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部队大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京的部队大院-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是个老问题了,恐怕不那么好解决,一是我们医院名声在外,老百姓到了大门口,你不能看着不管,也不能把他们堵在门外二是标准经费低,仅靠上级拨款难以保障正常运行,医院收治的军人病号越多,补贴的越多,现在的经费缺口主要靠收治地方病人赚的钱来弥补。”

    “不管怎么说,综合大楼建设的问题机关尽量协调,我还准备抽时间到现地看一看。住院难的问题靠你们挖掘潜力,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一下矛盾。”

    “医院刚刚开会研究了,我们已经制订了一些措施,这件事你放心。我今天打电话是想请老人家一起吃顿饭,顺便了解一下他的病情。”齐院长不等杨文汉回答,连忙又说,“先声明一点,这顿饭与申请建综合大楼无关,是我个人出钱,宴请老同学的家人。”

    “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医院里那么多病号,你为什么不请他们吃饭?再说了,了解病情有医生,也用不着你这个院长亲自出马呀。”

    杨文汉看不到齐院长涨红了的脸,只是听到通过电话线传来的笑声。“我们一起在大学学习的时候,老人家还正是身强力壮,到学校去看过你好几次,我还享受过他从家里背去的土特产呢,这顿饭算我还老人的情总可以吧。”

    “这还说得过去,不过,你请客肯定是你自己出钱。”

    “放心吧,现在没有几个人敢花公家的钱请客。”

    杨文汉放下电话,从文件夹子里翻出来医院的请示件又看了看,觉得医院建综合大楼的理由还是比较充分的。病房大楼的床位本来就很紧张,又被理疗、化验等设施设备又占去了两层,建一栋综合大楼,既可以缓解医院附属用房的不足,也等于增加了医疗床位。如果像医院请示中所讲的那样,建综合大楼所需经费主要从医院对外收益中解决,机关只补助一部分,这件事可能会更好办一些。

    他拿着医院的请示件敲响了分管副部长办公室的门。

    张玉梁刚下了班,就骑上自行车紧着往父亲住的小旅馆里赶,冬天白天时间短,他出了机关大院不一会,黄昏就把他出卖给了夜暗。

    路灯刚上班就睡眼朦胧,昏黄的灯光只能照亮自己眼皮底下的一块地方,自行车下了马路,驮着张玉梁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跳跃着前进。

    玉梁刚把自行车锁好,高阳坐着出租车也赶来了,他一边招呼玉梁从出租车上往下搬东西,一边给司机结账。

    玉梁看到高阳又带了两小箱水果过来,奇怪地问他“昨天的水果还没有怎么吃,今天怎么又带这么多过来?”

    到了张连根往的房间,高阳才告诉玉梁“这是昨天刚进的香梨、冬枣,我各拿了一小箱给你送礼用,拜拜泥菩萨还得三柱香呢,找谁办事不得带点东西去。”

    “送礼就送这?”

    “有人说机关干部是把钞票变成发票,把白纸变成废纸,一肚子墨水,满嘴巴套话的一人,你在机关呆痴了,我看已经和别人形容的差不多。这些水果是送礼时搭配用的,你就是给别人送钱,也要把送水果作为幌子,不能兜里装着信封,掂着两只拳头到人家家里去。现在送东西还好一些,再过几天到了春节跟前,那礼更难送,一到过节的时候,鸡鸭都忙着往领导家里跑,鱼虾都忙着住领导家里游,鲜花都忙着在领导家里开,领导家里都是冰箱里塞满了肉,阳台上摆满了盆,地下室成了水果窖,你说你还能送什么?”

    “什么事经你一说就复杂化了,住个院还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现在社会就这么复杂,你不复杂行吗。用你们军人的话说,社交场上的战争在不断升级,过去送礼主要靠香烟、好酒,又叫炸药包、手榴弹,现在最有效的武器是钞票和女人。”

    “你越说越离谱了。”

    “好了,不说了,该讲的我都讲了,去不去做由你,腿瘸不能说路不平,眼瞎不能怨灯不明,到时候大伯住不上院你别埋怨别人。”

    高阳教训人的口吻使玉梁心里很不太舒服,玉梁觉得高阳是在以一片热心教人学坏、逼良为娼,于是苦笑着说“真是不可思议,你还是老观念,我觉得现在办事用不着这一套!”

    “不可思议的事太多了,和我一起卖水果的一个家伙,根本不会做生意,用吹牛撒谎唬人,靠坑蒙拐骗赚钱,去年和一个当官的老乡拉上了关系,他那个老乡的单位搞生活保障社会化,把他叫了去,他现在居然成了一个什么经理。你说说现在有些地方是什么风气,乌龟王八都敢上高速高路,冒充小卧车也可以,可是你能一小时跑一百二十迈吗?”

    玉梁说“别议论别人了,说我们自己的事,我的意见是送礼的事先放一放,等明天我到医院取了检验结果,再到住院处问问情况再说。”

住院(七)() 
杨文汉最不喜欢到饭店、宾馆吃饭,耽误时间浪费钱不说,还吃不饱,几千块钱一桌的饭菜纯粹是当样子看,从那些地方吃饭回到家里,爱人总是要再煮一碗饺子或者下一碗面条什么的给他补补缺。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他答应齐院长出来吃饭,一是老同学的面子不好驳,两个人在军校时就有点吃喝不论二是二叔一辈子粗茶淡饭,也让他到大饭店开开“洋荤”。

    杨文汉陪同二叔,坐着方秘书开的私家车,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到了齐院长安排吃饭的饭店。

    齐院长只带了一个小伙子在饭店大厅的门口等候。

    这个饭店杨文汉不久前来过,设施没什么变化,小姐的服装又换了样式,胸口的叉开得一个比一个靠下,大腿的叉开得一个比一个靠上,上衣下衣好像都小两号,身上几个喷薄欲出的部位都能让成年男人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二叔跟在杨文汉身后,不敢正眼看小姐,倒琢磨起了齐院长这个人长得有意思,又白又胖的脸像刚出锅的蒸馍。左耳上边一撮头发承担了覆盖脑壳上大片秃顶面积的艰巨任务,脑门子依然明晃晃的宽阔得如同打麦场。他还说二十多年前就见过我,那时候他要是这么福态,不被另人当成黄世仁、刘文彩看待才怪哩!

    晚餐很丰盛,生切的有龙虾、三文鱼,红烧的有蟮段、鱿鱼丝,清蒸的有甲鱼、中华鲟,似乎是水族馆的成员在这里遭到了集体大屠杀,菜的量都不是太多,但很精致。

    杨文汉疑惑地问齐院长“今天吃饭是花你的钱?”

    “不是花我的钱,但也不是花公家的钱,这个饭店老板是我爱人的亲戚,我经常来他们这里吃饭,但他们也没有在我家里吃亏。”

    “搞的什么名堂,你们以前是靠医院吃医院,你现在是靠亲戚吃亲戚,这中间肯定有什么交易。”

    “这也算中国特色吧!”

    与齐院长一起的小伙子,好像是医院的工作人员,他今天会发现,自己一向严肃的领导原来有时候也会嬉皮笑脸。

    长期的农村生活,二叔习惯了鸡鸣狗叫的交响乐,使人昏昏欲睡的曲调与他的听觉格格不入,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时身后站着个漂亮的小妮,让他浑身不自在,心里说“我在这里吃饭不偷盘子不偷碗,你总是盯着我干什么!”

    “老人家趁热吃,这是鱼翅。”齐院长指着刚端上来的一碗粉条汤一样的东西对二叔说。

    “鱼刺!那鱼肉都叫谁吃了?”二叔奇怪地问。

    桌上的几个人都禁不住掩嘴笑了。

    “不是鱼刺,是鱼翅,一种鱼身上的鳍。”齐院长耐心地对二叔说。

    二叔恍然大悟“哦!我明白了,野菜我们不吃了,城里人当成好东西。粗粮我们不吃了,城里人也当成好东西。我们吃鱼的时候扔掉的鱼鳍,城里人又当成了好东西。”

    齐院长没有再解释,红着脸,连忙劝二叔“老人家趁热吃,趁热吃!”

    上了菜不给盛饭,不让喝汤,让二叔有些不习惯,他吃了一些菜,口渴难耐,端起杨文汉面前马尿一样的一杯啤酒一饮而尽。

    一顿饭磨磨蹭蹭地一个多小时还没有吃完。

    二叔被服务人员带着去了一趟卫生间,回来后悄悄地对杨文汉说“吃饱了咱就赶快走吧,听说这个饭店不是光吃饭,还住人,一个房间住一天好几千块,房间里的一个澡盆都值好几万,洗澡时还带“暗摸”,你说这明着不摸暗着摸,能会有啥好事吗?”

    杨文汉抬抬手,示意二叔不要再说话,小声地对他讲“不是暗摸,是按摩,您别着急,咱们一会就走,一会就走!”

    直到服务员上了果盘,齐院长才对杨文汉说“我已经安排好了,过几天先让老人住院,然后再作祥细检查。”

    “床位那么紧张,怎么说住院就住院,又是夹塞?”杨文汉问

    “肯定不是!”齐院长回答。

    “我不敢再相信你的话,谁知道又玩什么新花样。”

    “部长要是这样讲,我就不好做人了。”

    在回招待所的汽车上,二叔心里还犯嘀咕“城里人办事真是让人弄不明白,吃饭时一个个拿着擦屁股的纸抹嘴!”

    二叔容纳粗茶淡饭的肠胃对海鲜持排斥态度,回到招待所以后,他两次上吐、三次下泄,这一夜,苦了老人家,也苦了机关门诊部的医生。

    医务人员都在紧张地工作,他们的手忙着,用最少的时间办最多的事,他们的嘴也忙着,用最简捷的话回答病人和病人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他们节省语言,也节省表情,冷峻的面孔,让人看了有一种参观冰雕展览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在繁忙工作岗位上的人,容易忽视面部表情的调节,处于“卖方”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是这样。来这里看病的人,不管什么身份、什么资历,见了医务人员,有的柔语轻声,嗓门一下子都细了很多,有的满面笑容尽管这是个很不容易笑的地方,全然没有了“上帝”的架子。

    张玉梁在挂号大厅外边一个小窗台上找到父亲的检验单,又到门诊楼找到了上次为父亲看病的那个医生。

    “我父亲的病真是很严重吗?”张玉梁递上单子,轻声问。

    “仪器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它比有生命的东西更尊重事实。”医生看了看检验单,肯定地说。

    初诊的不幸得到了证实。

    医生开了住院单,让张玉梁交到住院处,排队等候住院。

    “大约什么时候能住上院?”张玉梁轻声问医生。

    “这个问题要问住院处,你给他们讲一下,你父亲的病已经很重,最好能尽快安排住进来。”老医生总是比年轻医生有更多的耐心,以大医院医生少有的热情对玉梁说。

    玉梁还想问问医生,病人在住院前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这时看到一个战士搀着一个老头进来,就知趣地退了出来。他知道,在军队医院里碰到穿绿色旧军装的老头,如果他们旁边有个军官照顾,你别怕,他们可能只是一般干部,那个军官也许是他的儿子或者女婿。如果他们旁边有个战士,你要注意,他们一般是退了休的老首长,旁边的战士可能是他的公务员或者司机。也有些部队的老首长是秘书陪着到医院来的,但配有秘书的老首长一般是大区副职以上,他们看病不会到普通病房。

    张玉梁在住院处问收住院单子的女同志“病人大约什么时候能住院?”

    “听通知。”

    “我父亲病重,能不能快点住院。”玉梁小声说。

    “凡是要住院的病都不轻,都想早点住进来”,女同志看也不看他一眼的大声讲。

    玉梁知道不会问出结果,暗暗在心里抱怨了她一句“我父亲是肝硬化,你是心硬化。”就悻悻地走出了医院的大门。

住院(八)() 
天气越来越冷,连太阳都被冻成了只会发光的结晶体,散发不出一点热量来。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冷风戏弄着枯叶,也折磨着路人,玉梁站在公共汽车的路牌下,身上发冷,心里发寒,失望和无奈在他脸上凝聚成了一片愁云。

    杨文汉到医院看了看计划建设综合大楼的现场,又向院领导了解了有关情况,觉得心里的底数更大了一些。在回机关的汽车上,刚出了医院大门不久,杨文汉看到了正在马路笾等候公共汽车的张玉梁。

    杨文汉对司机喊了一声“停车!”又用手拍了一下坐在前排座位上方秘书的肩膀,指了指张玉梁说“小方,等车的那个小伙子好像是咱们机关的,问他是不是回去。”

    方秘书知道,杨文汉如果没有什么急事,车上只要还有坐的地方,碰到机关的同志,他都会让捎上一段路,机关的同志都知道他平时很随和,所以也不客气,以搭他的车为荣。

    “那是司令部的张玉梁参谋,我问问他去哪里。”

    方秘书下了车,一会就把张玉梁拉了过来。

    张玉梁是第一次坐杨部长的车,诚惶诚恐,有点不好意思。

    “是到医院来办事,还是身体不舒服?”杨文汉看到张玉梁有点拘谨,开车以后,笑着问他。

    “是来取我父亲的检验结果。”

    杨文汉听张玉梁说他父亲肝硬化还不能住院治疗,着急地说“这种病可不能等,老人从家里来几天了?”

    “来的时间并不长。”

    “你老家在什么地方?”

    张玉梁回答后,问杨文汉“首长去过我们家乡吗?”

    “三十年前就去过,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部队每年冬天都要去那里组织训练,记得有一年我在后勤分部卫生处当助理员时,参加训练的部队就宿营在你们县位于长城脚下一个叫张家窝铺的村子。”

    “那就是我们村!”张玉梁兴奋地说,

    “是吗,在你们村驻训的那几天,我患了重感冒,高烧四十度,后来无法随部队行进,在生产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家里躺了三天。”

    张玉梁心里默算了一下时间,激动地告诉杨文汉“那时候我们生产大队的党支部记书就是我父亲。”

    杨文汉惊喜地说“怎么这么巧,你父亲叫”

    “张连根!”

    “没错,是张连根张支书,我在你家养病的那几天,你父母亲轮流坐在坑头上守着我,给我端水喂饭,买药降温。他们的大儿子,那肯定是你哥哥了,当时只有五六岁,到院子里把一双小手在石头上冰凉,回到屋子里再贴到我发烫的额头上”

    杨文汉说着,眼圈红了,对张玉梁说“你带路,咱们现在就去你父亲住的地方,我要去看看他老人家。”

    “首长这么忙,改天有时间再说吧!”玉梁说。

    “机关的首长如果连干部最急切的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忙还有什么意义,正好今天晚上没有安排什么活动,我一定要去!”杨文汉说着,拍了一下方秘书的肩膀,“小方,在前边的商场门口停一下,咱们先为老人家买点吃的东西。”

    杨文汉痛心地看到,三十多年的无情岁月,怎么样把一个结实得石块一样的人摧残得惨不忍睹。张连根原来黑红的脸庞已经成了风干的茄子,眼睛里的光亮熄灭了,成了可怕的黑洞。他握住张连根的手像是抓住了一把骨头。“老支书还记得我吗?”他俯下身,轻声问张连根。

    张连根摇摇头。

    杨文汉像是叙述昨天发生的事情,将记忆的车轮倒退到了三十年前。

    “我记得这件事,”张连根听着,眼睛里燃起了兴奋的火花,“你就是那个生病发烧的小伙子?”

    杨文汉点点头,愧疚地说“我的病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