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达放下了手里的碗,吃了一碗热乎的鸡蛋水,他感觉浑身都暖和了,疲惫也一扫而光。整个人又精神起来。
许英到了院子,自己家的院子还是很大的,是那种泥土的院子,不过修的很平整。
院子里种着几棵大树,里面的是桐树,靠门口的是一棵大槐树,许英还记得自己小时间爬上树摘槐花吃的情景。
另一边有一个被隆起来的花田,里面种着指甲花、烧汤花等一些花草,现在都枯萎了。
这指甲花可是爱美女人的心头好,可以用它染指甲,许英以前也染过。
靠里面的墙角处是一个厕所,许爸爸自己垒的,因为人少,并没有分男女,要上厕所的人过去都会咳嗽一声,没有动静就直接进去。
离厕所的不远处有一口水井,是那种压力的,一压就能出水的那种。
水井的旁边是一个菜窖,许家吃的红薯和白菜都储存在里面。
再往前就是一个大的粪坑了。
没有鸡窝,因为许家的鸡都歇在院内的一颗枣树上。
至于它们拉的粪便和家里吃剩下的饭菜,地上的落叶等杂物,都会被扫到粪坑内,这样沤上一年,第二年就是绝好的肥料,许臣会用架子车拉到庄稼地里面给地施肥。
许英的脑子不断闪现着以前在家的记忆。
这院子和她离开家的时间没什么两样。
“这是什么?”
刘明达指着院子内的粪坑问着。
昨天到的时间天就黑了,他都没有仔细打量下许英的院子,现在一看充满了农趣。和黑北那边的林场有些像,但又有很多不一样。
“粪坑。”
许英答了他的话。
“粪坑?为啥要把粪坑弄到院子里?”
刘明达有些不解,这样院子里不就是有味道了?虽然味道不是很大,可闻着也不舒服啊。
“放哪儿?除了院子里没地方放,咱们这里都没有后院的,后院就是别人家的院子,所以只能放在院子内。味道肯定有点。但家家都这样。闻习惯了就闻不到了。”
许英知道刘明达的意思,但农村人真没这样讲究,夏天的时间。经常都端着碗在院子里吃饭,有的人就蹲在粪坑边上,也没啥不得劲的。
不过再过个十来年,农村发展起来。院子成了水泥地的时间,这些都不会再有。院子里就再难见到粪坑了。
“真不一样啊。”
刘明达感叹着,这边和他们那边真是有太多的不一样。
“行了,你和小伟和小辉去说说话吧,我去和咱妈做饭去。”
许英让刘明达和弟弟处处感情。
她进了灶屋。
家里的灶屋比不得刘家的厨房。
家里的灶屋是一个小房子。显得很旧,里面被烟熏的很黑。
许英走了过去,邱梅花正在烧稀饭。
“你咋不多睡会?这么冷起来干啥。”
邱梅花有些奇怪。平时闺女在家一般不睡到十点是不愿意起来的。
“睡好了。”
许英说着往锅台里面填了两个玉米芯子。
现在都烧的锅台,还没有开始用煤球。更别说煤气了。
这边柴火少,除了玉米杆,玉米芯,玉米叶,还有麦秆,豆杆一类的,反正只要能着的都烧。
“这嫁了人倒是变勤快了,你婆子对你还好吧?你不会做饭说没说你?现在学会了吗?”
邱梅花一边搅着锅一边问着。
“会了,我婆婆她天天上班忙,我就学了做饭,现在做的还挺好呢。”
许英心里发酸,在家的时间,小时候有奶奶,什么都不用自己,大了她又在学校读书,回来一次妈妈也舍不得用自己,所以嫁到刘家的时间她是不会做家务的,一切都是后来学的。
“那就好,嫁了人就得勤快点,我们离的远,就算是你和明达吵个架,你连个娘家都不能回,没人给你做主,要是婆婆嫌弃你,吃亏的是你,你勤快点,婆家人喜欢,不受气,你才不遭罪。”
邱梅花劝着闺女。
“我知道,妈放心吧。”
许英点头,做老人的都希望儿女好,自己嫁这么远,妈妈怎能不惦记呢。
“你婆婆和明达有没有帮着你找个工作啊,你书念的也不少,找不到个好的,找个一般的干着,不能老在家里歇着,你要是不赚钱,时间长了家里就该有意见了,不管你干点啥,也比歇着强。”
邱梅花并不知道许英开饭店的事。以为闺女还没工作呢。
“嗯。”
许英点头。
这时许臣买东西回来了。
许英接过了篮子,里面是一块肉,一块豆腐,另外有几节藕。
许臣还拎着个饭盒,里面是盛的胡辣汤。
“赶紧喝,还是热的呢,我让他放的豆腐脑少,你不爱喝脑。”
许臣一边说着一边把胡辣汤倒了出来。
许英看着爸爸有些发红的鼻头,心里满满都是暖意,端起碗来就热喝了一口。
烫的她直伸舌头。
“看你馋的,是啥好东西,又不是没喝过。”
邱梅花在旁边笑道。
许英也笑了起来,这东西不贵,可她喜欢啊,家乡的味道,总是让人难忘的。
“喝吧,喝吧,少喝点,我给你烧了红薯稀饭。”
邱梅花嘴里是埋怨,可眼内都是爱。
“妈最好了。”
许英除了爱喝胡辣汤,还爱吃红薯,爱喝红薯稀饭,另外还爱吃家乡的炒凉皮,炒凉粉,爱吃肉包,不过这些小吃也不是一天就能吃完的,她回来这段时间可以慢慢的吃。
喝了胡辣汤,稀饭就好了。许英没让妈妈炒菜,她接了过去。
煎了一盘子豆腐,豆腐煎的金黄,上面撒了一层碧绿的葱花,看着相当有卖相。
她又炒了一个酸辣藕丁,又酸又辣,这个下饭。
鸡蛋她摊成了鸡蛋饼,颜色焦黄,闻起来喷香。
另外她还炒了一盘子大白菜。
四个菜就齐活了。
“做的真不赖,比我强。”
邱梅花有些不可思议,闺女才学了几天,就比自己做的好了。看来在婆家可是真的没偷懒。(未完待续)
ps:谢谢红颜祸谁投的月票,三更在晚上。
166章 致富路(三更,加月票第一更)()
一家人吃过了早饭,说了会儿话。
主要是安排许英和刘明达的行程。
人回来了肯定得走亲戚。
这许英的姥姥家是肯定要去的。
另外许英还有一个姑姥,有两个姑奶,有一个姑姑,这都是直系的亲属,也是要去。
至于别的亲戚,都不是近亲,可以不去。
所以邱梅花安排二人在明天去许英姥姥家,再然后姑姥家,姑姑家,姑奶家,一天一家或者两家,都去一下。
许英点头同意,她也是这样想的。
刘明达坐在那里认真的听着,并没有丝毫的不耐烦,反而他觉得许英家的亲戚很少。
像许英只有一个舅舅,一个姑姑,姨什么的都没有,比起自己家来算是比较简单了。
许英回来一趟,走亲戚是常情,若是不去,别人会觉得你这人没人情味,所以刘明达认真的听着,也参与讨论都要给亲戚家买什么东西比较合适。
“今个哪也不去了,你领着明达转转,一会儿你爸给你们杀鸡,晌午咱们吃鸡。”
邱梅花看着闺女,女婿,越看越喜欢,这女婿真是不错。长的好,人性格也好,一看就对闺女很好,让她放心。
“行,杀两只。省得一只不够吃。”
许臣点点头,闺女回来了,杀几只鸡他都舍得。
“不用了,不用了,随便做点啥都行,英子不是说咱们这里晌午兴吃面条吗?咱们吃面条就行,不用杀鸡。”
刘明达觉得丈人和丈母娘都太热情了。热情的他有点受不了。
“那哪行,要是你喜欢吃面条。中,炖完鸡我再给你擀面条吃。”
邱梅花觉得这不费事。
“不用,不用,不用再擀面条了。”
刘明达无力,好吧,他不说了,再说不知道丈母娘又要给他做啥呢。
许英在旁边呵呵的笑着。
“我们这里有句俗话叫:姑爷进门。小鸡没魂儿。就是讲的你这样的新女婿。所以你不用管了,让咱爸咱妈做吧。”
许英明白父母的心意。
“那我们要是多回来几次,家里的鸡岂不是要被我吃光了?吃光了是不是咱们都不用回来了啊。”
刘明达也笑了起来。
“不怕。我来年多喂点鸡,吃不光的,你们得回来啊。”
邱梅花赶紧说着,生怕因为这个女婿就不让闺女回来了。
许英心里发酸。刘明达本是一句玩笑话,可妈妈却认真了。这做妈的,什么时间对孩子的事都是真的。
“回,妈放心,我们肯定会常回来的。”
刘明达急忙点头保证。因为他怕他再不说,丈母娘会哭起来。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邱梅花放心了。
许英领着刘明达出门去了。许家别的人都在家里准备杀鸡。
一出家门,在胡同里就遇到了人。
许英笑着和人打了招呼。
别人也热情的和许英说了一会儿话。
她领着刘明达转着这个小村庄。一路上招呼声不断。
不管是许英叫得上来名字的,还是叫不上来名字的,一个个脸上的笑容都很真诚。
二人走到了地儿头。
地里种的是小麦。
青青的麦苗看的人心里很舒服。
“这里真是暖和,这要是在咱们那里的话,这麦子早冻死了。”
刘明达感叹着。
“气候不一样,这里气候适合小麦,所以我们吃面,你们那边适合水稻,所以你们吃米。”
许英弯腰轻轻的抚摸着小麦。
这田地和庄稼原来是有香气的,这种味道令她心醉。
她是农村的孩子,她是农民的孩子,上辈子她曾经是自卑过的,可这辈子她自傲。这没有什么丢人的。
“英子,想啥呢?咋半天都不说话。”
刘明达看媳妇只对着麦田沉思,有些不解,回来了,她不应该是兴奋的吗?
“想这里有没有什么特产能卖的,想有没有什么法子能帮着这里致富。”
许英也不隐瞒,她不是今天才有这个想法,可她一直没想到合适的。
刘明达沉默。
今天他看了许家。
家里除了牀,桌子,凳子外几乎没别的值钱东西。
家里就一个大衣柜,也用了不少年了,显得很老旧。
电器一样没有,连个缝纫机也没有。
看看许英爸妈穿的衣服,刘明达还是有些心酸的,比自己家里差的不是一两个档次。若是能帮家里赚钱,能帮着致富的话,他也是赞同的。
“那你想到没有?”
刘明达轻声问着。
许英摇头。
“我们这里地处中原,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的两季粮食,一季小麦,另外一季种玉米,花生,黄豆,芝麻,或者种一点红薯,没有什么稀奇的,也没有什么特产,不像黑北那边还有蘑菇,木耳,人参什么的。这边什么都不稀奇,这边不产水果,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赚钱的。”
许英心里叹息,她真心的想帮帮村里的人,想帮大家富起来,可她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她感觉到了无力,这里什么都没有,她怎么办。
“你们这里不是有花生吗?咱们那里可没有种花生的,要不把花生弄到咱们那边去卖吧。”
刘明达帮着许英出主意。
“想法很好,可不现实,从这里到黑北,去一趟赚的钱都不够路费了,所以这条路行不通,别急,我在想想。”
许英觉得不必急在一时。
上辈子这里是怎么日子过好起来的?
好像是隔壁的村开了几个造纸厂,生产卫生纸,又办了加工纸的小作坊,不少开始去干活,有了额外的收入。
她记得自己的爸爸就去造纸厂了,还是当的技术员。后来就一直在纸厂干活。
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在这里办个造纸厂呢?
到时间可以招村里的人来干活,给他们发工资。
可自己并不懂这个。
办一个纸厂要花费的也不是小数,自己现在可拿不出来,先想想吧,把这个列入一个可以实行的规划内,再想想有没有更合适的。
两个人又转了一会儿往回走,各家的门口都站的有人,有的蹲着,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三三两两的都在说话。
“像这样也挺好,晒晒暖,唠唠嗑,外面也不冷,我觉得比咱们那边强,要是在咱们哪儿,在外面十分钟就能把人冻透了,在这儿越到中午越暖和,我现在都想脱衣裳了。”
刘明达觉得这样的日子也不错,挺悠闲的。(未完待续)
ps:谢谢广寒宫主a送的香囊,谢谢宝贝猫咪2012、燕尾服6806投的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话说鸡歇在树上是真的,以前农村的鸡真是这样的,我家院子里有棵枣树,鸡到天快黑的时间就自己飞上去歇着了,话说,有一次雪很倒霉的那个时间去上厕所,还被鸡拉了鸡屎在胳膊上,幸好,幸好不是头顶……
167章 厨房交响曲()
许英和刘明达回到了家里。
鸡已经杀好了,毛也褪了,邱梅花和许辉正在揪上面的那层细细小小的绒毛。
许臣和许伟在往灶屋里面弄柴火。
“咋这快就回来了,不多转一会儿?”
邱梅花看二人这么快就回来了有些惊讶,她以为要转到晌午饭才回来呢。
主要是她以为闺女要领着女婿去她奶奶、的坟前看看,用的时间要长些,可现在看来并没有。
许英确实没有。
出门的时间她确实想去,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发怯。
奶奶是以前对她最好的人。
上辈子出嫁后,她回来每次总是一个人默默在奶奶、的坟前站上许久。
后来她不敢去了,因为她害怕,她做了错事,她怕奶奶会责怪,她怕奶奶会失望,所以她逃避。
也许是上辈子的原因,她并没有第一时间带刘明达过去,她需要调整下心理。
“看看就行了,反正现在和他说哪里是那里,他也不知道。”
许英笑着蹲了下来,盆子内的鸡看着不是很大,鸡皮黄油油的,不像后来饲养的鸡是白色的。
“不用你,你和明达进屋喝茶去吧,我这一会儿就弄好炖上了。”
邱梅花怕闺女伸了手,女婿没人陪了。
“辉,你去陪你姐夫喝茶去。”
许英让许辉去了。
“哦。”
许辉很听话,站起来洗了洗手,陪着刘明达进屋了。
“这鸡准备咋做啊。”
许英问着邱梅花。
“能咋做,放点花椒大料一炖,拿出来撕着吃呗。这鸡皮和鸡翅膀都归你。”
邱梅花是地道的农村妇女。她没有见过什么世面,也没吃过什么好的,做饭不会什么花样。
“行吧,一会儿我来做。”
许英并不是嫌弃妈妈,主要是想做给大家不一样的吃法。
“这嫁人是好,长能耐了,中啊。你做吧。我跟着吃就中。”
邱梅花知道闺女会做饭也很高兴,这样她就能少担心一些。
许英把鸡清洗干净,一只她准备清炖。放了半根她带回来的人参,放了点鹿茸片,这样炖鸡汤喝,给大家都补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