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科大唐-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哪怕到时候那些士兵来了,那也都是黄花菜都凉了。甚至,如果忽略各种后勤准备工作,那那些士兵哪怕赶到了长安,那也是急行军过来的。这么翻山越岭两三个月的急行军,那人都要垮了。那个时候他们到了,不但不是增加自己的实力,反而是来添乱的。

    所以时不凡知道以目前的通信能力和组织能力,哪怕自己勉强告诉了李世民突厥人会入侵,那李世民先不说是否相信,哪怕相信了之后想要调兵也都来不及了。哪怕走了运气急行军几个月到来了士兵,那些士兵根本不堪战斗。忽略后勤忽略人类的身体健康,长达一两个月的急行军,而没有经过足够的休整就要去打仗,那不是在打仗,而是在送死。

    所以如果让那些军队过来送死,那不但不是帮助,反而是害了他们。而且多了那么多没有战斗力的战友,还不如不去调兵呢!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到时候数十万战斗力的部队过来送死,反而会来连累本来的那数万士兵都是士气,那还不如单纯靠几万养精蓄锐的士兵来打仗,这样至少精神面貌和士气更高昂,不至于会被那些身心俱疲没有战斗力的战友给拖累士气。

    “咚咚咚……”

    一阵剧烈而且急促的钟声响起,这个钟声明显是皇帝临时召集长安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的钟声。凡是长安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都要去集合,这个是临时大朝会了。时不凡听到了这个钟声,也都不敢怠慢,他也是正九品的校书郎,自然要去参加这次朝会。时不凡跟独孤大雪急促的来到了这个太极宫外面,不过太极宫外面和别的时候朝会不一样,这次是临时召集大家过来商议大事,没有那么多规矩了。

    “突厥人入侵,已经突破了燕郡王李艺的天节军的防线。这个李艺到底是在干什么,怎么都能够让突厥人突破了防线?天节军十几万大军,都是白痴吗?”在太极宫门外,杜如晦忍不住骂道。

    而作为老将的李靖,虽然不是李世民的直接亲信,可是也是作为为大唐建立立下了不少功勋的人,李靖也都说:“李艺这次怎么指挥能力降低了这么多,居然会让突厥人那么顺利的入侵了,这样真实奇哉怪也!”

    时不凡主动对李靖说:“李靖将军,你忘了,我跟你说过,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我想这次不是李艺的指挥能力出了问题,我想是政治方面出了问题。”

    “什么?李艺,他干什么……”李靖急忙问道。

    李靖和时不凡的关系还是比较熟悉的,李靖曾经去时不凡那里听过课,虽然没有正式拜师,可是双方的关系不错,时不凡见到李靖也都没有行礼过,李靖也都没有计较,双方在个人交情方面算是基本上平等了。所以现在李靖问这个李艺为什么会指挥军队打仗的水平如此之臭,这样让李靖非常的奇怪,时不凡主动解释了。

    “李将军,燕郡王罗艺这次看来是有问题了。当年他在幽州,那可是威震突厥,突厥人无不畏惧。后来他投靠了我大唐,先是被册封为燕国公,后来更是被赐姓李,更是晋升为了燕郡王。而他拥兵十几万天节军,在北方泾州防御突厥人入侵。可是这次突厥人十几万人入侵,他居然拦不住?哪怕拦不住,那拖延十几天也都是可以的。我估计如果突厥人想要突破李艺天节军的防线,恐怕不付出五万将士的代价是无法做到的。可是突厥人入侵之后,如入无人之境,这样难道不奇怪吗?”时不凡说道。

    李靖也都说:“是啊!非常奇怪,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要说李艺当年也是一代名将,怎么差了这么多?”

    “李将军,我还是要说,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次李艺不是军事上出了问题,而是在政治上出了问题。”时不凡肯定的说道。

    “怎么讲?”李靖问道。

    时不凡冷哼说:“这个李艺,当年他和建成太子走得很近,甚至可以说是一党的人。自从皇上上去了之后,李艺能不紧张吗?”

    “什么?他敢如此……可是皇上不是已经给他增加了封邑了,皇上还是继续重用他啊!”李靖说道。

    时不凡用非常小声的语气说:“李将军,难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也许现在皇上安抚他,那以后呢?也许现在皇上立足还没有彻底稳定的时候,也许需要安抚他。可是以后皇上位置稳固了,那是不是要……”

    时不凡故意省略了“过河拆桥”这几个字,算是告诉李靖这里面的道理。要知道燕郡王李艺不同于别人,他不但跟着李建成勾结,然后还拥兵一方啊!也许李世民能接受李建成手下的文官,也许李世民能接受那些李建成手下的武将,比如说薛万彻等等人。可却绝对不会接受这个李艺,因为李艺跟着李建成一起混也就罢了,可是他身份太敏感了。李艺当年可是一方军阀,在乱世里面可是一方军阀的,一方领袖。甚至现在十几万天节军里面跟着李艺幽州出身的亲信很多,如果罗艺要调兵,十几万天节军几乎可以不用兵符也都会听从李艺的。

    作为一个皇帝,会允许这么一个人存在吗?更别说他曾经是李建成的人,并非是李世民的亲信,尤其是他更曾经是一方军阀,更是会加重了这里面的猜忌。李建成别的手下没有那么大的势力,反而能够让李世民接受他们。可是李艺身份太敏感了,势力太大了,俨然是一方军阀。别说是李世民,假如哪怕李建成真正一屁股坐在了皇位上,也都容忍不了他的。

    “可是,李艺这么做,也太大胆了吧?他们这么做,是在找死啊!如果这次危机安然度过,那李艺必死无疑!”李靖说道。

    时不凡肯定的说:“是的,李艺的脑袋,留不住几天了!不过,这次我认为所谓突厥人入寇,只要我们自己不自己作死,那问题都不大。至于突厥人之后,我们收拾的也就是这个李艺了。李艺恐怕也都知道他没有退路了,所以他只能够选择硬着头皮那条路了。”

第九十三章 人心不能散() 
时不凡跟李靖说了关于那个李艺必然会谋反的事情,这样李靖也都明白了这次突厥人入侵,多半和李艺有关系,最起码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李世民将来肯定要收拾这个李艺的,李艺手里面的实力太大了,他虽然臣服于大唐,可是却明显手里面掌握了十几万的天节军,这个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李艺当年是罗艺,是隋末乱世诸侯之一,在乱世里面是一方豪强。虽然他投靠了大唐,并且得到了封王,可是这样并不足以让他能够安稳。

    如果要说李世民登基之后最担心的也就是李艺了,必然会想办法找机会解除李艺的权力,这种乱世豪强出身的臣子,任何皇帝也都会忌惮的。也许李建成和李艺之间相为表里,互相支持,可是哪怕李建成当了皇帝,第一个收拾的也就是这个李艺。李世民也是如此,任何皇帝都不会放过他。李艺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再加上他之前支持李建成,所以李世民肯定会新仇旧恨一起算,所以李艺不谋反是没有活路的。

    李世民现在也许刚开始只是安抚他,可是接下来说不定屠刀也都会降下来了,这样李艺作为一个乱世里面的老油子不可能不明白。所以这次突厥人入侵,明显是有问题的。突厥人入侵,不可能不经过李艺手下天节军的防区,至少李艺也都可以遇到。可是突厥人居然如此顺利的穿过了防区,李艺居然如此“不经打”,那么容易就让突厥人突破了?这个还是当威震天下的罗艺吗?显然不正常,当年李渊让李艺去镇守泾州,掌握天节军不也就是看重他的名声吗?

    哪怕真的无法挡住突厥人,那拖延也应该能做到,足以等到大唐都做出防御准备,所以这个李艺非常刻意。

    “什么?李艺居然会如此?”长孙无忌他们突然震惊说道。

    在这一刻,时不凡再次和长孙无忌他们暂时选择合作了,虽然他们出身阶级不同,可是政治上也就是如此。在面对同样的敌人面前,还是可以合作的,尤其是面对外敌,社会各阶级也都可以合作的。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次李艺哪怕没有和突厥人直接勾结,可是绝对有默契了。突厥人如此顺利的长驱直入,简直不符合常理。李艺天节军难道是蠢货吗?那只有一个可能,那也就是李艺背后绝对是和突厥人有默契,甚至他们之间有所勾结。不然不可能突厥人如此轻而易举的长驱直入,这个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这个李艺绝对有问题。”时不凡说道。

    不过这个时候,杜如晦倒也是最果断的,说:“李艺的事情以后再说,我们现在怎么解决这个突厥人入侵的事情,十几万突厥人,用不了几天,也都要到长安了,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凉拌,只能够打了,我们还有退路吗?”时不凡反问。

    大家也都沉默,然后因为他们确实没有退路了。时不凡,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甚至很多和李世民一起动玄武门政变的人,他们一个个也都是那些兵变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能退。一旦退了,那他们今天所有的东西都要失去,那接下来肯定是要面临更多的压力。哪怕他们暗中有一些阶级矛盾,可是在这一刻也都不得不合作,所以他们只能够选择对抗突厥人了。

    “咚咚咚……”

    钟声再次响起,然后大家跟着进入了太极宫。而李世民也都脚步匆匆的走了过来,没有过多的废话和那些华而不实的礼仪了,直接开始开会。

    “各位,突厥人已经南侵,他们用不了几天也都要到达高陵。可是我们长安目前不过是数万军队而已,我们如何能够应对敌人?我们的十六卫军队不过是数万,面对突厥人的接近二十万铁骑,我们如何应对呢?大家有何想法?”李世民问道。

    很快,马上有人提出说:“皇上,既然突厥人兵锋正盛,不如请皇上进行东狩。”

    这个所谓的“东狩”,其实也就是告诉李世民,让他赶紧离开这里,赶紧跑路的意思。这个很多皇帝逃跑不能够叫做逃跑,叫做“狩”。古代的“狩”有狩猎和上级视察的两种意思,不过这个所谓皇帝的“狩”,那其实被很多朝代用来作为皇帝逃跑的代名词,是好听一些的称呼而已。宋朝的徽钦二宗被掳走,所以称之为“北狩”。明朝时候称之为“南狩”,清朝太平天国时候曾经议论过“东狩”盛京,慈禧和光绪更是在八国联军入侵的时候“西狩”。

    所以无不证明这个“狩”很多时候成为皇帝逃跑的代名词,只不过是以视察的名义而已。不过,这种其实是掩耳盗铃罢了,你和平时候不去“视察”,人家打到了京城的时候你来“视察“,这个是绝对的掩耳盗铃了。

    不过李世民听了这话,脸色果然黑了。李世民比起别的皇帝却有一个优点,那也就是他是军人武将出身,作为一个战场上打了多年的将领出身的皇帝,心里面的热血和不屈是绝对很强的,他可不是那些偏向软弱的文人,他骨子里还是非常强大的。所以他听到了这个建议自己“逃跑”,心里面非常不愉快的。

    不过李世民现在也都知道自己不是过去那个将领了,有些时候当将领的时候,可以随便说话。可是当了皇帝,却不适合直接什么话都说了。目前虽然李世民对于这个“东狩”的提议非常生气,可是却不合适直接开骂。身份不同,造成了建议不同。作为武将可以抨击这种逃跑的做法,可是作为皇帝,已经从一个武将转变成为了政治家,反而不适合随便表意见了。

    李世民装模作样的问:“除了这个意见,还有谁有不同看法?”

    李世民特意在“不同”这两个字上面增加了“重音”,显然是在告诉大家要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这样显然是暗示大家应该说什么了。作为皇帝要做的不是什么自己随便主动提出方案,一个英明的领袖哪怕自己早就有了主意,可是却不适合自己直接说出来,要让臣子提出意见,然后自己“赞同”,这样才是一个合适的领袖。如果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乾纲独断”了,那这样臣子感觉自己没有获得尊重,自己不得到上司的重视。并且,如果一个领袖经常主动不询问臣子也就说出了决定,这样不但容易偏听则暗,而且也都让臣子感觉不到“存在感”。如果一个臣子在这里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感”,那他很可能也就会另外“跳槽”,或者是消极怠工了。

    所以李世民在用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虽然心里面早就已经有了决定,可是却不会自己主动说出来,而是暗示臣子来给出建议。这样照顾到了臣子的颜面,也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感”。

    “皇上,臣有建议!”时不凡趁着这个时候,赶紧出来说道,显然是早有准备,所以抢先了一步。

    “时校书郎,你说吧!今天大家畅所欲言,只要能够度过难关,那一切都可以说。”李世民说道。

    时不凡主动说:“皇上,臣认为这个时候迁都,那乃是大错特错。这个时候迁都,我大唐危险了。我大唐刚刚定鼎天下,如果这个时候面对外敌入侵,那也就选择迁都,那天下万民会如何看我们?那天下万民会不会对我们失望?都乃是凝聚人心士气的地方,如果一个王朝连都都可以轻易放弃,那还说什么能统御天下?我大唐如果贸然进行所谓的‘东狩’,那天下豪强将会如何看我们?”

    “如果皇上‘东狩’,天下人的民心士气也都会彻底散了。我大唐以长安为都,已经是从开国之时候也就是如此了。而长安已经被我大唐万民认可为天下人心的中心,长安乃是天下万民的凝聚,是天下万民凝聚的核心。长安不只是一个都,更不只是一个城池,更不是一个房屋,建筑,城墙。他是天下万民民心的凝聚,是天下人的精神支柱。”

    “就好比当年永嘉之乱之后,晋朝只是丢了一个城池吗?不,他们丢了是天下的凝聚力,乃是天下人心啊!人心凝聚力丢了,那天下马上就要大乱了。我大唐刚刚平定天下,可是容臣说句不好听的,天下万民对于我大唐归属感还有多少呢?甚至,我想有不少百姓并不认为自己是‘唐人’吧。我大唐还没有经过安稳统治十余年以上,那如何能够让百姓真正的‘归心’?可是如果此时贸然逃跑,那百姓会如何看待?到时候,我们大唐也就成了一个流亡的朝廷,那流亡的朝廷还有多大权威?”

    “到时候,天下的野心家会不会再次起来闹事?到时候,内忧外患,那天下永无宁日啊!所以我们长安不能够离开,长安是天下凝聚人心的地方。所以,人心不能散,那长安就不能够丢。如果长安丢了,那我大唐恐怕距离灭亡也都不远了!”

    听到了时不凡这么不客气的说法,李世民并没有生气,因为他要的也就是这个结果。李世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李世民可是一个军事政治都精通的君主,自然看得到这里面的问题所在。一个国家的都乃是凝聚人心的地方,如果都丢了那丢失的远不只是一个城池,更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一旦都丢了,那对于一个政权的打击可是无比巨大的。

    任何时代,任何人上到官员下到百姓,都是以都作为共同的目标,都是把那颗心的凝聚力往那里集中。地方以都作为最高的凝聚力,而百姓和官员以中央朝廷作为凝聚力。如果都丢了,丢的不只是一个城市,那丢了的是天下万民的人心。

    如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