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之乱臣贼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末之乱臣贼子- 第5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来,才能保证干旱期间,沟渠之中仍然有充足的水源。

    只是有些富户,因为田地靠近水源,不愁水源,一旦深挖沟渠,或者是用龙骨水车将河流之中的水引到高处,也就占据部分田地,会损害富户的利益,才会导致现在抗旱情况并不理想。只是面对这种局面,李璟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

    “父皇,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处置呢?”李定北仰着小脑袋询问道。小脸上还露出一丝愤怒之色,他年纪虽然很小,但得朝中大臣教导,自幼就知道自己以后可能会承受的责任,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成熟的气息,和寻常孩子并不一样。

    “不过因势利导,若是还不行,直接下狠手,这些家伙还以为是前朝,皇帝也奈何不得这些家伙,却不知道,这里是大唐。”李璟双目中一丝狠厉一闪而过,说道:“还认为朕的刀剑不够锋利。”

    “陛下,民间的富户乡绅多是和当地的官吏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官吏多是地方有名望或者有势力的担任,这些人自然是维护自己家里的利益。”柴二娘迟疑了一阵,说道:“当初陛下命令地方士绅豪强将家中多余的田产卖给朝廷,有些人虽然做了,但想必自己留下来的多是土壤肥沃的,靠近水源的良田,这个时候,陛下在逼迫这些人,恐怕有些不妥当。以前朝廷是站在大义方面,虽然是买田,打的是为天下稳定,为天下黎民百姓的口号,这些人刚刚经历了战乱,所以不敢反对陛下,但心中有怨气是肯定的,这次好不容易逮到机会,恐怕不会那么容易接受的。”

    “是啊,陛下,臣妾听说,每次到了灾荒之年,就是这些士绅们最欢喜的时候,他们家中有足够的余粮,可以帮助自己渡过荒年,但是那些穷苦百姓就不行了,他们只有抛弃家中的田产,进行乞讨,若是能活下来最好,在官府的安排下,返回家中继续耕种劳作,若是死在外面,那些田产就会为当地的士绅所有。实际上,就算是老百姓回到自己的家里,家徒四壁,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只能贩卖田地度日。”梁红玉当年在民间呆的时间比较长,对民间的生活知道的一清二楚,知道其中的勾当。

    马车内一片寂静,只有外面车轮碾压在官道上的声音,李璟心情并不好,这种事情,他也是能猜到的,只是不敢猜。

    这就是生产力不发达的缘故,实际上就算是在后世,科学技术如此发达,但仍然有饿死人的地方,仍然有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方,更不要说现在,李璟已经尽可能的帮助这些百姓,但实际上,也只能解决一部分,对于大唐许多地方,都是不可能改变许多。

    这个时代,经济生态圈极度脆弱,一旦有灾荒出现,就会造成饿殍遍地,也同样会加剧土地兼并的进行,这已经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了。

    “陛下。”一双玉手放在李璟大手之上,柴二娘感觉到李璟心情的沮丧,赶紧说道:“相对于前朝,大唐的子民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关心他们的皇帝,就算有灾难来临,最起码朝廷并没有放弃他们,相信我大唐百姓以后的日子只是会越来越好的。”

    “放心,朕没有那么脆弱。”李璟虎目中一道寒光闪过,笑道:“现在朕还没有统一天下,府中的粮草也消耗了许多,但是朕还有军队,有句话说的不错,若我家没有,别人家有,那就抢过来,只要自家人能活的很好,哪里管其他人的死活。”

    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改变其他的。李璟是一个人,不是一个神,他没有办法瞬间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更不是袁老先生,鼓捣出杂交水稻,养活了几十亿,但他是皇帝,一个手握百万军队的皇帝,面对这种情况,唯一能做的就是抢,从其他地方抢来无数的粮食,来养活大唐的子民,至于其他地方的百姓,那已经不是自己考虑的问题了。

    “陛下,若是如此,日后史书将如何书写呢?”柴二娘低着头有些担心的说道。中原百姓因李璟而活,那其他地方呢?就如此不久之后的高丽,那个地方的百姓会因为失去粮食,而走向死亡,日后史书将如何书写李璟,必定是臭名远扬。

    “呵呵,朕是大唐的皇帝,不是其他国家的皇帝,哪里管到其他人的死活。”李璟嘴角上扬,闪烁着一丝冰冷,不管怎么样,他首先想到的是大唐的子民,然后才是其他。至于史书,哪里能管到那么多,也许那个时候,自己都已经化成灰了。

    “父皇,那以后大唐的子民是不是不用干活都能有饭吃了?”李定北好奇的询问道。

    李璟顿时哈哈大笑,摸着李定北的小脑袋,说道:“自然不是,他们通过修建城墙,兴修水利,拓宽官道等事情获取一定的食物,这叫做以工代赈,一举数得。”

    ​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再会虞允文() 
“臣虞允文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官道上,马车缓缓而行,沿着涡河南下,远处一个凉亭之中,几个人站在那里,为首的一个白衣书生看见远处的马车缓缓而来,赶紧飞奔而来,恭恭敬敬的拜在马车旁边。

    “彬父,起来吧!”李璟从马车里走了出来,扫了周围一眼,说道:“这里还没有到太康吧!你出城多少里了?”

    “臣许久都没有见陛下了,所以特来迎接陛下,这里已经不是太康境内了。”虞允文赶紧解释道:“这里是杞县境内,过了那座山,才是太康。”

    “看来,你是有事情要跟朕说。”李璟看着远处的几个青壮,并没有官员前来,就知道虞允文必定是有要事要跟自己说,甚至可以说,虞允文在地方上过的并不好。

    “臣无能,恐怕有负陛下期望。”虞允文惭愧的说道:“太康虽然靠近涡河,但实际上,这么长时间以来,春耕并没有很好的开展下去,地方上的士绅和府衙吏员相互勾结,臣还没有办法解决这件事情。”

    “哦,吏员一直是地方上的痼疾,自从皇朝开始到现在,数千年的制度都是如此,朕曾经颁布过法令,吏员可以升官,可以离开故土,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离开自己的故土,哪怕是去其他地方做县令、县丞、县尉,这些人都不愿意,你可知道为什么?”李璟招呼虞允文说道。

    “臣认为是利益,若是离开自己的故土,本土的利益就不能得到保证,故此这些人就愿意留在自己的故土。”虞允文想了想说道。

    “不错,归根结底,就是利益,利益动人心,本朝当官虽然待遇不错,但当官不能长久,若是有贪污受贿者,会受到朝廷的惩罚,但为士绅,照顾本族,将得到巨大的利益,更是连朝廷都管不到。”李璟赞同的点点头。

    “太康位于涡河边,土壤肥沃,士绅的土地大多是在涡河边,朝廷虽然收回了不少的土地,但最好的也只是中等良田,上等的良田根本就没有交出来,臣在太康兴修水利的时候,就遭受了地方上的阻拦,各种理由不知道有多少,甚至就算是一些老百姓也加入其中。”虞允文苦笑说道:“太康一带,宗族力量也比较强大,这些老百姓心中就算有所不愿意,但宗族之中,一些富户多是掌控族中大权,使得这些老百姓不敢和官府一起兴修水利。”

    李璟笑道:“彬父,你的诗写的不错,策略也不错,但现在知道了吧!这些东西实际上与平日里所处理的事情并没有多少关系,对吗?”

    “臣无能,让陛下担忧了。”虞允文年纪很轻,李璟并没有让他留在汴京,而是下放到了太康县,比邻汴京,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同样,这些地方士绅的力量很大,给虞允文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看的出来,虞允文在这边得到了锻炼。

    “你是一个宰相之才,但想要做宰相,不经过磨炼是不可能的,在翰林院熬资历,那得到的不是真正的宰辅之才,而是官场上的老狐狸。”李璟解释道:“胸怀家国还不够,还需要有才能,这才是最主要的。”

    可以说,李璟这些话就彻底的改变了文人的升迁计划。以前这些文人,考中状元之后,就留在京师,做一个清贵翰林,进行编书,从书中吸取经验,在文坛中立下名声,然后就是国子监、礼部等等职务,很少有下地方进行锻炼的,这些文人熬资历,到了后来,快要老的时候,成为宰相,那个时候得到的只是官场上的经验,至于执政的经验很少。

    哪里像虞允文这些人,不管状元也好,或者普通的进士也好,一律下基层进行锻炼,有了丰富的处理政事经验,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臣无能。”虞允文心中激动,这并不是李璟第一次说自己有宰辅之才,但这一次,说的更是让虞允文心中激动,李璟如此培养自己,而自己却让对方失望。

    “你年纪轻轻,自然不是那些奸诈小人的对手,这次朕来,正好为你撑腰,你这个人,手段是有的,唯独没有狠厉。”李璟看着俊秀的虞允文一眼,笑道:“为官者,若是没有一点狠辣,如何能行,士绅固然很重要,但这些家伙,哪个人手中没有一点把柄的,找到他,狠狠的治一治,必定会心服口服的。”

    “臣明白了。”虞允文赶紧说道。官场上盘根错节,虞允文刚刚进入官场,也知道这里面的情况,不想让自己成为众人的公敌,这才让太康县的人在政事上受到了阻挠。现在有李璟为自己撑腰,自然也就不用考虑这些事情。

    “走吧!去太康县看看。”李璟拍了虞允文的肩膀说道。

    “臣这就在前面带路。”虞允文不敢怠慢,赶紧说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虞允文不想就这样错过,简在帝心才是最重要的。世上还有多少官员,能像自己这样,能得到皇帝来为自己撑腰,这样的机会哪里能找到?

    “这个人就是虞允文?”柴二娘望着前面的年轻人,有些好奇的说道:“从来没有见过陛下对一个臣子如此上心的。”

    “他有宰相之才,更重要的是,能沉得下心来办事,这才是最重要的。”李璟望着虞允文的背影,说道:“知道自己的弱点,从来不避讳什么,在朕面前有什么说什么,这样的臣子用起来才让人放心,像有些人,仗着聪慧却好高骛远,这样的人只能是做一个清谈,不能承担大事,不能重用。”一边的李定北虽然听的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知道李璟这是在教导自己,赶紧将这些话记在心里面。

    “踏踏实实的做事,老老实实的做人,这句话说的容易,可做起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到的。”柴二娘感慨的说道:“世人都是有自己的私心,虞允文能做到这一点的确不简单。”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吓到了() 
太康城外十里出,旗幡高悬,锣鼓喧天,无数人聚集在十里的凉亭中,李璟来到太康是一件大事,黄土铺地,净水泼街,整个县城的官道都重新修葺了一番,千百年来,从来就没有皇帝来到太康,现在全县上下,都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老太爷,陛下来到太康,这可是我太康县前所未有的荣耀啊!”众人之首,一些人围着一个白发老者笑呵呵的说道。

    “恩,那是自然,太康自从建立以来,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来过这里,现在陛下来了,太康上下,俱有荣焉。”何老太爷连连点头,他扫了周围一眼,微微皱了皱眉头说道:“县令呢?怎么到现在还没有看见县令前来?”

    “县令恐怕这个时候还在衙门内睡觉吧!毕竟是年轻人。”何老太爷身边的一个中年人忍不住笑呵呵的说道:“听说我们这位娃娃县令年轻英俊,县里面的花魁们都是记挂在心上啊!”

    “王县尉,听说我们这位县令乃是状元出身,深得陛下信任,你说这次陛下前来太康?”一个稍微显得有些儒雅的中年人有些担心的说道。

    “何兄说笑了,他虽然是状元出身,但古往今来,你见过几个状元刚刚中了状元,就下到县城里来的?还不是留在京师,做一个清贵的翰林编修,等待时机,做一个宰辅之才,岂会下来,做一个小小的县令?就算真的是有陛下在背后撑腰又能如何,在太康,我们大家都是听令尊的,只要令尊一声令下,太康谁敢反对?”王县尉不屑的说道。

    “不敢不敢,大家抬爱。看得起老朽。”何老太爷连连摇头,只是双目中闪烁着一丝得意,显然对王县尉的追捧还是很喜欢的,他摸着手中的龙头拐杖,笑道:“到底是陛下钦点的状元,大家还是要给点面子,帮助一二。年纪轻轻,就成了县令,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诸位认为呢?”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脸上却是露出一丝强笑,心中暗自鄙薄,谁不知道,这太康县何家和虞允文是对头,虞允文下达的命令,到了下面就变了模样,虞允文的任何命令实际上都出不了衙门,让虞允文这个县令当的十分尴尬。这个时候说的好听,实际上还不是将对方当做小字辈,没有放在心上。

    但若真的是像传说中的那样,在虞允文的背后站着的是天子的话,那情况也太过于骇人了,太康县众人的所作所为,恐怕就是和天子对着干。想到这里,众人心中也顿时变的惴惴不安了。

    “县令去哪里了?杨押司,你派人去看了吗?”王县尉有些不满的看着杨押司,面色阴沉,这个杨押司出身太康杨氏,不过是一个小家族,虞允文一来,就投靠了对方,让太康上下十分不满。

    “陛下驾到,众臣跪迎。”这个时候远处有飞马而来,却见一队数百骑兵身着黑色的盔甲,飞奔而来,尚未靠近,一股杀气呼啸而来,那些正在说话的何老太爷、王县尉等人吓的面色苍白,不敢怠慢,纷纷拜倒在地,这些人在太康县固然能够独霸一方,但面对李璟,这些人根本不够看,一见近卫军飞奔而来,赶紧跪倒在地。

    “这下好了,状元县令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地方,若是这个时候陛下来了,没有见到状元县令,那才有意思。”何县丞嘴角洋溢着一丝笑容。

    “等下见到陛下的时候,你要好生表现一番,现在不像以前,县丞、县尉甚至就是吏员都能成为县令,你若是成为县令,我何家在太康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许多。”何老太爷低声说道。

    虽然李璟曾经下了命令,这些县丞乃至一般的吏员理论上都能成为县令,但都会分到其他县城去,但是太康乃是何家的根基,何老太爷可不敢让自己的儿子去了其他县。

    何县丞听了连连点头,心中窃喜,想着等下见到李璟如何说话,如何让李璟认为自己才适合做这个太康县的县令。

    “陛下驾到,众臣跪迎!”远处又一队战马飞奔而来,就见无数旗幡滚滚而来,却是打了全幅仪仗,朝太康而来,这种情况也是很少见的,也能看见李璟对虞允文的重视。

    “陛下居然打了全幅仪仗,我太康何等荣耀。”何老太爷壮着胆子望着缓缓而来的黑色旗幡,庄严肃穆,虽然距离还在很远的地方,但皇者之气扑面而来,让人情不自禁的臣服在脚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何老太爷忍不住山呼万岁,在他身后,何县丞、王县尉等人纷纷山呼万岁,整个太康都沸腾起来,这是皇帝第一次来到太康,不管是出自什么目的,对于太康县来说,都是了不得事情。

    “何老太爷,陛下说了,老太爷年纪大了,不必跪迎了。”正跪在地上的何老太爷忽然听到头顶上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忍不住抬起来头望去,嘴巴张的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