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秦王,那我代表外子谢谢你!”独孤大雪同意了。
“秦王,大雪的弟弟尚且年幼,大雪希望为他弟弟争取一个前途,你看千牛备身如何?”时不凡说道。
独孤大雪也都疑惑的看着时不凡,感觉不可思议,这个时不凡居然要为自己弟弟讨要一个千牛备身职位。按照唐朝目前的常规官员子弟升迁渠道,无非是几种而已。唐朝官员的子弟虽然都可以通过所谓门荫入仕,不过往往这种渠道分为不同等级的官员,还有区分文武官员的区别。
在唐朝时期如果后代想要走文官的渠道,往往大部分将会被安排到一个中央的五六品的部门里面担任副手。一般可能是殿中省,殿中省虽然是负责皇帝身边的日常宫廷事务的,可是他们却也都是纯爷们,不是什么阉人。殿中省虽然实权不大,可是品级却不低,往往是很多高级官二代们的第一个入仕途径。大唐有几个部门是官二代云集的,殿中省往往作为官二代们的迁转官,作为先把级别提升,然后找机会去提升任职。比如说杜如晦的临终之前,李世民给杜构和杜荷安排了殿中省的五品官职,算是给杜如晦临终之前让他看到儿子的富贵。
如果宰相的后代要走文官之路,也就是去一个中央五六品的部门担任闲职或者是给别人担任副手,好好学习一下如何处理政务,然后谋求外放或者是去更重要的部门任职。
当然,也不是一些有志气的官二代们,不屑于取走这条路,也都是有些官二代主动去选择考科举,选择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路。比如说原来的裴行俭,他能够直接门荫入仕的,可是却非要通过科举,不过还是让他过去了。虽然唐朝初期的科举制度猫腻不少,可是那也都算一个有志气的官二代了。
至于如果要走武官的途径,也就是去当皇帝亲卫或者勋卫,亲卫是皇族和一二品官员的后代才有资格去当亲卫。至于勋卫,是给那些三四品官员的后代的。虽然这个亲卫和勋卫没有实权,可是事实上也就是一个给皇帝当肉盾的家伙,可他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七品官。先混一个级别,然后以后再次谋求去别的地方任职,至少先把级别混上去。
可是时不凡提出要给独孤大雪的弟弟谋求一个千牛备身的位置,这样可是不符合唐朝时期官员升迁惯例了。
独孤大雪也都非常着急的看着时不凡,时不凡这个条件太过分了了,简直是非常过分了。千牛备身的意义和那个普通单纯是混级别的勋卫完全不是一回事,千牛备身意义不同啊!
果然,李世民脸色也都有些不小的变化。
第四十三章 信息不对称()
从古至今甚至不管是中外,很多官员升迁历来也都是有一定所谓的路线的。比如说明朝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所谓规则。而直到后世也都有所谓的想要提升到国家级领导人,也都是要经历过几个关键位置锻炼,才有资格被列为国家领导人的候选。甚至外国人不也是有了一些潜规则,想要当国家领袖必须要经历过州长或者议员的规则吗?这种升迁路线其实有些是为了国家好,让那个官员积累一些经验才能够更好的任职,还有一些是因为为了维护某些人的利益,所以才故意设立了这些规则。不过这样官员升迁其实很多都是有一定的路线可查到的,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路线,一般人无法突破。突破的人往往会被列入整个官场的黑名单,或者是这种情况只是非常偶然的现象,绝非经常出现。
本来按照唐朝初期的规定,如果那些中高级官二代们想要走武官的路线,那必须要去担任皇帝的亲卫勋卫,这样先混一个级别。这种当皇帝侍卫然后过段时间找机会外放的情况,起源于当年汉朝的各种“郎”,在汉朝初期想要当官必须要先当皇帝的侍卫,由郎中令来负责统领。虽然这个侍卫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事实上并不用真的负责侍卫工作,可是那也是在帮助他们拉近身份。
可是时不凡建议李世民保举独孤大雪弟弟为千牛备身,这样等于是让独孤大雪弟弟提前了好几年可以获得一个实权职位了。千牛备身是千牛卫里面的官职,负责跟着皇帝保护皇帝,并且是仪仗兵,是皇帝的高级保镖。这个可不是勋卫那种象征意义的官职,而这个可是实际的实权官职。如果能够获得这个千牛备身,那等于是让独孤大雪弟弟提前了好几年啊!
作为当官的人,年轻也就是资本。很多时候政治斗争比拼的不是谁更厉害,而是比拼谁活得更久。哪怕后世官员也都是年轻就有优势,何况是古代这个人均寿命更短的时代?如果能够节省几年时间,在未来仕途恐怕领先比别人好几大步了。所以独孤大雪虽然感觉时不凡这个要求过分了,可是却忍住了,因为这个关系到自己弟弟的前途,他不得不重视。
密室里面,房玄龄也都说:“这个时不凡,简直是在敲诈,一个千牛备身,是那么容易给的吗?这个可是六品武官,他居然也都要的开口啊!他不过是一个九品,他居然想要插手六品武官的决定?”
不过杜如晦却摇头说:“秦王会答应的,秦王多半会答应的。因为独孤开远和独孤大雪所处的位置,那简直是要害了。如果我们没有他们的支持,那我们接下来根本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必须要获得他们的支持,不然我们恐怕这次就危险了。秦王多半会答应的,秦王不会如此因小失大。可是,我最疑惑的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不凡如此平淡的提出这个条件,他那么笃定秦王会答应吗?”
“对啊!他怎么敢提出这么高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是敲诈了。他如何那么笃定秦王会答应?难道,他知道了我们的计划?”房玄龄问。
杜如晦赶紧说:“不可能,目前知道我们的计划的,无非是几个人。秦王,你我,长孙无忌,最后也就是陈大德。你我还有长孙无忌都是和秦王绝对一条心,不会背叛的。陈大德也是跟着秦王多年的人,那秦王也不可能自己大嘴巴胡乱说出去吧?甚至连手下的几位将领也都不知道我们未来的计划,这个时不凡不可能知道。”
“那会不会是他刚刚进入仕途,所以没有经验,什么条件都敢开?”房玄龄再次疑惑道。
不过杜如晦却回答:“像,也不像!我们对这个时不凡了解太少了,几乎没有任何了解。我感觉我们好像在他面前都是被他看穿了一样,我们却根本不了解他。这个时不凡,是我那么久以来第一个感觉不自在的人。我实在是不知道他到底懂得我们多少,可是我们对他却根本几乎没有任何了解,这种感觉让我非常不舒服。我根本无法得知这个时不凡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而他好像对我们却非常有自信,非常的了解,这种情况我都不舒服。恐怕,秦王也都是如此感觉的。”
李世民看着时不凡如此“淡定”的模样,好像笃定了自己会答应的。而李世民也都暗骂,这个时不凡到底是真聪明还是一个政坛新手啊?居然连这种条件都敢开?可是时不凡卡时间卡的正好,几乎让李世民不敢开口拒绝。李世民不敢赌,不敢赌自己一旦开口拒绝,那会不会让独孤开远和独孤大雪对他反感,这样起了反效果了。如果不是自己制定了玄武门的计划,那他恐怕也都会毫不犹豫的拒绝。
李世民却也都陷入了沉默,显然是想要静观其变。
时不凡也都平静的坐着,双方都是沉默了,显然是比拼耐性和信心的时候了。
“李世民,你们的那些计划我都知道了七七八八,你们对我来说是信息透明的人。可是你们对我却根本不了解,这个是我和你的信息不对称了。我学经济学的,最重要的不就是信息优势吗?在经济双方信息优势可是最大的优势之一,我知道了你们的几乎所有计划,我当然知道该怎么‘敲诈’你们获得最大好处。一个千牛备身,刚好在你们能够接受和不能够接受之间。如果想要再高,那恐怕哪怕你们接受了,以后我们也都不会有好果子吃。可是千牛备身,正好卡在了你们能够接受和不能够接受之间。我一开口也就达到了你们接受的底线,所以最后你还是得答应。因为我们的信息不对称,我知道你们几乎所有计划,你们却根本不了解我,你们肯定要吃这个信息不对称的亏的。”时不凡心里面想道。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理论叫做信息不对称,也就是掌握更多信息的人,可以在交易的时候获得更大优势。比如说有一句话俗语叫做买的不如卖的精,这个是说明了卖价往往比卖家掌握更多信息,这样他们忽悠买家的时候更容易。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有些时候古董时候捡漏,反而是买家比卖价更有“信息”,这样反而是卖家吃亏了。所以交易双方掌握该更多信息,那往往具有更大优势。
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但是经济学,军事学上面的情报作用也是如此。说到底军事上的侦察,间谍行为都是为了获得“信息”,有了信息自然可以获得辅助决策,为作战取得胜利获得更大的保证。国际谈判也是如此,如果知道了对方的“底线”,那这样可以很容易的为自己在不彻底激怒对方的情况下获得最大好处。
时不凡很巧妙的利用了这一点,那也就是李世民要发动玄武门政变,那他必然要获得独孤开远和独孤大雪的支持。所以时不凡可以放心大胆的“敲诈”他们,为自己获得最大好处。一个千牛备身,刚好在李世民他们的底线之上,可是却没有突破底线。如果要求更高,那最后恐怕哪怕李世民答应了,可是以后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也都会给时不凡穿小鞋。可是一个千牛备身,正好处于底线之上,这样让李世民也都犹豫了,正好处于过分和不过分之间。
“该死的,这个时不凡,怎么如此平静,他难道就能够笃定我一定会答应?”李世民心里苦笑,看来自己还真的熬不过时不凡。
这个可是双方底气的较量,谁先开口谁就输了。可是底气是如何来的,不就是靠着对对方的了解吗?对于对方越了解,那自己的底气也就越足。李世民他们对于时不凡的了解太少了,可是他们对于时不凡来说几乎是透明的,所以事实上时不凡的底气远比李世民要大很多。
“时校书郎,我想千牛卫既然是负责保护帝王之禁卫,那孤王随便保举那会不会让父皇因此感觉不放心?”李世民最后说了一句。
时不凡回答:“千牛卫是负责保卫皇帝的禁卫,可是未来不也是在保卫秦王您吗?所以,既然是迟早的事情,秦王何必如此着急呢?千牛卫实力并不强,左右千牛卫加起来不过是还不到七百人,真正的禁卫主力是各地府兵轮流来到长安负责番上的兵,最后他们还要负责宫廷禁卫,所以千牛卫哪里有那些府兵重要。所以千牛卫事实上也就是帝王的仪仗兵而已,并不是真正的禁卫,所以有何要紧呢?”
李世民突然一阵惊讶,然后他马上想到了什么。千牛卫并非是大唐宫廷禁卫军的主力,唐朝还没有相应的真正意义上的禁卫军。北门屯军虽然驻扎在玄武门,可是他们的意义是正面作战,并非是专职禁卫。所以真正负责禁卫的,其实和正规军区别并不大。可是负责禁卫工作的,是十二卫轮流番上的府兵,可是这些府兵,却是独孤开远作为实际领导。
所以李世民突然想起独孤大雪的父亲也就是独孤开远,所以如果能够安抚好独孤开远的儿子,那进一步拉拢独孤开远也就可以做到了。而把这个独孤大雪的弟弟给安排好了,那独孤大雪和独孤开元支持他也就是必然的。
“好的,独孤将军实乃我大唐之栋梁之才,并且是我大唐的外戚,当然值得信任。而独孤尚宫在宫廷里面任职,那让她弟弟去千牛卫,那也是让他们姐弟一起经常见面,一起为父皇做事啊!所以,我想我还是可以答应的!”李世民同意了。
独孤大雪并不知道这个意味着什么,虽然独孤大雪在宫廷里面任职过了不少时间,对于政治并不陌生,甚至比起时不凡更经验。可是她却并不了解这里面的“信息”,时不凡了解李世民他们,所以他才会如此有信心。可是独孤大雪并不了解这里面的是非曲折,所以她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军队作战和政治博弈,甚至是经济来往都是要靠信息,信息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而一旦陷入了信息不对称当中,那可是真的要命了,所以这次李世民发现自己对于时不凡根本没有一点了解,可是时不凡卡得正好,居然一下子就触碰到了自己底线,可是却没有突破底线,这样让李世民非常郁闷。
作为一个一直希望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好处的人,他非常不适应这种吃了亏的感觉。虽然时不凡没有突破他的底线,可是多付出了代价,那也是不太高兴的。
“可怕,可怖,这个时不凡真的太可怕了!”杜如晦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房玄龄马上问:“克明,你不是非常善于断事吗?怎么现在都如此畏惧了?”
“这个时不凡他比我还能够断,他每次都卡住了我们的咽喉,让秦王不得不答应了。这个时不凡太厉害了,拿捏得恰到好处,秦王已经陷入了他的彀中。我真的不知道,他对于我们了解了多少。他到底知道了我们多少东西,这个太可怕了。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把这个时不凡灭口。而另一个,也就是尽量收买拉拢他,绝对不能够让他去到了太子那边,不然我们真的多半要完蛋了!”杜如晦肯定的说。
不过房玄龄却苦笑的说:“灭口,哪里有这么容易?他背后牵扯了太多人了,那些各大勋贵士族的孩子都跟着他读书,我们敢灭口那肯定有很多人来进行一起调查。我们能够彻底掩盖吗?我没有信心能在那么多实力强大的勋贵和士族面前彻底封锁消息。”
“是啊!这个时不凡也许正好知道了这个情况,他才是有恃无恐!这个才是他最恐怖的地方,能把自己身边一切的东西都分析的非常透彻,所以他比我还能‘断’啊!”杜如晦回答。
第四十四章 盛世“三民”()
虽然杜如晦号称是“房谋杜断”里面的“断”,而说明了他非常擅长于决断。不过,所谓擅长于决断,用一个后世的话来说也就是擅长于分析,分析能力很强,并且能够很快的判断出这里面的利弊。房玄龄擅长于谋划,可是却不擅长于分析事物的具体利弊,杜如晦也许也就是擅长从这些方案里面挑选出一个好处最大,坏处最小的方案,这样获得最大好处。而这个是建立在分析能力之上的,杜如晦的分析能力很强。
可是现在杜如晦发现时不凡居然比他的分析能力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让杜如晦真的是感觉可怕了。杜如晦却并不知道,时不凡在后世分析过的各国经济数据简直是无以伦比,甚至在数据分析法方面比起杜如晦更有经验。时不凡在后世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而杜如晦在分析能力上面却明显不如后世的那些人更专业更系统。当然,也不能够因此就判断后世人比杜如晦更合适当一个宰相。因为想要当宰相光有能力不行,还要非常懂得人情世故,后世人虽然业务能力上未必比杜如晦更差,可是在人情世故上面绝对不是杜如晦的对手。
可是,虽然哪怕目前时不凡也许在人情世故方面不如杜如晦,可是杜如晦却明显感觉到这个时不凡的“断”比他更厉害,一下子就拿捏到了李世民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