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感觉这个学分制有些让师徒关系疏远了,在古代的师徒关系可是近乎于父子。可是这个学分制的教育,却明显是完全违背了师徒亲近的原则。这个徒弟可以自己选择听课的导师也就罢了,这个不是不可以理解。可是这样到时间来听课,听完课程之后也就离开。师生之间几乎很少有直接交流,个人感情上很淡漠的,几乎没有任何太多的亲近,这样让古代的人非常不理解。在古人眼里师傅不但是教导学生知识的,同样也是教导学生做人的。有很多师傅把自己当做了“父”,不管是真心也好,还是真的别的因素也好,往往有不少逾越身份的事情生。可是在古代是容许的,而这个学分制的模式之下,学生到时来上课,上完课了之后拍屁股走人。甚至有很多时候说不定教师都不认识自己学生,那这样是不是太乱了?
“你说这一点,我也明白。按照我们自古以来的学制,目前有两种。第一种是导师制,当年孔子的号称三千弟子,当然这个三千也许是虚数,不过足以证明孔子弟子多,出名的都有七十二人。而这些都是跟着孔子游历的,一路上听从孔子教导。可是,你知道这里面的花费吗?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教师能犹如孔子一样,精力充沛,甚至有足够的财富呢?孔子自己也不是什么穷人,而他的学生同样不是穷人,所以他们承担得起这种到处游历和读书的成本。”
“当然,这种导师制的师生之间非常亲密,感情深厚。不过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那也就是资源浪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是孔子这样厉害,一次教导少则数十人多则数百人的集团。绝大部分人十个,十个已经是极限了,再多那也没有用。后来,采用了新式的教学方法,那也就是班组制。目前我大唐主流其实也就是班组制,从当年汉朝时期太学招募学生,然后由太学博士进行分别教授,其实已经是开起了班组制。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有限的教师教导更多的学生,可是除了少部分被教师特别看重,特别收作真传弟子之外,别的都是普通的教学。不过这样对于文化教育非常有好处,能够降低学生读书的花费。本来十几个学生供养一个教师,现在变成了平均几百人来供养一个教师,这样分摊下来成本也都更少了,并且能有效的利用教师资源,这个是一个进步。”
“当然,以后我们可以采用更先进的。也就是学分制,学分制进一步降低读书的花费成本,让百姓可以更少的花费,让绝大部分百姓可以有机会读书。他们能够读书到什么程度,也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时不凡这个学分制其实也就是抄袭后世的学分制,这个学分制是进一步降低学习成本的方法,甚至可以不脱产读书。从导师制到班组制,到最后的学分制,其实也都是一种进步。不过同样也都有相应的缺点,导师制的教育水平最好,也是最个性化的。至于班组制其次,学分制是个性化最差的,因为每一个导师只能够顾得上自己的教学,无法针对性的指导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
果然,刘仁轨赶紧说:“这样教学,恐怕无法因材施教了吗?这样做,那无法因材施教,不是有违孔圣人的教诲了吗?”
“因材施教,可是孔圣人同样说过一句话,有教无类。”时不凡说。
“这个有关系吗?”刘仁轨问。
时不凡接着解释说:“老刘啊,你知道教育的使命吗?教育的使命不但是为了教导别人做人,更不是为了教导知识,而是为了维护这个天下最基本的公平。教育的公平,是最低限度大概公平,甚至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亚于律法的公平。有了尽可能公平的教育,那才是能够让一个人能够获得公平展的机会。你老刘应该知道,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是很难跟那些读过书的人竞争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谁不希望成为这个劳心者,可是太多人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成为劳力者。劳力者和劳心者,我们不能够作为一刀切,直接通过出身来判定。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一个公平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竞争。当然,这个世界上同样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就是维持最低限度的公平,那也就是教育的最低限度公平。”
“固然学分制教学差,可是却是让更多人有机会读书。更多人有机会读书,那意味着尽可能的维护了公平的竞争,让人人都各自看本事来上升,而不是看所谓的出身了。虽然出身同样会有所影响,可是有了同样的教育,那却可以让后进者有更大的机会去同样去攀登这座高峰。现在天下万民,识字率不到百分之五,他们如何能有机会成为这个‘劳心者’呢。而那些士族绝大部分可以不用劳作,直接获得读书的机会,他们已经比起普通人领先太多了。所以他们是最反对普及教育的,包括那个姓房的。”
刘仁轨沉默,因为刘仁轨也不是什么太过富裕的出身,他当年读书时候是利用劳作之余进行读书。之后他能够在长大之后获得了任瑰的重视,得到了举荐获得了一个小官。其实他也是幸运的,可是刘仁轨更知道像是自己这样的“幸运儿”太少了。士族垄断了文化传播的权力,甚至故意给普通人读书设立各种障碍,就是为了避免文化过分的传播。所以当时时不凡提出简体字和各种白话文时候,房玄龄开始反对。不过在李世民强制命令之下,开始进行强行推广。
至于说什么某些穿越唐朝,说明了姓房的儿子明了纸张,结果被房玄龄推广。如果是真实的房玄龄,那老房不介意“大义灭亲”,把自己儿子给杀了灭口,一旦这个廉价的纸张传播出去,那他老房家去哪喝粥去?
“所以这个教育,不但是为了教学,更是为了维护天下的尽可能的公平。大家都有了尽可能同等的教育,那到时候是不是人才,能不能起来,那也就看自己的,不怪别人了。至于说什么导师制,个性化,这样其实恰恰是最大的不公平。因为一旦彻底的个性化,那些有钱的有权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垄断那些优秀的教师,尽可能的把那些优秀教师集中起来,不给那些平民学习。个性化教育,还有因材施教,固然听起来很好,可是目前却不适合推行。因为这样后果不堪设想,只是会让天下崩溃。只有当以后,我们绝对富裕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承担起这个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之后,那我们才能够实行。”
时不凡对于后世有些人使劲吹捧个性化教育,还有小班教育,这个时不凡只能够呵呵了。这个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那帮有钱人自然使劲吹捧这些,巴不得断绝所有普通百姓的上进道路呢!那个时候他们可以新式的愚民,可以通过自己的经济和财富优势,给自己的后代最好的教育。却把那些不算太好的教育资源给那些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进一步阻塞普通百姓上进的渠道。小班教育,因材施教,还有个性化教育的成本很高,高到了绝大部分百姓都承受不起。
至少在未来唐朝以后千年之内,教育的职责是为了维护社会最基础最低限限度的公平,是为了维护国人事业展最低限度的公平,并非是为了真正的教育。维护社会最低限度的公平,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有的责任,包括时不凡。
时不凡对此最有体会,因为当年虽然一层层考试上来,一切都是一样的,全看自己的是否努力了。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没有足够的教育资源,那也就只能够靠着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去竞争了。高考制度虽然每一个人都在骂,可是却不得不说他是最大可能维护公平的手段。他是给底层百姓一个竞争上升的渠道,如果连这条渠道都断了,那还有什么希望?
“老刘,以后你要做的,也就是最大可能的跟朝廷要钱,能够要多少钱要多少钱。我在预算委员会上帮你说好话,给你多弄一些钱,到时候你能吃多少吃多少,别不好意思开口。不论如何,多做一些预算,先狮子大开口一下,这样我才好帮你在预算委员会那里帮你多弄一些钱。在教育方面,别他娘的替朝廷省钱,你能够把预算做多大就做多大。”
不过刘仁轨还是有些担心,问:“我实在是做不出来啊!”
“老刘啊老刘,你可真是一个老实人啊!如果你是在做不出来,我让秦氏钱庄甚至是大唐钱庄联合会的人,去帮你做一份预算,保证让你算出十倍的花费。而在我的帮助下,朝廷那些做了半辈子户部老账房,我也敢保证他们绝对审查不出什么。”时不凡说。
刘仁轨惊呼:“这个不是做假账,骗取朝廷预算吗?”
“没错,我们就是在做假账。不过我们不做假账行吗?反正我们也不是自己用,我们也不是为了贪污这笔钱,我们是用来做正事的。如果你真的傻乎乎的做真的账目,恐怕朝廷上下反对声一片,反而会把事情给搞砸了。皇帝要想要灭高句丽,这个灭高句丽的事情,谁也不敢反对,谁反对谁会被喷死!我们不如利用一下,算计一下皇帝,这样我们可以弄到大笔预算。”时不凡说。(。)
第三百一十二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刘仁轨听到了时不凡这么说,顿时一阵瀑布汗,时不凡居然敢这么说,敢直接说出来要算计一下皇帝,然后去跟朝廷索要大笔预算。刘仁轨见过胆大的,没有见过这么胆大的,敢算计皇帝。不过时不凡却感觉无所谓,这种玩意他见多了。这种官场里面,别说是官场,甚至各种国营甚至民营的企业里面到处都是,某个部门把预算写得多多的,然后争取去跟上头要拨款资金。事实上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先狮子大开口再说。反正按照一般的经验,不管你报上去多少,上头都会故意砍掉一些的,不管是真心为了省钱,还是为了自己的权威,那都会故意砍掉一些。所以与其老实报数,不如干脆直接报大数,上头会不会批准是一回事,可是万一批准了呢?
何况李世民也都在教育太子的时候说过一个经验,告诉太子让他效仿那些古代优秀君王。说取其上者,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这个意思其实很明显,那也就是跟着学是永远不会超越原先的人的。同理,在申请预算时候,你不管报多少,那最后肯定要被先砍掉两成,干脆多报一些,到时候恐怕还要被砍掉的。这种各部门之间争夺预算,大到国家各部门财政,小到公司各个业务组都有这种情况,这种事情多了去了,一点都不奇怪。
时不凡也就是让刘仁轨狮子大开口,多要预算,然后时不凡在预算委员会帮他说话,这样获得大额预算是有帮助的。
“时员外郎,那我们怎么办?那我们要这么多钱,干什么?”刘仁轨问。
时不凡很直接的说“没有什么,开设预科啊!按照这个航海的玩意,专业性很强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算学基础和各种知识,是无法能够胜任的。所以不如开设一些预科,进行半年到一年的预先学习,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们学会相应的基础知识。在这一年里面,我们可以安排学习识字,国文算学等等课程,让他们至少认识绝大部分常用字,还有基础的算学。争取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完成。一年之后考试,到时候如果优秀的可以留下来当教师继续教导下一批学弟。而另外的可以送去航海学院继续进一步学习,去学习各种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毕业了。关于这个预科,你可以采用宽进严出的办法,有枣没枣打三竿,先把人给圈进来,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到时候我好跟朝廷多要预算,然后你们先教导。不求别的,先求他们能够掌握基础的识字和基础的国文,还有基础的算学就行了。只要学会了国文和算学,那接下来的他们发展潜力将会大了很多。”
时不凡知道国文科,也就是语文科是文科的最基础,代表了语言的理解。而算学也就是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如果这两者都学不好,那不管是走人科还是走理工学科都是没有太大发展前途的。不过目前实在是找不到教导物理化学等等科目的教师,不然时不凡也都愿意去找。不过目前还得一步步来,先普及一下语文和数学,以后可以有资格继续发展了。只要能够培养出大批量精通基础语文数学的人,那他们接下来是龙是虫,那也就看他们自己到了。
广撒网,总会有一些人自己脱颖而出的。哪怕一千个里面出来一个,那广撒网的情况下也都是能够产生不少的。唐朝初期的识字率很低的,甚至绝对不会超过人口的百分之五,只要能够广撒网让大家都识字或者学会了基础数学,那他们以后将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那他们背后影响的普通百姓绝对不在少数。那个时候争夺社会基层控制权可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刘仁轨,你要记住,朝廷之上衮衮诸公虽然掌握了决策权。可是他们对于执行层,尤其是最底层的执行层却处于控制不够严格的状态。虽然他们通过家族影响力控制,可是这种控制是建立在家族影响力的,并非是建立在他们直接让他们家族的人来当官的。绝大部分基层县官都是寒门出身,他们对于士族虽然很多时候不得不屈服,可是士族却没有这么多人力去控制这些基层。我们只要掌握了执行权,那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们他们制定了政策,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的方式来执行。他们虽然掌握了决策权,可是是否执行,怎么执行,执行到什么程度,那都是掌握在普通基层官吏的手里。所以你既然掌握了这个航海学院,那我们通过设立预科为名,事实上却姓普及文化之实。”
“现在皇帝和朝廷之上衮衮诸公都希望把高句丽给灭了,这个时候建立航海学院,披上了一个灭高句丽战略计划的名头。可是我们却姓普及文化之实,那谁敢反对我们就敢给他扣一个反对攻打高句丽的帽子。谁敢反对我们,那就是谁忘了中国子弟之仇,那我们使劲给他扣帽子。这个帽子,一般人带不起。所以你尽管普及文化,谁敢反对那谁就是出卖华夏之奸贼,我看谁敢戴这顶帽子。所以,我们还得感激高句丽啊,感激高句丽给我们这个机会啊!借着打高句丽为名,夹杂我们的私货,那我们将来势力大涨的!”
刘仁轨感觉时不凡“够阴”的,居然把这个航海学院的预科却实行普及文化,这样到时候士族当然会反对。可是时不凡直接扣帽子,谁敢反对航海学院预科,那也就是反对航海学院。反对航海学院,安也就是反对大唐去灭亡高句丽,反对灭亡高句丽,那也就是反对为中华子弟报仇,反对为中华字第报仇,那也就是汉奸民族罪人,人人得而诛之。这种扣帽子,时不凡这个擅长于诡辩之人最擅长了。人身攻击扣帽子,那可是一个诡辩当中常用的手段,那些士族敢反对那时不凡也就敢借刀杀人,借用滔滔民族大义来抹黑他。
这种扣帽子的手段,是很多后世“爱国贼”常用的手段,那些“爱国贼”谁反对他们谁就是不爱国,谁就是民族罪人,听不进去不同意见,直接扣帽子。所以时不凡不如借用一下,借用这个汉人和高句丽的民族大义扣帽子,这顶帽子时不凡不相信那些家伙敢戴上。这种手段简直是太简单了,直接人身攻击,谁反对自己谁就是民族罪人,这样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谁要是反对这个航海学院谁就是反对灭高句丽,谁反对灭高句丽,那等着被全国人喷死。
有这么好的机会不用,如果时不凡不用那才是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