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至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儒道至圣- 第1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次革新,法家、工家和农家受益最大,但那些受益较小甚至利益受到损害的世家岂会如愿?

    此次革新,本质上涉及圣道之争。

    圣道之争,远比一国革新更加凶险。

    平民寒士在一开始比谁都痛恨高门贵族的欺压,可一旦他们身居高位,会本能地增强自身的家族。

    在场的每一个内阁官员,将来至少都能开立一家望族。

    景国甚至圣元大陆的各地基层,尤其是县镇层次,基本由各家族把持。

    化农为工,加速城市化,是化解地方势力的有效手段,但那需要太漫长的时间,方运等不及。

    最后,方运坚定地道:“对违法犯罪之人绳之以法,是每个官员的职责,也是刑殿的职责,这个基本,永远不能动摇。任何妄图对抗国法的势力,都是螳臂当车,都在以卵击石!”

    所有内阁官员继续沉默。

    方运颇为失望地看了看众人,道:“散了吧,接下来,你们会很忙。不愿意做的,可以递交辞呈,我也不为难你们,但以后只要我在景国一天,你就别想在景国任职。”

    众人心中一惊。

    方运说完离开。

    众官慢慢离开。

    当天下午,三名内阁官员辞官而去。

    第二天清晨,有一女子敲响京城皇宫门口的登闻鼓,状告陈圣世家的四房的长孙害她父亲性命。

第2469章 一日三辞() 
    涉及到陈圣世家,没有人敢怠慢。 .更新最快

    十国的司法制度各有不同。

    大部分国家在县级阶段都是由县令审理案件,而知府往往只是复审,最后由州级司法官署决定。若是大案,还需要由大理寺或刑部等相关部门裁定。

    在景国,京兆尹虽然相当于京城知府,但同样也是一城的主官,普通案件交由京城巡院负责,一旦涉及重案,而大理院没有明确表示接手,按照惯例是由京兆尹进行初审,而后由大理院复审,驳回或认可京兆尹的审理结果。

    虽然那位被告的不是整个陈圣世家,只是陈圣世家支房之人,但既然死了人,大理院不主动接手,只能由京兆尹审理。

    目前为止,方运还没有彻底革新司法流程,因为刑部、大理院和监察院等司法机构还在慢慢适应新的变化,很多方面需要一步一步来。

    京兆尹不敢自行决断,将相关文书发给相关各部以及内阁,其中一份文书摆在方运面前。

    方运仔细翻看文书。

    早在多年前,陈圣世家的陈子乾看上一个小家碧玉,于是私定终身,但在陈圣世家看来,一个普通女子连成为陈子乾妾室的资格都没有,于是陈子乾的父母棒打鸳鸯,赔了女方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银子对小户人家算是一笔巨款,但是,小户人家也有尊严,女子的父亲拒收银钱,上陈家讨个公道,要陈子乾给去自家祠堂赔罪道歉,承认是他始乱终弃,不是自家女儿的问题。

    陈圣世家岂会在乎这种人,于是处理此事的管事不仅拒绝赔罪,反而到处散布谣言,说那女子曾入青楼卖身,坏了女子的名节。

    女子的父亲怒急攻心,冲击陈家,与陈家家丁冲突,遭遇殴打,重伤不治,最终身亡。

    随后,陈家疏通京城关系,只找了家丁顶罪,以误伤为由,判了家丁三年徒刑。

    徐长庚待方运看完文书,低声道:“相爷,此时此刻遇此事,怕是有人兴风作浪。京兆尹传书与下官,想要问问相爷您真正的看法。”

    方运把那纸文书扔到纸篓中,道:“陈家在国法之外,还是在景国之外?本相给京兆尹十天的时间,若不能从重从严处理,就换一个能从重从严处理的官员!”

    徐长庚没有立即走,而是站在原地,用乞求的目光看着方运,希望方运再考虑考虑。

    “你下去吧。”方运连眼皮都没抬。

    徐长庚轻叹一声,辞别方运,转身离开。

    当日下午,京兆尹抱病请辞。

    方运独断,申饬京兆尹临危避战,对京兆尹考评为下下,并发公文明示景国永不得再录用此人。

    内阁无人反对方运,太后亦迅速为公文盖上玉玺,确定永不录用。

    接着,吏部按照正常流程,当日任命一位新的京兆尹。

    京兆尹主管京城,但品级在各国有所不同,方运革新后,京兆尹由四品直上三品,与州牧和各部尚书持平。

    对于任何一个升任四品大员的官员来说,成为京兆尹都是值得祝贺的事,但是,没人愿意得罪陈圣世家这个庞然大物。

    也没人能够得罪现如今的左相,方运。

    于是,第二位京兆尹在接到任命的一刻钟后辞官。

    方运又发了相似的文书,再次任命京兆尹。

    第三位京兆尹在接到调令后,同样在一个时辰内挂冠而去。

    一天之内,三任京兆尹相继辞官,震动整个景国。

    方运勃然大怒,以那三人为官不正为名,将三人曾经提拔到重要职位的官员尽数调离。

    这三人,恰恰都是支持皇室的官员。

    那些人原本是看方运的笑话,但发现方运连续解决掉皇室的三名大员后,有些坐不住了。

    于是,一位御史出面弹劾方运,认为方运身为百官之首、执掌吏部,出现这种情况,难辞其咎。他甚至自创词语一日三辞来讽刺方运的无能。

    方运则坦然承认自己担任左相时间短,没能发现景国官场积弊已深,以后一定要加大吏治。并认为从京城官员中选拔京兆尹是失当,理当从各州提拔京兆尹。

    众人意识到方运竟然想让自己的人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于是拼命上书反对。

    方运以退为进,让众官明天推举新的京兆尹。

    结果,第二天无人推举。

    傻子都知道,现在推举谁,就等于把人架在火上烤。

    若是处理陈圣世家,那世家的报复谁也无法承受,历史上多次出现这种事,世家认罪,但审理案件的主官最终都黯然离场。

    若是不处理陈圣世家,那方运与刑殿绝不肯善罢甘休。

    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最终,方运把董文丛从象州调至京城担任京兆尹,而冯子墨接任象州州牧。

    如果说赛志学、张破岳等人只是与方运意气相投的同僚,那董文丛等人从多年前就已经算是方党的中坚。

    董文丛担任京兆尹,意味着方党势力终于在京城扎下根。

    京兆尹的重要性远在其余州牧之上,但是,反对方运的官员毫不在意,反而幸灾乐祸。

    京兆尹这个官位本来就十分难当,因为京城聚集了景国最有权势的人,稍有不慎,就会遭遇各大势力责难。

    更何况,此次是要审判陈圣世家的案件。

    众人本以为京兆尹任命董文丛后,会利用与刑殿与法家的关系,让大理院接手此案,但是,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董文丛宣布亲自审理。

    按理说,只要涉及世家子弟,圣院都会插手,这一次圣院不仅没有插手,刑殿反而把此次案件的初审权交由景国,大理寺复审,刑殿只是保留了基本的终审和结案权。

    因为凡是涉及到读书人和世家子弟,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最后只有刑殿有权终审。

    董文丛在上任的第一天,便从刑部、大理部、司法部与监察院借调人手,并动用京城府衙过半的人力来调查此次案件。

    上官一旦重视一件事,下面的人员做事的效率会变得异常高效。

    仅仅三天的时间,整件事情便调查得清清楚楚,卷宗的高度是当年此案卷宗的十几倍。

    但是,董文丛只是审案,一直没有做出判决。

    到女子敲击登闻鼓第九天的时候,方运回到泉园,夜晚有人拜访。

    方运坐在书房,门房带着一位紫袍大儒推门而入。

第2470章 一府白地,万家请愿() 
    方运稳稳地坐在桌案之后的太师椅上,明亮的夜明珠照在来着的面庞之上。

    陈家家主陈铭鼎。

    方运纹丝不动,道:“陈家主夤夜来访,不知有何贵干?”

    陈铭鼎苦笑一声,道:“方虚圣,咱们明人不说暗话,老夫苦思许久,至今不清楚您真正的目的,所以特来请教。”

    方运没有立即答复,沉思数息,道:“我不清楚是谁让那女子敲击登闻鼓,但我要感谢她。我的目的,是想请陈家帮我一个忙。”

    “如何帮?”

    “您老清楚如何帮。”方运注视着陈铭鼎。

    陈铭鼎看着方运的眼睛,目光不断变化,期间出现过犹豫,出现过猜疑,出现过恼怒,出现过焦虑,不一而足。

    陈铭鼎咬了咬牙,道:“陈子乾终究是我陈家人,更何况,他真的没有害人。此事之后,他大病一场,离开陈府,自此再也没有踏入陈家一步。”

    “有人死了,就一定有凶手。”方运缓缓道。

    陈铭鼎无奈道:“此事是老四家里的管事所为,陈家可以交出他。”

    方运静静地看着陈铭鼎,一言不发。

    陈铭鼎一开始无比坦然,但数十息后,无奈叹息一声,道:“我那儿媳妇做了错事,要打要罚,当依法处置,陈家绝不包庇。”

    方运这才面带浅浅的笑容,道:“既然是依法处置,并不算帮我。”

    “你……”陈铭鼎怒视方运,才气鼓荡,长须飘动。

    方运脸上的笑容消失,目光渐渐变冷。

    “我们陈家需要尊严,半圣世家的尊严!”陈铭鼎朗声道。

    方运淡然道:“景国需要国法,真真正正的国法。”

    陈铭鼎面色数变,最后长长呼出一口气,盯着方运,道:“你可知道你在做什么?即便陈家帮了你,你也无法抗衡全天下的家族。以前没有人成功过,现在没有人成功过,将来也不会有人成功!”

    “为县令,谋一城;为左相,谋一国;为虚圣,谋一族。至于其它,又有何干?”

    方运依旧淡然,仿佛完全没把陈圣世家的家主放在眼里。

    这不是衰落的世家,这个世家的半圣至今活着。

    陈铭鼎长叹一声,转身便走,一边走一边道:“方虚圣有舍身之勇,有救国之义,陈家当一回上马石又何妨?”

    第二日,陈家一张公告震惊十国。

    陈家家主陈铭鼎上疏请罪,并以治家无方为由,卸任家主,并将其第四子以及第四子的正妻送交朝廷法办。

    在天下读书人都等着看方运与陈圣世家对抗的时候,陈圣世家竟然宣布投降,惊呆了所有人。

    连方党的人都没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在他们看来,方运最好的结果也只是逼陈家交出那个管事,就算超出预料也只是夺了陈子乾之母的诰命,怎么也不可能逼堂堂家主下台。

    但是,很快有人分析出来,陈铭鼎卸任家主,不仅是帮了方运,其实也帮了陈家自己。

    既然陈铭鼎卸任,那之前陈家无论做过什么恶事,刑殿与方运都会网开一面,最多处理一些下人,绝不会波及陈家之人。

    陈铭鼎卸任,更像是陈圣世家与方运的交易。

    一时间,方运在景国朝廷的威望无以复加,而董文丛依法判决了陈铭鼎第四子夫妻后,在京城的地位变得无比稳固。

    没有哪个官吏敢挑衅一个敢给世家嫡系子弟判刑的京兆尹。

    此案了结之后,方运宣布了一向新的革新。

    审判独立。

    各县设置县法院,其上设置府法院,再上设置州法院,国家的最高审判机构则是大理院。

    在这份文书加盖国君玉玺后,圣元大陆的上空,有横绝一世的力量涌动。

    法家圣道迅速增强。

    与之相反的是,杂家圣道出现了萎缩。

    儒家圣道出现变化,但无人能确定是变强还是变弱。

    论榜之上,无数杂家之人,攻击方运,攻击景国。

    但是,无人攻击法家。

    论实力,法家一直强于杂家。

    人族九成九的杂家子弟,求的是官位,不是圣道。

    与其说他们是追寻杂家,倒不如说他们是追求权力。

    但是,法家弟子之中追寻法家圣道、弘扬法制的读书人远远超过追求权力之人。

    实际上,除却杂家,各家对审判独立并没有强烈的反对,甚至连礼殿也没有任何反对的意向。

    早在很久前,就有法家人推动审判独立,但因为阻碍重重,最终搁浅。

    直到方运横空出世,他们才终于下定决心与方运联手。

    更何况,稍微有见地的读书人,都清楚审判独立不仅是大势所趋,也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一步。

    就在景国上下完善新的司法体系的时候,一件事情突然爆发,震惊圣元大陆。

    燕州定府的一府九县所有官吏包括衙役,全部请辞。

    圣元大陆从来未发生过这种事。

    这意味着,一府之内的所有城镇将彻底失序,所有的秩序无人维护,所有的罪行无人打击,所有的案件无人受理,所有的税赋无人征收,所有的一切将乱了套。

    当天夜里,定府一府九县之内,处处失火,众多店铺被蒙面人袭击,许多大户人家惨遭洗劫。

    待刑殿带着府军奔赴各县后,已经是黎明时分,许多街区已经烧成白地,众多尸体横在街头,无数百姓哭天抢地,那些行凶之人却不见了踪影。

    经过初步清点统计,仅仅一个晚上,定府死亡一百四十五人,重伤过千,近万房屋被烧毁,失踪人口过百。

    到了清晨,又有坏消息传来,定府的一些村镇遭到贼寇洗劫,具体伤亡还未统计出来,但已经有多个村镇被全部烧毁。

    定府在燕州,方运的势力在那里极为薄弱,发生这种事,本来与方运没有多大关系,但是,论榜所有人把矛头指向方运,认为是方运导致这些事件发生。

    很多人为方运辩解,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为方运辩解的人无奈地闭上了嘴。

    象州各地共有一百零五个家主齐聚岳阳城外,个个披麻戴孝,马车上载着棺材,率领家人同乡堵住城门,要求象州停止对各家族的迫害,如若不然,众人集体自杀。

    象州,是方运的传统势力。

    一江之隔的江州,本来是方运仕途的起点,对方运的意义丝毫不下于象州或密州。

    在同一天,江州多个名门联合众多望族,堵住大源府的州牧府衙进行请愿。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密州,发生在东云州。

    甚至包括京城!

第2471章 方运寒心() 
    在定府遭到洗劫的第二天,京城的皇宫正门已经被各家族的人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更新最快

    来到这里的,除了一些家主,更多的是族中的老人与小孩,他们就地放下被褥,声称太后和国君若不能阻止严打和革新,他们便一直住在这里,永远也不会离开。

    若是几百人,京城的卫兵可以轻松处理,但是,来到这里的,竟然超过了万人。

    过半都是老弱妇孺,要么不怕死,要么不知道什么是死。

    面对这些人,所有官员和士兵全都束手无策,甚至参与紧急朝会都只能悄悄地从侧门进入。

    金銮殿上,太后与国君坐在垂帘之后的龙椅上,百官在列,方运依旧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坐在武侯车上,位于百官之首。

    众人沉默了许久,太后才缓缓开口道:“一国皇宫被百姓围堵,时间长了也不是个办法,众爱卿终究要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