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黑豹大妖王尽夺天地之色。
方运面色微变,万万没想到,这大妖王竟然用出半圣手段,虽然徒具其形不得圣意,但终究是半圣手段,这一击,相当于皇者的神相一击。
不成文豪,大儒的家国天下万万抵挡不得。
方运立刻收起家国天下,疯狂逃跑。
“你,跑不掉”
黑豹大妖王猛地向方运投出雷霆,就见一道被乌光包裹的七彩流光如瀑布倾泻,如大江奔涌,宛若荡漾毁灭气息的神雷,击向方运。
。
第2155章 圈套()
这一刻,方运全力以赴。
圣气团疯狂飞出,落在三头灵骸体内,三头灵骸在一瞬间吸收大量圣气,直直撞向七彩神雷。
随后,方运外放众多文宝和战诗词,甚至祭出一页临行前姜河川相赠的大儒真文,浩荡正气如滚滚长江,白浪翻腾,与七彩神雷对撞。
七彩神雷如毁灭之枪,破尽万法万术,方运一边抵挡一边后退,狼狈至极。
那黑豹大妖王在用出神雷后,竟然从天空跌落,摔在地上,气喘吁吁,现在明明是偷袭方运的最佳时机,他却力有不逮,只能慢慢向前奔跑。
最后,方运不得不用出一滴圣血,但还来不及用更多的圣血,七彩神雷就已经穿过种种阻碍,落在缩小到百丈的家国天下上。
轰!
就听一声巨响,尘云暴起,狂风大作,天地间忽明忽暗。
那黑豹大妖王在狂风之中毛发翻飞,竟然不敢继续迫近。
不多时,尘土散尽,黑豹大妖王看到,方运的家国天下竟然破了一个大洞,而方运全身衣衫破烂,身后的文台已经收回,身体处处是伤口,正大口吐着血,拼命逃窜。
方运背后的紫色伤口格外醒目。
黑豹大妖王双目一亮,心中暗道可惜,这是方运早有准备,而且是正面对抗,若是趁方运不备用处神雷,方运必死无疑。
黑豹大妖王猛地吸了一口气,再次激发身体潜力,使用圣气,加速追杀方运。
方运坐在完全展开的武侯车上,斜斜靠在椅背上,全身伤痕累累,皮肤表面出现数不清的细微裂痕,身体随时可能崩裂。
强大的武侯车表面也处处有残缺,木质座椅内露出各种奇特的金属。
那道神雷太强,人族半圣之下能完全接下而不受伤的,不会超过十人,这还要包括各家家主。
黑豹大妖王加速狂奔,但它连续遭到星火浑天鉴与雪神的攻击,又被血芒界镇封了众多力量,又使出最强的攻击手段,现在速度已经无法超过十鸣。
即便如此,也比方运快,但是,方运时不时回头用一些战诗词,比如最有效的阻敌诗,总能让黑豹大妖王焦头烂额,无法追上。
黑豹大妖王不断咆哮,武侯车上的方运明明半死不活随时可能死掉,可就是能硬撑到底,还能使用战诗词。
两人一个跑一个追,有几次黑豹大妖王明明看到方运已经昏迷或睡着,可一旦靠近,方运神奇般地苏醒,立刻使用战诗词阻挡。
方运现在的实力有限,根本无力杀死黑豹大妖王,可阻挠黑豹大妖王轻而易举。
这头黑豹大妖王虽然恼怒,但依旧锲而不舍。
慢慢地,两人来到一处方运路过的地方。
突然,黑豹大妖王只觉心脏猛地一跳,本能停下脚步,仔细向前方看去。
十三棵黑皮蓝叶的大树屹立在前方,犹如一座高墙,这十三棵树下一共挂着三十七棵蓝色的果子,果子表面尖刺密布,尖刺外则燃烧着圣气火焰。
每一棵连火树的树干上,都缓缓浮现一张似人似猿的面孔,每一棵树上突然燃起熊熊蓝火,仿佛能焚尽苍穹。
方运则乘坐武侯车改变方向,并回头看向黑豹大妖王,脸上浮现淡淡的笑意,身上的伤痕以比之前十倍的速度愈合。
“连火树”黑豹大妖王喉咙里挤出三个字,终于明白,方运故意把它引到这里。
所有的蓝火果轻轻摇晃。
若在全盛时期,黑豹大妖王根本无惧这些连火树,但现在不同,而且连火树的果子不是一次攻击,能分成三十七次攻击,纵然有一种保命手段也无济于事。
黑豹大妖王脸上浮现无奈之色,最后却向方运讥笑道:“你岂会知道本皇的手段?本皇虽抵挡不了如此蓝火果,但逃跑却毫无问题,至于你,自求多福吧!”
黑豹大妖王话音刚落,方运身后浮现之前一直没有使用的文台,镇罪文台。
巨大的镇罪偏殿浮现在半空,偏殿大门轰然大开,一头硕大无朋的罪龟囚车出现,在看到黑豹大妖王的一刹那,仰天大吼,随后,数十道粗大的黑色锁链如箭矢飞射,瞬间困住黑豹大妖王。
黑豹大妖王一愣,以自身的实力,这种程度的罪龟囚车最多能囚禁自己数息,可问题在于,这罪龟囚车好像并不想囚禁自己。
一颗又一颗蓝火果从树上落下,每一颗喷发着熊熊圣火,分别飞向方运与黑豹大妖王。
第一批有十颗蓝火果,其中只有两颗飞向方运,八颗飞向黑豹大妖王。
连火树是根据双方实力选择攻击。
“方运!我的本尊不会放过你”黑豹大妖王发出凄厉的怒吼,周身圣气与气血涌动,刮起气血飓风,进行最后的挣扎。
但是,方运却不再管它,加速逃离,同时手中握着星火浑天鉴,一件靠吞噬万界火焰作为动力飞跃星空的龙族至宝。
十颗蓝火果以严密的次序陆续炸开,火光如罩,覆盖百里。
方运遭受两次完整的攻击和八次余波冲击,而黑豹大妖王承受八次完整攻击和两次余波冲击。
方运十丈之内,仿佛成为火焰绝域,所有火焰一旦靠近,都会莫名消散。
只有蓝火果爆开形成的冲击余波落在方运身上,但这种层次的余波甚至无法击破残破的家国天下。
至于那黑豹大妖王,结结实实承受了八颗蓝火果的完整攻击。
方圆百里火光冲天,方运则借助蓝火果形成的冲击波快速逃离。
逃到远处后回头一看,黑豹大妖王竟然还没有死,正以极慢的速度向远方逃跑,全身火焰燃烧,千疮百孔,污血四溢。
接着,又是八颗蓝火果飞向黑豹大妖王,两颗飞向方运。
方运再次凭借星火浑天鉴成功逃离,并离连火树越来越远,又再次回头看了一眼,黑豹大妖王已经倒在地上,而连火树并不甘心,又外放蓝火果。
方运已经逃离蓝火果的最佳攻击范围,再加上气息古怪实力只有二境,连火树感受不到威胁,已经不再理会。
方运飞到远处后,心中一动,并没有立刻远离,而是转身绕开连火树,向一个方向飞行,这一次,他没有掩饰任何杀意和气息。
不多时,方运看着一棵树上的黑豹,微笑道:“老朋友,咱们又见面了。”
黑豹大妖王的体形只剩十五丈长,身体散发的气息只相当于新晋大妖王,但生机还在,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必然能复原。
黑豹大妖王眼中再无凶厉之色,而是无奈道:“我们做个交易,你放过我,我告诉你树界的秘密,或者”
方运一张口,真龙古剑金光闪耀。
。
续更,近况、理学和新书()
之前说过,老火这段时间会去外地治疗,好了就继续写,不好也继续写。
嗯,治疗失败。
这意味着,病情以后还会反复,幸运的是还能控制住,所以还要经常不断去医院避免严重。
别的就不说了,我是真不想反复说这事。
其实回家挺长时间了,虽然偶尔会给自己打气,但大部分时间情绪处于低落的状态。
我相信很多人体会过低谷期,说着轻松,可真要走出低谷,非常非常困难。
迷茫也罢,彷徨也好,总之现在回头看看,完全处于一种“当时我怎么那么傻x”的阶段,而且仔细回忆过往,我之前不止一次经历过这种状态。
深陷泥泞怎么办,真的毫无办法,只能随波逐流,相当一段长的时间沉迷游戏,试过继续写儒道,但总是不满意,越不满意就越不想写,形成了恶性循环。
时间久了,负罪感越来越重,觉得对不起读者,这不是客套话,因为我一直在看文,也讨厌断更和太监,很清楚自己喜欢的书太监是一种什么感受。
自责多了,慢慢减少游戏时间,从上买了一些感兴趣同时有助于写作的书,心理学啊政治学啊历史啊之类的很多,开始慢慢看。当然,还有一些之前买了好久没看的书,大家都懂,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看着看着,突然发现,看书真愉快,比游戏好玩多了,于是卸载所有游戏。嗯,人生就是如此大起大落,二起来十匹马也拉不住,正经起来也完全无迹可寻。
在这段时间,头脑清醒许多,我这人其实挺善于自省的,开始分析自己为什么做不到继续写作,很快发现,可能来源于恐惧。
有个心理学的说法就是,咱们的拖延症也好,懒惰也罢,是来源于对某种或某些事物的恐惧。
我仔细分析一下,我有一种恐惧是怕被读者骂,或者说所有作者都有这种恐惧,哈哈哈……
另外一种恐惧,则是怕写不好《儒道至圣》的结尾,因为……我推倒了原本的大纲,这应该是我前段时间不愿意写作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又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新的大纲,所以开始恐惧写《儒道至圣》。
其实吧,我不说,所有作者和读者都能理解,对一本写了五百万字的小说来说,烂尾真的完全可以接受,不是黑我们作者,字数超过五百万且后期丝毫没有烂尾迹象的书,应该极少极少。
我坚持认为,作者写东西,必须要掌握一个平衡,这个平衡说起来简单,就是“作者的表达和读者的需求之间”的平衡。
如果写一本书“完完全全”出于功利目的,完全为迎合读者而写,我认为这是失败的作品。
身为作者,至少应该有一点点儿书写自己东西的冲动。
但是,一本书如果是作者“完完全全”写自己的东西,丝毫不顾及读者的感受,这种作品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伟大如经典,要么依旧是失败的作品。
我是一个自认为有那么一点理想又狡猾的人,所以我要尽量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
一开始我准备写理学,可后来放弃,写了新的大纲,但当我发现新的大纲和方向会毁掉我的写作冲动和理念之后,我放弃了那个大纲,后果就是,不知道如何继续下笔。
幸运的是,按照《中庸》里“三知三行”的标准,我勉勉强强达到末知末行,所以我咬咬牙,重新看儒家相关的书籍,继续做笔记,试着完善最初的大纲和方向。
就对儒家经典本身的理解,我肯定是比不过那些先贤甚至古时候的读书人,但对整体的理解,我想我们任何一个现代人只要读过那些书,都会超过他们,毕竟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有太多的知识和信息来梳理儒家的思想。
前一阵梳理完经学史后,我无奈叹息,儒家,尤其是自宋开始,几乎完全沦为政斗的牺牲品,愈演愈烈。不过,这也是一种必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换任何涉政的思想都逃不开。
当然,在经学史上真正继承儒家道统的读书人,很少一直为官,大都是那些各地著书立说教授弟子的人,他们精研学问,许多人甚至是辞去高官,只为能传承儒家经典,所求并非普通的名利,而是一宗一教之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辞官做学问的先贤们,本质上和道教佛教修行之人很相似。无论他们是迂腐偏执还是愚昧顽固,他们的精神境界是极高的。
所以,不能只从那些官僚身上寻找儒家精神。
另外,看的东西越多,越觉得咱中国的儒家和道家其实就是手心手背的关系,到时候我会单独写篇文章说一说儒家和道家的关系。
言归正传,我思索良久,终于决定还是在书里继续写理学。
我之前放弃写理学,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理学无论实际怎样,在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印象中,都是落后的、黑暗的、泯灭人性的等等只能用各种负面词汇来形容的思想,我如果写理学,几乎就是在为封建糟粕愚昧思想招魂。
二是我太懒,感觉写这个东西很麻烦。
顺便说一下,理学其实是包括理、心和气三种学说,三者同宗同源,而且相互肯定,三派争的只是主次先后问题。
但是,无论理学如何,它的确对中国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也让儒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背锅侠。
其实吧,理学有一个锅甩不掉,那就是确确实实束缚了人的思想。
这个是“理”本身的缺陷,在儒家一家之内永远无法解决。但在百家体系中,在没有罢黜百家的世界里,理学的这个问题便不再那么致命。
所以,我很早就有了一个挺大胆的想法,或者说我自认为可以在圣元大陆解决儒家某些问题,但是,一直犹豫要不要写。
其实早在前一阵就决定继续写,还列出新大纲,但还是没能立即更新。
咳咳……因为心不专了,主要在看书的过程中冒出各种各样的点子和创意。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我在不断考虑各种新的创意,考虑新书,于是本能先列书单买书看书,然后做笔记进行知识储备,同时列大纲,列设定……可所有新的创意和新书就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有点像熊瞎子掰苞米。
幸运的是我控制了这种冲动,还是继续写《儒道至圣》。
至于新的创意,慢慢思考,慢慢积累,只有自我无法否定的时候,我才会确定成正式创意。
其实我现在有好几个定型的创意,只是拿不准先后顺序,无奈。
决定继续写《儒道至圣》,还有一个固执的念头,那就是必须写完我认为儒家和其他学说思想不同的地方,只有写完我心目中那个理或道,我才安心。
主题是主题,思想是思想,儒道主题早就揭示出来,但最终我要写的思想或者说理念,会在结束的时候才能形成,其实这个理念一直贯穿全书,至今没正式点出来而已。
其实之前的争斗都不算激烈,出了葬圣谷,方运的圣道之争正式开始后,就不仅仅是激烈,而是惨烈。
只有这本书写完我想写的,我才可以继续下一本跟百家有关的创意,继续下一个只有咱们华夏血脉才懂才有的理念。当然,那会是另外一个故事,在百家体系内,但又不同的新世界。
不过新书的世界比《儒道至圣》的还大,相关书单列出来,初步就是五十多本,最低也要看三十本。所以这个创意得继续打磨,继续读书充实自己,至于是下一本写还是下下一本写,我一直在犹豫,头疼啊。
所以,现在不考虑别的,一边看书,一边继续写《儒道至圣》。
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社交的人,群里的读者朋友应该都知道,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开诚布公说说自己所想所为,是道歉,之前并非是故意断更或其他什么,实在是费了好大力气才迈过那个槛,重拾心中山河。
没能一直更新,让大家失望了,非常对不起!
同时,特别特别感谢每一位读书人!本书会继续写下去!
人其实很脆弱,如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