋展开。  看最全

    二百余骑兵没有靠近,整齐划一投掷长枪,两百多支寒冰长枪在空中折射出七彩的光华,经过短暂的飞向,洞穿一个又一个妖兵。

    不足百息,五百妖族全军覆没。

    进士也不过如此。

    在方运面前,妖将以及妖将之下妖族已经不堪一击。

    眼前景色变幻,方运发现自己出现在第五山上。

    一道橙色的才气光柱自天而降,几乎是砸在方运身上一般,使得方运身体一震,随后全身暖意涌动。

    方运可以清晰感受其中的力量,这力量对进士来说或许只能提高一却作用巨大,自身的才气和文宫都在增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